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想不到袋鼠萌寶在育兒袋裡是這樣長大的

2020-12-20 浙江新聞

  花生米大小的小袋鼠,爬進了媽媽的育兒袋

  三個半月還沒有毛,但是小袋鼠已經基本成型啦

  五個月大的小袋鼠把頭從育兒袋裡伸出來看世界啦

  六個月大的小袋鼠還時不時到媽媽育兒袋裡找奶喝。羅堅文供圖

  浙江在線05月1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金潔珺)最近,杭州動物園的袋鼠館可謂好孕連連,康小點、康小可和康楠這三隻母袋鼠的育兒袋裡,都各自裝了一隻小袋鼠寶寶。

  袋鼠,是有袋哺乳動物的一種,小袋鼠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孕育了33天就生出來了,連尾巴和後腿都不太能分辨出來,像個急性子的早產兒。小袋鼠想要像爸爸媽媽那樣,可以在地上活蹦亂跳,需要在媽媽的育兒袋裡呆上半年才行。

  杭州動物園裡負責照料袋鼠的飼養員羅堅文,從2014年8月開始觀察袋鼠媽媽的神奇育兒袋。小袋鼠究竟是如何出生,在育兒袋裡又是如何長大的?

  現在近兩年時間過去了,羅堅文輪流觀察了5隻袋鼠媽媽的懷孕繁育過程,用自己的手機拍了近千張照片,終於記錄下小袋鼠在育兒袋裡的成長全過程。

  小袋鼠生下來只有花生米大小

  憑著天性一點點爬進育兒袋

  剛出生的小袋鼠全身通紅通紅的,真的如同一粒花生米大小,重不過4克。從媽媽的生殖道裡出來,憑著天性,依靠著全身發育最健康有力的前肢,順著媽媽之前舔過的毛髮,一點一點爬進育兒袋裡。

  羅堅文說能夠拍下這張出生照,可有三難。

  這第一難是,摸不準袋鼠何時會產子。母袋鼠的懷孕生子節奏可以很緊湊,因為它有兩個子宮,可能右邊子宮裡的小袋鼠剛剛出生,左邊子宮裡又懷了胚胎,等到小袋鼠這廂離開育兒袋,那邊胚胎就發育,當然外界條件不允許,這也可能變成間歇性。再加上孕期短,而且不顯懷,一般人光看外表是難判斷出母袋鼠是否在孕中的。

  但隨著羅堅文和袋鼠們之間接觸的時間長了,也發現些規律。

  母袋鼠生孩子的前兩天,會略有些頻繁地舔著育兒袋和生殖道之間的毛髮,「這是為了讓小袋鼠出生後,可以暢通順溜地爬進育兒袋裡。」

  第二難就是袋鼠生育時間短。小袋鼠從生殖道出來到進袋,不會超過5分鐘。

  這第三難就是怕小袋鼠先天發育不良,前肢無力,沒抓牢媽媽的毛髮,掉下來就摔死了。「這種情況在袋鼠界也不是沒有。」

  袋子裡尋找媽媽的乳頭

  含住就不能鬆口

  小袋鼠進入媽媽育兒袋後,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模樣在變,幹的事都不變」——因為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吃東西長身體,也就是吃奶。

  羅堅文說,剛出生的小袋鼠,乍一眼看就是個小肉球,和哺乳界同樣屬於早產兒的熊貓比,小袋鼠是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論體重,熊貓幼崽與母親的體重比將近1:1000,而袋鼠寶寶與袋鼠媽媽之間的體重比卻可以達到1:5000。

  論長相,熊貓出生時四肢健全,可袋鼠全身無毛,眼睛都沒發育完全之外,連後肢和尾巴都沒有發育好。

  論吃飯,小袋鼠還要靠自己自力更生。進入育兒袋的小袋鼠,要能順利找到並含住媽媽垂下的乳頭,雖然袋鼠媽媽的乳頭有四個,但是小袋鼠含住一個,在發育期間就不能鬆口了。「一旦鬆口,掉落在育兒袋底部,那就會被餓死。」羅堅文說。

