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感應器工作原理

2020-11-19 電子產品世界

紅外智能節電開關是基於紅外線技術的自動控制產品,當有人進入感應範圍時,專用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負載,人不離開感應範圍,將持續接通;人離開後,延時自動關閉負載。人到燈亮,人離燈熄,親切方便,安全節能,更顯示出人性化關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644.htm

一、紅外光譜

人們肉眼看得見的光線叫可見光,可見光的波長為380~750nm。可見光的波長從短到長依次排序是紫光→藍光→青光→綠光→黃光→橙光→紅光。波長比紅光更長的光,叫做紅外光,或叫做紅外線(紅外)。紅外光是人們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光線。民部分光線的波長分布如下:

紫光(O.40~0.43μm);藍光(0.43~0.47μm);青光(O.47~0.50μm);綠光(0.50~0.56μm);黃光(0.56~0.59μm);橙光(0.59~0.62μm);紅光(0.62~0.76μm);紅外(0.76~1000μm);紅外光又可以分為:

近紅外(760~3000nm);中紅外(3000~60000rim);遠紅外(6000~150000nm)。

自然界中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線,只不過輻射的紅外線波長不同而已。根據實驗表明,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能量)波長主要集中在約10000nm左右。根據人體紅外線波長的這個特性,如果用一種探測裝置,能夠探測到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而去除不需要的其他光波。

就能實現檢測人體活動信息的目的。因此,就出現了探測人體紅外線的傳感器產品。人體紅外線傳感器是根據熱釋電原理製作而成的。

二、熱釋電原理

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是利用熱釋電效應原理製成的一種傳感產品,什麼是熱釋電效應呢?就是因溫度的變化而產生電荷的一種現象。

為清楚說明熱釋電效也現像。以圖示意說明。

圖l是溫度變化曲線示意圖:圖2是溫度變化引起傳感器表面電荷變化狀態曲線示意圖;圖3是由傳感器表面電荷變化引起的電壓變化輸出曲線示意圖。

圖l開始的階段(T),在沒有紅外線照射下,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的溫度沒有變化,傳感器表面的電荷處於中和狀態,正負電子對等(A),此時,傳感器沒有輸出(0)。圖l第二階段(T+△T),有溫度變化時。在人體紅外線的照射下,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的溫度如果上升了△T,那麼傳感器表面的電荷就如圖2(B)所示的那樣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溫度變化為△T,其對應的電荷變化就產生△V的變化,因此,傳感器輸出△V。隨著時間的延長,傳感器表面就會重新吸附空氣中的離子並相互抵消由此而達到如圖2c所示的中和狀態。此時,傳感器又恢復到沒有輸出(O)。如圖3所示。

當溫度下降時,溫度又回到原來的狀態(T),其自由極化狀態如圖2D所示。由於溫度的下降變化件(相對而言)過程與溫度上升變化相反,所以,傳感器表而的電荷變化與上升時變化過程剛好相反,是個反過程。

因此,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就是一△V,如圖3所示。同理,隨著時間的延長,傳感器的表面又會重新吸附空氣中的離子,而使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再次為零。

傳感器對人體活動信息的感應全過程輸出信號如圖3所示。從傳感器輸出圖中不難看出,傳感器對人體活動的一個動作所輸出的信號是一個完整的波形。在實驗中。如果用放大器把該信號放大,再用示波器觀察就是一個正脈衝和一個負脈衝。也就是說,傳感器輸出感應到的一個移動信號近似於一個完整的l Hz脈衝信號。

三、紅外線傳感器

在熱釋電型傳感器中,以前都是使用一元的傳感器,由於一元傳感器受雜散光等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應用效果比較差。所以,現在普遍使用雙元傳感單元,這種傳感器有如下優點:

1.具有靈敏度高的特點。

2.兩個單元器件反向連接。因此,同時輸入的紅外線會相互抵消,沒有輸出。由此增加了對外部雜散光、環境溫度變化以及外部震動影響的穩定性(見圖5)。

由於熱釋電型紅外線傳感器的輸入阻抗極高,非常容易引入噪聲。

因此就需要對傳感器進行電磁屏蔽處理,因此採用金屬封裝,外殼接地(圖4、圖5的③腳)。這樣就可以達到屏蔽雜波噪聲的目的。

在自然界中,所有物體輻射的熱能都與自身的溫度成正比。物體的溫度越高其輻射熱能的峰值波長就越短。溫度在36~37℃的人體輻射出來的熱能峰值約在900~1000nm的紅外線,因此,完全可以用熱釋電型紅外線傳感器檢測到人體的有或無。

為了在監測人體有或無的過程中避免太陽光和照明燈光等光線的影響,通常對熱釋電型紅外線傳感器表面附加上濾光片,同時,由於人體的移動比較緩慢,因此還需要帶有高效率,能夠聚焦的菲涅爾透鏡等配件,才能滿足實際的使用需要。

