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南方的小夥伴們,相信大多都沒有真正看過一場雪吧!
我們對雪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電影、電視劇裡那鵝鵝大雪,亦或是滿天飛雪的場景中,看著很是浪漫的感覺,而實際上,下雪天除了冷還是冷。即使是聽過北方的小夥伴說過雪的形狀,也很難想像去它的真實的樣子。
關於雪的觸感、雪的形狀,我們總是很難去把控,所以就很難在寫作中去把控好它,也很難寫出出彩的句子。
不過,不要慌!我們雖然沒有真正看過雪,但可以在書籍上去尋找別人留下的「足跡」。其中,在古詩詞裡就不乏對雪的贊詠以及描繪,且古人寫作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常常千變萬化,就單純的白雪在他們筆下也可以幻化出非常多的模樣。
古詩詞裡的雪,擁有很多的「別名」,不僅不累贅,而是很驚豔的,讀之美到令人窒息,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六出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對雪》
因為雪花呈六角形,所以詩中稱雪花為「六出」。
寒酥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春天即將來臨,冰雪也即將融化。在春日來臨之際,尚有一些未融化的冰雪停留在即將發芽的枝葉上,「寒酥」,是形容晶瑩的冰雪。
銀粟
獨往獨來銀粟地,一行一步玉沙聲。
——宋·楊萬裡《雪凍未解散策郡圃》
銀粟,就是一些小小的疙瘩,可以是浮在茶水液面上的白色泡沫,也多用來形容點點白雪。
玉絮
開門枝鳥散,玉絮墮紛紛。
——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玉,是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絮 ,是棉花的纖維。因此,玉絮是把雪比作花絮一樣輕盈,同時還是白亮的、有光澤的。
飛花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唐·韓愈《春雪》
漫天飛雪,恣意飄落,好似一場春天裡的落花。詩中的雪好似故意化作花兒一樣在庭院樹間穿飛,所以有「飛花」一稱。
梨花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春天裡梨花綻放,梨花的花色為白色,所以詩中的「梨花」是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
凝雨
獨有凝雨姿,貞晼而無殉。
——南朝·沈約《雪贊》
我們都知道,水的存在有三種形態。其中,有氣態,如水蒸氣;液態,也就是液體的水;固態,即結晶,也就是凝結成雪的模樣。故而,詩詞裡把雪稱是「凝雨」。
花蕊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南北朝·吳均《詠雪》
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
——唐·駱賓王《詠雪》
片片雪花飛落,輕輕落在枝丫上,又慢慢凝結成晶,看起來就像是花蕊般美麗。
瓊花、瓊樹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瓊樹留宸矚,璇花入睿詞。
——唐·徐彥伯《遊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宋·楊萬裡《觀雪二首》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
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冬日裡,花瓣、樹枝因被白雪覆蓋著,遠遠看去好似白玉一般光潔、無暇,所以詩中把被雪覆蓋的花朵比作瓊花、被雪覆蓋的樹枝比作瓊樹。
素裹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雪》
一場大雪過後,大地一片雪白,這場大雪,就像是給大地披上的戎裝一樣。
看完全文,記得收藏起來哈!下回寫雪時,就不要只寫「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了喲,記得現學現用,詩詞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