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易患壓力性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比男性比例高

2020-11-13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更年期易患壓力性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比男性比例高

  全景供圖

  ◎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通訊員 王海芳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劇烈咳嗽、打噴嚏、走路、站立或小跑追公車等輕微活動時會出現小便漏出的尷尬情景,甚至在任何姿勢下尿液都會不自主地流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您可能已經患上了壓力性尿失禁。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黃海副主任醫師介紹,尿失禁這一現象在女性中非常普遍,通常與老齡化過程有關,但是各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受其影響。黃海提醒大家: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約半數的婦女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段受其困擾。如今,許多新的方法可以治癒尿失禁或使排尿功能障礙得以改善, 婦女們不要因為害羞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A 約25%-40%的中年女性患病

  黃海說,在四十歲以上的女性中,約有25%-40%的女性患有尿失禁的症狀;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嚴重時可在大笑、打噴嚏、咳嗽時,或是從坐姿、臥姿站起來時,就會不自主排尿,這些都是尿失禁的典型症狀。

  他指出,尿失禁會導致生活不方便,生活質量下降,有些患者經常擔心會尿溼褲子,頻繁上廁所,不敢出遠門旅行或其他社交活動,所以尿失禁也被稱為「不致命的社交癌」;有些患者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其他系統疾病。由於經常遺尿、漏尿,患者陰部經常溼漉漉的,長時間的尿液侵蝕刺激可導致會陰部皮膚紅腫、癢痛,甚至感染潰爛,引起泌尿系統炎症、結石,嚴重者還會影響腎臟功能。

  尿失禁的發病率極高, 但就診率卻很低,許多患者羞於啟齒,或者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病,而以為是老年化的一種正常表現。黃海說,在臨床,80%的患者來門診就診,接收治療後病情有明顯改善。

  B 女性尿失禁比男性比例高

  黃海分析,女性較男性易產生尿失禁,主要原因有:女性先天尿路較短,容易尿路感染;懷孕生產後骨盆肌肉韌帶鬆弛,生產後休息不好,過早負重;生孩子較多,或產傷修復不好,導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頸黏膜萎縮、皺襞消失,造成封閉尿道的力量變弱;因病切除雙側卵巢的青年婦女,也會因為雌激素水平過低造成壓力性尿失禁;盆腔手術後對膀胱及尿道組織直接或間接的傷害等等。

  C心理調節加強鍛鍊有助改善

  黃海說,預防尿失禁的方法如下:

  1、要有良好的心態。以樂觀、豁達的心情、積極平和的心態,笑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敗、壓力和煩惱,學會自己調節心境和情緒。

  2、防止尿道感染。養成大小便後由前往後擦手紙的習慣,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溫開水洗淨外陰,性交後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陰。若性交後發生尿痛、尿頻,可服抗尿路感染藥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癒。

  3、有規律的性生活。研究證明,更年期絕經後的婦女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同時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加強體育鍛鍊。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應積極治療該類慢性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和盆底肌群鍛鍊。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後,各做45—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症狀。

  5、合理飲食。飲食要清淡,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

  D症狀輕者可採取行為治療

  黃海表示,目前尿失禁有三種治療方法: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行為治療:對於症狀較輕者,醫生將會指導你如何訓練你的膀胱和尿道括約肌功能,加強其控尿能力(如盆底肌肉訓練操等);

  藥物治療: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感染的患者,須服用必要的抗生素治療;絕經後的女性患者由於雌激素減少,需服用少量雌激素替代治療,但長期效果不明顯。

  手術治療:對於一些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採用以上方法無效的話,就需要以手術的方式治療尿失禁;手術治療通常最能帶來長期有效的結果。該手術微創,損傷極小,把一種特殊聚丙烯材料製成的吊帶放入體內,當腹腔內壓增加時,吊帶可以相對抬起壓迫尿道,從而抑制尿液漏出,這種吊帶在體內不會引起炎症,可以終身有效。

