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開始,如果一直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話,那麼寶媽基本上就沒有能睡個整覺的時候,尤其是聽到親戚某某家的孩子4個月就開始睡整覺了,自己寶寶和他家寶寶一樣大了,這時期待寶寶能睡整覺的心情也更為急切了。
那到底寶寶什麼時候才可以睡整覺?寶媽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引導孩子睡整覺呢?
但是目前並沒有什麼科學研究能夠表明寶寶經歷什麼樣的方式,可以達到寶寶睡整覺的目的。更多的像是寶寶自我的選擇。但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養育發現某些規律,並適當地嘗試引導。
一、寶寶為什麼會產生夜醒的情況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因為腸胃發育不全,胃容量也是非常小的。因此一頓奶量並不足以支撐寶寶睡一整夜的能量;這個時候寶寶就會通過夜醒吃奶的方式補充能量,等吃飽以後就會再次入睡,當然媽媽也會因為寶寶吃奶而從睡夢中驚醒,影響到媽媽的睡眠質量。如果寶寶夜間奶點相隔時間超過5個小時,那麼寶寶距離睡整夜的階段也就快了。
二、如何判斷寶寶夜醒是因為肚子餓?還是其他因素呢?
老一輩常說寶寶哭了就是餓了,需要餵奶,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要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前3個月會因為腸絞痛而夜醒;等到四個月以後,則會因為大運動發展而導致夜醒,如翻身運動,學習坐起等運動;而寶寶長牙的時候,則會因為牙床不適,也容易發生夜醒的情況;或是周圍環境不舒適的時候也會發生夜醒,比如季節變化過冷過熱,或是周圍過於吵鬧等情況都會造成寶寶夜醒的情況。
寶寶夜醒原因這麼多,我們做父母的該如何判斷呢?寶寶剛出生三個月的時候,沒有什麼規律可找的,只需要按寶寶需求餵養就可以了,等寶寶三個月以後就可以慢慢找寶寶餵奶時間的規律。找到規律後,在寶寶奶點前後寶寶如果發生夜醒,那麼餵飽寶寶以後就會入睡,如果不是奶點,寶寶夜醒可能是因為身體不適或是其他原因夜醒,哄寶寶入睡就可以了。
三、什麼行為會破壞寶寶夜間睡眠呢?
過於積極的哄睡行為指夜間非奶點的時候,寶寶一醒就把寶寶抱起來哄睡,這類行為會讓寶寶過於依賴哄睡,無法積極促進寶寶自主入睡。最為常見破壞寶寶睡眠的行為便是奶睡,也許很多寶媽會說,寶寶奶睡睡得快,怎麼就破壞寶寶睡眠了呢?
事實上這類行為更像是飲鴆止渴,表面上寶寶奶睡的時候好像入睡更快了,但是奶睡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首先是過量飲食,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寶寶發生不適的情況,就會在夜間產生也鬧的情況。再是對乳房產生過度依賴,只能靠奶睡入眠,其他方式都無法讓寶寶入睡,自主入睡就更難了。由此可以判斷,奶睡這類行為是最好不要有的。
四、怎麼讓寶寶過渡到整夜睡眠?
讓寶寶白天有足夠的睡眠,寶寶得到足夠的休息,晚上也會睡得更舒適,避免因為白天睡眠不足,夜間因為過於興奮,而無法長時間睡眠。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溫度適宜,房間安靜無光,不要開著夜燈睡覺,有光刺激的時候,寶寶也會比較容易夜醒。給寶寶睡眠進行引導,比如每次到了睡點的時候,給寶寶讀繪本,再哄睡,就是在寶寶入睡前固定做個儀式,引導寶寶入睡。
麥太優品:希望所有寶寶都能儘快睡個整覺,身體長高高。寶媽千萬注意不要用奶睡的方式哦,這樣是不能讓寶寶儘快自主入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