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寶寶平衡感,鞏固未來智力發展!

2020-12-03 騰訊網

很多媽咪都聽說要讓寶寶訓練平衡,但為什麼要訓練平衡感呢?人體仰賴3大感覺系統維持平衡,分別是視覺、前庭覺和身體的感覺,若這3大感覺發生問題,不但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智力發展,還會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怎麼回事呢?快跟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3大感覺系統

1.視覺

我們會利用視覺來感覺環境中的東西和自己之間的距離,藉以保持平衡。

2.前庭覺

前庭覺會利用內耳之三半規管與耳石,來對抗地心引力保持身體的平衡。

3.身體的感覺

指的是肌肉與關節的感覺,感覺會讓身體不必倚靠視覺就能感覺到身體四肢的位置,才不會發生左腳絆到右腳等身體不受控制的狀況。此外,體感與孩子學習走路、騎車、跳躍、打球等需要的動作協調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感覺之最-前庭覺

只要我們的頭部有任何動作,就會刺激前庭覺,像是抬頭、轉頭、搖晃及爬行等,因此前庭覺無時無刻都在努力執行任務。

前庭覺的影響

《影響身體活動能力》

前庭覺的發展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當寶寶還在媽咪肚子時,透過媽咪的身體活動帶動羊水搖晃與震蕩,這時寶寶的前庭覺就開始和地心引力做互動,幫助寶寶隨時調整姿勢,若前庭覺發展不良。寶寶可能會像趴趴熊,容易覺得累,動態活動發展不良等問題。

《影響視力功能》

出生後,前庭覺逐漸發展為幫助穩定視覺聚焦、辨別身體位置及調整身體姿勢以協調身體重心,若前庭覺發展不良,可能會有閱讀障礙,空間概念變弱等問題。

《影響情緒、運動量與專注力》

不同的前庭刺激具有不同的效果,像是寶寶睡覺時輕輕搖晃,可以穩定寶寶的情緒進入夢鄉,而快的蕩鞦韆搖晃可以讓寶寶感覺興奮與清醒,所以前庭覺發展不良的寶寶,常見到的有好動、過動停不下來,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散漫等問題。

簡單幾招訓練寶寶平衡感

平衡反射經由內耳的前庭系統獲得發展及刺激,因此前庭活動可說是關鍵所在,進行前庭活動時,記得一定要保護寶寶的頭部和頸部。

訓練平衡

讓寶寶兩腿並坐在滾筒上,輕緩地前後滾動,或讓他跨坐,往左右兩側滾動,可以強化寶寶的腹肌和背肌,培養平衡感與腳力。

坐飛機

小時候小編最喜歡這個遊戲了,爸比或媽咪躺下來,雙腳離地,膝蓋彎曲,然後讓寶寶趴在您的小腿上,抓著他的手臂向外打開,同時上下擺動你的小腿,培養寶寶平衡感。

爬行平衡

製作一個架離地面的平臺讓寶寶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挑戰,但他會樂此不疲地在上面爬來爬去,讓寶寶在不穩的平面中訓練平衡感。

這些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藉由肌肉張力的刺激,強化手眼協調以及腿部,膝蓋與足部的發展,這是他們日後可以坐、爬、扶行和站立的準備訓練。在寶寶還不能靠自己完成之前,千萬別刻意讓他做出坐姿或站姿的動作,寶寶從一開始的匍匐前進,坐起來,用四肢爬行,到最後可以扶行,站立,走路,都必須要有足夠的肌肉張力以及左右肢體的平衡反射動作才行,這些反射動作都是必須慢慢練習累積的。

