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寄生湯(丸)

2022-01-13 山氏易筋通脊
,獨活寄生湯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三兩,桑寄生(《古今錄驗》用續斷,即寄生亦名,非正續斷)、當歸(酒浸.焙乾)、白芍藥、熟地、黃蓍(酒浸.蒸)、牛膝(去蘆.酒浸)、細辛(去苗)、白茯苓(去皮)、防風(去蘆)、秦艽(去土)、人參、桂心(不見火)、川芎、杜仲(制炒斷絲)、甘草(炙),各二兩。

炮製上為散。

功能主治治腎氣虛弱,腰背疼痛,此病因臥冷溼地當風所得,不時速治,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痺,緩弱疼重。或腰痛腳重、攣痺,宜急服此。

並治新產腹痛,不得轉動,及腰腳攣痛痺弱,不得屈伸。

近人將治歷節風並腳氣流注,甚有效。

此湯最能除風消血。《肘後方》有附子一枚,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氣虛下痢,除地黃。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9克 寄生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風 芎藭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幹地黃各6克

製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風溼,止痺痛,補肝腎,益氣血。主肝腎兩虧,氣血不足,風寒溼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無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痺日久不愈。現用於慢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屬肝腎不足,氣血兩虧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備註方中獨活、秦艽、防風、細辛祛風除溼,散寒止痛;杜仲、牛膝、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養血和血;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桂心溫通血脈。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溼,止痺痛,補肝腎,益氣血之功。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慎齋遺書》卷七:獨活寄生湯

處方白芍1兩,杜仲1兩,歸身1兩,防風1兩,白芷1兩,人參1兩,細辛1兩,桂心1兩,熟地1兩,牛膝1兩,川芎1兩,寄生1兩,甘草1兩,獨活3兩。

功能主治鶴膝風,痛甚,因幹風者,並主痛風。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

摘錄《慎齋遺書》卷七

《婦科胎前產後良方注評》: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8分,桑寄生8分,牛膝8分,木瓜、薏米8分,秦艽6分,續斷8分,當歸尾8分,生地6分,茯苓8分,芍藥(炒)5分,焦杜仲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產後腿腳無力,不能動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婦科胎前產後良方注評》

《醫略六書》卷三十:獨活寄生湯

處方熟地5錢,獨活1錢半,當歸3錢,官桂1錢半,白芍1錢半(酒炒),川芎1錢,茯苓3錢,杜仲3錢(酒炒),牛膝3錢(酒炒),桑寄生3錢(酒炒)。

功能主治產後腳氣疼痛,脈虛澀弦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後血室空虛,邪氣陷伏而下注於腳,故腳弱疼痛,謂之腳氣。熟地補血以榮肝腎,獨活疏邪以宣通經絡,當歸養血榮經,白芍斂陰和血,川芎行血中之氣,官桂散營中之寒,茯苓滲溼和脾,杜仲強腰補腎,寄生祛痺強腰腳,牛膝下行壯筋骨。水煎溫服,使血氣內充,則筋脈滋榮而寒邪自散。

摘錄《醫略六書》卷三十

《得效》卷三: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2兩半,真桑寄生(無則用川續斷代)2兩,杜仲(切,炒斷絲)2兩,北細辛2兩,白芍藥2兩,桂心2兩,芎?2兩,防風(去蘆)2兩,甘草2兩,人參2兩,熟地黃(洗)2兩,大當歸2兩。

製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除風活血,解風寒暑溼之毒。主風傷腎經,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痺緩弱之患;及新產腰腳攣疼,歷節風溼,腳氣;產後血虛生風,手足抽掣,筋脈攣急,時發搐搦,半身不遂;或因勞役太早,風邪乘間而入。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2盞煎,空心服。

痛甚,加黑牽牛少許(炒熟,研);有痰,間服加味壽星丸。

摘錄《得效》卷三

《雞峰》卷四: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寄生、細辛、杜仲、牛膝、防風、芎、熟地黃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除風消血。主腎氣虛弱,臥冷溼地,當風所得,腰背痛,不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痺緩弱,痛重,或腰脅痛,腳氣偏重,毒溼多風。素無風或久履溼冷,或足汗脫履,或洗足當風,溼毒內攻,足勝兩腿緩縱攣痛,或皮肉紫破有瘡。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大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1日2次。服訖溫身,勿令冷也。取蒴藋菜火燎,厚安置床上,熱臥之上,冷復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莖,熬熱臥之。諸處風溼亦用此方。

摘錄《雞峰》卷四

《千金》卷八:獨活寄生湯

別名獨活湯、萬金湯

處方獨活3兩,寄生2兩,杜仲2兩,牛膝2兩,細辛2兩,秦艽2兩,茯苓2兩,桂心2兩,防風2兩,芎?2兩,人參2兩,甘草2兩,當歸2兩,芍藥2兩,幹地黃2兩。

功能主治祛風溼,止痺痛,益肝腎,補氣血。主痺證日久,肝腎兩虧,氣血不足,腰膝疼痛,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象細弱。

