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菜並非人人適合 專家提醒別吃「生面孔」

2020-12-23 搜狐網

食野菜並非人人適合 專家提醒別吃「生面孔」

2012年04月05日1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初春時節,不少市民喜歡在踏青時順便挖點野菜帶回家嘗嘗鮮,其中不乏平時較為少見的品種。武漢市農科院專家提醒,一些時令野菜確實營養豐富,但並不是所有野菜都可以吃,而且有些野菜對特殊疾病患者有刺激作用,請市民千萬不要盲目食用。

  提個醒

  植物園的野菜莫要吃

  清明小長假期間,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日均客流量超過2萬人次,除了眾多盛開的花卉吸引遊客外,品種豐富的「野菜」也吊足了遊客胃口。不過植物園工作人員提醒,園中的野菜還是不吃為妙。

  該園科普部負責人劉穎介紹,出於植物育種和資源保護需要,武漢植物園收集了8000多種植物,其中不乏可以食用的野菜,如地菜、蕨菜、桔梗、苦苣菜等,樹林中還有各種木耳、菌類。入春以來,經常有市民挎著菜籃逛植物園,遇見熟悉的野菜後就地取材,破壞園林環境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

  劉穎說,為加強園林管理,園區內常常噴灑特殊的防蚊蠅、防病害藥劑,野菜上可能存在藥物殘留。另外,部分從外地引進的植物資源與一些本地野菜外形相像,卻不適合食用。

  支個招

  不認識的野菜吃不得

  「這野菜能吃嗎?」昨日,網友「Irene杭」在微博上曬出一種類似桔梗的野菜,引來網友圍觀。記者發現,近日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挖野菜的經歷,但對野菜的科普知識了解得並不多。武漢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龍啟炎提醒,遇到不認識的野菜千萬不要吃。

  有的用開水燙一下涼拌著吃,有的炒肉吃,有的醃製後吃……網絡上介紹的野菜食用方法,可謂層出不窮。有的說法稱,很多野菜未經人工栽培,沒有農藥汙染,還具有特殊的藥補價值,如蕨菜有清熱滑腸、利尿安神等作用,馬齒莧能治糖尿病,蒲公英有養肝護肝功效等。

  龍啟炎對此表示,與普通蔬菜相比,野菜的生長周期更長、植株更精瘦,因此口感更佳,而且一些野菜確實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如莧菜清燥熱、水芹菜能降血壓等。「不過,由於野菜品種繁多,普通市民最好選擇常見的野菜食用,如果挖到不認識的野菜,最好丟掉,以免引起中毒等不良反應。即使是可食用的野菜,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對於一些有特殊疾病的市民,最好遵循醫生的建議食用。」(楚天都市報 記者周治濤 實習生蔣紅翠)

  作者:周治濤 蔣紅翠 (來源:荊楚網)