相關焦點

  • 5個趣味小遊戲 訓練寶寶平衡感
    寶寶的大動作發展,關係到以後的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比如,寶寶的平衡感鍛鍊,就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寶寶,已經過了學走期,但走路經常容易絆倒;在玩需要平衡感的遊戲時,經常要搖搖晃晃;甚至寶寶拿東西行走時,表現得特別不穩,仿佛下一刻就要摔倒……這都是關於平衡感發展的問題,需要家長高度重視。平衡感是非常生活化的!比如嬰幼兒時期,當寶寶哭鬧、情緒不佳時,媽媽抱起寶寶來輕輕搖動,也能加強嬰兒早期的平衡能力。
  • 5個趣味小遊戲 | 訓練孩子平衡感
    總的來說,孩子的平衡能力的發展貫穿其生長發育全過程。 平衡感影響寶寶一生的,對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平衡能力是完成日常生活各種動作的先決條件,且對於基本動作技能的學習與控制至關重要。孩子在10歲前平衡能力迅速發展且8歲前形成基本動作技能。兒童姿勢控制效率不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還依賴於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和生長過程中肌肉精確調節的鍛鍊。
  • 平衡感是怎樣被訓練出來的
    寶寶煩躁時,她會把他抱在懷裡溫柔的輕輕搖擺。舊時的嬰兒房都設有吊起來的搖籃和搖椅,因為輕柔的前庭刺激有助於讓嬰兒溫和平靜,讓孩子哼快進入睡眠。搖籃曲如「寶寶的搖籃在樹枝上」等都遵循左右搖擺的節奏。搖椅也是老人們最喜歡的,因為搖擺有助於舒緩壓力,減輕關節疼痛,並提供給有運動局限的身體一定的前庭刺激。
  • 寶寶鍛鍊平衡感有什麼好處
    寶寶鍛鍊平衡感有什麼好處2020-11-20 18:28:0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部分寶寶說話和走路都比較早,而且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比較早,有的寶寶則比較晚。甚至有的寶寶在兩三歲時說話還是不清晰也不夠利索,走路也愛摔跤。所以,鍛鍊寶寶的平衡感是很重要的,它能幫助身體保持平衡,形成空間方位感。一旦平衡力下降,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影響,嚴重時甚至致命。那麼,寶寶鍛鍊平衡感有什麼好處?
  • 寶寶走路早,沒有平衡感怎麼辦?
    現在明顯感覺到平衡感差一點。請問怎麼彌補這個問題?讓他騎那種平衡滑行車有作用嗎?」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盼著寶寶能先進,早點會走路顯得自己養得特好,但是你也要知道,寶寶早走是有代價。那就是會走起來搖搖晃晃的。
  • 寶寶的平衡力訓練
    兩歲的寶寶對於生活似乎只有一個目標:他們想站起來,到處走動。而這隻有在寶寶的平衡感不斷得到訓練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其實,在寶寶出生幾個月後,就可以看到平衡感被訓練後的第一個成果了:寶寶已經能夠對自己的腦袋進行控制了。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平衡感就會感受到姿勢的變化,並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個感官參與了進來:視覺、觸覺和聽覺。
  • 如何對寶寶進行音樂培養?如何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如坐立能力?
    因此,從小開展各種訓練聽覺的遊戲,培養寶寶傾聽音樂的興趣,不但能讓寶寶感受到音樂的美,還有助於開啟寶寶的智力。這種過程可幫助寶寶發展智力。隨音樂舞動讓寶寶伴隨音樂起舞,讓他的身體隨著音樂舞動,培養樂感細胞。這個遊戲一開始,要好好幫助寶寶,讓他隨著音樂的節奏搖動。
  • 寶寶爬得太少影響平衡感
    她表示,總是呈坐姿放置的嬰兒有不能通過重要階段的危險,像學習控制腦袋和發展頸部及上身力量。這可能引起在平衡、姿勢和眼睛活動控制方面的問題。她說:「首先靠肚子、然後靠手和膝來爬的動作有助於連接並結合寶寶逐漸形成的平衡感。它還訓練了視線範圍內手眼的協調,這在他以後學習讀和寫的時候會用到。」
  • 別急著訓練寶寶走路,其實先練習這個動作更有益!
    老一輩有一句俗語說:走得早的寶寶更聰明,所以很多父母在寶寶不到1歲的時候就訓練寶寶站立和走路。但是,過早讓寶寶練習走路不僅容易造成寶寶羅圈腿,同時因為年齡太小,頻繁跌倒帶來的挫敗感也不利於寶寶的心理成長。你知道嗎?
  • 寶寶去做體檢時智力發展指數處在邊緣水平,家長該怎麼辦?
    有家長帶著2歲寶寶去做體檢,發現寶寶智力發展指數只有76分,處於一個偏低的水平,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這類情況家長不用過於擔心,目前為止所有嬰幼兒智力測試還不夠科學、規範。而且在測試過程中寶寶不配合,對於陌生醫生以及周圍環境的排斥度,都對測試結果有極大的幹擾。
