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越早智商越高?兒科醫生:早於此月,四種危害可能在等著

2022-01-08 人生育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是每位寶媽都會關心的問題。有的寶寶7個月就慢慢能走了,有的到12個月還不會,於是坊間流傳一種說法稱:寶寶走路越早,智商越高。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幸孕姐諮詢了當地一位三甲醫院的知名兒科醫生,他給出了如下答案——

一、走路早晚和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沒關係。

大部分人認為有關係,是因為大腦中的運動神經控制著寶寶的肢體動作,如果寶寶腦細胞受到的刺激越多,腦神經就發育的越好,也就意味著腦容量越大,從而使智力能夠更好地發展。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是決定寶寶走路早晚的並不是智力因素,排除先天性腦部疾病外,嬰兒期(0~1歲)大部分寶寶的智力發育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因此不能說明走路早的寶寶智商就高,走路晚的智商就低。

二、影響寶寶的走路因素

1、腿部肌肉發育程度

走路需要腿部肌肉的支撐,如果寶寶肌肉的支撐力不足,那麼走路對他們來說就會變得很費勁,會讓他們產生沮喪感,不願意練習,因此學會走路的時間就會晚於其他小朋友。

腿部肌肉的發育離不開充足的營養和平時腿部聯繫,為了促進寶寶腿部肌肉發育,寶媽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如蛋類、魚、蝦、雞肉)、富含維生素和磷脂(如玉米、大豆)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通過母乳將營養輸送給寶寶,促進寶寶肌肉發育。在平時可以多讓寶寶進行蹬腿運動,訓練腿部肌肉張力、鍛鍊骨骼。等寶寶學會爬行以後,督促他們多爬,也能對肌肉進行強化。

2、寶寶的性格

有的寶寶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探索世界的欲望比較強烈,等到可以自己活動後,就會爬來爬去,能站立後,就會學著往前走,這樣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自然要早一點。有的寶寶性子比較沉穩,做什麼都要慢一點,不會太冒失,當他們還站不穩的時候,是不會邁開步子,嘗試去走的,因此學會走路的時間就要晚一點。

3、身體平衡性

站立行走需要靠大腦來掌握平衡,平衡性強的寶寶走路不容易摔,走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了,但是平衡性差的寶寶,走幾步就摔了,因為疼痛往往不願意繼續嘗試,因此學會走路的時間要長一點。

三、寶寶走路早的危害

1、影響身高

寶寶年齡不同,發育的側重點就不同,1歲前是寶寶脊椎發育的關鍵時期,多平躺有利於脊柱生長。如果過早學會生長,體重會壓迫脊椎發育,有可能影響寶寶最終身高。

2、影響腿型

如果寶寶的腿部骨骼和肌肉還沒有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們就開始學走路的話,可能會在體重壓迫下形成O型腿。

寶寶12個月左右能看到的樣子

3、導致扁平足

通常情況下,2歲—8歲是兒童足弓發育的時候,而在2歲前,寶寶的足弓還尚未發育,足部沒有強硬的骨骼支撐,如果過早尤其是在10月齡前練習走路,會使足弓負載過重,導致扁平足。

4、影響視力

寶寶1歲前,視力發育還不完善,到1歲時視力只有0.2-0.25,學走路時需要看遠方的物體,這時他們就需要自己調整眼睛焦距,時間久了就會影響視力發育。

通常來說,寶寶未滿10個月前,不提倡練習走路,只要在18個月的時候能獨立走路,家長就不需要過度擔心。

圖片文章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春季「十娃九積」,4種「信號」很關鍵,孩子有無積食,一眼分清

寶寶這四種出汗表現, 有可能是生病了, 寶媽要儘快帶寶寶去檢查!

