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構建「造血+補血+活血」的長效扶貧機制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作者: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CEO 孫建平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金融企業在脫貧攻堅戰役中被賦予了更高的期望與要求。中國平安持續投身脫貧攻堅戰,「三村工程」面向貧困地區深度推進,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中國平安「三村工程」已在全國21個省市或地區落地實施,累計發放扶貧資金227.84億元,惠及貧困人口73餘萬,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7036人,人均增收2500元,捐贈醫療設備升級鄉村衛生所949所,培訓村醫11175人,掛牌智慧小學1054所,培訓村小教師11826名,惠及貧困學生30餘萬。

作為中國平安「三村工程」的實施單位之一,平安產險責任在肩,盡銳出戰,依託集團「金融+科技」優勢,在「三村工程」統一規劃下,聚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業已形成以保險創新撬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精準連結貧困戶的平安扶貧保「造血」扶貧模式,以「防貧惠農保」產品穩固脫貧成效的「補血」機制,以科技助力脫貧攻堅有機銜接鄉村振興的「活血」方略,跑好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接力賽。

一、精準「造血」,激活產業扶貧新動能

對於我國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戶而言,生產技能缺乏,採用「輸血式」扶貧無法持續改善貧困戶的生活,實現脫貧致富,只有創新「造血式」精準扶貧模式,才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平安產險圍繞產業扶貧進行深度調研,發現貧困地區產業普遍存在啟動資金籌集困難、生產風險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基於此,平安產險認真貫徹銀保監會、平安集團的各項扶貧工作方針,以「真扶貧、扶真貧、精準到戶、建檔立卡、小步快跑」的原則落實扶貧工作,於2017年9月推出全產業鏈保險深度介入的造血扶貧模式—平安「扶貧保」。該模式通過在貧困高發地區圍繞扶貧產業,實現扶貧資金「免息免擔保」,落實農戶「見貨不見貸」的貸後資金閉環管理,打造覆蓋人、財、物的一攬子風險保障方案,幫助產業降低籌資門檻,實現農業產業信貸的協同互補,致力達到「1+1>2」的效果,帶動農村、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激活扶貧產業新動能。

截至2019年,平安「扶貧保」已支持13個省70個產業扶貧項目,累計提供產業扶貧貸款4.9億元,惠及貧困戶4.6萬名,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

(一)授人以漁,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

貴州臺江是平安產險開展產業扶貧的起點。針對這一國家級貧困縣,平安產險作了持續多年的捐贈後發現,捐贈並不能使真正的貧困人口因此受益,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造血」扶貧的新路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平安產險花了大量時間調研,與當地反覆溝通並認真聽取臺江縣上下的意見,最後採納當地建議,發展菌菇產業。

有了產業,還需要錢和模式。平安產險通過「事前提供免息免擔保的扶貧資金、事中運用『農險+科技』提供風險保險、事後藉助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助力銷售」,為臺江縣龍頭企業提供550萬元免息免擔保的扶貧貸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種植收入,同時為已投產食用菌贈送種植保險及價格保險,並為全縣5.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贈送意外保險,提供意外傷害及身故風險保障。這一模式解決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生產資金獲取難、農作物自然風險得不到保障等痛點,成為平安「扶貧保」全國首個成功試點地區。該模式被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評為「全國保險業主推脫貧攻堅十大典型」,獲得了銀保監會的高度肯定。

臺江縣食用菌產業扶貧項目通過貧困戶參與勞動生產,建立良性循環機制,目前已有17戶香菇大棚農戶、7戶灰樹花大棚農戶入棚生產,企業向他們免費發放34.2萬棒菌棒,同時對入棚生產農戶產出的菌菇進行保底回收。截至2019年11月,全年掛鈎入棚生產貧困戶共計產菇50.48萬斤,產生分紅總金額42.26萬元,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

(二)扶上馬更須送一程,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群眾

內蒙古烏蘭察布察右中旗,多年未摘掉貧困的帽子,旗內貧困人口有1.7萬餘人。當地海拔高、氣候乾旱,非常適合燕麥種植,但對於當地一般企業而言,生產資金是橫亙在眼前的一道坎。若能助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同時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就可促進幫扶成效的可持續。平安「扶貧保」模式通過將產業扶貧資金精準滴灌到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再發揮樞紐、輻射作用,帶動另一批企業和農民,進而實現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以內蒙古烏蘭察布察右中旗的陰山優麥為例。2018年3月,平安產險與烏蘭察布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貼補保證保險保費及銀行貸款利息的形式,通過銀行、政府、保險三方信貸風險共擔,為陰山優麥企業提供「免息免擔保」的流動貸款,幫助企業大幅降低融資成本,並快捷獲得優惠的貸款,為產業發展送去「及時雨」。截至2020年5月,平安產險已為陰山優麥連續3年提供免息免擔保扶貧資金9000萬元,支持其建立了3萬噸燕麥香米、2萬噸燕麥片、2000萬支燕麥杯加工生產線、3萬噸級原糧及產品倉儲庫等生產力資源。與定點幫扶的土牧爾臺鎮、科布爾鎮貧困戶籤訂訂單,按高於市場價20%的價格回收;通過提供優先就業機會,為貧困戶提供企業就業崗位等。自2018年起,陰山優麥產業扶貧項目已成功帶動1085戶(174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人均增收約3700元、2019年人均增收約3369.3元。

