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青蛙是一種全球性分布的物種,在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溼地等地區都可以見到,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有些青蛙有毒,有些青蛙無毒,這個要看種群的情況。然而隨著生態系統的變化,有毒或者無毒的青蛙,在全球分布的種群可以說也是越來越少,就算是在人類涉足較少的河流、池塘等區域都很難看到了。
青蛙算得上是一種非常有益的物種,特別是在稻田之中,青蛙堪稱農作物的保護神。它主要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蝸牛、小蝦、小魚等,所以是一種值得保護的物種,但是如今青蛙越來越少了,必然也說明了生態問題出現了變化,不然這些生物種群也不會那麼少。
最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又更新了生物名單,讓我們看到了青蛙的生物種群進一步縮小。
3種滅絕,22種瀕危
生物種群的減弱,這說明了生態系統的變故問題加大,那麼這意味著青蛙的生存棲息地受到了局限性。而本次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更新,除了青蛙的物種發生變化,正在滅絕之外,令人擔心的是歐洲野牛也成為了一種快速往滅絕發展的物種,所以越來越多的滅絕物種正在提醒我們,保護生物應該加速了。而本次說的22種青蛙物種瀕危,主要是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
其中已經滅絕的3種青蛙物種是中美洲地區的,所以相對來說,這些地區比較嚴重。而丑角青蛙的變化情況是最大的,以前丑角青蛙在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西部種群非常的大,到了1980年代後期突然消失了,所以自1996年以來,沒有發現任何標本,這就是青蛙物種的情況,當然在我們亞洲地區,青蛙物種的表現也是如此,種群規模小了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曾經隨處可見的青蛙,為何幾乎沒有了?
青蛙在我們農村曾經非常常見,主要就是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上面我們也說了,它們是農作物的保護神,所以是一種對農業有益的動物。但是如今我們能夠看到青蛙幾乎可以說沒有了,跟徹底消失沒有什麼兩樣,那問題來說,到底是什麼原因?
第一、生物的入侵導致青蛙物種減少,當然這種的破壞力算是食物鏈上的變化,綜合性影響不大。如果從天敵的角度來講,蛇是青蛙的主要天敵,但是如今蛇也本身就少,所以食物鏈上的破壞並不強。
第二、青蛙在氣候變化之下,出現了真菌。根據IUCN的觀察發信啊,氣候變化正在導致物種之間的真菌傳播,因為更加適應真菌的蔓延條件,所以將青蛙的種群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同時也導致了其他兩棲動物正在消失之中,在2019年的時候,《科學》(Science)雜誌曾發布研究說明,發現壺菌病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之中,至少推動了501種兩棲動物物種的滅絕,其中包括90種可能的滅絕。
所以「壺菌病」對青蛙的生存具有極大的打擊。壺菌病是由一種稱為蛙壺菌的非菌絲游離孢子真菌所引起的疾病,全世界約30%的兩棲類都受到這病的影響,而如今在野外並沒有有效的控制方法。
第三、人類在逐步導致情況滅絕,過度捕撈,汙染,棲息地的破壞等等,都加速了青蛙物種的滅絕。雖然青蛙是國家禁止捕殺的保護動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不少人把青蛙肉當作補品或美味佳餚,導致一些商販大肆捕殺青蛙。同時人類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勢必大量使用各種農藥,青蛙吃了一些僥倖未死的害蟲後,農藥便在蛙體內蓄積下來,從而也引發了青蛙物種群體的減少,這就是為何如今幾乎看不到情況的部分原因。
除了青蛙,全球動植物都在加速消失
通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數據顯示,如今被列為紅色名錄的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28918種動植物,其中包括35765種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而就算是一些海洋大型生物和陸地生物,都處於滅絕的邊緣,例如鯨魚,老虎群體等等,都讓我們意識到了全球生物可能進入到了一次新的大更新狀態一樣,同時在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數據顯示,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速度在加快,未來20年滅絕物種數量將趕上整個20世紀。
其中在整個20世紀,全球至少有543種陸生脊椎動物滅絕了,所以各種生物都在受到波及,這是沒有什麼問題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的入侵影響較為嚴重,其中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物種狀態最令人擔心,隨著人口增長、棲息地被破壞、野生動植物貿易、汙染和氣候變化等人類活動產生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那麼未來必然會將生物推向更加強的邊緣。
而當這些生物群體大規模減少的時候,人類也就應該注意了,當它們徹底消失之後,人類也沒有什麼「好日子」,沒有維護生態系統的根本,我們人類作為食物鏈的一部分,那麼也沒有補給了,所以當生物種群減少的時候,自然生態系統將會成為一片「死跡」,人類也就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因為我們是相互依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