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外用藥 使用規範

2020-12-13 健康科普王大夫

對於皮膚問題來說,外用藥物的使用至關重要。科學、正確、合理地使用,才能做到安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時,也可以減少口服藥物的使用,從而降低口服藥物引發不良反應的風險。否則,治療效果則會大打折扣,還可能引起副作用,更加影響皮膚健康。雖然人們大多認為外用藥的使用非常簡單,不就是塗上去就行了麼,但是外用藥你真的使用對了嗎?

藥膏塗得越厚越好?

大多數人會覺得,藥膏塗得越多越厚越有效果,其實並非如此。有實驗證明,一次塗抹過多並不能增加患處對藥物的吸收而提升藥效,卻可能增加藥物滲透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全身不良反應,同時造成浪費。尤其是特殊部位,如腋下、外陰等皮膚薄嫩部位,過多的外用藥物可能造成局部刺激損傷。

用棉籤塗抹外用藥膏而不用手,可以保持患處乾淨?

棉籤看似乾淨,但棉籤會沾吸不少藥膏,甚至吸附藥膏中的主要成分,導致藥物的有效濃度下降,療效無法保障同時造成浪費。外用藥物的塗抹是需要藥膏揉進皮損便於吸收,從而起到療效,使用棉籤塗抹則不好用力揉搽,僅僅能將藥膏平鋪在表層,影響藥物的吸收

糊牆式塗藥

顧名思義,為求快速起效,將藥物一次性大量塗於患處,此方法造成外層多餘的藥物無法吸收,同時造成患處皮膚無法透氣,可能造成皮損加重。有的患者會因怕藥膏沾汙衣物,在擦藥不久,還沒等藥物吸收發揮作用,就把藥膏全部洗掉,這些都對治療無益

1.塗藥前準備

塗抹外用藥時應先潔淨我們的雙手,除特殊部位、感染部位或遵醫囑情況以外,外用藥物首選用手指進行患處塗藥。患處塗藥前應保持清潔,頭皮皮損較多時,可以剪短頭髮,使藥物更好吸收。

2.外用藥物用量

藥膏的用量是按照指尖單位使用的,指尖單位(FTU),是指從標準包裝軟管(口徑為5mm)擠到成人一個指尖的外用藥的劑量,一個指尖是指從食指指尖到第一個指關節的長度。成人一個指尖單位大約是0.5g,一個指尖單位的用量,通常可以塗抹兩個手掌大小的皮損面積,則兩個指尖單位約為1g。一個手掌面積約為全身的1%,全身則約為100個手掌,全身用藥則需50FTUs。

3.手法:分段打圈按摩

以全身擦藥為例,將適量藥膏擠於手掌中進行預熱,避免直接塗在患者皮膚表面造成冷刺激及引起不適。將外用藥膏均勻拍打在所需塗擦的位置,按部位以分段式打圈的方式進行按摩;根據外用藥劑量,每段打圈按摩5~10次,直至藥膏充分吸收。擦藥時,應注意皮疹嚴重處可加強按摩擦藥,皮疹不明顯處也應少量按摩擦藥。擦藥的順序一般為:軀幹-上肢-下肢。也可根據皮損嚴重程度,從最嚴重部位到較輕部位依次擦藥。

擦藥根據皮損嚴重程度不同,所需時間也有差異,一般在20分鐘~1小時不等,少數極度嚴重的患者,整個皮膚護理過程需要1小時以上。藥膏經過充分的按摩塗擦後,一般很容易被皮膚所吸收,塗藥後穿著全棉、寬鬆的衣褲即可,不需要額外的敷料遮蓋。特殊部位(如面部、腋下、腹股溝、外陰)或局部肥厚、繼發感染的皮損應遵醫囑適當減少用藥,或使用敷料封包治療。

4.塗藥注意事項

a.塗藥後應立即清潔雙手,不可用塗藥的手指揉搓雙眼或抓取食物等。

b.不同的藥物,塗抹的次數不一樣,不可自行加量,也不宜長期塗抹。用藥過程中,一旦發現不良反應(過敏或刺激反應等)應立即停用、甚至洗去藥膏,並儘快找醫生就診。

c.在清潔或清洗塗藥部位時,應避免使用過燙的熱水或化學洗劑,也不可大力揉搓。

d.特殊部位如面部、腋下、會陰部等皮膚薄嫩部位,外用藥物使用應遵醫囑使用。

e.外用藥物種類繁多,選擇使用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尤其是特殊部位,如面部問題,若盲目選擇激素類藥膏長期外用,則可能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等不良反應。

