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vs.童話故事,這篇文章告訴你

2020-12-19 有糖寫作課

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寓言與童話的主要區別是面對的人群和篇幅的長短。童話故事是一種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是童話的核心,也是童話的靈魂。如《田螺姑娘》。寓言,就是含有勸喻和諷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託,即藉助於某種故事形式來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如《漢書·敘傳上》裡的「邯鄲學步」。

從篇幅上看童話,故事完整,篇幅較長,情節神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裝》、《蠶和螞蟻》等。 寓言,結構簡單,篇幅短小,情節單純有趣。如《塞翁失馬》、《黔驢技窮》等。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如;《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了解了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的分類,就要一起了解一下寓言故事的分類。寓言故事通常可以分為四大類。哲理、勸誡、諷刺、詼諧這四類。每一種都有特別之處。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寓言故事,看看它們屬於哪一類吧。

哲理性的:就是通過它反映出一定的哲學道理。

勸戒類的:就是對某人進諫勸諫,常用於古代臣子向君王進言。

諷刺類:通過一個事、物表達出來不滿情緒。

詼諧類:就是平常的一種語言或幽默。

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同樣讓每位同學不僅僅能夠聽到精彩的故事,同時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在這節課,我們知道了寓言故事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哲理、勸誡、諷刺、詼諧。

