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皮書》到《何以為家》,阿里影業進口片選擇的眼光與功夫

2020-12-25 鋒芒智庫

鋒芒智庫丨指月

2019年,阿里影業自引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綠皮書》取得成功開始,似乎在進口片選擇上有了全新的思路和品位。《綠皮書》在2月24日的頒獎典禮上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三項大獎,3月1日就火速在國內公映,最終取得4.77億元票房,不輸於其美國本土票房成績。

此外,阿里影業今年參與出品、推廣的進口片還有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熱潮中斬獲3.5億元票房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發行,打破藝聯發行票房紀錄的奧斯卡獲獎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近日上映的《一條狗的使命2》是2017年黑馬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續集,首周票房超7000萬,也在競爭激烈的檔期中站穩了腳跟。

乍看之下,阿里影業2019年參與的這四部電影表面上並沒有太多賣點和票房想像力,沒有一部是超級英雄、特效科幻等時下進口片熱門題材。

《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身上的奧斯卡光環,在過去幾年內也被證明不是國內觀眾的票房保證書。《愛樂之城》的2.47億票房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水形物語》只有1.05億元,《國王的演講》《藝術家》《一次別離》都只有幾百萬票房的慘澹成績。

今年與《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同場競技最終斬獲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3項大獎的《羅馬》,也在5月10日通過藝聯引進國內,取得450萬票房就匆匆收場,一周之後就基本沒有了排片。

同為口碑帶動票房的進口中小成本電影,阿里影業的這些選擇有哪些獨到的邏輯呢?

奧斯卡、高口碑標籤不代表票房潛力

如果說《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何以為家》《一條狗的使命2》這幾部題材迥異的電影存在什麼共同點,【鋒芒智庫】認為關鍵或許在於是否具有大眾話題傳播潛力。

如果用《羅馬》作為對比,阿方索·卡隆的這部電影更像是影迷的狂歡,而這部分觀眾甚至有不少都在其他渠道看過了這部電影,並且在電影藝術和內涵隱喻之外,《羅馬》並沒有一個簡單明了的傳播點,影響了其口碑轉換成票房的能力。

而阿里影業的這幾部進口片呢?《綠皮書》在背後傳遞的精神和美國歷史之外有一個「喜劇外殼」,並且這個外殼是打磨得非常精緻的——恰到好處的笑點橋段安排和兩位主演的絕妙表演,讓《綠皮書》的觀感並不「悶」,而一個「悶」字通常就殺死了絕大多數獲獎藝術電影的票房,《羅馬》的藝術價值早在奧斯卡獲獎前就已經被各路電影媒體大書特書,但在普通觀眾那裡未必能夠提起多少興趣。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本身自帶皇后樂隊的重量級話題,對樂迷來說是一次打卡朝聖的機會。雖然《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前半段劇情表現並不好甚至略顯混亂拖沓,但最後的二十分鐘高潮演唱會高還原卻能點燃全場熱情,在宣發上《波西米亞狂想曲》顯然著重渲染了這一點。作為藝聯發行電影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成為出圈之作,阿里影業甚至背後的阿里大文娛作為宣傳協助顯然出力不少。

《何以為家》的走紅很像是偶然事件——畢竟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熱映期間,稍有成本壓力的國產片、進口片都紛紛選擇退避,同檔期的選擇只有《撞死了一隻羊》,還有相隔幾天的《何以為家》《雪暴》《下一任:前任》等寥寥幾部。同時段硬磕的《撞死了一隻羊》最終取得1074萬元票房,在其他幾部電影中,《何以為家》以黑馬姿態殺出取得3.5億元票房遠超國產競爭者。

但是細思《何以為家》的劇情,不難發現在其小語種、小角度標籤下蘊藏的強大情感動力——共情是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的,對贊恩苦難生活的同情和對為人父母的現實思考造就了《何以為家》的討論熱潮,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風浪後期甚至隱約有成為全民討論熱點的趨勢。

《一條狗的使命2》則是具備擊中細分人群的內容。2017年3月第一部《一條狗的使命》國內上映取得6.06億元票房,以其感人至深的劇情換來了無數觀眾的口口相傳,在愛寵群體、女性群體、兒童群體都建立了很強的情感共鳴。《一條狗的使命2》同為美國安培林娛樂公司出品,也同樣具備了打動上述人群的針對性特點。但顯然同一套思路第二遍的傳播需要更多突破,《一條狗的使命2》相比第一部走勢較為中規中矩,更多是製作方拍攝續集的思路問題。

