說到判斷一個人是否脫髮的標準,大家可能都知道是——看每天的掉發量有沒有超過100根。按照這個標準,我們會得出:如果沒有超過100根,就無需擔心脫髮;如果超過100根,就可能有脫髮問題。
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和理論有衝突的情況,比如:為什麼自己掉發量不多,頭髮卻越來越少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掉發不多,發量卻越來越少?這是因為,理論和實際是有誤差的,畢竟每個人的脫髮情況都是不同的,要靈活運用看待問題。
通過掉發量判斷的方法,比較適合還未出現脫髮明顯症狀的情況,很難從頭髮狀態去判斷是否脫髮,因此需要用掉發量這一指標來輔助判斷。
如果頭髮數量已經明顯減少,出現髮際線後移、頭髮稀疏等明顯症狀,這時候其實無需再用掉發量來判斷,因為脫髮已經很明顯了,該考慮的是如何去治療。
掉發量不多,但發量卻日漸減少,這說明頭髮雖然沒有掉多少,但新長出來的頭髮卻很少,導致發量呈現0增長或負增長。
那麼,如何才能更準確的判斷是否有脫髮跡象呢?如何更準確的判斷脫髮?
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綜合看待掉發量和新長發量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發現,如果單純看掉發量,很難整體掌握頭髮的趨勢,所以需要綜合看待掉發量和新長的發量。健康人的頭髮一般是,掉發量較少,新長出的發量多,就會隨時間出現發量的增長。如果掉發量和新長的發量都比較少,或是新長的發量少,都說明可能有脫髮的問題,需要及時治療。
2、洗髮時掉發多是正常的
洗頭髮時往往會掉很多頭髮,容易引發對脫髮的擔心,其實洗頭髮時掉發增多是正常的。一是因為有部分頭髮接近掉落,洗頭髮時加上洗髮劑的潤滑作用,就很容易集中掉落;二是因為平時掉發是到處都有,而洗髮時直觀看到頭髮掉落,就有種掉發突然增多的感覺。但也要注意,如果每次洗髮都超過50根,或者一段時間內洗髮時的掉發量突然增加,也需要引起警惕的。
3、按時間橫向比較
一兩天的掉發量並不能說明太大的問題,如果想更準確判斷,需要一段時間內每天記錄,橫向比較掉發的整體趨勢。比如,如果一個人平時掉發都在50-60根左右,突然一段時間掉發量變到80-100根,儘管還在正常範圍內,但也能說明頭髮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4、觀察掉發的狀態
除了觀察每天掉發的數量,還可以觀察掉發的狀態如何,因為掉發可以直接反映頭髮的健康狀況。如果大部分掉發還是比較黑、粗硬,說明頭髮處於健康狀態;但如果發現掉發越來越細軟、顏色變淡,就說明需要引起重視了。
總之,養成觀察頭髮的習慣,對於預防和改善脫髮是有一定好處的。但要注意保持靈活性,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具體運用。
如果發現自己有脫髮跡象,或是出現了問題,要及時診治,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反覆糾結自己是不是脫髮,於頭髮無益,可能還會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