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攀巖訓練帶來的的傷痛--熱身與緩和運動

2020-12-23 戶外資料網

  幾天前,在作抱石訓練的時候,和一個單指洞較了幾次勁後,感到右手中指關節酸痛。

  當時也沒有特別在意。第二天,廣州阿成來陽朔,又在抱石館裡一頓狠練,中指關節的

  疼痛雖然還可以忍受,但到最後已經不敢使勁了,後來按照阿成的方法,用活絡油擦了

  兩天,加上雲南白藥噴了兩天,依然不大見效,這兩天只能休息了。看來還是應當防患

  於未然,因為熱身沒作好,導致手指關節拉傷。

  下面是一篇關於熱身和緩和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益。

  節選:攀巖技術報告書/第二章第一節/李玉麟

  第一節熱身(warmup)與緩和(cooldown)

  許多愛好運動的朋友在從事運動時,往往是換好運動服或隨意動兩下便開始進行該項運動,

  或許不知已經對身體與生理產生副作用,急性傷害(如骨折、肌腱撕裂)與慢性傷害(如

  疲勞性骨折、關節囊磨損)便會接踵而來,運動傷害的發生,不但會讓您短時間享受不到

  運動的樂趣,更嚴重的話,也許不能再從事該項運動了。

  熱身,在一般的運動書籍中常常歸納在體能訓練的一部分,然而對攀巖運動愛好者,則建議

  在基本技術上,既所謂「疲勞的身體訓練不出效果。熱身的不足,將有運動傷害的危機在」。

  熱身的好與壞,將會明顯地影響到攀爬的技術,因為它的效果為:

  一、可增加肌肉收縮時的速度與力量。

  二、可改善肌肉協調能力。

  三、可預防或減少肌肉、肌腱、韌帶的傷害。

  四、在耐力性運動項目,可加速「再生氣」(俗稱撞牆期)的出現。

  五、減低壓力。

  六、增加運動的樂趣。

  生理學的機理為:

  一、肌肉收縮與舒張得更快。

  二、因肌粘滯性減低,使肌收縮效率獲得改善。

  三、使血紅蛋白結合和釋放氧的能力增強。

  四、代謝過程改善。

  五、血管壁阻力減少。

  六、神經傳感器的敏感度和神經傳導速度可因體溫適當地提升而獲得改善。

  七、體溫上升,可以刺激血管擴張。

  以下對熱身做一詳細敘述:

  熱身運動(warm-upexercise):凡是在體育運動前所做的準備,例如:肌肉伸展、身體擺動、

  滿跑均稱為熱身運動。熱身一般有三個階段(稱熱身三步曲),一是全身性運動,二是柔軟操,

  三是心理準備。

  一、全身性運動:主要是讓身體機能全部熱絡起來,一般以慢跑達到效果,如繞攀巖場地跑等。

  二、柔軟操:既是肌肉伸展運動,讓身體的肌肉、關節、韌帶先做緩慢的伸展,使體內的血液

  循環漸漸加快。從而幫助身體適應因活動而轉變的心跳速度上升,肌肉及神經系統的傳導。伸展

  的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被動的或靜態的:是指不發生上下或來回劇烈用力的伸展,而在最後伸展位置維持一段時間。

  (二)主動的或彈性地:則包括上下或來回劇烈的運動,但在最後伸展位置時不做停留。

  兩種伸展活動對柔軟性皆有改善效果,但靜態的方法可能較好,因為:

  1、比較沒有組織傷害的危險。

  2、能量消耗較少。

  3、具有避免或消除肌肉緊張或酸痛的效果。

  靜態伸展運動的基本原理:先收緊肌肉,然後放鬆,最後再伸展。

  收緊:用某種抗力使肌肉或肌群收緊,並在不收縮肌肉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用力。保持這個姿勢12--20秒。

  放鬆:放鬆2--3秒。

  伸展:柔和地儘量伸展肌肉至有少許疼痛為止,此時,伸展部位有被拉長的感覺,並保持這個姿勢12--20秒。

  伸展運動的一些指引:

  1、彈性式先做離心(遠離心臟)關節,如手腕腳踝關節,再做近心關節,如頸關節。

  2、靜態伸展時應由較大的關節開始,繼而至精巧部份,確保每一組肌群都能足夠的伸展。

  3、伸展運動必須在運動之前、後,即使在運動中亦可進行。

  4、如欲增加柔軟性,必須有規律地進行,每周最少三至四次,並逐漸增加強度與時間。

  5、在身體受傷,肌肉、關節或肌腱感到痛楚時,應暫停做伸展運動。

  6、伸展時自然呼吸配合動作的練習。

  三是心理準備:此階段是運動前最後步驟,以心理來導引生理機能適度運作,如遊泳前把手沾溼

  輕拍胸口,除了試試水溫之外,也讓自已有了準備,準備要下水了。攀巖時,此步驟則是觸摸巖石,

  讓手與腳尖去感覺巖面,也讓心理產生準備要從事此運動了。

  熱身運動要20--30分鐘才有效果,各位攀巖愛好者,勿把自已的健康當作兒戲,適度的熱身,

  才能享受攀爬的樂趣。

  緩和運動(Cool-downExercise):其實,身體的循環系統及肌肉骨骼組織在強烈運動後,都必須

  經過一個緩衝期,才能使血壓及心跳脈搏,回到正常的運動。而在緩衝期間,運動員需進行一連串的

  肌肉伸展運動,好讓心跳率能循序漸降,血液運作暢順,減少乳酸堆積。緩和運動(有人稱動態休息)