四、紅外線感應模塊

人體紅外線感應模塊具有體積小、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檢測靈敏、探測角度大、感應距離遠等一系列的獨特優異功能,已在各個領域裡得到了廣泛應用。整個紅外線感應模塊一般包括熱釋電型傳感器、菲涅爾透鏡、帶通放大器、比較器、光控電路、延時電路、輸出電路等,如圖6所示。

1.菲涅爾透鏡 透鏡的作用是將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聚焦、集中,以提高探測靈敏度。

2.熱釋電傳感器 傳感器的功能是將人體輻射出來的特定波長的紅外線檢測到,並產生微弱的信號。在不用菲涅透鏡時,探測距離只有1~2米。使用菲涅爾透鏡後,探測距離能達到10米以上,因此,菲涅爾透鏡的作用是提高探測距離。

3.帶通放大器 由於熱釋電傳感器輸出的電脈衝信號幅度很小(僅1mV左右),其頻率約在0.3~l0Hz左右(該頻率視人體的移動速度而定),是超低頻信號。

因此。需要高增益低噪聲、低頻帶通放大器進行高增益放大處理後,才能送到下一級電路。放大器的增益約在70~75dB數量級。

4.比較器 為了有效地抑制噪聲幹擾,提高模塊的工作可靠性,降低誤動作的概率,感應模塊內設置了電壓比較器。電壓比較器一般採用雙限窗口比較器,它有一個門限電壓(閾值電壓),一般設為靜態噪聲的5倍。此值越大,抗幹擾能力越強。但靈敏度隨之下降;此值小,易受幹擾而產生誤動作。當放大器的輸出信號到比較器,其幅度達到比較器的門限值時,比較器輸出脈衝信號,去觸發延時單穩態電路。這種比較器的設置,可有效防止噪聲信號及電源網絡幹擾聒造成的誤動作。

5.光控電路 光控電路的作用是利用光敏電阻對光敏感的特性。對輸入到比較器的信號進行控制。在白天,光敏電阻受到光線的照射。阻值變得很小,如果將該很小的電阻值接在比較器的輸入端,比較器的輸入信號幅度永遠達不到閾值信號所需要的跳變值,所以,比較器就沒有輸出。相反,在晚間,光敏電阻不受光的照射。阻值變得很大,幾乎對比較器的輸入信號不起作用。

這樣就起到晝夜的光控作用目的。

6.延時電路 延時電路有兩種:一種是可重複觸發的單穩態延時電路。只要電壓比較器有不斷的信號輸出(其實就是在感應模塊感應範圍內,有人不斷地走動或出現、消失),單穩延時電路被不斷地重新觸發。輸出端保持有效電平,直到最後一個觸發脈衝消失後,再延長一個單穩時間。第二種延時電路是用了兩個單穩電路,其目的是提高延時電路的工作可靠性。其原理是:當比較器輸出脈衝信號時,第一個觸發器被觸發(單穩時間較短),第一個單穩電路的輸出觸發第二個單穩態電路。使其進入暫穩態,兩個單穩電路的輸出一起送下一級電路處理。

7.輸出電路 根據執行電路的不同。紅外線感應模塊可以輸出高電平延時脈衝,也可以輸出低電平延時脈衝:甚至輸出標準的脈衝波形。這就需要對比較器電路輸出的信號進行整形處理。

現在市場上,人體感應模塊的電路組成形式有多種多樣的,既有專用晶片電路,也有用通用型運算放大器晶片實現的。由於目前的專用晶片性能不一定比通用的運算放大器晶片製作的感應模塊好、加之價格也比較高。所以,筆者在今後的文中。以採用通用的LM324運算放大器,作為實現人體紅外線感應模塊功能的放大器晶片電路。

五、人體紅外線感應模塊的電路原理

圖7的電阻R2是探頭需要的匹配負載。一般都選用47kΩ。Al、A2組成感應模塊的帶通濾波和增益放大器。由它們完成帶通放大器的輸入信號取自R2兩端。第一級帶通濾波器的下限截止頻率由R4、C2決定,R6、C4決定帶通濾波器的上限截止頻率。感應模塊放大器的電壓增益由R6、R4和Rl0、R7決定。Al、A2都接成反相輸入反饋式放大器:它們的上限截止頻率由如下公式計算;fH=1/2×π×R6×C4,將電路中相應的元件數值帶入計算公式可以得出大約為7Hz,下限截止頻率計算公式:fL=1/2×π×C2×R4,經計算可以得出約為0.3Hz。