用法用量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一六二)、萬金湯(《朱氏集驗方》卷一)。本方改為丸劑,名「獨活寄生丸」(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喜虛下利者,除幹地黃。

各家論述1.《醫方集解》:此足少陽、厥陰藥也。獨活、細辛入少陰,通血脈,偕秦艽、防風疏經昇陽以祛風;桑寄生益氣血,祛風溼,偕杜仲、牛膝健骨強筋而固下;芎、歸、芍、地所以活血而補陰;參、桂、苓、草所以益氣而補陽。辛溫以散之,甘溫以補之,使血氣足而風溼除,則肝腎強而痺痛愈矣。

2.《千金方衍義》:風性上行,得溼沾滯,則留著於下,而為腰腳痺重,非獨活、寄生無以療之。辛、防、秦艽,獨活之助,牛膝、杜仲,寄生之佐,桂、苓、參、甘以補其氣,芎?、芍、地以滋其血,血氣旺而痺著開矣。

3.《成方便讀》:熟地、牛膝、杜仲、寄生補肝益腎,壯骨強筋;歸、芍、川芎和營養血,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參、苓、甘草,益氣扶脾,又所謂祛邪先補正,正旺則邪自除也;然病因肝腎先虛,其邪必乘虛深入,故以獨活、細辛之入腎經,能搜伏風,使之外出;桂心能入肝腎血分而祛寒;秦艽、防風、為風藥卒徒,周行肌表,且又風能勝溼。

摘錄《千金》卷八

《醫醫偶錄》卷一:獨活寄生湯

處方獨活1錢,桑寄生1錢,防風1錢,秦艽1錢,威靈仙1錢,牛膝1錢,茯苓1錢,桂心5分,細辛3分,炙草3分,當歸2錢,金毛狗脊2錢。

功能主治產後腰痛,上連脊背,下連腿膝。

摘錄《醫醫偶錄》卷一

獨活寄生丸的神奇療效

 獨活9克、桑寄生、細辛、秦艽、防風、肉桂、牛膝、杜仲、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人參、茯苓、甘草各6克。

獨活寄生丸由八珍湯加減而成,方中黨參、茯苓、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關節炎的恢復,獨活寄生丸方中藥物配伍,共湊具有養血舒筋,祛風除溼的功效,臨床適用於治療風寒溼痺,腰膝冷痛,屈伸不利等症狀,

獨活寄生丸有驅風溼,鎮痛,擴張血管,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由八珍湯加減而成,方中黨參、茯苓、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關節炎的恢復。其中當歸、川芎、黨參、白芍、牛膝還有對心臟加強其收縮作用,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肉桂均含揮髮油,從而能驅風溼,擴張血管,抗菌消炎並有鎮痛作用,其中細辛還有鎮靜,麻痺作用。

獨活寄生丸主治肝腎虛,氣血弱,風寒溼痺,或痺痛日久損及肝腎,氣血虛之腰膝冷痛,筋脈拘急,關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等病症。主要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性腰腿疼痛、腰肌勞損、慢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屬於肝腎兩虛,氣血不足的風寒溼痺痛者。

養血舒筋,祛風除溼,補益肝腎。用於風寒溼閉阻、肝腎兩虧、氣血不足所致的痺病,症見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大家應該都知道得了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是比較痛苦的,所以千萬不能停止治療,而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獨活寄生丸是用於這種疾病的藥物。

獨活寄生丸是如何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

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儘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現在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外科治療等。

服用獨活寄生丸屬於藥物治療,可以起到祛風溼,散寒邪,養肝腎,補氣血,止痺痛。用於肝腎兩虧、氣血不足之風溼久痺、腰膝冷痛、關節不利等症。現代多用於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等。

服用獨活寄生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服用獨活寄生丸期間忌生冷、油膩食物,小兒、年老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獨活寄生丸,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發熱病人暫停使用獨活寄生丸,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藥物,使用獨活寄生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主要有抗炎,鎮痛,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調節免疫平衡,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等作用。