  在運動完畢一定要實施,嚴禁使用完全休息。緩和運動所做的肌肉伸展與熱身時所做的肌肉伸展大致相同。

 

相關焦點

  • 攀巖訓練的熱身(warm up)與緩和(cool down)
    熱身(warm up)與緩和(cool down)     許多愛好運動的朋友在從事運動時,往往是換好運動服或隨意動兩下便開始進行該項運動, 或許不知已經對身體與生理產生副作用,急性傷害(如骨折、肌腱撕裂)與慢性傷害(如 疲勞性骨折、關節囊磨損)便會接踵而來,運動傷害的發生,不但會讓您短時間享受不到
  • 無傷痛跑步三部曲:跑前熱身、跑後力量訓練和靜態拉伸
    >如果跑步連熱身時間都沒有,跑步似乎也是顯得多餘的,跑前熱身的作用非常廣泛: 升高體溫,降低軟組織粘滯性,減少肌肉拉傷; 喚醒機體,對即將到來的運動做好全面準備; 激活肌肉,產生更大肌肉力量,讓你跑得更快; 調動心肺,克服心肺惰性,縮短進入最佳跑步狀態的時間
  • 肖婷攀巖教學2:獨家秘《攀巖熱身五部曲》
    所有的運動中,熱身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那麼如何進行攀巖前的熱身呢?!建議大家先➕關注和收藏!今天【傳巖小課堂】給大家傳授一套獨門《攀巖熱身五部曲》。這裡主要是指五個字的熱身口訣!這五個字分別是:開,熱,壓,爬,拉!
  • 熱身(Warm up)與緩和(Cool down)
    許多運動愛好者在從事運動時,往往是換好運動服或隨意動動兩下便開始進行該項運動,或許不知已經對身體與生理產生副作用,急性傷害(如骨折、肌腱撕裂)與慢性傷害(如疲勞性骨折、關節囊磨損)便會接踵而來,運動傷害的發生,不但會讓您短時間享受不到運動的樂趣,更嚴重的話,也許不能再從事該項運動了。
  • 攀巖醫生專欄|如何預防手指副韌帶拉傷
    原文作者:Jared Vagy編譯:Karin毫無疑問,每一個攀巖者都無比看中自己的手指,但手指損傷也是攀巖人最常見的傷痛,每歷經一次手指傷痛,少則一周多則一年半載都無法上牆,只有眼巴巴圍觀的份兒。關於手指損傷有許多種,這一次攀巖醫生 Jared Vagy 將手把手教你預防手指副韌帶拉傷。
  • 10個動作,搞定攀巖前後的熱身與放鬆
    譯者註:攀巖的熱身和放鬆是個複雜、深奧的大問題,這篇文章介紹的方法極其簡單明了,每個人看完都可以馬上開始做起來,儘管可能不是最全面的熱身方法,但總比什麼也不做要好得多。一個美好攀巖日需具備以下幾個要素:前一晚睡個好覺,帶許多零食和水,以及支持你的朋友們。
  • 攀巖運動中的傷害與預防!
    由於攀巖是項強調手部力量的運動,因此手指、手腕、手肘及肩部的傷害幾乎佔了絕大多數。然而,攀巖者對於這些運動傷害的類型及防處往往一知半解,甚而忽略其嚴重性或延誤就診時機,最終被迫結束攀巖生涯。本文撰寫的宗旨便在於針對攀巖運動的特性,分析整理國內外運動醫學的相關知識,以期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率及提升攀巖訓練之效果。
  • 攀巖肩膀脫臼如何處理
    攀巖一直是很受歡迎的戶外運動,但是攀巖意外也不少,例如肩膀脫臼。那麼攀巖肩膀脫臼如何處理呢?攀巖防肩膀脫臼注意事項1、攀爬前請保護好你的手指﹑手腕和大腿﹐儘量用醫用白膠帶纏繞手指﹐佩帶護膝和護腕﹐如有可能﹐帶上護肘會更好。
  • 針對於攀巖運動的4個體能訓練方法
    那如果青少年攀巖愛好者想要完成更大的挑戰,提升自己的攀巖運動能力,應該怎樣通過運動訓練來有效提升?其實,進行下面這4種訓練就可以了。1、力量訓練力量是人體身體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力量訓練則是通過一定次數或組數有節奏的練習達到改善單塊肌肉和整個肌肉群的力量、耐力和形狀的運動方式。
  • 攀巖訓練要效果 飲食問題不可小覷
    訓練過後的水分補充也相當重要,肌肉經過中高強度的運動後,會有輕微的發炎狀態,需要充足的水分來幫助肌肉進行修復與增長。如果沒有適當補給,將會拖長恢復時間,不利肌肉增生,進而影響後續訓練。由於攀巖不像耐力型運動,容易發生過度脫水的情況,大家反而沒有養成定時補充水分的習慣。
  • 如何更合理安排健身計劃?(安排訓練、熱身伸展、受傷)
    022 如何安排訓練安排訓練要看幾個因素043熱身健身之前要熱身,熱身的目的是預熱肌肉、關節、神經,有助運動表現和預防受傷,主要包括3個部分:暖身、活動關節如發現不對勁,可立刻更改訓練菜單。3 動作熱身組目的就是預備好相關關節肌肉神經,針對當天的訓練肌肉而做幾組熱身組,高次數低強度的熱身組,然後再逐漸增加強度。熱身通常約10分鐘左右,冬天會稍長一點,熱身完後就正式訓練了。