放大器的電壓增益可以用反饋電阻R6/R4的比值,然後取分貝對數。A1、A2的總增益約70dB。

電阻R3、R5、R8、R9組成偏置電路。將兩級運算放大器偏置在1/2U(U為電源電壓)處。運算放大器的A3、A4及周邊元件Rll~R14、VR及D1、D2組成雙限比較器電路。比較器的基準電壓由Rll~R14分壓決定。運放A3的反相輸入端基準電壓為Vr-=0.55U(U為電源電壓),同相輸入端電壓Vr+=0.45U。

當傳感器沒有感應到人體紅外線時。放大器A2輸出電壓為1/2U,這是因為A2的同相輸入端電壓取自R8、R9組成分壓電路的中心點電壓,也即l/2U。所以,靜態時A2輸出電壓介於Vr-與Vr+之間。

因A3同相端電壓大於0.5U而小於0.52U(Vr-),所以輸出低電平。同樣的道理,A4也輸出低電平。

當有人在傳感器前面移動時,感應模塊檢測到人體紅外線後。經放大A2輸出相對於l/2U正、負脈衝信號。

此時,若A2輸出正脈衝信號,其幅度將大於Vr-(O.52U),Vr+(0.48U),因此,A3輸出高電平,A4輸出低電平。比較器輸出高電平。同理,當A2輸山負脈衝信號時,A4輸出高電平。A3輸出低電平。由此可見,當人體在傳感器前面移動時,比較器中的A3、A4交替輸出高電平,圖7電路圖中的二極體D1、D2是隔離二極體。作用是為了防止A3、A4中任一個輸出低電平時將另一個輸出的高電平短路掉而設置的,所以起到了隔離作用。在後續的電路中,可以外接各種執行電路。

圖8和圖9分別是產品的外形圖和測試連線圖,該紅外線感應模塊外形尺寸為:20mm×20mm×15mm。電路中採用的是全貼片元件。感應模塊共有三個端子,①腳為輸出端;②腳為電源端;③腳為模塊地。檢測時請按圖9(測試圖)連接好。模塊接上電源時輸出端初始狀態為高電平,約20秒後模塊恢復靜態,此時如有人在模塊前面移動時,模塊能檢測到並同時輸出與感應信號相一致的電平。