相關焦點

  • 皮膚科外用藥該怎麼合理使用
    外用藥是皮膚科常用藥物,也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時候僅僅使用外用藥就可以解決很多皮膚病問題。
  • 高人總結的皮膚科外用藥物的使用原則
    作為一名皮膚科醫生,外用藥的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有2/3的療效是外用藥完成的。
  • 中藥酊劑臨床外用技術規範(草案)
    以期規範中藥外用酊劑的臨床應用,提高其療效並減少不良反應。酊劑最早發源於歐洲公元1世紀,民國時傳入中國,與中醫藥相結合發展成為中藥外用藥代表劑型之一。中藥酊劑應用方便,多用於皮膚科(痤瘡、白癜風、皮癬)和骨科(骨刺、骨折)等科室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在臨床有較多應用,但中藥酊劑臨床應用缺少明確的技術規範。
  • 選皮膚科外用藥 幹對幹 溼對溼
    皮膚科外用藥有一個最簡單的原則:幹對幹,溼對溼,不幹不溼用糊劑。即有滲出較多時,選用溼敷;滲出少時,採用洗劑、糊劑;乾燥、結痂、有鱗屑時,採用乳膏、霜劑。  「溼疹等皮膚病的外用藥劑型很多,有水劑、霜劑、膏劑等,不同劑型的藥效側重有所不同,因此,治療皮膚病先得給它分個期,並掌握『溼對溼、幹對幹』的基本原則,才能有效。」
  • 皮膚科疾病用藥,外用糖皮質激素
    皮膚科疾病用藥概述 皮膚病外用藥特點 1.外用藥經皮吸收決定著療效的一個關鍵因素。 2.應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而選擇不同濃度的藥物。如面部損傷選擇低濃度,手掌足趾的損害選擇高濃度。 3.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局部皮膚出現毛細血管擴張、色素增加、萎縮和發生感染。 外用藥注意事項 1.正確掌握使用方法。 2.藥物濃度要適中。有刺激性的藥物要從低濃度開始逐漸遞增。 4.注意用藥方法和個體差異。 6.適當的用量。
  • 如何使用疤痕外用藥?
    如何使用疤痕外用藥?二、疤痕膏與疤痕貼使用上的區別根據受傷的部位、面積大小來合理選擇疤痕外用藥物。選擇的依據主要是包括時效性,便捷性。希望藥物可以一直作用,同時又不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疤痕貼建議用在面積較大,且平整的部位,同時需要配合彈力繃帶的加壓治療。使用時間每天應達到23小時左右,持續用藥3到6個月個月左右。另外。
  • 艾洛松等帶松類皮膚外用藥含激素 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原標題:艾洛松等帶松類皮膚外用藥含激素 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原標題: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指導醫生:空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田燕 主治醫師王瑞豔   艾洛松、滷米松等是外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常用帶松的外用藥物一般都含有激素。該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抗增生和止癢作用。
  • 皮膚科常用藥的妊娠用藥分級
    該藥禁用於已妊娠或將妊娠的婦女。如己烯雌酚、沙利度胺、利巴韋林等。下面是常見皮膚科用藥的妊娠用藥分級,可供皮膚科通道和孕媽媽們參考。>B倍他米松局部/皮膚外用C;D-如在妊娠早期用藥苯海拉明口服B腸道外給藥B苯唑西林口服B吡美莫司局部/皮膚外用C苄星青黴素腸道外給藥B布洛芬
  • ...皮膚科,上海市,副院長,皮,皮膚,製劑,藥學,外用,-上海頻道-東方網
    據悉,本次會議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皮給藥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承辦。記者從會上獲悉,所謂「經皮給藥」,是藥物通過皮膚、黏膜等吸收的一種方法,藥物經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並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實現疾病治療或預防一種給藥新途徑。
  • 皮膚科的常用藥——激素,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建議收藏