(三)扶志扶智並舉,發揮致富帶頭人引領作用

加強扶貧扶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除了為貧困地區企業降低融資門檻,提供協銷支持,還需扶貧扶志相結合,培養脫貧主動性,提升致富積極性,增強貧困群眾實現脫貧的決心信心。針對貧困地區創業者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低、技能培訓較少等問題,2019年9月,平安「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佛山開班,通過技能理論培訓、現場教學及致富帶頭人交流研討等活動,義務為江西定南臍橙企業的參訓人做培訓,拓寬創業思路、提升種植技能,激發創業致富帶頭人生產發展動力,帶動更多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同年,平安產險與江西定南縣人民政府籤訂扶貧合作框架協議,落地了江西首個平安「扶貧保」項目,該項目通過結合「政府+企業+合作社+扶貧戶+金融」協同合作管理方式,為企業提供產業幫扶,而企業則吸納周邊貧困戶,為他們提供生產培訓、技術和工作崗位,幫助貧困戶1180戶,年戶均增收2779元。

(四)攻克最後堡壘,幫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根據銀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銀行業保險業扶貧工作力度的通知》指引,平安產險把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戰「後半程」的首要任務。四川涼山州與雲南怒江州都是「三區三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9年6月,平安產險與四川涼山州扶貧開發協會、昭覺縣、會東縣人民政府及企業籤署「產融扶貧」框架合作協議,為會東縣藍莓產業及昭覺縣橄欖油產業合計提供3800萬元扶貧貸款,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職業農民+貧困戶」「龍頭企業+村黨支部/村委會+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累計帶動貧困戶222名,人年均增收超4000元。2019年,平安與四川涼山州昭覺橄欖油產業籤訂定向採購意向協議,採購總額超530萬;2020年疫情發生後,昭覺橄欖油產品訂單也受到衝擊,平安通過採購30萬產品訂單,又一次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019年以來,雲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設大滇西旅遊環線,全力打造世界獨一無二的旅遊勝地的戰略目標,其中怒江大峽谷在大環線的核心區域。經過與怒江州人民政府充分協商溝通,平安產險選擇對怒江州「農家樂」文旅項目進行扶持,該項目將帶動扶貧貸款2077萬,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僱傭貧困戶,平均每一農戶可增加收入2000元,預計將帶動貢山、福貢、瀘水共448位貧困戶脫貧。2020年3月15日,平安採購了雲南怒江州3大卡車大米,用於支援武漢抗疫,既保障了武漢人民的菜籃子,又緩解了「三區三州」貧困地區扶貧農產品滯銷壓力。

截至2020年5月,平安產險已在「三區三州」地區累計帶動產業扶貧資金8077萬元,重點幫扶地方特色農業扶貧產業發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二、防貧「補血」,築牢保障網、織牢「幸福網」

決勝脫貧攻堅並非終點,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當前,貧困地區的保險需求不斷增長並且日益多元化,脫貧攻堅重點人群成為保險業參與防貧開發的核心服務對象。根據中央文件指引,應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堅持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

2019年,平安產險根據各地政府實際需求,推出「防貧惠農保」產品,面向貧困戶、邊緣戶、監測戶三類人群,防範因病、因災、因學、因意外、因經營不善等五大致貧因素。2020年,平安產險進一步聚焦更高程度的兜底保障,開發與農產品價格,糧油、蔬菜等生活必備品價格掛鈎的民生保險產品,建立相對貧困農戶的長效幫扶機制,提升相對貧困農戶的抗風險能力,切實減少因價格風險等返貧致貧風險,真正讓「兩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築牢貧困戶收入的保障網,織牢脫貧群眾的「幸福網」。

(一)平安「防貧惠農保」,守住貧困戶的「錢袋子」

廣西羅城秉持生態立縣,野生毛葡萄作為防止石漠化的生態產業,成為當地的扶貧標誌產業之一。為保障毛葡萄種植貧困戶面臨的生產經營風險,兜底脫貧戶因災、因病返貧風險,助力地方政府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平安產險在為廣西羅城毛葡萄種植產業提供2000萬低息貸款基礎上,為全縣所有毛葡萄種植貧困戶捐贈「防貧惠農保」,在人身、財產保險責任基礎上,新增農作物收入保險責任,共計提2.42億元風險保障,覆蓋貧困戶1562戶(6496人)。