相關焦點

  • 時令野菜上市 市民爭相嘗鮮,但並非人人適吃
    近日,記者走訪玉林市區菜市場發現,本地野菜陸續上市,尤其是藥食兩用的野菜受市民青睞。葉類蔬菜漲價,野菜熱銷最近受春耕和季節性氣候影響,本地生菜、小白菜、油麥菜等葉類蔬菜產量下降,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而本地野菜具有質地新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點,以其親民的價格和食藥兩用的功能收穫了一批「硬粉」。「白花菜4元一公斤,新鮮採摘,又嫩又好吃。」
  • 盤點9種野菜的藥用價值 生食野菜前先過開水
    盤點9種野菜的藥用價值 生食野菜前先過開水 原標題:   吃野菜有什麼作用呢?野菜雖然在我們的日常餐桌上並不常見,但是很多都市人都有了吃野菜養生的習慣。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各種野菜的不同養生作用吧。
  • 野菜不是人人都能吃 專家提醒:吃野菜要認清
    □通訊員 田松滬金陵晚報記者 許軍昨日,南京中山植物園第七屆野菜展拉開了序幕,本次共推出近70種野菜,例如馬蘭頭、菊花腦、金銀花、魚腥草、紫蘇、留蘭香、野百合等。記者在現場看到,70盆野菜實物在植物園藥物園沿著小路依次排開,每一盆都擺放著展牌,詳細記錄著野菜名目和特性。
  • 【提醒】路邊的野菜別亂採,更別亂吃!
    外出踏青時,很多人喜歡採些野菜食用,但有些野菜容易引起中毒甚至能致命,延邊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警示,提醒市民不要盲目採食野菜,以防中毒事件發生。  該局提醒廣大市民和餐飲服務單位儘量不要採食、加工銷售不熟悉的野菜,食用野菜時要注意以下事項:採摘野菜時,選擇有悠久食用歷史的野菜,對辨認不清和不熟悉的野菜不要採摘食用;公路旁、水溝邊、化工廠、垃圾場周圍、剛噴完農藥的農田邊等易受汙染地區的野菜不能食用;要用清水充分浸泡,清洗乾淨。
  • 孫儷帶娃吃野菜,春天裡孩子能嘗野菜嗎?
    我們的建議是:少吃或慎吃。 有些家長認為,多吃野菜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好處,可事實上,多數野菜性寒味苦,雖能敗火,但多吃會傷脾胃,引發胃痛、噁心、嘔吐等輕微中毒症狀。 一些野菜中含有毒素和過敏物質,並非人人適合,尤其是孩子。他們的脾胃本來就虛,多吃寒性食物,會引起一系列的腸道疾病;一些易過敏體質的孩子,還易誘發日光性皮炎。
  • 為控制血糖男子「切胃」減食量 專家提醒並非人人適合
    原標題:為控制血糖男子「切胃」減食量,專家提醒並非人人適合楚天都市報10月15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大胃王」周先生體重220多斤,患有糖尿病他從小胃口就好,一頓能吃下4大碗米飯。加上平時又不愛運動,一直超重,體重一度飆到了220多斤,不僅外形不好看,人也感覺不舒服。他每天睡覺鼾聲如雷,一晚上會被憋醒好幾次。更要命的是,4年多前,他在醫院查出患2型糖尿病,需一直服用降糖藥,有時忙起來就忘記了吃藥,去年有一次還差點因此影響駕駛安全。嘗試過多種方法後,周先生但還是沒辦法瘦下來,因管不住嘴巴,他的血糖控制也越來越難。
  • 「毒蘑菇」又有「生面孔」 遇上它們別亂吃
    「毒蘑菇」又有「生面孔」 遇上它們別亂吃專家提醒:除「寒菌」外,不要採摘野生蘑菇肉褐鱗環柄菇會上,省食安辦主任、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劉湘凌要求,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防控演練,發布風險預警信息,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 春季四月最適合吃野菜,但營養師提醒:這3種野菜有毒,別輕易吃
    每年到了春季三、四月份時,很多人會去田野間、小樹林下採摘各式各樣的野菜,如先人們已經替我們做過實驗以及親身感受過的野菜,如薺菜,鈣含量是牛奶的3倍左右,雖然在吸收上不如牛奶,但人們可以多吃。
  • 地裡的野菜別亂採 或會引起中毒反應
    遼寧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春季最需要百姓注意的食品安全問題是野菜、野蘑菇中毒,踏青季節可別隨意採摘。即使是百姓熟知的可食用野菜,食用不當也可能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  野菜性涼,嘗鮮即可別多吃  省疾控中心食品與營養所副所長孫靜介紹,春季是踏青採摘的季節,但百姓可別隨意採摘山野菜、野蘑菇。
  • 【健康生活】野菜採食正當時,營養美味又好吃!