  • 如何正確訓練攀巖指力 並保護手指
    對於剛開始攀巖的愛好者而言,攀巖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攀巖本身,掌握攀巖技巧,去完成各種不同的動作來豐富自己的動作庫,同時可以提高攀巖所需要的基礎身體素質。但你已經有一定基礎,要完成更難的線路或者提高完成線路的效率,那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必不可少。
  • 攀巖知識小課堂,教你如何在攀巖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攀巖運動,算得上是一個比較耐力的運動。小編認為攀巖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攀巖者的耐力,那麼在攀巖運動中,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呢?一起來看一下吧。良好的體能對於攀巖來說大有益處,但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提高耐力。在進行了連續性和高強度的訓練後,你的力量會有一個爆發。為了達到提高力量的效果,選擇一次性進行長距離、連續性中等強度的抱石練習,要比一次性進行3-4個高強度動作的練習更為有效。
  • 健身前不做熱身,運動更傷身,做好運動熱身有哪些好處呢?
    很多人健身的小夥伴在健身前都沒有注意到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做熱身運動。熱身運動看似簡單,但是很少人會堅持去做,不僅使得自己的運動效率非常差,反而在運動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傷,特別是一些沒有健身基礎的人來說,如果健身運動前不做熱身運動,往往帶來的是永久性的傷害。
  • 髕股關節疼痛及髕骨肌腱炎-PRO-TEC運動醫學裝備應對常見傷痛
    出現輕微髕骨疼痛如何利用簡單裝備處理?Knee Pro-Tec髕骨帶,為髕骨肌腱提供適度的壓縮,減少股骨溝壓力,幫助穩定髕骨,改善髕骨運動軌跡。尺碼:s-xl;售價:148.00也叫髕腱炎(patellartendinitis)又稱跳躍膝(jumper's knee),疼痛通常在髕骨下方與髕腱連接處。
  • 業餘攀巖愛好者的訓練方法[組圖]
    96年開始攀巖,全國首屆極限運動大賽難度賽冠軍,速度賽亞軍;1999年第七屆全國攀巖錦標賽難度賽和速度賽雙料冠軍;對攀巖訓練有自己獨道的經驗,近年主要從事攀巖訓練和國內大型攀巖比賽的定線工作。特長:攀石、攀巖訓練和攀巖理論研究。  很多初學攀巖的人和業餘攀巖愛好者都會苦惱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攀巖水平提高太慢;這個問題又由兩方面引起,一是沒時間訓練,另外是不知道怎樣進行訓練。
  • 每天如何安排健身?每次運動熱身拉伸和正式訓練內容,都如何安排
    健身效果是在訓練過程中慢慢體現出來的,並非今天練明天就實現目標。從開始練到效果比較明顯,至少也得一個月的時間(以減脂為例),而要完成一個訓練階段,一般可以二至三個月為周期。具體該如何安排健身計劃呢?(1)明確健身目標並且具體化。是減脂還是增肌,或是塑形?
  • 冬季跑步前如何熱身? 推薦4項高效訓練
    網易體育1月18日報導:有些跑者在冬季跑步時,覺得自己衣服足夠,就忽略了熱身直接跑步。實際上,身體為了讓主要器官暖和,會減少流向四肢的血液,於是就增加了它們受傷的風險。冬季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熱身。
  • 攀巖訓練之拮抗肌訓練
    拮抗肌訓練是攀巖運動中,容易被忽略卻又相當重要的一環。訓練拮抗肌有兩個目的,除了預防運動傷害之外,另一目的則為增強主動肌的力量訓練成效。
  • 攀巖訓練教室一:力量篇
    攀巖運動中所涉及的力量劃分為爆發力、力量耐力及肌耐力三類。(一)爆發力﹕指瞬間動員大量肌力或採取動態姿勢的動作。(二)力量耐力﹕每單位移動無需於瞬間內使用最大肌力,且動作皆在肌肉合理的負荷範圍內。或許整條路線必須持續作出高難度的動作,但分段攀登則難度將減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