今年疫情期間,平安產險還向「三區三州」涼山州布拖縣捐贈防貧惠農保險,共覆蓋沙洛鄉、合井鄉、拖覺鎮、包穀坪鄉、俄裡萍鄉、四棵鄉、樂安鄉7個鄉鎮中的貧困戶和臨貧戶8715人,為每戶提供最高15萬元的保障金額,總保額2.66億元,防止貧困戶因自然災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房屋倒塌等致貧。截至2020年5月,平安產險為四川布拖縣、雲南怒江瀘水市等7省市,累計近26035名貧困戶捐贈防貧保險,保障風險14.67億元。

(二)消費扶貧「人人皆可為」,線上公益助力扶貧農產品上行外銷

解決了貧困區產品生產問題,面臨另一個難題:酒香也怕巷子深,農產品如何打開銷路?平安經過多次研討,在廣東省扶貧辦指導下,發起一個網絡消費扶貧公益項目——雲農場,將「三區三州」以及對口扶貧地區的扶貧農產品,比如涼山特級初榨橄欖油、廣西百色芒果、烏蘭察布陰山燕麥、贛南尋烏臍橙及寧夏中寧枸杞等,在平安三村暉、好車主、好生活等平安旗下APP平臺全面上線,通過構建「金融流量轉換成農產品銷量」的消費扶貧場景,全面推動消費扶貧項目落地,共同助力扶貧農產品上行外銷。

具體來說,廣大平安員工、志願者和客戶通過「雲農場」小程序,在農產品生長期以認領「一顆果樹」「一片燕麥田」等形式,提前以優惠價格預購扶貧農產品,待農作物成熟期,即可獲得對應等價值的農產品,包郵送到家;同時,參與認領的用戶可領取由農企頒發的電子認養證書,成為平安雲農場「農場主」。

此外,平安還將小遊戲、直播帶貨等元素與「雲農場」進行有機嫁接融合。用戶登錄「雲農場」虛擬認養種植小遊戲,完成澆水、施肥、收穫等遊戲任務,即免費獲得農產品兌換券或優惠折扣購買券,既可以兌換成農產品實物,也可以將兌換券轉贈給朋友,邀請他人一起來「雲種樹」,傳遞愛心。上線一個月以來,參與用戶超1000萬人次。

平安還將消費扶貧納入內部採購供應規劃,在烏蘭察布、上海、廣州、西安等地召開多場扶貧農產品推介洽購會,融合B端和C端資源。目前已完成內部採購1.43億元,截至2019年末,平安內部電商平臺累計上架扶持的扶貧農產品126種,覆蓋17省的28個貧困縣,總銷售額(含內部採購)達2.36億元。2020年平安還將在國務院扶貧辦、廣東省扶貧辦指導下採購1.5億元扶貧農產品,助力消費扶貧。

三、科技「活血」,助力脫貧攻堅有機銜接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出路是科技,活力在創新。在決定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平安產險核心聚焦「融資金、提品質、拓銷路、兜風險」四大農業產業應用場景,創新推出一攬子農業技術應用,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金融支農解決方案,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一)支持產業興旺,「保險+科技」促產業鏈價值升級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和正宗產地,但由於枸杞品牌缺少「標籤」效應、枸杞零售產品品質供給不穩定等,中寧縣仍舊是寧夏重點貧困縣。平安產險找準當地枸杞產業的發展痛點,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搭建產銷溯源平臺,融合「區塊鏈產銷溯源+溯源保險+食品安全責任險」新模式,推出了「溯源保」,通過生產品質管理、產品追溯認證、市場決策分析三大功能,幫助扶貧農產品提升供給質量、打造品牌效應。

具體來說,平安產險通過區塊鏈技術連接物聯網,實現枸杞全產業鏈溯源管理,幫助生產企業實時了解枸杞生長期的狀態、天氣影響等,並為每一畝枸杞地建立線上生產日誌,記錄操作人員加工過程,為提升品質管理提供依據。在此技術支持下,平安產險為寧夏中寧枸杞匹配「溯源保」,使消費者在了解枸杞生長周期的同時,也獲得平安「溯源保」提供的品質保證,進一步提升品牌認可度,形成品牌溢價效應,切實幫助中寧縣枸杞產業長效發展。