相關焦點

  • 紅外感應器工作原理(智能小車)
    紅外傳感器已經在現代化的生產實踐中發揮著它的巨大作用,隨著探測設備和其他部分的技術的提高,紅外傳感器能夠擁有更多的性能和更好的靈敏度。紅外探測器醫用可以用於非接觸式的溫度測量,氣體成分分析,無損探傷,熱像檢測,紅外遙感以及軍事目標的探察,搜索,跟蹤和通信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紅外傳感器在生活,工業,農業,軍事,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
  • 像蛇一般的靈敏 解析紅外感應報警原理
    眾所周知,蛇依靠紅外線感應撲捉獵物,在安防領域中,紅外感應報警器與它有著十分相似的特性。本期,請您跟我一起看一看在蛇的世界中,紅外感應是如何工作的。  並不是所有的蛇都是依靠紅外感應來捕獲獵物的,只有有頰窩的蛇才能夠依靠特殊的"器官"收集紅外線信息。在響尾蛇眼睛和鼻孔就有頰窩,是熱能靈敏的感受器,可用來探測周圍獵物或敵人的準確位置。
  • 為什麼紅外感應筒燈夏天一直亮著不滅?
    紅外感應筒燈紅外感應筒燈的工作原理:採用熱釋電紅外感應技術,筒燈上通常都安裝有「菲尼爾透鏡」用於收集3-5米內紅外能量變化,當環境紅外能量無明顯變化時,則燈具處於待機狀態關燈或微亮,當3-5米內出現紅外能量變化時,菲尼爾透鏡就會收集到紅外能量變化,這種傳感應器會這種變化信息傳送到處理晶片,從而改變燈具工作狀態,實現智能感應效果。
  • 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 淺談紅外線對射感應
    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 淺談紅外線對射感應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9-17 09:20:44   本文主要是關於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人體感應節能插座系統的工作原理
    它主要根據線圈感應主機電流的變化,並通過集成電路的處理和繼電器的通斷來控制從機的工作,比如在關掉電腦主機的同時自動關掉印表機、掃描儀、音響等。開機能耗問題是用電器本身決定的,但可以通過節能插座來主動判斷並做出開或關動作,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電腦節能插座在電腦主機關閉後,能自動切斷顯示器、印表機、音箱等外部設備的電源。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和應用介紹
    1.1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原理特性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熱電偶都是基於熱電效應原理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  1.2 被動式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特性  人體都有恆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所以會發出特定波長10UM左右的紅外線,被動式紅外探頭就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泥爾濾光片增強後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
  • 【乾貨】感應衝水器的購買與養護知識
    感應衝水器,應用紅外光反射原理,人站在尿盆前,紅外發射管發出的紅外光經過人體反射到紅外接收管,然後信號經過後續處理控制電磁閥打開放水
  • 阜新廁所衝水感應器訂製
    阜新廁所衝水感應器訂製蹲廁自動感應水箱,您廁所的「智能管家」公共廁所的衛生狀況差與保潔不到位一直是公共場所的詬病之一。機場、酒店、景區和等人R流L量多的地方,在公共廁所甚至會遇上有人不衝廁或忘記衝廁所的情況,這不僅增加了保潔人員的工作,還噁心到別人。
  • 遠紅外的保健原理!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請看下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599.htm一、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簡介  紅外傳感器,英文名稱為infra-red sensor,是一種以紅外線為介質來完成測量功能的傳感器,具有響應速度快等諸多優點,現已在工農業、國防、科技等諸多領域應用廣泛。
  • 自動感應門原理是什麼 自動感應門壞了怎麼維修
    如今,自動感應門已經非常常見了,比如在酒店、機場、餐廳等都可以看到自動感應門,而且自動感應門的使用總能給人一種時尚科學的感覺。那麼自動感應門原理是什麼、自動感應門壞了怎麼維修呢?來看下吧門道佰分佰總結!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
    導讀:隨著時代的進步,智能防護、智能報警得到人們的重視,而紅外線由於其不可見性在這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就是一種感應紅外線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儀器,在眾多安保設施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人體存在感應常見技術分析
    人體存在感應常見技術分析) 在高檔住宅和酒店中通過傳感器探測屋內是否有人進而控制屋內空調和新風系統的工作是智能家居和智能酒店的重要功能;智能衛生間通過人體存在檢測是否佔用;智能廚衛、智能燈控、智能空調、智慧機器人通過人體存在檢測啟動工作,在智能化時代
  • 感應水龍頭安全嗎 感應水龍頭能出熱水嗎
    在許多商場的衛生間中,都能夠看到感應水龍頭,它是通過紅外線反射原理來實現出水的,水龍頭上面是需要連接電源的,那麼感應水龍頭安全嗎?2、因此,關於感應水龍頭能出熱水嗎的問題,從感應水龍頭基本的構造上就能直接看出,感應水龍頭是可以出熱水的。但是溫度最好不要太高的,最高70左右,感應水龍頭有一種是可以混水的(即冷熱水混合),龍頭邊上有個小把手負責控制溫度。
  • 紅外探測器原理及分類
    紅外探測器原理:  紅外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經科學研究顯示凡是溫度超過絕對0℃的物體都能產生熱輻射,當物體溫度低於1725℃物體產生的熱輻射光譜都會集中在紅外光區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能向外輻射紅外光波。
  • 【原創】新型微波模塊可替代紅外和5.8GHZ感應模塊
    > 2016-11-09 16:02:58 閱讀:12572 摘要早在2012年,微波模塊就已研發出來,也稱高頻信號放大器(智能感應開關),使高頻技術運用於感應領域,天線板直接被高頻管替代,主要替代紅外和5.8GHZ
  • 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測量原理解析
    打開APP 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測量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9-11-20 15:19:58 其他熱探測器都是在熱平衡後輸出最大,工作時輻照時間必須大於熱平衡的時間常數(一般為數ms至數十ms)。而熱釋電探測器,是在非熱平衡狀態下工作的,熱平衡時反而沒有輸出,因此工作時輻照時間必須小於熱平衡時間常數(一般為0.1~1s)。也就是說它的工作速度不受熱平衡的限制,其頻率的上限主要取決於其等效電容和後續電路。
  • 紅外分光光度計原理及主要部件
    紅外分光光度計目前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普遍得到運用,本文主要介紹了紅外分光光度原理、紅外分光光度計原理特點和主要用途、紅外分光光度計應用領域以及 紅外分光光度及重要主要部件。紅外分光光度原理由光源發出的光,被分為能量均等對稱的兩束,一束為樣品光通過樣品,另一束為參考光作為基準。
  • 感應器工作原理
    無處不在呀,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智慧型手機,就包含了加速度感應器、重力感應器、距離感應器等十幾二十個感應器,那麼感應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感應器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按使用技術進行分類可分為壓力感應器、圖像感應器、加速度感應器、位移感應器、溫度感應器等等,按應用分類可分為壓力感應器、浸水感應器、位移感應器、稱重感應器、液位感應器等等。
  • 自動感應水龍頭的原理,看似高科技,原來也不過如此
    自動感應水龍頭感應水龍頭的核心部件就是感應傳感器,也叫感應頭、感應窗口。目前市面主要有紅外線感應水龍頭和人體紅外感應水龍頭。感應傳感器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的感應頭由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