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培根曾說過:「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中國是禮儀大邦,人際交往中都要注重禮儀禮節,即便是戀人或者家人之間也是如此。
戀人在交往的過程中,最需要應對的交往,其實是同對方家人之間的,這方面沒有處理好,對感情或多或少也會有影響。
第一次上門見父母,很多禮儀禮節都要有所注意,雖說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有的細節也要有所警惕。特別是與金錢有牽扯的方面,更需要注意。
很多女人第一次上門,都會面臨收見面禮的情況,到底該不該收,眾說紛紜。前不久和朋友聚會,就有人提到了這個問題,收了怕人覺得自己太看重錢財,不收又覺得是不尊重對方家人。
朋友郭婷婷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她第一次去男友家,僅僅只是因為收了男友母親給的兩千元紅包,竟被男友甩了,說她太物質。三年足夠看清一個人了,郭婷婷是不是物質男友不是不知道,這不過只是一個分手的藉口而已。
初次上門見父母,收了男友母親的兩千元紅包,卻被分手了。
Chapter2
郭婷婷剛出來工作時,帶她實習的人叫方凱,當時一起工作的時候沒產生感情,方凱跳槽之後,兩個人私底下還越來越熟絡了,慢慢就發展成了情侶。
兩個人在大城市打拼,相互都有個照應,那種心心相惜的感覺讓他們越走越近,感情也越來越好。兩個人交往了三年,方凱便提出結婚,並利用假期想帶郭婷婷回老家看看。
三年當中雖然也接觸過方凱的家人,但正式上門一次也沒有,這讓郭婷婷有些忐忑,她還特地跑去諮詢了有經驗的朋友。朋友們都給她講了很多注意事項,她這才信心滿滿地去了。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郭婷婷買了很多比較昂貴的東西,花了得有差不多一萬。郭婷婷平時是比較節省的,她每個月工資不低,但大多數錢都存下來,準備以後買房子。現在出手這麼闊綽,不過也是想要表明自己的誠意和孝心。
到了方凱家,很多親戚都在場,這讓郭婷婷有些尷尬,她還慶幸自己沒太寒酸,至少這些禮品能撐撐場面。方母也笑呵呵地誇她細心,還從兜裡掏出一個紅包塞給她。
當著那麼多人的面,郭婷婷不想浮了方母的好意,而且朋友們也說紅包可以說,所以她也沒拒絕,很自然就收下了。
這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方凱看來挺不是滋味。他覺得無論如何也要推拖一下,這麼爽快的就收了紅包,不知道的還以為郭婷婷就是貪財。
這件事一直在方凱心裡壓著,直到吃完晚飯兩人單獨去外面散步,他才向郭婷婷提出來:「你怎麼這麼物質,紅包說收就收。我父母掙錢不容易,一下拿出兩千,你也好意思收。」
郭婷婷沒想到收個紅包還要受指責,她沒好氣地告訴方凱:「這是屬於上門禮,我憑什麼不能收,況且我也買了那麼多禮品啊,那可都不便宜。」
方凱一聽,表情更嚴肅了:「那都是你應該做的,但是拿我父母的錢就是不應該,你把錢還回去,不然就分手!」
簡單的一件事上升到了分手的地步,讓郭婷婷很難受,她只說了一句「分就分」,就跑回去了。回到方家,大家都不在,郭婷婷收拾好了行李,把紅包放在桌上就離開了。
方凱並沒有出來追她,這讓郭婷婷更加生氣,她實在想不通,一個上門禮而已,竟毀掉了自己的感情。
Chapter3
感情的事,誰也不好做出評價,但是不得不說,輕易就被錢毀掉的感情,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初次上門見父母,收了男友母親的兩千元紅包,卻被分手了。其實對於郭婷婷來說,這也是件好事,至少讓她看清了這段感情的本質,趁早脫離出來,也能避免以後更多的傷害。
一個女人真正的物質,不是靠這兩千塊錢來判定的,方凱只是片面的看到她爽快的收紅包,卻沒看到她為了這次見面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單從禮尚往來層面來說,近萬元的禮品,換一個兩千塊的紅包,真正吃虧的可是郭婷婷,她都沒計較,反而還遭到方凱的責罵,這才是最大的委屈與不值。
感情能夠走過三年的風雨實屬不易,大家要做的是好好珍惜,而不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毀於一旦。好的感情,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上面,加強溝通,互相包容,才不會激化矛盾。
上門收禮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大多數父母都會封個紅包,以表示對女人初次上門的一種接納。正確面對這種情況,才不會讓大家產生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