可見同為劇情類進口電影,市場潛力卻有很大區別。阿里影業直接參與的進口片項目並不多,2018年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稱得上是阿里影業近兩年進口片合作的代表,12.45億元的票房創下碟中諜系列的內地紀錄,但《碟中諜6:全面瓦解》顯然屬於最為頭部的分帳大片,與今年的這幾部中小成本的電影完全不同。

對於成本不高的進口批片,國內影視公司顯然需要在傳播潛力上多做考量,在奧斯卡、口碑炸裂之類的標籤外,偏向藝術而非商業的進口電影能在國內取得多少成績,很大程度就要看傳播潛力能夠覆蓋到多少人群。阿里影業2019年至今的這幾部進口片表現遠超預期,選片稱得上眼光獨到了。

網際網路影業的主角時代

網際網路公司在電影上的逐漸深入基本都是從「服務」開始的。就像淘票票、貓眼電影從票務平臺成長為線上宣發核心渠道的過程,網際網路影業將線上基因轉化為「服務標配」,網際網路時代的電影落地宣發必不可少的環節。

2018年騰訊影業CEO程武說「現在BAT都在給影視行業打工」,也是因為彼時的網際網路影業都是在數據、宣發、票務等產業鏈上助力電影項目,而非從內容製作、版權採購等上遊鏈條主控電影項目。

但如今不難看出網際網路影業的格局變化。2018年11月阿里影業啟動的「錦橙合制計劃」——計劃在未來5年四大檔期中,將以主投、主控或主宣發的身份,推出多部優質合制電影。此後阿里影業戰略投資了韓寒的亭東影業,在電影合作投資製作、宣發、衍生品、藝人經紀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2019年1月23日,華誼兄弟又宣布與阿里影業達成一系列合作,為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人民幣借款。

而在《綠皮書》的運作之中,阿里影業也是作為投資出品方之一的身份,使得奧斯卡典禮上出現了中國影企的身影。

愛奇藝影業參與的電影多是《八月》《北方一片蒼茫》等文藝片,也在2019年邁了很大一步。愛奇藝在前段時間的世界大會上宣布「原創電影計劃」,在「保底」、分帳比例等多個維度提供支持,合作方式是愛奇藝負責立項、投資、宣發並參與製片公司管理,為創作人搭建製片平臺。製作公司負責創意開發,影片製作。

可見,2019年裡網際網路影業勢必從幕後走向臺前,以更有話語權的身份進入產業鏈。在這樣的背景下,平均質量較高的進口片也會成為網際網路影業的重點合作對象。

騰訊影業在進口片上從《魔獸》《神奇女俠》到《毒液》《大黃蜂》基本都聚焦在熱門IP題材上,今年新文創大會上還宣布負責《終結者2019》中國市場工作,顯然是「高舉高打」發力好萊塢大製作上了。

而綜合上文所述,阿里影業今年在奧斯卡和《何以為家》這樣的黑馬電影上的實際表現又是另闢蹊徑。無論是進口批片以小博大帶來的實際收益,還是這些電影背後的傳播邏輯被證實,阿里影業或許真的發現了進口片的「增量」市場。

