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要上廁所時,因為忙著其它事情就會先忍著。結果一忙起來,憋了很久的大便,最後就沒有了,也不想上廁所了,這是怎麼回事?被憋回去的屎去哪兒了?別忽視大便問題,當心憋著憋著憋出毛病。
錯過了排便最佳時間,憋回去的是哪去了?
人生路漫漫,總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譬如說想上廁所的時候,偏偏工作忙的不可開交;在路上想拉屎又恰逢堵車。此時此刻,除了憋著,啥也做不了。尿不出來,人體可以不斷吸收,但便便就沒這麼簡單了。
其實,沒有排出的便便是不可能憑空消失的,憋回去的便便還會存在於腸道當中。之所以沒有了便意,主要是因為便便當中的水分被重新吸收了,腸道二次利用後,就使便便體積變小了,它們會接著等待下一次排便的時機。
那麼,憋便便會有啥後果呢?
總有意外的時候,想要上廁所,但是條件不允許就只能憋著了,一憋就是幾個小時,再跑廁所時,發現就怎麼也上不出來了。憋著憋著可能就把自己給憋壞了。腸道中沒有排出的便便會伴隨水分不斷吸收,大便就會越來越發乾、發硬,再次排便時,就會有便秘的症狀發生,給排便帶來困難。
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更加的危險,很可能會因為腹壓的關係,而帶來心源性暈厥。便秘的最終結果就是導致肛門處的靜脈曲張,引發痔瘡和出血。由此可見,平時想上廁所時不要一味的憋著,有了便意就應該及時的排掉。
多久拉一次大便算正常?其實在這個範圍內,都不用擔心
有人一天拉兩三次大便,有人幾天才拉一次,事實上想要正常排便,排便的次數也是可以看出一些問題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每周能保持大便3-21次就算是正常的,每次的排便時間不超過5分鐘。如果過了5分鐘還是覺得上不出來,就不要再蹲了,長時間的保持一個姿勢,對於肛門來說也會有很大的負擔。
想要順利排便,做好3件事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便便總是拉不出來,有便秘的症狀,可能跟你吃的食物有關。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不得不說,對於營養搭配來說還是很少有人關心的。想要促進宿便的排出,要注意攝入膳食纖維的比例,不要只吃肉或是只吃菜,這樣對於腸道來說都是不利的。平時可以早起之後先喝一杯水,再吃早飯,這樣排便就會更加的順暢一些了。
制定排便規律時間
在上廁所上不出來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沒有便意就等有了再上,不要著急。想要養成規律的排便時間,可以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譬如說早上9點,每天到了這個點就去廁所醞釀著,這樣身體形成了習慣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到點就排便了。
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熬夜的人,可能也會發現,原本正常排便的人在早起之後也沒有便意了。熬夜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腸道紊亂,到了便點就沒有排便的欲望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對於腸胃都會有損傷,平時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於預防便秘的發生,每晚十一點前入睡,睡不著的人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
排便幾乎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屎拉不出來是讓人很煩躁的,記住不要長時間的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