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禿瘡花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禿瘡花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渭河流域之雜草》,名稱來歷與它的全草可以治療禿瘡有關係;別名在陝西和甘肅叫禿子花、勒馬回等等;屬於罌粟科禿瘡花屬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禿瘡花的分布比較窄,主要分布於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西藏、四川和雲南;通常生長在路邊、草地、農田地埂、牆頭、屋頂等處。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高度30公分左右,植物體含有淺黃色乳汁,全體有短柔毛;主根圓柱形,莖多數叢生,直立,上部分叉;
基生葉蓮座狀排列,有葉柄,葉片輪廓窄倒披針形,羽狀深裂或全裂,葉邊有大牙齒或缺刻,表面灰綠色,有粉粒,表面有稀疏長柔毛;
莖生葉少數,無柄;聚傘花序,萼片二個,花瓣四個,橙黃色,雄蕊多數,三月到五月開花;
蒴果圓柱形,綠色,兩頭細,長五公分左右,六七月結果。
二,禿瘡花的主要用途
第一,在中醫上它的全草藥用,根據《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等功效,但有毒,使用時請遵醫囑。根據有關研究,禿瘡花主要含有生物鹼類(以多種異喹啉類生物鹼為主,如木蘭鹼、血根鹼、海罌粟鹼等等)和揮髮油類(桉油醇、月桂烯、甘菊藍等等)成分,藥理學認為,禿瘡花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保護肝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在醫藥開發中有一定作用。禿瘡花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鹼引起的。
第二,禿瘡花的生長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花朵大,黃色醒目,可以作為野生觀賞植物引種栽培。
第三,禿瘡花也容易入侵農田,通常作為雜草根除。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