1.抗炎 (1)抑制組織炎症反應:給小鼠灌服獨活寄生湯(10g/kg和20g/kg連續7日)或外塗左耳(0.1ml/只),對二甲苯或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給大鼠灌服獨活寄生湯(8g/kg和16g/kg,連續7日)對大鼠角叉菜膠性關節炎,只是8g/kg劑量呈明顯抑制作用;對棉球肉芽增生,兩種劑量均無明顯作用;大鼠左後肢踝關節至足尖處趾外塗獨活寄生湯(0.5ml/只),每日1次,連續6日,可明顯降低1%甲醛溶液所致足蹠炎性腫脹。(2)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給小鼠灌服本方(10g/kg,15g/kg,20g/kg),每日1次,連續7日,三種劑量對0.5%醋酸所致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2.鎮痛 給小鼠灌服獨活寄生湯0.13g/kg,採用熱板法和扭體法測定其鎮痛作用。在給藥後30分鐘,小鼠熱板痛閾值即有明顯提高,90分鐘痛閾值提高非常顯著,直至180分鐘仍維持顯著鎮痛作用;小鼠扭體反應的抑制率在給藥後40和50分鐘分別為40.4%和33%。表明獨活寄生湯有較明顯的鎮痛作用。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獨活寄生湯有調節免疫作用。(1)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給大鼠灌服獨活寄生湯8g/kg劑量,連續7日,可明顯增加胸腺和脾臟重量,對腎上腺重量無明顯影響;(2)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小鼠灌服10g/kg劑量,連續7夭,可顯著增加單核巨噬細胞對血中膠粒碳的廓清速率,提高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其吞噬指數k值為0.02±0.014,較對照組0.013±0.008高;(3)抑制遲發性皮膚過敏反應:獨活寄生湯(10g/kg)對2,4-二硝基甲苯(DNCB)所致的小鼠遲發性皮膚過敏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氫化考的松(25mg/kg)相似。提示該方藥對非特異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與其明顯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調節免疫平衡有關。

4.擴張血管、改善循環 (1)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獨活寄生湯能顯著增加麻醉貓、狗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對於貓,該方藥1.4g/kg和2.8g/kg,其腦血流量峰值平均達188±86ml/100g/min,和175±78ml/100g/min,比給藥前增加18.23%和18.29%,作用維持30分鐘以上;相應腦血管阻力降低,兩個劑量峰值比給藥前分別降低26.7%和25.8%。對於狗,該方藥0.7g/kg和1.4g/kg,其腦血流量峰值平均達257±115ml/100g/min和 215±80ml/100g/min,比給藥前增加26.8%和16.8%;相應腦血管阻力比給藥前分別降低35.6%和16.4%。(2)改善微循環:小鼠腹腔注射獨活寄生湯10g/kg能明顯增加集合毛細管管徑,增加毛細血管開放數,延長腎上腺素(Adr)引起血管收縮的潛伏期,對抗Adr引起的毛細血管的閉合。

5. 其他 該方藥中地黃、甘草、秦艽、杜仲均可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產生皮質激素樣作用,有助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方中15味藥物(除川芎、牛膝)在體外對多種致病性細菌及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毒理試驗 本品毒性低。小鼠灌服,最大耐受量為50g/kg。

