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12月5日訊(記者 李兵 通訊員 袁思蕾)今天,由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農村商貿流通改革與發展暨第三屆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常務理事、科教社團部部長李殿平,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劉湘凌,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湖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張再祥,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馬龍龍及來自全國各職業院校、學會、協會和企業的領導、專家、學者200多人出席大會。
論壇圍繞「鄉村振興國家戰略」這一主題,就農村流通改革與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實施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為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富裕獻計獻策。
李殿平表示,要充分發揮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的積極作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會精神,湖南商務職院等涉農高職院校,必須擔負起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使命,為助力鄉村振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如何將供銷合作事業的改革發展與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目標有機結合?劉湘凌表示,要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拓展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改革強社、服務立社、夯基建社、以企興社、從嚴治社,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供銷合作社發展之路。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湖南省供銷社主管的學校,要在農村流通領域創新創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優勢專業扶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等方面,主動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
「職業教育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動力源,是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主力軍,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踐行者,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的加速器,是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的排頭兵。」王仁祥強調,廣大職業院校要主動融入鄉村建設廣闊空間,與屬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技術培訓、產業發展、決策諮詢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振興示範基地、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農村基層黨團建設、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等,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技術和文化支撐。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創新『網際網路+』商貿流通改革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張再祥指出。
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於2018年4月由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率先發起。經過2年的蓬勃發展,現有來自29個省(市、自治區)的近150個成員單位,結構上實現了由「高職+中職」向「高職+中職+企業+地方行業+政府」的優化。作為全國協作平臺,聯盟充分發揮職業院校人才優勢和專業優勢,積極推動校際聯動、校企聯動、校政聯動,為廣大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和技術支撐,帶動直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成立了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助聯盟辦公室和相關研究機構,在平臺建設、管理、使用發揮了核心作用。
活動現場還為「網際網路+」農村商貿流通改革與發展暨第三屆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優秀論文獲獎者進行了頒獎。
活動期間,全國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曉東,湖南工商大學一級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柳思維,吉首大學原正校級督導、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湖南省旅遊學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張建永等相繼圍繞流通產業的基礎性、先導性與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產業視角下的鄉村振興行動,鄉村振興與鄉村旅遊關係探索等展開主旨演講。吉首大學教授、博士蔣輝等七位學者圍繞鄉村振興作了主題報告,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李定珍等8位學者作了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