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期疫情嚴峻,不少本地個案未能找到源頭,今日新增123例,已經連續3日破百!
但香港的檢測能力超負荷,以及檢測的普及率不足。於是最近科企界人士提出一個新詞「混合檢測」。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腦子裡就出現了這個畫面:大家站成一排,檢測人員給大家一個收集樣本的瓶子,大家輪流往裡面吐口水。
其實不是這樣的,還是和迪迪一起來康康詳細信息!
混合檢測一般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把多個樣本(鼻咽拭子)採樣後放在一個採樣容器中,然後加保存液或者洗脫液洗脫樣本;
第二種是把採集的樣本放在各自的標本採樣容器中,再從各自採樣容器取一定的均等體積保存液進行混合。
兩者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呢?第一種方法先混合樣本,然後用等體積的洗脫液洗滌拭子,然後對洗滌液進行核酸提取;而第二種是將樣本分別用洗脫液洗滌,再取出洗滌液混合後進行核酸提取。
若是混合樣本檢測出來結果呈陽性,則對提供這一組混合樣本的人進行單獨核酸檢測,找出病毒攜帶者。
香港的核酸檢測資源稀缺,疫情嚴重,每日新增過百,難道港府這是病急亂投醫?
這樣的混合檢測真的靠譜嗎?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其實核酸的「混合檢測」早就已經在國外和內地都有研究的理論支撐!
早在今年三月初,史丹福大學臨床病毒學實驗室使用這一方法,將樣本分為9個或10個一組,然後測試合併樣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
研究團隊篩查了292份 「樣本池」(共2888份單獨樣本),其中僅1次檢測結果為假陽性,準確度還是挺高的。
四月底,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的一項研究,通過樣本混合到「樣本池」的方法用來篩查大規模無症狀感染人員,最多可合併30個樣本且足以保證檢測的準確性,提高現有的測試能力。
理論上搞定了,那麼「混合檢測」在實際的運用中效果如何呢?
國家衛健委專家稱,北京的日檢測能力是20多萬,使用這種「混樣檢測」模式,可使日檢測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200多萬。武漢也曾利用核酸「混樣」手段,在短短19天,檢測了近990萬人。
但須注意的是「混合檢測」,存在樣本稀釋問題。也有專家稱「混合檢測」模式,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雖然把多份樣本混樣之後,但病毒依然存在,並均勻分布在樣本保存液中,僅僅是病毒濃度被稀釋了。在通常情況下,一毫升樣本裡有500個病毒就可以被檢測出來。
因此對於有症狀感染者來說,即便被稀釋了,檢測結果也很靠譜;但對於病毒攜帶比較少的隱形感染者,「混合檢測」還是有可能失手。
專家建議:
對於發熱門診有症狀患者、密切接觸者等高風險人群檢測,還是應該採用單採單檢;
對於低風險人群的篩查,則可以優先選擇「混檢」。
對於香港是否應該採取混合檢測,醫委會委員龐朝輝醫生對相關提議持正面意見,認為混合樣本可以加快檢測速度,以及減低檢測成本。
醫委會委員龐朝輝醫生表示:
「目前是適當時間,討論及考慮以混合樣本方式,推行全民檢測。」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於常海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正統籌科學界及學術界等人士,籌備全民檢測,近日已去信政府透露相關計畫,也得到政府支持,目標為兩星期內落實具體細節,最快八月份可推行,九月前完成。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於常海提出:
「以十人一組混合樣本檢測,有助加快篩檢。目標是自負盈虧,以極低價格鼓勵市民全體檢測,儘量發現社會的隱藏個案,令市民心安。」
雖然權威人士稱混合檢測效率又高效果又好,預計8月可推行,總感覺又嗅到了一絲和健康碼一樣的氣息......
關於「混合檢測」,內地早在武漢和北京都成功實行,並且壓制住了疫情的傳播。但是到現在為止,香港每日病例新增破百,香港封關和限聚令越拖越長,也還是沒有推進全民檢測。
香港疫情嚴重,早前視頻曝光衛生署檢測中心的深喉樣本,被放滿走廊的片段,令人擔心香港的病毒檢測超負荷。上傳視頻的網民稱:「化驗室每日工時達十多個小時,已令多名同事疲於奔命。」
早前還有員工過於疲勞,不慎將陰性和陽性報告弄混,將確診病人和無感染人士安排到一起共處7小時的烏龍事件。
當問及香港還有多少個案沒有找到源頭,香港的醫療系統還能撐多久?是否會考慮全民檢測?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出主任張竹君在記者會上直言,香港沒有條件為700萬市民做全民檢測。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香港目前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不論私營及公營都不足夠。而且未必有足夠床位,為所有隱形感染者服務。
疫情防控的關鍵是落實「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於香港,第五早,香港「早」該抄抄內地的作業了~
有困難,當然是找中央搬救兵呀!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陳恆鑌建議政府應該尋求內地支援提供「全民檢測」,應與內地合作,大幅增加檢測額度,為高危地區及高危行業等群組提供強制性定期檢測。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內地除了可以幫助香港檢測以外,還可以提供人手和地方,可以幫助興建放艙醫院。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內地非常關心香港疫情。香港一直有與內地衛健委聯絡,包括籤署協議,聯防聯控,早前也有派人去武漢學習。
目前內地已經有兩家檢測機構華大基因和中國檢驗有限公司協助香港本地機構達成40多萬高危人群的檢測。
有了內地的協助,加上最近收緊的防疫措施,希望香港的疫情能夠早點壓制住!小夥伴們都盼著能夠正常到學校上課的一天~
離2020fall開學只有不到兩個月了,部分同學已經達到香港,正在隔離準備開學。
已經拿到offer但是在做開學準備的小夥伴,無論你在什麼階段,找租房、缺室友、學費換匯、等籤證、買機票、或者還是在準備開學前老師發來的reading list,都可以憑offer申請進入香不香港20fall新生群,相信其他已經在群裡的小夥伴,應該能和你分享些經驗或建議~ 在找室友的說不定還能遇到小夥伴一起拼個房也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