相關焦點

  • 阿里影業五年「出海史」 專訪阿里影業副總裁何弭
    《1917》上映背後,影片出品方兼國內協助推廣方阿里影業再次成為焦點,因為這也是阿里影業繼《綠皮書》《何以為家》《徒手攀巖》等項目後再次助力海外高口碑作品登上內地大銀幕。
  • 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綠皮書》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三項大獎,中國影視...
    華夏發行、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綠皮書》,5提3中,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重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該片3月1日將在國內正式上映。今年1月底,由彼得法拉利導演、維果·莫騰森和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綠皮書》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剪輯5項提名。
  • 阿里影業參投的《綠皮書》拿下「小金人」 中國電影的奧斯卡資本局
    因為其出品公司夢工廠影片(安培林公司的另一個廠牌)早已被阿里影業入股,而阿里影業也參與了《綠皮書》項目的投資。據新京報記者多方核實,此次阿里影業投資《綠皮書》的份額在50%以下,是少數份額投資。中國資本從未像現在這樣接近奧斯卡。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進入海外俱樂部,更多扮演著「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 《綠皮書》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三項大獎,中國影視網際網路公司衝冠
    華夏發行、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綠皮書》,5提3中,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重磅大獎。該片3月1日將在國內正式上映。聯合出品方阿里影業,成為繼亞馬遜、奈飛之後全球第三家聯合出品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網際網路公司。《綠皮書》的獲獎,也使阿里影業成為全球首家聯合出品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影視網際網路公司。     該片由美國參與者影片公司、美國夢工場影片公司出品,阿里影業聯合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長影集團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譯製。
  • 《何以為家》何以同大片「硬碰硬」?
    以《何以為家》為例,該片在中國達到了豆瓣9.0評分和3.73億票房,是全世界所有票房加起來的5倍左右,為什麼一個黎巴嫩的片子在中國獲得了成功呢?首先,《何以為家》敢於去找到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檔期。該片中國發行方路畫影視CEO蔡公明說:「根據阿里影業燈塔數位化宣發平臺的數據顯示,想看《何以為家》的女性是73%,男性觀眾是27%,而同檔期的《復聯4》恰好顯示的是相反的數據——男性觀眾為60%,女觀眾為40%,說明兩部影片形成了鮮明的互補性。在很多電影都躲《復聯4》的情況下,《何以為家》通過數據找到了這樣的『市場空白』,果斷地在4月29日上映,利用五一檔期和《復聯4》的高人氣成就了自己。」
  • 《小豬佩奇過大年》電影北美5日上映,阿里影業國際化戰略「進階」
    讓中國春節文化與世界分享 阿里影業總裁張蔚表示:「阿里影業是一家弘揚大情懷、正能量的公司,我們希望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傳承。 STXFilms主席亞當·福格爾森表示,他非常喜歡這部動人的電影,STX在過去一年與阿里的合作非常愉快,很高興能夠再次與阿里影業合作,將電影發行到美國的32個城市,超過60家影院。希望這個充滿愛與溫情的故事,能給大家帶來愉快的觀影體驗。 電影中外婆的扮演者歸亞蕾女士現場表示,很高興能夠在洛杉磯看到這部電影。電影在美國上映後,她會帶著自己的孫女去電影院觀看。
  • 阿里影業(01060)將與華夏電影、美國勝圖娛樂公司合作出品醜娃娃
    公司 阿里影業(01060)將與華夏電影、美國勝圖娛樂公司合作出品醜娃娃 2019年1月14日 17:20:48
  • 阿里大文娛招1800名員工 涉優酷、UC、影業、大麥等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招聘官方微博發布信息稱,阿里大文娛新財年新增1800個崗位需求,面向大眾招收影視製片人、算法專家、數據專家、產品運營專家等多個專業方向的職位,涉及阿里影業、優酷、UC、大麥、阿里文學等多個業務線。
  • 俞永福一肩挑起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
    在國產電影、電視劇方面遲遲沒有主投主控項目問世的窘況下,阿里影業在國際業務方面依靠資本槓桿先後以《碟中諜5》、《忍者神龜2》等進口片撐起了一家影業公司的主業顏面,也包括近期與史匹柏的Amblin籤約合作,以及《貓武士》項目與《哈利·波特》製片人大衛·海曼籤約合作等等,只是這些業務的對外都是張蔚。
