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除了是手藝活,同時也是一門腦力活。
一個好的構圖創意可以拯救一塊料子,讓翡翠玉料發出迷人的光彩;一個差的創意同樣可以毀掉所有。
今天分享一個春帶彩的翡翠創作過程,您覺得是挖掘出料子的魅力,還是毀掉了這塊玉料呢?
乍一眼看到這片春帶彩的翡翠明料,相信很多小夥伴內心都會小小激動一下,畢竟有紫有綠,而且是塊個頭不小又飄陽綠的春彩料,實屬難得。
按照正常思路考慮,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取手鐲,畢竟春彩的手鐲市場好。但拿起料子審視考慮去取件,您可以明顯看到玉料種水品質一般,亮點是這一條長長的綠帶。
但認真分析料子後,卻發現這料子實在不合適取手鐲。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這塊料子上窄下寬,上部紫色厚度1.5CM左右,下部綠色部分厚度4.5cm。如果勉強取手鐲,必定會浪費綠色;
第二點,玉料上的綠帶呈線條形分布,如果取手鐲,只能取到一小部分飄綠;
第三點,打燈看紫色,紫色水好色濃的位置卻正好在中間部分,如果取手鐲,手鐲上的紫色品質相對較差。
取不出手鐲,取牌子的話,貨主又覺得浪費料,這讓貨主很糾結!
後來,玉雕師反覆研究料子的色彩深淺分布、水頭走向,參考了很多同行作品,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取紫色精華部分創作觀音,把綠帶俏色,整體做一個人物小擺件。
有了構圖方向,玉雕師很快把稿子畫了出來:紫色部分設計為自在觀音,通過立體的人物形象,淡化了玉料上窄下寬的視覺差;綠色部分俏色設計為一縷飄逸的祥雲,最大限度保留綠色。
用立體圓雕的技法去雕琢圖案,從毛貨上,我們可以看到:作品造型立體飽滿,雕刻線條精緻流暢。觀音面目慈悲祥和,靜坐於祥雲之上,整個畫面充滿了藝術,洋溢著濃濃的佛教禪意!
小擺件主體以光面工雕刻,不作過多的線條點綴,這種處理方法非常大膽,如果拋光起光效果好,這會讓春色與彩色等天然色彩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配上一個同樣簡約風格的如意形狀木座, 這件自在觀音小擺,您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