  所以,出生20天時的小袋鼠,身子舒展了,尾巴和四肢輪廓出來了,它含著媽媽的奶頭不鬆口;3個半月,有了毛髮,長出了爪子,基本長定型的小袋鼠,還是含著媽媽的乳頭不鬆口;5個月了,它能在肚子裡花樣翻身,還會從袋口伸出爪子出來透透氣。

  袋鼠媽媽的乳頭被越拉越長,直到6個月,袋鼠媽媽的育兒袋真的裝不下它了,小袋鼠才從袋子裡搬出來,但是搬出來後的一兩個月裡,還沒完全斷奶的它,還愛跟著媽媽。

  袋鼠媽媽的育兒袋溫暖又溼潤

  常年保持35℃左右的溫度

  給小袋鼠留下成長紀念照,絕非易事。護崽是媽媽的天性,袋鼠媽媽不會隨意讓人拍自己的孩子。

  羅堅文的拍攝並不容易,他拍攝的初衷除了了解袋鼠寶寶的成長過程,更重要的是想製作出類似袋鼠媽媽育兒袋一樣的人工育兒袋。

  羅堅文的第一步就是向袋鼠們示好,「給它們餵好吃的。」

  這一招看似簡單,但也要講技巧。「吃東西的時候,袋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這時候它能讓你去碰碰它的育兒袋,而且最好是站著進食的時候。」

  育兒袋給看不給看,還要看看袋鼠媽媽的心情,「天氣好的時候,它給看的機率也大些。」

  羅堅文拍袋鼠寶寶時,用的是手機,擔心拍攝時的閃光燈對袋鼠寶寶的成長有影響,他不敢一次性多拍,「兩年裡,動物園裡有四五隻母袋鼠先後懷孕,我也就分開了拍攝過程。」

  「我觀察著袋鼠寶寶的生長過程,也知道了袋鼠寶寶生長環境是啥樣的。」羅堅文說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裡溫暖又溼潤,常年維持著35℃左右的溫度,「現在育兒袋裡的溼度還沒有找到方法確定,等到確定後,以後要是出現不幸失護的小袋鼠,我們也可以製作人工育兒袋進行救助了。」

