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一年級升二年級暑假的時候,給她做了一份詳細的學習規劃。我們都知道,暑假如果荒廢一個月,那跟其他同學的差距立馬就出來了,所以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怕同桌是學霸,只怕同學放暑假。暑期是拉開與其他孩子差距的最佳暑期,所以家長一定有規劃好暑期時間。為什麼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呢?
1、提前做好規劃不打亂仗,孩子自己知道一天中哪個階段該幹什麼
如果不做日常規劃,想到哪是哪,孩子就沒有緊迫感,不知道下一個階段自己該幹什麼,什麼都得家長來安排和監督,這樣家長會很累。
家長可以按照日常上學的時間來給孩子規劃在家裡學習的內容,比如幾點起床,吃早餐用時多久,幾點到幾點做什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家孩子的周一,我就給她規劃的是早上7.20起床,8:00前吃完早餐,8:00-9:00練一個小時鋼琴,休息十分鐘,然後9:10-10:00練字,之後再休息十分鐘,10:10-11:00寫暑假作業,之後再休息十分鐘,11:10-12:00看書、摘抄。中午2:00之前吃飯、睡午覺,2:00起床之後截止到晚上6:00的事情也都安排得很好,就這樣打出一個課表出來,貼在孩子的書桌前,讓孩子自己按照課表上的安排來。
2、提前做好規劃,讓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很多孩子一過暑假就放飛自我,每天晚上好晚不睡,早上好晚不起,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學習的時候沒精神,那整天的作息都亂七八糟,導致開學之後很久都調整不過來。
在孩子放暑假之初就要讓他保持上學時的良好的作息習慣,這樣孩子就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應該一直是這樣的作息,也不會不適應,如果你一開始不規範孩子,等孩子已經放鬆了一段時間,再來規範他的話,孩子就會有抵抗心理。
3、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報運動類的興趣班
芝加哥一所中學的實行了一項「零時體育計劃」,他們規定在沒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早上七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然後才開始上課。一開始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不願早起上學,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發現正好相反,學生反而更清醒,上課的氣氛好了,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
孩子平時上學時每天學習壓力大,沒有太多的時間運動,暑假時間比較長,空閒時間也多,可以給孩子報街舞、遊泳、籃球類運動項目,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多方位發展一下個人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
我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一種正向的情緒物質,所以,我們看到一般運動完的孩子會比較快樂,情緒積極;血清素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正腎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關係,它在面對敵人,決定要戰或要逃時分泌得最多。
當然,並不是說非要讓你像我一樣給孩子安排那麼滿,因為我平時上班比較忙,家裡沒有專門的人照顧孩子,如果不給孩子規劃好孩子沒有太多自制能力,時間就會荒廢過去。我們也可以在漫長的假期期間專門安排出一周或者十天時間帶孩子出去旅遊,但總體來說暑期一定要給孩子規劃好,找到適合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讓孩子順利度過暑期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