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漳州薌城區的嚴女士
早上起床時
突然發現自己遭「毀容」
↓↓↓
她感到額頭、右眼眉毛下方
以及右側臉頰一陣火辣辣的疼
而且皮膚紅腫,有刺痛感
不僅如此,還長出了水泡
起初,她只在家裡簡單處理了下
誰知,接下來病情越來越嚴重
她這才想到要上醫院就診
診療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嚴女士患的
竟是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毒隱翅蟲為蟻形甲蟲,體長0.6~0.8釐米,頭、胸、腹部為黑色和橘紅色相間。白天棲居於雜草石下,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入室後在燈下飛行,當跌落、停歇在人體或桌面等物體下,被拍打或捏碎時,體液接觸皮膚或由拍捏毒蟲的手帶至別處而引發接觸性皮炎。
word天!
也就是說
只要人接觸了隱翅蟲的體液
就有可能得上隱翅蟲炎!
近日,解放軍第175醫院接診了今年四月以來的首例隱翅蟲皮炎患者。
錢江說,隱翅蟲俗稱「飛螞蟻」,是一種蟻形小飛蟲,種類很多,其中有致病作用的是毒隱翅蟲。隱翅蟲具有明顯的向光性(特別是螢光)和向高性。由於隱翅蟲身體各段均含有毒素,所以當其停留於皮膚上受壓或被拍打、壓碎時, 即可放出強酸性毒液灼傷皮膚,數小時後可出現皮膚損害。
在我國,隱翅蟲每年有3個活躍期,即4月中旬、5月下旬、9月中旬,它們大多喜歡生活在潮溼、多草的地方。
↓↓↓
居住在潮溼、多草的地方的人群要尤其引起重視,除了需定期打掃室內外衛生減少隱翅蟲滋生,還要安裝紗門、紗窗,以及夜晚關燈睡覺。
一旦接觸到隱翅蟲毒素,也不必驚慌,可用肥皂水衝洗,如不發生感染,7-10天就會自動痊癒結痂,一般不會留下瘢痕。
大概十多年前,一批紅色的小螞蟻遠渡重洋,從美洲大陸來到了我國,它們就是著名的入侵物種,紅火蟻。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入侵昆蟲,從拉美起源,一路向北推進,輕易擊敗美國人,成為了美國南部人們野餐的時候最不歡迎的訪客。這些小螞蟻是非常亢奮的捕食者,更糟糕的是,它們具有非常厲害的蜇針,這在同等體型的螞蟻中是非常少有的。紅火蟻上顎可咬,尾刺可蟄,一旦被叮咬,會讓人感覺非常疼痛,有過敏體質的人甚至有可能會因此引起休克。
紅火蟻的工蟻和有翅的生殖蟻
這種小螞蟻一般潛伏在草地中,因此,在戶外,紅火蟻多發區千萬不可赤腳,衣服和鞋襪要放在螞蟻爬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蜇傷。一旦踩在它們的蟻巢上,也是很麻煩的,請迅速抬腳並離開它們的巢穴一些,然後用力跺腳,震落鞋上的螞蟻。這些小螞蟻反應迅速,可以在被驚擾後60-90秒內達到最大的「兵力輸出」……
△紅火蟻蟻冢的內部結構
蜱蟲吸血,也被有些人稱為「草蜱子」,它是除蚊子以外的第二大類吸血蟲子。嚴格來講,這傢伙不算昆蟲,而是蜘蛛的近親。但是與蜘蛛不同,蜱蟲充滿了邪惡,它們能在十多米遠的地方就感知到人和動物的存在。它們喜愛多毛的動物,比如說狗狗,然後會爬上後頸等比較不容易被夠到的地方,藏在皮毛裡,開始咬個小口子,吸血。
隨著吸血量的增多,它們的身體會逐漸鼓起來。這些傢伙的口器很深,很難清除,拔除的時候為了防止口器留在肉體裡,最好是請醫生來做這件事情。蜱蟲能傳播很可怕的疾病,如腦炎、出血熱、萊姆病等等。因此,夏日遛狗要給狗狗噴上驅蟲噴霧,人在野外歸來也要洗澡更衣,防止蜱蟲進家哦。
來源:海西晨報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