相關焦點

  • 袋鼠媽媽倒臥在地,而育兒袋裡有些動靜,上前查看發現情況不妙!
    一名住在澳洲的女網友分享,日前她的男友在自家農場裡巡視時,看見一隻被當地獵人射殺的袋鼠媽媽倒臥在地,而育兒袋裡隱約有些動靜,怎料男友上前查看,竟發現一隻約2.3公斤大的小寶寶,當晚已成可憐的孤兒。由於袋鼠寶寶體型太小隻,獨自在野外無法生存,加上半夜沒能求援獸醫和動保中心,女網友只好將小袋鼠帶回照料。她表示,當晚小袋鼠沒有脫水的狀況,模樣看起來也很健康,於是放進枕頭套裡,模擬「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讓小寶寶可以安心休息。
  •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後,有些後悔了
    自然界中有著各式各樣新奇的動物,袋鼠就算是其中的一個,同樣都是動物,袋鼠卻比其他動物多了一個育兒袋,而袋鼠這樣的構造也供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還有人專門打開過袋鼠的育兒帶,想看看裡面到底裝了什麼,不料結果完全出乎意料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保護級動物,
  •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後,你猜發現了什麼?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後,你猜發現了什麼?要說大自然中讓人覺得比較新奇的動物袋鼠肯定算是其中一個,同樣是動物袋鼠卻比其他動物多了一個育兒袋鼠,這樣的構造,但是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有人還專門打開過袋鼠的育兒袋,像我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不料結果完全出乎意料,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級動物,袋鼠的一切都讓人印象深刻。
  •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後,瞬間就後悔了!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後,瞬間就後悔了!現在隨著歷史的演化,動物也會不斷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並且做出相應的進化,這也是生存的需要。很多朋友可能好奇過袋鼠,袋鼠是一種食草動物,體型也是不小,能夠達到正常成年人的高度,不過見多袋鼠的人確實是不多。最讓人們感到好奇的還是袋鼠的「口袋」,這個「口袋」實際上就是袋鼠的育兒袋。有很多人好奇,袋鼠的育兒袋裡面有什麼,於是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有人就真的去看了一下。
  • 袋鼠跌落11米深礦井,被救後發現她的育兒袋裡還有隻袋鼠寶寶
    據《每日郵報》報導,上周日在澳大利亞沃恩一個廢棄的礦井裡,一名淘金者發現了一隻袋鼠。這個礦井深達11米,因此他呼叫了野生動物救援組織Five Freedoms Animal Rescue前來救援。該組織的曼弗雷德(Manfred Zabinskas)到達現場之後,發現這隻袋鼠在礦井裡蜷縮著,幾乎動彈不得。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他覺得這隻袋鼠應該受了傷,脊柱,盆骨或者腿可能被傷到了。曼弗雷德不得不給這隻袋鼠打鎮靜劑,以減輕它的痛苦。
  • 袋鼠的育兒袋裡究竟有什麼?男子好奇打開看,瞬間就後悔了!
    大自然當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讓人感覺到新奇的袋鼠算是其中之一,袋鼠要比其他的動物多了一個育兒袋,這樣的構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有人還專門打開原帶觀看,想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沒想到裡面完全出人意料,在澳大利亞袋鼠可是國寶,而且他還是動物界的拳擊高手。換遊客非常喜歡,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但是從書本上學習也知道他的育兒袋主要是給寶寶利用的。小孩子剛出生體型比較的小,根本沒有辦法跟媽媽一起連蹦帶跳,育兒帶剛好讓他待在裡面,慢慢長大,男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特意打開一探究竟。
  • 大C遊世界 嬉戲澳洲痴傻呆萌國寶袋鼠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之前的大C遊世界中,為大家介紹過澳大利亞的國寶之一的考拉,在這期中,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另一個國寶--袋鼠。澳大利亞的袋鼠數量非常龐大,而且隨處可見,如果是自駕的話,可能在路上就能夠看到袋鼠的身影。當然,大部分的動物園或者保護區一定能夠看到袋鼠。
  • 方舟生存進化:用育兒袋養大了許多恐龍,金牌奶娘巨型袋鼠
    巨型袋鼠巨型袋鼠和我們現在的袋鼠長得很像,只不過體型比現在的袋鼠大很多。如果使用強效麻醉標,再使用流星錘,那麼150級的巨型袋鼠都可以去試試,150級的袋鼠8槍強效麻醉標就會暈倒了。沒有擊暈的袋鼠就不要追了,那速度,一流的!
  • 令人驚嘆的繁殖方式,神奇的袋鼠,來看看袋鼠寶寶—育兒袋中的生活!