  • 影響寶寶智力發展的關鍵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寶寶在眾人期待下,歡天喜地降臨!爸比媽咪無不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儘快看見孩子長大,即便是一抹笑容、一個眼神或一聲咿啊,都能讓為人父母樂上好一陣子。其實寶寶的這些行為及語言能力,都和腦部發展息息相關,本期將帶您認識寶寶智力發展的重要關鍵。
  • 平衡感訓練遊戲小腳踩大腳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正文平衡感訓練遊戲小腳踩大腳   讓寶寶感覺到前行後退的身體變化,鍛鍊寶寶的身體平衡和協調性。
  • 想要培養聰明寶寶,「感官訓練」不能少,這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途徑
    文/胡胡育兒日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底下每一位父母的心願,所以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就為孩子謀劃未來,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為了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可是沒少花費心思。
  • 哪種音樂最有利於發展寶寶的智力?
    如果你每天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播放一些輕音樂,可以增加寶寶的快樂情緒,增強寶寶的大腦活動,促進寶寶智力的發展。給寶寶聽音樂時,不要根據你的音樂愛好來選擇音樂類型,因為此時的寶寶很少挑剔音樂的。無論你選擇主流音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搖滾還是鄉村歌曲,寶寶都會喜歡的。然而,用不了多久,嬰兒聽音樂的表情就會讓你明白他最喜歡哪一種音樂。
  • 寶寶幾個月能會爬?如何訓練?
    Q:寶寶幾個月會爬?A:在7、8個月的時候寶寶逐漸開始學會爬行。寶寶爬行階段一般處於8-10個月,如果有些寶寶 學習爬行稍晚的話,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要注意對寶寶四肢的鍛鍊,或者多帶寶寶到會爬行的寶寶家玩耍,這樣會加快寶寶學會爬行的速度哦。
  • 寶寶智力低下的6個症狀 如何提高寶寶的智力
    原標題:寶寶智力低下的6個症狀 如何提高寶寶的智力   寶寶出現智力低下的話就會讓家長十分的擔心,那麼你知道寶寶智力低下的症狀有哪些嗎?我們要怎麼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希望對每位家長都能有所幫助。
  • 寶寶感官訓練 全方位學習指南
    原標題:寶寶感官訓練 全方位學習指南 華龍網2018年7月27日14時訊 我們是通過五個感覺器官來認識這個世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當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感覺和認識。所以,聰明的大腦,要從感官訓練開始。而且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感覺器官,對孩子以後的身心發育,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一歲寶寶加強手部動作訓練,手腦並用,有助於智力開發
    文/可馨育兒 一歲寶寶加強手部動作訓練,手腦並用,有助於智力開發1、訓練寶寶手部的靈活性寶寶7個月的手,他的手部動作會更加的精細化3、讓寶寶手眼動作相互協調 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的發展,是由無意識的刺激反饋到有意識的進行抓取,從遲鈍到靈活的一個過程。當寶寶能夠用手朝著眼睛所指揮的方向抓取的時候,他的手眼的協調能力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 他超強的平衡感是從小訓練的嬰幼兒練平衡第一步:多爬·都市快報
    阿迪力的平衡感是從小訓練出來的  嬰幼兒練平衡感,第一步就是多爬  阿迪力說,「從上面看,杭州很美。」  鋼絲上一分鐘,平時十年功。阿迪力說,他的平衡感「都是從小訓練的。」  平衡感可以訓練嗎?需要訓練嗎?
  • 一套全面的幼兒大動作訓練計劃,有效促進孩子的協調發展!
    0~3歲期間動作發展很重要,動作既是智力發展的工具,又是判斷智力發展水平的指標。及早訓練寶寶的動作既可以強體,又可以育智。隨著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的迅速發育,肌肉和運動功能也開始發育。運動發育的規律是由上而下、由泛化到精確、由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動作訓練要依此規律進行。軀幹和四肢的動作屬於大肌肉的運動,而手的動作則為小肌肉的精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