坐月子不能吃西瓜嗎?月子裡吃水果,5吃5不吃,有營養才健康

孩子睡醒有3種行為, 預示正在變聰明, 媽媽別去幹擾, 不然耽誤孩子

孩子保暖的正確打開方式,「春捂」這幾處,讓孩子少生病

相關焦點

  • 孩子走得越早,就說明智商越高嗎?兒科醫生:你家娃多大會走路的
    小林家的孩子比小吳家的孩子還小几個月,十個月都會走路了,而小吳家的孩子都很難站穩,這可急壞了小吳。當時有的寶媽說:「小吳啊,你要不要帶孩子去看看,孩子這都十三個月了,咋還不會走路呢?我可聽說孩子走路越早,這個腦袋越聰明啊。」小吳也是擔心,但是諮詢了醫生,醫生說孩子這是正常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後來孩子在十五個月的時候學會了走路,小吳便沒有在意。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那最晚應該什麼時候會走路?
    文|秘籍君在一些老一輩人的嘴裡流傳著一句話:越說話早,走路早的孩子智商越高。所以有些家長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從而演變成父母之間的競賽。誰家孩子7、8個月會說話,會走路,父母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街坊鄰居也羨慕,羨慕這家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同樣的如果孩子到了2歲還不能完整的說話,路也走不利索,家長就開始憂心忡忡,害怕自家寶寶會是個笨小孩,就開始想法設法的幹預孩子。
  • 孩子走得越早,就說明智商越高嗎?兒科醫生:在這個數內就很棒
    不知從何時起,在家長圈子中流傳這樣的說法:孩子走路越早,說明智商越高。許多父母對此深信不疑,逐漸演變成彼此間的一種競爭。可走路早晚與否,真的能代表智商嗎?大寶出生的時候,我還很年輕,沒什麼育兒經驗,覺得只要他健健康康不生病就好。對於他什麼時候會走路會說話,並不太在意,以至於14個月了還不會走路,我也沒放在心上。
  • 寶寶走路早晚與什麼有關?越早走路,智商越高?
    @果果媽媽2017:我兒子已經快1歲了但是現在還不怎麼會走路,鄰居家的小妹妹10個月的時候就會走了,因為這事兒婆婆都催了我好多次了,要我帶果果去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缺什麼。結果檢查了醫生說寶寶沒有問題,讓再觀察一段時間。他們都說女孩子比男孩子走路得早,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越早走路,就說明智商越高?不要過於糾結,醫生告訴你實情
    寶寶走路的早晚真的跟智商高低有關嗎?醫生:孩子走路的早晚與小腦的發育有關,而與大腦的發育並沒有直接關係。我們的小腦決定身體的平衡能力,就是我們手腳的協調能力,寶寶的小腦如果發育較好,那麼走路的時間就會提前;反之,小腦發育遲緩的話,那麼孩子走路的時間也會相對延遲。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這份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新手爸媽請查收
    走路早的寶寶不到一歲便能站立、行走,而晚的寶寶或於14~16個月才能夠獨立行走,這種差距或與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有關。執筆:輯香定稿:楠楠說到寶寶的坐、爬、站、走等大運動,想必不少媽媽就要開始焦慮了,明明寶寶們出生時身高和體重都相差無幾,怎麼長著長著就差距這麼大呢?
  • 孩子走路早晚,跟智商有關係嗎?醫生說出了實情,家長不妨了解下
    文|西紅柿媽媽筆者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孩子越早學會走路,智商就越高」,事實真的如此嗎?為何孩子走路有早有晚,跟智商有關?二、娃走路早晚,跟遺傳有一定關係孩子走路的早晚和遺傳也有一定關聯。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走路走得比較晚,那麼很有可能寶寶走路也會比較晚。孩子子走路的早晚受脊髓髓鞘成熟的影響,脊髓髓鞘成熟的早晚,關鍵就在於父母的遺傳。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有關?如果這個時候還不能走路,真的有問題了
    在一些老一輩人的嘴裡流傳著一句話:越說話早,走路早的孩子智商越高。所以有些家長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從而演變成父母之間的競賽。誰家孩子7、8個月會說話,會走路,父母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街坊鄰居也羨慕,羨慕這家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 寶寶走路早晚可以反應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麗麗最近正因為孩子走路的問題頭疼不已,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緩緩的走路了,自己家孩子已經一歲半了還不能獨自走路,是不是孩子智力發育出現什麼問題了?糾結了一個星期,麗麗還是帶著孩子去醫院詢問了醫生。醫生表示,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走路早晚也不同,你家孩子很聰明,不用擔心。一.孩子多大會走路算正常?
  • 孩子走路早說明頭腦聰明?看看兒科醫生是怎麼說的吧