相關焦點

  • 女性尿失禁(一)
    點擊上方藍色字產康圈可快速關注尿失禁是全球普遍的問題,在中國,女性尿失禁的數字介乎13-21%之間。
  • 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噴嚏、用力等腹壓增大時出現的小便不自主流出的一種疾病。這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導致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朋友到更年期前後,因為激素水平再次發生大的變化,導致盆底肌力量出現斷崖式下降,常常出現嚴重的尿失禁,便秘,臟器脫垂等問題,有些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手術不能夠解決盆底肌無力這個根本病因,所以手術後經常會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據統計美國在盆底功能障礙中僅尿失禁一項每年就需要花費10億元,因此許多國家已經把產後早期盆底康復治療列入醫保必須治療項目,如果不進行盆底康復治療,更年期後出現相關症狀
  • 惱人的壓力性尿失禁
    原來我也從不跟人說,後來一問,很多女性特別是老年女性都有這個毛病,我才知道這是一種疾病,應該到醫院去看。我經人介紹去醫院看了泌尿外科門診,現在已經治好了。」邊上的鄭阿姨看到張阿姨吞吞吐吐的樣子,深有感觸地說。一時間,幾個老姐妹都說出了類似的「難言之隱」,萬阿姨的情況相對嚴重些,她說:「我在絕經的第一年,小便經常流出來,害得我不敢出門。
  • 尿失禁的原因 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尿失禁的原因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容易出現尿失禁的情況,但是男性與女性引發尿失禁的原因不同。女性尿失禁的原因:1、精神因素:因為工作緊張、壓力大、焦慮情緒或神經性膀胱而造成膀胱肌肉的反應過敏,無法抑制膀胱收縮而引起尿失禁。2、雌激素水平降低:更年期後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黏膜變薄,張力下降。3、肥胖:年齡大,腹部脂肪堆積腹壓增高對膀胱產生較大的壓力。
  • 壓力性尿失禁的防治
    [1]     經mate分析:中國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為 31.1%,主要表現亞型是壓力性尿失禁,以輕度尿失禁為主,城市平均患病率為 27.5%,農村為 32.5%;南方平均患病率為 30.9%,北方為 31.4%,南北差異可能飲食習慣不同,北方超重肥胖率較高;農村由於婦女多為體力勞動者,分娩平均次數要高於城市婦女。
  • 咳嗽時「漏尿」 是壓力性尿失禁
    國際尿控協會將每年6月份的最後一周定義為「世界尿失禁周」。我國首個大規模的泌尿外科門診調查結果顯示,45歲以上的已育女性中,尿失禁的發病率高達40%。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卻是不到15%的就醫率。專家呼籲,尿失禁患者不應沉默忍受。該病雖不致命,卻會令患者因自卑、焦慮而羞於走向社會,是名副其實的「社交癌」。
  • 科普常識:女性壓力性尿失禁
    除了常見的壓力性尿失禁外,尿失禁還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好發於中老年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漸增高。年齡與尿失禁的相關性可能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盆底鬆弛、雌激素減少和尿道括約肌退行性變等有關。生育的胎次與尿失禁的發生呈正相關性。年齡過大生育者,尿失禁的發生可能性較大,經陰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宮產的女性更易發生尿失禁。
  • 「膀胱咳」與「壓力性尿失禁」
    由於女性難於啟齒,一些患者使用「尿不溼」來遮掩,通常會出現身體帶有明顯的「尿味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壓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控制尿液的膀胱逼尿肌與盆底肌肉功能失常,重度手術治療的療效非常滿意。
  • 尿不出來男性居多 尿失禁女性多見
    如果「水龍頭滑絲了」,那麼很多人就會出現尿失禁。  一般說到尿不出來,以男性患者居多,究其原因,和男性的前列腺問題脫不了干係,治療方法包括警惕性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性治療幾種。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一定要正確評估自己的病情狀況,然後由醫生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女性不存在前列腺增生問題,發生排尿困難的比例也顯著少於男性,但不代表女性不會發生「尿不出」的情況。
  • 那些尿失禁的女人們
    數據顯示,中國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高達30%。尿失禁:由於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國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在11-57%。國內一些大城市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成年女性尿失禁比例甚至能達到40%以上。
  • 成年女性的難言之隱——尿失禁
    ■尿失禁也是病嗎?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主觀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的症狀,通俗地說就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尿液流出,更簡單一點就是尿褲子。女性朋友如果偶有溢尿現象,不能算作病態,如果尿失禁比較頻繁地發生或溢尿現象明顯,就是病理現象。
  • 壓力性尿失禁可以治癒
    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三類:加強盆底肌肉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而言,尿失禁須要綜合治療,例如加強盆底肌肉治療和藥物治療聯合應用。   1、加強盆底肌肉治療  由於壓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尿道括約肌不能控尿,支持膀胱的盆底肌肌力減弱,所以,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目標是加強盆底肌的肌力,以及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
  • 壓力性尿失禁的評估與治療
    1、尿失禁的類型2、盆底肌的解剖與失禁機制3、壓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4、壓力性尿失禁的評估5、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尿失禁的類型尿失禁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此外,也有一些非特異性危險因素,如盆腔臟器脫垂、藥物、液體攝入、大便失禁、骨盆疼痛等也會導致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與壓力性尿失禁相伴的盆腔症狀包括二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便秘、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疼痛、腰痛和髖關節疼痛。
  • 女性尿失禁的「來龍去脈」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中國女性尿失禁患病率為30.9%,最常見為壓力性尿失禁,佔到60%以上,其特點: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率上升;50歲後達到患病高峰,50-59歲年齡組的壓力性尿失禁高達28%, 今天我們就女性尿失禁的問題,談談它的「來龍去脈」。
  • 證實電針療法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有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
  • 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有妙方
    □尤雲飛 史超    近日,洛陽東方醫院婦科成功為一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實施了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解除了困擾其多年的難言之隱。  54歲的劉女士於10年前開始有劇烈運動下的尿失禁症狀,且該症狀在絕經後尤為明顯,幾經治療,收效甚微。
  • 壓力性尿失禁,令人尷尬的「社交癌」
    這次是因為生產之後出現的嚴重的「壓力性尿失禁」。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生完孩子半年開始就沒有離開過衛生巾,出門買個菜,稍微重一點;坐電梯,猛地一停頓;更別說打個噴嚏,咳嗽一下,都會控制不住地漏出尿來。所以,只要是有事出門,必須用上衛生巾,由於長時間用衛生巾,皮膚都過敏了,外陰瘙癢明顯,真的是一言難盡。
  •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救星 | 尿道中段吊帶術
    近期,Cavkaytar S等試圖評估使用尿道中段吊帶術治療生育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可控性以及可能影響研究的風險因子,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 Int Urogynecol J 雜誌上。尿失禁是一個常見且令人苦惱的問題。在27936名女性參與的一項調查中約有25%的人受此困擾。壓力性尿失禁(SUI)是女性尿失禁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總數的50%。
  • 二氧化碳點陣雷射,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新貴!
    壓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疾病,其典型表現是當腹壓增加時(如打噴嚏、咳嗽、大笑、跳躍和快走)出現不自主漏尿。尿失禁雖非致命疾病,卻給廣大女性朋友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據統計,約有20%的絕經後女性深受其害。
  • 尿道中段吊帶術: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救星?
    近期,Cavkaytar S等試圖評估使用尿道中段吊帶術治療生育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可控性以及可能影響研究的風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