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個手有五根手指,每個手指的功能也是不盡相同,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拇指。如果把五根手指按能力分工,大拇指起到40%的作用,食指與中指各佔20%,無名指、小指各佔10%的功能。如果手缺少了大拇指,就只能完成持的動作,而無法完成抓、握、捏的動作。
近日,我院手足外科急診接診了一位不全離斷大拇指後殘端壞死的患者,家人焦急萬分,並積極要求保留拇指功能。原來,從雲南前來上海務工的王女士於5月29日在工作中不慎被機器壓傷致左手拇指於甲根處不全離斷。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嚴重影響了王女士的生活,對於靠「手」吃飯的王女士來說,更是幾乎等於失去了工作的能力。
王女士及其家人輾轉多處後就診於我院手足外科急診,急診行清創縫合,期望拇指功能可恢復。但事與願違,3天後,王女士的拇指殘端變黑了,其與家人茶飯不思,急切尋求最佳手術方案。
6月3日,由骨科王健主任帶領的手足外科團隊經過分析討論,決定從王女士的左腳大腳趾上取趾甲和皮瓣進行組織再造,根據拇指缺損情況及健側拇指外形特點,為王女士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嚴格遵循「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合理設計踇甲瓣切取範圍,將踇趾移植到左手大拇指上。
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6月9日,在手術室、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由手足外科組長王群殿副主任醫師主刀。「避免過度牽拉供區血管,切取供區血管蒂時儘量保留一定的長度,防止移植時長度不足,防止血管蒂的扭轉以及血管蒂周圍軟組織覆蓋」,術中團隊碰到了一系列術前考慮到的可能。此外,團隊還在緊張的手術過程中注意供區攜帶神經移植,與受區神經儘量多接合,提高再造拇指感覺的恢復,最大化有利於提高王女士術後的生活質量。
經過3個小時「繡花針」般的精細操作,王女士的腳趾成功移植到了手指上。目前恢復良好,不僅可以正常下地行走,新「手指」的情況也一天比一天「優秀」,經過後期的康復訓練,這枚「再造」大拇指便可以正常活動了。
王群殿
副主任醫師,手足外科主診組組長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我院手足外科是浦東新區特色專科,目前擁有正高級職稱1名,副高職稱2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1名,博士3名,碩士及在職碩士4名。學科建制完備,多種醫療技術水平處於浦東新區領先水平,主要擅長斷指、肢再植術,拇指再造,皮瓣移植等顯微外科技術;尤其擅長手足部骨折,杵狀指畸形,肌腱攣縮,踇外翻的臨床診治。
原標題:《【浦人醫·技術】大拇指保住了:「移花接木」腳趾變手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