    在寶寶出生後,全家人都會把關注點聚焦到寶寶身上,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掛孩子的心。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發育了,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從而會從孩子的各種表現中尋找聰明的跡象。有人說孩子走路早說明頭腦聰明,這是真的嗎?
  • 孩子的智商高低取決於孩子走路的早晚?別迷信,聽聽科學解釋
    對於寶媽們來說,寶寶的降臨代表著帶娃之路的開始。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或者照顧寶寶之前,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帶娃的一些方法,比如,「孩子越早學會走路,智商也就越高」,所以有很多寶媽就特別重視寶寶約會走路的時間,生怕自己的寶寶走路時間太晚,智商太低。
  • 寶寶這些表現出現得越早,代表智商越高,孩子哪怕佔一個也聰明!
    其實,一些細微的變化都能說明孩子的發育狀況是否良好,如果孩子出現以下5種表現的時間越早,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得越好,佔了兩個及上,證明寶寶智商很高哦。1、小寶貝很早就愛笑,說明他的大腦發育良好,智商越高。笑是嬰兒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寶寶經常微笑會對大腦皮層產生良性刺激,大腦會特別活躍,腦神經信息傳遞加快。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擅長兒科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及小兒危重症的救治,持有兒童肺功能檢查資質。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 孩子走路早晚能看出智商高低?兒科醫生這麼說,你家多大會走路
    於是就問小吉說:你的孩子多大了,是剛剛學會走路吧?小吉一心關注著孩子,就隨口一說:「我兒子16個月,這兩天才學會走路的。」這個寶媽就笑著說:「我兒子剛滿周歲的時候就會走路,可聰明了。你家怎麼那麼晚才會走路,有沒有去看下醫生。」相信很多寶媽都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孩子走路早晚能看出智商高低。這是真的嗎?讓我們來聽聽網友們是怎麼說的。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能判斷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走路?
    「你的孩子才幾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將來一定會很聰明。」各位是不是有聽到這些話呢?有的家長或者老一輩喜歡講孩子走路與孩子的智商聯繫起來。他們認為孩子學會走路越早,就越聰明。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儘早學會走路,讓自己的寶寶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不遜色」,在孩子剛學會爬行的時候,已經「幫助」孩子製作出走路訓練表了。
  • 寶寶走路的早晚,跟智商有關嗎?李玫瑾教授:不要被忽悠了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寶寶出生以後,每個家長都非常關注寶寶的成長,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他們學習東西,為的就是能讓寶寶更加的聰明,在智商上先碾壓一波,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誰都想要一個高智商的寶寶,因此有一個說法是,寶寶走路越早越聰明,智商越高,這個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孩子越早會走路智商越高?這份運動發育時間表,父母要重視
    但是有些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其身高跟體重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等到他們長大之後體形就相差甚遠,並且智商也會有所差距。行走:不遲於18個月有些孩子由於營養還有自身條件的因素,很快就能夠學會走路,但是有些孩子卻需要18個月左右才能夠學會走路。所以一般來說,孩子不遲於18個月走路都是屬於正常的情況。
  • 從走路早晚決定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才開始走路
    但朋友小徐近日發信息來說,真替寶寶擔心,因為隔壁家1歲的孩子明明已經獨自走路了,聽說走路早,智商一定高,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可我兒子都1周歲多了,還不會走路,以後會不會很笨,是否要強制讓他自己走路呢?
  • 寶寶走路姿態形似「奶醉」,學步宜晚不宜早,這個時間剛剛好
    寶寶學步太早不是好事,容易帶來很多潛在的傷害老一輩的觀念認為,寶寶學步越早越好,這代表寶寶身體健碩、聰明,所以都喜歡過早地訓練寶寶學步。然而這樣的行為不僅對寶寶的成長沒好處,反而還會造成很多潛在的傷害。
  • 伊可新課堂:孩子走路早晚暗示智商高低?醫生終於說了實話!
    獨立行走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這需要寶寶的大腦和四肢、眼睛等各個器官協調配合,代表寶寶學會了更高級別的能力。如果誰家的孩子早早學會了走路,必然招來一大片豔羨的目光,因為在很多家長眼裡,寶寶走路早,說明智商高,走路晚或許是因為不如別人聰明。孩子走路早晚,真的暗示了智商高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