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灸作用機制與針灸有相近之處,並與針灸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黃帝內經》:「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灸在補元陽的同時也能通經脈。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隨」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症狀;而灸法則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黃帝內經》中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針刺是通過調動元氣來通經脈的,如果人體元氣足,以針通經脈,療效立竿見影;如果人體元氣虛,無足夠元氣可調,自然療效不佳。而元氣虛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極差,是很難完全消化吸收藥物的,故而稱針藥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不經過腸胃而直接將熱力作用於經脈以祛除寒邪,通調經脈。
艾灸的純陽是什麼?
《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說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的是否充足與人體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發生,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如果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那麼人從生到死,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從生到死,從健康到疾病,就是陽氣的消耗過程。故而養生貴在於保養陽氣、強壯陽氣。陽氣強壯固密,營衛調和,就可以防禦外邪之;脾陽健壯,就可運化精微,營養;腎陽充足,能夠推動整個機體氣血的循環運行,五臟,強壯身體,使人之壽命延長。這正是中所講的「陽精若壯千年壽」「陽精若在必能生」養生境界。
「天上太陽,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具有走三陰通十二經之功,灸火連續燃燒,可使艾火的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又因和臟腑相互聯繫,能使陽氣通達。特別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稱之為,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故云∶「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斃傷。」
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
元陽,為之真陽,是陽氣活動的動力。也可以說關元,是陽氣之源,脈脈艾灸建議您不懈的灸關元,可以大補元陽。艾燃燒時產生特殊頻率的輻射,使其補陽之力更加顯著,從而達到養生壯陽之功。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等,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闡明用艾葉作施灸資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成效。
古人云,「寧事溫補、勿事寒涼」。現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從小生活在空調、冰箱、冷飲無處不在裡,女性們更是為了美麗穿露臍裝,露背裝。大量使用寒涼藥物,激素。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騎電動車,損耗了身體的陽氣,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被寒涼所傷,而引發了各種疼痛,亞健康,終身病,慢性病。最好的辦法是灸關元穴,和足三裡,中脘穴。補充身體的元陽。這是治本。同時配合灸局部疼痛點。這是治標。
艾灸能補充元陽,補充人體生命能量,最大減少疾病,盡享其自然壽命。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扁鵲心書》中記載:「須識扶陽,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成聖,霞舉飛升。故云∶「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斃傷。」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
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時患者所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第一種是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比如灸足三裡時熱氣會向下傳感到小腿。
第二種是相搏:多表現為酸、麻、脹、痛、癢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相搏鬥。最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癢,溼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
第三種為開門驅邪:多表現為風、寒、涼、冷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顯感覺有一股氣從腳尖跑出去。
第四種是氣足,奇經八脈暢通。比如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等等。灸感個體差異非常大,不是每個人或者每次都有。
為什麼有些人艾灸後會暫時有疾病加重的反應?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交戰的正常現象,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趕出,那麼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病邪旺盛的時候,你當然會有各種不適反應。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具體施灸請遵醫囑)
什麼情況下不能灸?
1、孕婦慎灸;
2、嚴重心臟病慎灸;
3、局部紅腫熱痛慎灸;
4、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5、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6、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因為「灸」情,「艾」在一起,與愛同行。每日一更,共同進步!
(溫馨提示:內部資料,僅供灸多多內部分享,請勿轉載,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