  • 《綠皮書》贏在哪兒? 你可以學馬雲連刷三遍
    從語言到肢體動作都不掩飾自己失望的態度。可擱置這些分歧,豆瓣8.9評分的《綠皮書》仍有不少值得稱頌的地方,兩位男主角精湛演技更讓人感受到了何為溫暖的友情。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看中角色的「複雜性」   《綠皮書》故事改編自牙買加裔美國鋼琴家唐·謝利和其僱傭的司機兼保鏢託尼·立普的真實事件。
  • 影評|《何以為家》,貧窮是最沉重的孤獨
    這就是電影《何以為家》中,男主贊恩那張處方上填寫的藥物名稱。因此在電影中,先是贊恩的母親帶著他們搗碎藥片融水後送到監獄中給犯人「過癮」,後來贊恩在黎巴嫩也用類似的方式去銷售「藥水」以維持生計。這些人成為《何以為家》的「人肉背景」。影片中隨處可見的貧民區,破敗的樓宇、頹廢而慌亂的人群。在這樣貧窮而混亂的環境中,誰會去關注一個普通人的死活呢?
  • 《何以為家》成「眼淚收割機」,竟然是因為他?
    贊恩和他的弟弟妹妹們這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的故事,也大多是贊恩的扮演者贊恩·阿爾·拉菲亞自己的經歷。2016年,《何以為家》的選角導演看到小贊恩時,他正穿梭於貝魯特(黎巴嫩首都)貧民區的街道送貨。娜丁·拉巴基在《何以為家》拍攝現場指導贊恩正是這份與角色的契合,毫無表演經驗的贊恩·阿爾·拉菲亞在《何以為家》貢獻了感人至深的表演。觀眾可以在贊恩這個角色中看到生活所迫的早熟與孩子特有的天真,感受到那種毫無出路的絕望。
  • 阿里影業刺激了誰?自信何須如此焦躁
    若這是阿里影業的本意,編劇們有怒火也可以理解,畢竟被截取之後的論調有理由可以理解為是對編劇行業的一種蔑視侮辱,而對於阿里影業來說如果網間所言不虛的話,也不會在意編劇們作何反應,因為反應越激勵話題性越大,對阿里影業的關注度就越高。反過來,如果網間所報導的並不是阿里影業的本意,編劇們現在有如此大的反應,難道阿里影業就會因此而退出市場麼?
  • 俞永福為何要一肩挑起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這得從馬雲注視下的...
    在國產電影、電視劇方面遲遲沒有主投主控項目問世的窘況下,阿里影業在國際業務方面依靠資本槓桿先後以《碟中諜5》《忍者神龜2》等進口片撐起了一家影業公司的主業顏面,也包括近期與史匹柏的Amblin籤約合作,以及《貓武士》項目與《哈利·波特》製片人大衛·海曼籤約合作等等,只是這些業務的對外都是張蔚。
  • 電影《綠皮書》奪奧斯卡最佳影片憑什麼
    3月1日,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登陸中國大銀幕,從奧斯卡到中國,小金人的餘溫尚未散去便被引進,得益於影片的「中國出身」。電影由美國參與者影片公司、美國夢工場影片公司出品,阿里影業聯合出品。阿里影業這次也贏了,中國觀眾也將以最快的速度一睹最佳影片真容。
  • 五一檔黑馬《何以為家》讓更多觀眾感受好電影的力量
    選片眼光精準獨到 路畫影視專注優質電影電影《何以為家》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國內版權由路畫影視在去年坎城電影節拿下,該片斬獲2018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並獲得2019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雙提名,講述了十二歲男孩贊恩向法庭狀告其親生父母的揪心故事。
  • 阿里影業10億入股大地影院 補齊影視產業鏈最後一環
    決心建造影視娛樂全產業鏈平臺的阿里影業看中了產業鏈下遊的廣東大地影院,並迅速出手完成了一筆10億元的資本合作。5月9日晚間,阿里巴巴影業集團(HK:01060)刊發公告宣布,阿里影業通過旗下子公司認購大地影院10億元人民幣可轉債。根據認購協議,在約定期限內,阿里影業可將債券本金轉為對大地影院的股權投資。
  • 66%的傳統文娛人才遷徙網際網路背後:國產電影最大的敵人不是進口片...
    而國產片與進口片的票房之爭,卻成了電影市場的內部矛盾。 就像當時的美蘇聯手對抗希特勒,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鬥爭反而變成了內部矛盾,更大外部敵人變成了法西斯。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每個人都有選擇不看電影的權利,並不是院線數在增長,人流量就一定會上去。 現在全球電影都在受到新形勢的娛樂方式的衝擊,例如更便捷、更便宜、更刺激的直播、網劇、網大、遊戲、短視頻等等。
  • 《何以為家》影評——何以為(wéi)家?何以為(wèi)「家」?
    01何以為(wéi)家?今天觀看了評分達9.1之高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他訴求希望法官判決他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 宅家看電影也要標配影院級爆米花!餓了麼阿里影業推「影院甜品外賣...
    阿里影業近期聯合餓了麼,推出了「影院賣品外送」業務,通過餓了麼平臺,為影院的賣品提供線上售賣的渠道,以幫助影院降低賣品庫存、緩解資金壓力。受疫情影響,全國影院自春節檔以來停工,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