    糖皮質激素在皮膚科的應用對皮膚科醫生來說,激素是一個很重要的武器,目前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已成為皮膚科領域中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在用到糖皮質激素時,只要我們選擇適當的方法、劑量、療程進行使用,密切監測,自然會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控制用量:糖皮質激素無論是全身或局部用藥,都要控制用量,開始可少打劑量,待病情控制後即要減至最小量,比如強效糖皮質成年人一天不能超過10g用量。
  • 外用軟膏正確使用法
    皮膚科的軟膏多用於乾燥和有角化的皮膚病,如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溼疹等。在使用這些軟膏之前,需要塗藥的部位先用溫水浸泡半小時,使角化的厚皮變軟,這樣可以使軟膏中的藥物成分充分滲入皮膚內。身體不能或不易暴露的部位,塗上藥膏之後可以用油紙、小塑料薄片覆蓋,防止被衣服摩擦,汙染衣物。軟膏在皮膚上的保留時間依治療作用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如果醫生不作特殊說明,一般每天搽藥二~三次便可。
  • 皮膚科外用藥膏的正確姿勢,您抹對了嗎?
    門診上有時會碰到複診的病人,訴說首次就診配藥治療後,口服藥按時按量服用,外用藥物也塗了,但是療效不佳,皮膚症狀仍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那麼需要醫生在病情診斷無誤、排除了疾病潛在加重因素的情況下,詳細了解患者外用藥物的細節和方法。因為做好了塗抹藥物這個細節,對很多皮膚病來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認為藥膏抹得越厚效果越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 外用藥的正確使用方法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外塗藥膏的使用方法今天給大家講解下藥膏和護膚品使用順序和外塗藥使用方法藥膏和護膚品的使用順序首先使用潔面,再使用爽膚水,爽膚水吸收後使用保溼乳或保溼霜,最後塗藥膏。外用藥的正確使用方法一般外用藥只需要塗薄薄的一層比較容易理解的方法就是一個指尖的藥膏擦兩個手掌的大小所以藥膏的用量是非常小的藥膏用量過多並不能完全的吸收不僅僅浪費而且太厚的話可能導致皮膚浸潤糜爛
  • 外用激素藥膏也會傷腎?規範用藥很重要!
    激素幾乎可以說是一種人人談之色變、內心非常抗拒使用的藥物,但它在生活中又很常見,除了內服的,還有一些塗抹式的藥膏也會含有激素。腎病患者在腎病治療過程中也會使用激素類藥物,例如甲潑尼龍、強的松等,但它們大多是口服或靜脈注射用的藥物,塗抹類的激素藥膏屬於皮膚科的常用藥物。
  • 【腎病】外用激素藥膏也會傷腎?規範用藥很重要!
    腎病患者在腎病治療過程中也會使用激素類藥物,例如甲潑尼龍、強的松等,但它們大多是口服或靜脈注射用的藥物,塗抹類的激素藥膏屬於皮膚科的常用藥物。外用激素類藥膏對於很多皮膚疾病來說是一種首選的治療方案,它們往往見效很快,所以很多人容易對它產生依賴。
  • 了解外用激素,避開那些坑!
    糖皮質激素(激素)軟膏是皮膚科的常用藥
  • 重磅官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階段 皮膚科相關防護及診療規範
    ③混合性皮膚:主要表現為臉頰乾燥,T區油脂分泌旺盛,宜分區選擇不同保溼劑外用。2、疾病狀態下:在常規治療所用外用藥物以外,應針對破損的皮膚屏障塗抹皮膚保溼劑。一般應根據不同疾病診療規範選擇保溼劑種類,還應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選擇適宜的保溼劑劑型。
  • 家庭外用藥正確使用
    中國江西網訊 陳芳輝 報導:凡在體表或某些黏膜部位應用,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散結、化腐排膿、生肌收口、收斂止血的一些藥物,稱為外用藥。不少家庭常備些外用藥,以便發生對體表或黏膜部位的一般性疾病或損傷及時處理,既方便又能減少醫患負擔。如何正確選用呢,以下就幾種家庭常備外用藥為您作一簡單介紹。
  • 抗菌藥物外用應如何規範?
    內服、注射用途的抗菌藥物被隨意外用的情況廣泛存在,因此規範抗菌藥物的外用十分必要。生活中經常會有遇見這種狀況,將內服抗菌藥物膠囊掰開,把藥粉直接外敷在傷口上;在臨床上,有時醫師也會給予患者用抗菌藥物注射液衝洗感染部位。
  • 皮膚科名醫杜榮昌
    現在在專業性領域的名醫也不少,不管是在什麼疾病面前都可以做到不退縮,對疾病不手軟,但是當有了皮膚病之後,肯定就會想找一些名醫來治療自己的病情,讓自己的病情可以快速的得到治療,那下面看一下皮膚科名醫杜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