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嬰兒從4個多月開始長牙;有些嬰兒卻到10個月才開始長牙;有些嬰兒長牙時會哭鬧,有些嬰兒長牙期會發燒……那麼寶寶正常情況下是什麼時候長牙,長几顆牙,以及長牙期間會有哪些不適呢?新爸爸新媽媽們在寶寶長牙期間又該如何護理好寶寶的牙齒呢?
嬰兒長牙特點--孩子出生時,乳牙長在牙床內,已經做好了長牙的準備。但開始長牙的時期和牙齒長全之前的速度各人差異很大。
曾有統計,平均起來,出生後5個月前開始長牙的佔10%、7個月前長牙的佔50%、10個月前長牙的佔90%。另外,還有俗稱「魔牙」的,即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長牙的嬰兒,也有生後10個月還未長出牙的嬰兒,後者約佔1成。
寶寶長牙一般都是門牙或者下面中間的兩顆先萌發出來的,但有些寶寶的長牙順序可能有點不一樣。寶寶牙齒的生長次序一般是無關緊要的,如果孩子發育、發展正常,沒有特別的疾病,即使開始長牙多少晚些也不必擔心,方便的時候可以去接受一下體檢。
無論是1歲的寶寶還是6歲的兒童,當新牙萌出時,家長常常會給孩子選擇較軟的食物,就是怕吃硬食把剛長的「嫩牙」磕歪了。孩子長牙吃硬的食物真的會傷牙嗎?
事實上正好想反,專家表示,幼兒乳牙萌出期需要補充粗纖維食物,換恆牙期還要補充堅果類食物,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牙列的齊整和牙齒的健康。
一、萌芽期間只吃流質食物?大錯特錯!
細心的家長朋友會發現,寶寶長牙時期,總想找些硬的東西咬。市面上也有專門針對長牙期寶寶的磨牙餅乾,可以很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家長不免有些擔心:那麼硬的東西給孩子吃下去,不會傷著新長出的「嫩牙」嗎?醫生表示,寶寶長牙期間,家長千萬別給孩子只吃流質食物,而是應該多吃些硬食。這樣既可以鍛鍊孩子咀嚼的動作,還能夠使孩子的牙齒變得堅韌,牙列更齊整,讓小朋友初步鍛鍊「握」咬動作,並能夠減輕寶寶長牙時的不適。
想讓孩子有一口好牙,多吃硬食是必須的。硬食的好處很多,硬食可以促進孩子乳牙壓根的生長發育,還能夠讓口腔肌肉得到充分鍛鍊,寶寶的牙齒也會更加穩固。從孩子開始吃輔食起,家長朋友就應該注意營養的供給,除了流質食物以外,還應該為孩子添加粗纖維的泥糊狀食物。與此同時,還要多多練習「吃」的動作,為吃固體食物做準備。等到孩子滿周歲後,開始逐步添加固體食物。
二、適量吃硬食,牙列更整齊
很多寶爸寶媽之所以不讓孩子吃硬食,無非是因為害怕硬食會損傷小寶貝剛長出來的「脆弱」的牙齒。但事實往往與此相反,如果孩子時常食用過軟和過於精細的食物,牙齒與口腔內外的肌肉長期無法得到鍛鍊,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頜骨發育不良的不良後果,更有甚者,孩子的牙齒會參差不齊。事實是,孩子的牙齒在剛長出時,就已經能夠咀嚼半固體甚至是固體食物了。
進食過於精細,過於軟糯,有可能會造成孩子「雙層牙」的情況。在寶寶換牙期間,恆牙已經長出,但乳牙卻遲遲不肯讓位,孩子的恆牙就會從舌頭或嘴唇的一側擠出來。
醫生建議,給孩子適當食用一些硬食,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在孩子的換牙期間,硬食能夠幫助孩子的牙齒向正常方向發育。寶爸寶媽應該讓孩子多吃一些菜梗、煮玉米、咬脆皮甘蔗、多吃杏仁、核桃仁、花生仁、開心果等食物,既能鍛鍊咬合,還可補充營養,可謂是益處多多。
更多母嬰知識,敬請關注袋鼠媽媽月嫂公司網站
www.daishumam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