    為什麼袋鼠寶寶需要在育兒袋裡長大呢? 到達育兒袋後開始吮吸母乳,育兒袋裡有4個乳頭,兩個高脂肪,兩個低脂肪,剛出生的袋鼠食用低脂肪乳水,可是袋鼠媽媽一般每胎產3至4個小袋鼠,這就決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個。
  • 知識科普:袋鼠通常都是左撇子
    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這話題成為了網友關注的焦點,小明對知識科普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比較感興趣,於是收集了一份相關資料供給大家更深入了解知識科普袋鼠中其實大多數都是左撇子分享給大家。袋鼠是任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
  • 男子好奇打開袋鼠育兒袋,看看裡面究竟有啥?下一刻腸子悔青了!
    要說大自然中讓人覺得比較新奇的動物,袋鼠肯定算是其中一個,同樣是動物,袋鼠卻比其它動物多了一個育兒袋,而且袋鼠這樣的構造確實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有人還專門打開過袋鼠的育兒袋,想要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不料結果完全出乎意料。
  • 被救袋鼠寶寶長大後知恩圖報,用不可思議辦法救主人獲得國家英雄獎
    當時是在家對面的公路上,一隻大袋鼠被車撞死在路上,魯克為了不讓大袋鼠的屍體再遭來往車輛的撞到,就將它拖到公路邊上。沒想到在大袋鼠的育兒袋裡竟然動了起來,他伸手摸進去,竟然是一隻嬰兒袋鼠。魯克見它可憐,就用衣服裹著將小袋鼠抱回了家。魯克的媽媽用三個棉被為小袋鼠縫製了育兒袋。剛開始的時候,魯克用奶瓶餵小袋鼠,後來它就不想喝奶了。魯克認為小袋鼠已經長大了,就開始拔草放在育兒袋旁邊。
  • 為什麼袋鼠被稱為動物中的運動健將,你知道嗎?
    媽媽聽了,微微一笑,答道:「別看袋鼠長得很奇怪,但它的本事可不小呢!你知道嗎,袋鼠的跳躍能力十分驚人,它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可以說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即使袋鼠肚子下面的育兒袋裡裝著小袋鼠,在草原上奔跑時,它一般也能時速可達50公裡以上呢,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運動健將啦!」
  • 袋鼠寶寶小羊羔|兒童成長故事
    [  袋 鼠 寶 寶 小 羊 羔 ]◆ ◆ ◆
  • 生物奇觀:以跑代跳的袋鼠!你對這種澳洲生物了解有多少?
    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羅伊德袋鼠會給自己做巢,樹袋鼠則生活在樹叢中,而大種袋鼠喜歡以樹、洞穴和巖石裂縫作為遮蔽物。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長著長腳的後腿強健而有力。
  • 男子作死翻開袋鼠的育兒袋,當打開的那一刻:寧願自己沒看過
    男子作死翻開袋鼠的育兒袋,當打開的那一刻:寧願自己沒看過我們都知道老外們非常善於觀察動物,經常會做出一些讓人費解的事情,這天一名男子跑到動物園,纏著飼養員一定要觀察一下袋鼠育兒袋裡到底是什麼樣,飼養員見男子這麼執著,也只好答應了。
  • 寶媽看過來,教你一招新方法!
    新生兒出生之後,看著手裡的小寶寶,很多新手寶爸寶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對待手裡這小小軟軟又脆弱的一團。其實,爸爸媽媽們不必犯難,對於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可以了解一下這樣的護理方法。「袋鼠」護理我們都知道,袋鼠的寶寶出生之後,會爬進袋鼠媽媽身體上的育兒袋裡,生長發育。袋鼠式護理,顧名思義,就是將小寶寶像小袋鼠一樣,放在媽媽的身上。這樣可以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依然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心跳以及呼吸,從而帶來安全感。
  • 冷知識:母袋鼠有三個陰道,兩個子宮,學英語的中國人比美國人多
    母袋鼠有三個陰道,兩個子宮   我們印象中對於袋鼠,總覺得它們的育兒袋裡面總有很多小袋鼠,而且感覺這些袋鼠好像永遠都長不大一樣,一直待在媽媽的袋子裡面,但實際上小袋鼠的成長期就那麼一段時間,在媽媽的袋子裡長大之後就會被帶出去,那為什麼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裡還是會不停的有小袋鼠呢?
  • 袋鼠爸爸安全座椅怎麼樣?寶媽分享新生兒即可使用的安全座椅測評
    袋鼠爸爸安全座椅怎麼樣?寶媽分享新生兒即可使用的安全座椅測評 從寶寶出生到長大,我們最起碼要換2次座椅。一款優質的兒童安全座椅,可以在乘車出行的過程中,給寶寶帶來安全保障。
  • 飼養員好奇翻開了袋鼠的袋子,看清楚後,寧願自己從沒看過!
    飼養員好奇翻開了袋鼠的袋子,看清楚後,寧願自己從沒看過!袋鼠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級動物,它們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度極高,甚至還衍生出一系列周邊產品,袋鼠的造型獨特,雖然前肢短小,但後肢卻強壯有力,作為一種袋類動物,袋鼠也有自己的育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