獨活25g、桑寄生25g、防風25g、細辛15g、當歸30g、川芎20g、白芍20g、肉桂20g、茯苓20g、杜仲20g、牛膝20g、灸甘草15g、秦艽25g、紅花25g、乾薑10g、丹參20g、花椒10g。具體做法是將上述劑量的中藥加入冷水約1000ml,用溫火煎煮煮沸約20分鐘後將藥湯倒入盆中即可。每次泡腳時間約20分鐘,每日睡前一次,療程約7到10天。獨活寄生湯有祛風溼、止痺痛、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主治肝腎虧虛、外感風寒溼邪引起的關節疼痛、重著、無力、功能障礙等。故對於肝腎虧虛、年老體弱,外感寒溼人群較為適用,但對於熱邪所致或皮膚局部潰爛、感染及對中藥過敏者禁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獨活寄生丸治什麼病?獨活寄生丸的功效
    獨活寄藥丸是一種中成藥,主要含有中藥材獨活,寄生,獨活寄藥丸是一種治療關節疾病的常用藥物,比方說風溼骨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獨活寄生丸治什麼病?
    獨活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其中用它做的常見的中成藥就是獨活寄生丸。但是很多的病人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很陌生,不知道獨活寄生丸是用來做什麼的,其實它是可以治療很多病症的藥物,那麼獨活寄生丸治什麼病,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痺證良方——獨活寄生湯
    一、獨活寄生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孫某,年方五旬,1985年6月到衛生院找我,說雙腿關節疼痛兩年多了,陰雨天明顯加重
  • 老年人腿疼第一藥——獨活寄生丸.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中成藥叫獨活寄生丸,我把它叫做老年人腿疼第一藥。為什麼叫做老年人腿疼第一藥呢?是有原因的。我們先看一下這個藥的成份。【成份】獨活,桑寄生,熟地黃,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風,川芎,黨參,甘草,當歸(酒制),白芍,杜仲(鹽水制)。
  • 獨活寄生丸能長期吃嗎?
    獨活石丸主要成分中的白芍具有養血、平肝陽、柔肝止痛、養陰止汗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肋痛、四肢攣縮、腹瀉腹痛、自汗夜汗、子宮出血、皮下注射,那麼獨活寄生丸能長期吃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分享一則腰痛良方——獨活寄生湯
    今天分享一則腰痛良方,獨活寄生湯。組方: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幹地黃。從這個方子的組成來看,功效主要是祛風溼,止痺痛,補肝腎,通氣血。本方主治的腰痛,是風寒溼日久,累及腰腎,耗傷氣血所致。
  • 獨活寄生丸能去風溼嗎
    類風溼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疼痛,引起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是因為沒有做好關節的保暖工作引起的,還有一些人是因為長時間居住在潮溼的環境中導致,患有類風溼可以配合醫生使用藥物調理,下面來看看獨活寄生丸能去風溼嗎類風溼在中老年人群中有可能發生,患者也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可以配合醫生使用藥物獨活寄生丸。獨活寄生丸功能主治是養血舒筋,祛風除溼。用於風寒溼痺,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 獨活寄生湯治腿痛醫案兩則
    (編輯/千誠)千古名方獨活寄生湯作者/柴瑞義獨活寄生湯出自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八「祛風溼,止痺痛,補肝腎,益氣血。主肝腎兩虧,氣血不足,風寒溼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無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痺日久不愈」此方對於風溼類痺痛療效極好,舉兩個案例說明。
  • 《獨活寄生湯》千金之良方
    平時在臨床上我常用《千金方》,諸如溫膽湯、犀角地黃湯、但尤其偏愛獨活寄生湯,在治療腰腿痛中每每首選,療效卓著。獨活寄生湯來源於《備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溼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痺、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痺,宜急服此方。
  • 獨活寄生湯千金之良方
    平時在臨床上我常用《千金方》,諸如溫膽湯、犀角地黃湯、但尤其偏愛獨活寄生湯,在治療腰腿痛中每每首選,療效卓著。獨活寄生湯來源於《備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溼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痺、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痺,宜急服此方。
  • 如何運用獨活寄生湯治痺症疼痛?
    獨活寄生湯對於腰椎疾病引起的腰腿痛具有明顯療效。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腰痛,都可以據證加減使用。
  • 獨活寄生湯的應用
    獨活寄生湯       藥物組成:獨活三錢(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細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風 川芎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 96.獨活寄生湯
    96.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方獨活三兩,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
  • 獨活寄生湯在風溼病中的應用
    目前獨活寄生湯治療RA的臨床應用主要有單用、聯用其他中藥、聯用其他中醫治法、聯合某些西藥如NSAIDs藥物或DMARDs藥物等。獨活寄生湯治療RA的作用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1)抗炎、鎮痛作用。獨活寄生湯具有較好的鎮痛、抗炎和抗佐劑性關節炎的作用。(2)免疫調節作用。
  • 如果獨活寄生湯效果不顯,是不是你沒有重用獨活?
    因此以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方用:獨活9g,寄生15g,杜仲15g,牛膝15g,細辛6g,秦艽15g,茯苓15g,桂枝9g,防風9g,川芎9g,黨參20g,甘草9g,當歸12g,白芍12g,熟地黃20g,鹿角霜12g,制附片9g,羌活6g,白芥子9g。
  • 每日學一方【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來源] 唐·《備急千金要方
  • 獨活寄生湯 - 千金之良方
    平時在臨床上我常用《千金方》,諸如溫膽湯、犀角地黃湯,但尤其偏愛獨活寄生湯在治療腰腿痛中每每首選,療效卓著。獨活寄生湯來源於《備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溼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洗膝為偏枯、冷痺、緩弱疼痛,或腰痛、攣腳重痺,宜急服此方。
  • 重溫經方——獨活寄生湯的臨床應用
    獨活寄生湯中補肝腎、益氣血的藥物佔了一半以上,其補可治虛,因此宜用於有明顯虛證或虛實挾雜證的患者,單純的實證不能用。例如骨關節炎,其主要病機為腎虛、髓虧、骨弱,屬於虛證,也可以兼挾外邪而成為虛實挾雜證,正符合獨活寄生湯宜於虛的作用特點,因此骨關節炎是獨活寄生湯最有效的主治病症。
  • 獨活寄生湯應用三則
    獨活寄生湯載於《備急千金要方》,為唐代名醫孫思邈所創,其藥物組成為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
  • 坐骨神經痛,試試獨活寄生湯
    (編輯/王超)獨活寄生湯治療坐骨神經痛作者/朱正慶筆者近兩年來應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十餘例坐骨神經痛患者,收效滿意,介皂角刺治療坐骨神經痛有良效紹如下:方藥:獨活、杜仲、秦艽、防風、白芍各9克,桑寄生18克,淮牛膝、幹地黃各15克,細辛3克,肉桂2克,茯苓12克,川芎、甘草各6克,人參、當歸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