    除了某些野菜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外,就口感、營養來說,大部分野菜無法與家種植物相比。 野菜並非絕對的「綠色食品」。據專家介紹,綠色植物對於大氣具有淨化作用,不但能吸附空氣中的塵埃顆粒和固體懸浮物,而且對空氣和土壤中的有害氣體和化學成分具有過濾作用。
  • 春季多吃野菜有保健功效 生吃野菜需注意
    原標題:春季多吃野菜有保健功效 生吃野菜需注意 原標題:春季多吃野菜有保健功效 生吃野菜需注意 不少人喜歡在踏春季節野外遊玩時採摘野菜以備食用。然而,食用哪些野菜更為健康呢?生吃野菜要注意什麼? 食用哪些野菜更為健康?
  • 冬季養生別盲目 中藥鍋底並非人人可吃
    專家告訴大家,對於高血壓這樣的患者來說,養生鍋底可別亂吃。    冬季養生別盲目 中藥鍋底並非人人可吃    火鍋店在火鍋鍋底、燉品、滋補湯中加入中草藥的情況很普遍,但經營者大多不肯透露中草藥的藥名和藥性。是否所有人都適合吃這些加了中草藥的食物呢?經營者的回答出奇一致:這些食物只有滋補效果,沒有副作用,任何人都可以吃。
  • 被譽為「千年人參」的葛根,並非人人適合吃,尤其是這5類人
    葛根被譽為「千年人參」,並非人人適合吃,尤其是這5類人提到葛根,相信很多人都熟悉,或許還吃過。葛根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山林、路邊都有生長,纏纏繞繞於旁邊的樹枝上,開出一簇簇紫色的花朵,非常醒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葛根雖好,被譽為「千年人參」,但並非人人適合吃,尤其是以下這5類人,要慎吃。究竟是哪5類人呢,一起來瞧一瞧吧。
  • 女子吃野菜吃出急性腸胃炎 醫生提醒注意方法
    原標題:春來野菜香 嘗鮮悠著點        早報訊 島城氣溫逐漸升高,田間地頭野菜發芽,新鮮嬌嫩的野菜讓不少市民忍不住嘗鮮。「吃了點從老家帶回來的野菜,沒想到吃完就上吐下瀉,去醫院檢查了下是急性腸胃炎,以後這些野菜可不敢亂吃了。」市民張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反映說。
  • 春吃野菜,食之有道
    春天是野菜生長旺盛的季節,也是採摘野菜,食用野菜的最好時機。野菜不僅能豐富我們的餐桌,還能防病治病,因此,野菜被人們視為一種理想的藥食兼優的佳蔬良藥,有「保健食品」之譽。  野菜的藥用價值高,經常吃野菜還能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如薇菜具有補益脾胃、利腸、清熱和降壓的作用,常食之有強身健體之功;芫荽具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醒脾和中之功效,主治麻疹初期透出不暢、食物積滯、胃口不開等病症。那麼,怎樣吃野菜才算健康呢?
  • 暑期手術"摘眼鏡"熱起來 專家說:並非人人都適合
    專家提醒,不是人人都適合做這個手術,只有符合條件的才能做。  父子同時手術「眼界」變寬了  7月3日,來自江都的一對父子在揚州東方醫院眼科順利完成了飛秒雷射近視手術,父子倆雙雙笑開眼,彼此越看越「順眼」。  44歲的孫先生,是位自由職業者,他的雙眼近視350度,已經戴了16年的近視眼鏡。他的兒子今年19歲,大學畢業,已戴了9年的近視眼鏡。
  • 膏方調理並非人人適合
    專家介紹,中醫膏方,又叫膏劑、膏滋,是指藥材用水煎煮,濾取藥物的煎液,經濃縮後加入膠類、糖類製成的半流體製劑或者稠厚的藥膏,是中藥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大劑型之一。膏方的作用主要在於調陰陽、和氣血、補五臟,是養生保健的佳選。但這類好東西並非人人皆宜,不可不知。
  • 宅久了,想不想出門撒歡挖野菜吃?管住嘴!
    想不想吃頓不一樣的? 想,想,想! 這不,天氣漸暖,挖野菜的人們已經迫不及待了。陝西西安桃花潭公園日前就出現了市民扎堆踏青、挖野菜的一幕。 不過專家提醒,野菜不是想吃就能挖,建議大家儘量管住嘴。 劃重點!
  • 白蘿蔔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吃
    一、為什麼秋冬適合吃白蘿蔔? 蘿蔔本名是萊菔,古時候就有人選擇其治病,在《本草經疏》就有記載,「服用萊菔根,可以下氣消谷,可以利大小便、去邪熱氣」。
  • 緊急提醒!一女子誤食野菜中毒,千萬別吃這些「毒草」!
    消化不良、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適當吃點「婆婆丁」。專家介紹,「婆婆丁」其實就是蒲公英,尤其適合肝火旺、火氣大、消化不良及便秘者食用。   以下野菜,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據專家介紹,野菜是有中毒的可能的,不過也不是說所有,只是部分野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