【有糖寫作課:寫作、閱讀,讓生活有溫度,讓生命有深度!】

(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有糖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在童年時代,每個人都會看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書,也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好夥伴。這兩種故事書,讓我們認識了世界上的真善美、醜惡假,學會了明白事理,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是兩種風格完全不同的故事書,主要表現在概念來源、篇幅長短、題材特點、情節結構、創作手法和讀者對象等六個方面。一、概念來源。1.童話,是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多為文人所創作。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三篇短短百餘字的故事,寫出人性中貪得、險詐、逐利的醜陋面,宛如一聲聲警鐘,敲響在耳邊。1.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夏日午間,酷熱難耐,一行筋疲力盡的旅行者,發現了一棵梧桐樹。他們走進樹蔭,躺下休息。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看這場全國性的寓言文學盛會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也在溫州召開了↓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出席研究會年會與會嘉賓合影11月28日至29日,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州盛大召開,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溫州市文聯、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瑾瑜教育集團承辦。
  • 《人鴉》:童話是給小孩聽的故事,大人看的寓言
    童話在我們的認知裡,是小學的語文課,是初中的課外書,後來,是自己孩子的睡前讀物。所以,我們都以為童話是寫給小孩看的,我從前也一直這樣認為。直到不久前,我給家裡的小孩讀童話故事《人鴉》,吃恍然大悟,童話是給孩子聽的故事,但是卻是給大人看的寓言。很多童話的寓意,我們長大後,才能真正理解。
  • 狐狸和烏鴉的寓言道理 狐狸和烏鴉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寓言道理
    《狐狸和烏鴉》是我們小時候就聽過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中的狐狸十分狡猾,烏鴉又喜歡聽人奉承,所以才會出現烏鴉被狐狸騙肉的結果。那麼大家從這篇寓言故事中學會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篇寓言故事吧。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關於查爾斯佩羅的童話故事
    關於查爾斯佩羅的童話故事17世紀法國作家查爾斯·佩羅(Charles Perrault)不僅僅是他的文學繼承人格林兄弟和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他不僅將童話故事固化為一種文學體裁,而且還寫了幾乎所有類型的特色故事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 《掩耳盜鈴》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拉到底部 有音頻故事哦!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
  • 回憶童年,郵票上的安徒生童話故事
    安徒生童話故事相信伴隨大多數人的成長,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有上千種安徒生郵票,中國當然也有發行安徒生童話的郵票,讓我們一起來懷念下童年。2005年6月1日中國郵政發行《安徒生童話》特種郵票1套5枚。《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通過兩個騙子愚弄一個愚蠢的皇帝,使其穿上了一件隱形(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被天真爛漫的兒童揭破的醜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的醜惡本質。《海的女兒》,作為童話中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魚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
  • 中學生作文用以小見大和童話寓言的手法寫作
    我們是在童話和寓言的浸染中長大的,自然對這兩種文體耳熟能詳。它們雖屬兩種文體,卻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虛構的故事來揭示主旨。故事中的角色多種多樣,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般動物、植物、器物等,也就是說,萬物皆可能成為故事中 的角色。而且,根據需要,作者常常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這些生物、非生物們人的言行舉止、思想感情。
  • 「毀童話」童話故事不會直接告訴你的事
    毀童話」童話故事不會直接告訴你的事小時候喜歡童話故事,覺得童話中都很美好,公主美麗善良,有長長的頭髮,有華麗的衣裙,有夢幻的南瓜馬車,有身騎白馬的王子。一切仿佛都是這樣美好。但其實童話故事想要給我們的遠不是虛無的幻想,而是現實的道理。
  • 《莊子》內篇最經典的3個寓言故事,涵義深遠,古今傳誦不絕
    《莊子》一書的行文風格肆意汪洋、奇譎弔詭、爛漫玄妙,多用寓言故事,讀起來讓人難以明了其中的涵義。然而,每一個寓言故事都不是無的放矢,必然蘊含著深遠的寓意。《莊子》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全書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內篇共有七篇,相比較於外篇和雜篇,內篇更被大家熟悉,比如《逍遙遊》、《人間世》等。
  • 寓言與成語故事的區別 畫龍點睛是什麼故事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聽到很多的故事,有寓言故事還有成語故事等,那麼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的區別  1、地域不同  寓言故事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寓言故事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媽媽被小雪問住了,媽媽告訴小雪這是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是為了激勵你們好好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童話故事是虛幻的美好的,是想像的。童話故事和現實很不一樣,童話故事充滿了想像和虛幻。但是你終究是要長大的。等你將來長大了,你就會就知道現實是殘酷的。你要會經歷很多殘酷的事情,也會明白很多道理。媽媽還在跟小雪說,小雪就非常著急地地媽媽別說了。
  • 讀《伊索寓言》的意義是什麼?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
    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時期的作品,也是歐洲寓言史上最久遠、影響最大的一部寓言集。在《伊索寓言》中,有這麼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短短百餘字的小故事,卻折射出了人性中貪得無厭、陰險狡詐的醜陋面,就像是平地驚雷,敲響在人們心頭。
  •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因為王爾德告訴了我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而是告訴人們記住曾經的童真。成人世界的謊言和欺騙,利益和貪婪,每個人都忘記了曾經的自我,曾經的美好。馮唐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姑娘,我想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王爾德」。從小到大生命裡並不缺少疼痛與感動,而這些疼痛與感動,王爾德將它們巧妙地表達了出來。
  • 童話故事毀三觀?只因你的三觀已經壞了!如何正確看待童話寓意?
    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都被現在的人們解讀出了「三觀不正」的元素,難道陪伴我們整個童年的那些童話故事真的那麼可怕嗎?童話「有毒」的思想,連著名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都沒有倖免於難,更別說中國的童話故事了。近來讀的這套《中國童話》,裡面收錄了5則經典童話,也順應主流採用了繪本故事的形式,適合小年齡段的孩子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套《中國童話》裡的各種「觀」到底正不正?
  • 古希臘《伊索寓言》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臘民間故事,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為動物來諷刺。《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舉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藉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意識或生活經驗,使讀者得到相應的教育。這些故事篇幅短小卻寓意深厚,有的教導人們要正直、勤勉;有的勸人不要驕傲、不要說謊;也有的說明辦事要按照規律,量力而行;還有不少反映了強者雖兇殘但卻常被弱者戰勝以及各種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 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 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睡前故事是專門為哄孩子們睡覺準備的故事,優美的故事語言,舒緩的故事情節,美好的故事結局,把寶寶帶進甜蜜的夢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以及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2、小紅帽  小紅帽與狼外婆的經典故事。  3、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憨厚可愛,他的故事也很受孩子喜愛。  4、懂禮貌的小兔  小白兔懂禮貌,山羊伯伯把它誇!  5、三隻小豬  流傳永久的小故事。  6、小熊買糖果  活潑可愛,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