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咪都聽說要讓寶寶訓練平衡,但為什麼要訓練平衡感呢?人體仰賴3大感覺系統維持平衡,分別是視覺、前庭覺和身體的感覺,若這3大感覺發生問題,不但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智力發展,還會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怎麼回事呢?快跟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3大感覺系統
1.視覺
我們會利用視覺來感覺環境中的東西和自己之間的距離,藉以保持平衡。
2.前庭覺
前庭覺會利用內耳之三半規管與耳石,來對抗地心引力保持身體的平衡。
3.身體的感覺
指的是肌肉與關節的感覺,感覺會讓身體不必倚靠視覺就能感覺到身體四肢的位置,才不會發生左腳絆到右腳等身體不受控制的狀況。此外,體感與孩子學習走路、騎車、跳躍、打球等需要的動作協調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感覺之最-前庭覺
只要我們的頭部有任何動作,就會刺激前庭覺,像是抬頭、轉頭、搖晃及爬行等,因此前庭覺無時無刻都在努力執行任務。
前庭覺的影響
《影響身體活動能力》
前庭覺的發展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當寶寶還在媽咪肚子時,透過媽咪的身體活動帶動羊水搖晃與震蕩,這時寶寶的前庭覺就開始和地心引力做互動,幫助寶寶隨時調整姿勢,若前庭覺發展不良。寶寶可能會像趴趴熊,容易覺得累,動態活動發展不良等問題。
《影響視力功能》
出生後,前庭覺逐漸發展為幫助穩定視覺聚焦、辨別身體位置及調整身體姿勢以協調身體重心,若前庭覺發展不良,可能會有閱讀障礙,空間概念變弱等問題。
《影響情緒、運動量與專注力》
不同的前庭刺激具有不同的效果,像是寶寶睡覺時輕輕搖晃,可以穩定寶寶的情緒進入夢鄉,而快的蕩鞦韆搖晃可以讓寶寶感覺興奮與清醒,所以前庭覺發展不良的寶寶,常見到的有好動、過動停不下來,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散漫等問題。
簡單幾招訓練寶寶平衡感
平衡反射經由內耳的前庭系統獲得發展及刺激,因此前庭活動可說是關鍵所在,進行前庭活動時,記得一定要保護寶寶的頭部和頸部。
訓練平衡
讓寶寶兩腿並坐在滾筒上,輕緩地前後滾動,或讓他跨坐,往左右兩側滾動,可以強化寶寶的腹肌和背肌,培養平衡感與腳力。
坐飛機
小時候小編最喜歡這個遊戲了,爸比或媽咪躺下來,雙腳離地,膝蓋彎曲,然後讓寶寶趴在您的小腿上,抓著他的手臂向外打開,同時上下擺動你的小腿,培養寶寶平衡感。
爬行平衡
製作一個架離地面的平臺讓寶寶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挑戰,但他會樂此不疲地在上面爬來爬去,讓寶寶在不穩的平面中訓練平衡感。
這些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藉由肌肉張力的刺激,強化手眼協調以及腿部,膝蓋與足部的發展,這是他們日後可以坐、爬、扶行和站立的準備訓練。在寶寶還不能靠自己完成之前,千萬別刻意讓他做出坐姿或站姿的動作,寶寶從一開始的匍匐前進,坐起來,用四肢爬行,到最後可以扶行,站立,走路,都必須要有足夠的肌肉張力以及左右肢體的平衡反射動作才行,這些反射動作都是必須慢慢練習累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