(二)優化鄉村治理,智慧農業一體化協助農險政務管理

為助力新時代鄉村治理,貫徹落實《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平安產險提出「智慧農業一體化方案」。該方案以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服務「三農」、保障民生為宗旨,以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為抓手,建立由政府、農戶農企、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智慧農業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農業保險全流程線上服務模式,讓農戶更容易參與線上承保、理賠,享受平安產險帶來的科技新服務;通過產品創新,按照「提標、擴面、增品」的總體思路,通過農村市場提高保障程度、差異化傾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增加地方特色品種保障和開展產品創新四個方面,創新升級農業保險產品體系,促進試點地區農業保險提質增效發展;通過模式創新,打造平安惠農模式,讓利於農戶,提升農戶獲得感與滿足感;通過服務創新,提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服務」,在發揮農業保險風險保障的基礎上,增加對政府和對農企農戶的增值服務,助力農險風險管理及財政效能,賦能農業全產業鏈持續發展。

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2020年年初,中國平安馬明哲董事長將「決勝脫貧」定為平安開年四大核心任務之一。面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平安產險將牢記使命,精準聚力,依託自身模式創新和科技優勢,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陝西省總工會:努力構建工農聯盟扶貧長效機制
    在脫貧攻堅中,省總工會不斷創新機制,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開發經驗和模式,產業扶貧、扶貧扶志、消費扶貧、勞模扶貧、東西部協作扶貧等方面創下多個「全國領先」,展現了新時代工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這意味著陝西省總工會打造的新時代工農聯盟扶貧機制揚帆破浪。
  • 相對貧困治理長效機制構建研究
    相對貧困的治理成為2020年後扶貧工作的主戰場,探索構建相對貧困治理的長效機制勢在必行。新時期的相對貧困治理機制的構建主要面臨政策有效性、脫貧可持續性、能力貧困、人文貧困、精神貧困等五大困境,通過建立健全制度保障、產業培育、能力建設、人文發展、心理服務等五大機制,以能力建設機制為核心,貫穿帶動其他機制相互聯動,構建起相對貧困治理長效機制。
  • 旬陽「五扶勵志」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案例入選《中國減貧奇蹟...
    旬陽縣「五扶勵志」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扶貧扶志案例成功入選。本書由各省扶貧辦主任推薦、國內扶貧專家學者點評,選取全國31省加、新疆建設兵團脫貧攻堅經典案例和扶貧扶志典型故事,為講好脫貧的中國故事,為脫貧攻堅歷史檔案的記錄保存、發展完善,為豐富全球減貧知識凝心聚力做出貢獻。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生動教材。
  • 建長效合作機制 助受援地造血生肌
    這是天津對口甘肅產業扶貧的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4.35億元,目前一期工程萬噸精製飲片生產基地已建成投產,全部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甘肅省最大的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基地。  為了引導企業落地、實現投資到位、帶動脫貧,天津市依託產業優勢,全力引導企業在受援地投資建設產業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建立起基於市場經濟規律的長效合作機制,幫助受援地造血生肌。
  • 教育扶貧,要變「外部輸血」為「自身造血」
    他身兼西藏大學生態學博導,克服所有困難,走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收集可能上百年後會對人類有用的植物種子,竭盡所學育人才,填補了西藏高等教育史的多項空白,培養出了一批藏族科研人才,探索出了高端人才培養的援藏模式,幫助西藏形成了人才培養的「造血」機制,而且這一「造血」模式已經成功複製到了其他西部少數民族地區。
  • 科技扶貧與生態系統服務提升融合的機制與實現途徑
    環江縣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態脆弱區,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將石漠化治理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形成了「環境移民-易地扶貧-生態衍生產業培育-生態系統服務提升」的科技扶貧體系,探索了生態系統服務提升與特色產業發展的長效扶貧機制,為我國西南喀斯特生態脆弱區的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模式樣板。
  • ...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推廣防貧保險機制助力...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帶來了保險扶貧、保險支持國家戰略、建立巨災保險機制等多份議案,體現著兩會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推廣防貧保險機制助力長效扶貧  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決勝年,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已經成為中央高度關注的當務之急。  周燕芳提到,防止新增貧困與返貧的實踐難點:風險和脆弱性是臨貧易貧人員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
  • 北京科技大學積極構建學生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北京科技大學積極構建學生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2008-10-30   近年來,北京科技大學堅持以服務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目標,不斷完善學風建設的領導體制,著力構建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華夏銀行:探索防返貧長效機制 提升金融助力脫貧攻堅質效
    近年來,華夏銀行以黨建引領建機制,金融扶貧、公益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駐村扶貧共同推進「1 6」精準扶貧模式,積極探索防返貧長效機制,持續提升金融助力脫貧攻堅質效。截至9月末,華夏銀行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5.5億元,累計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融資服務21532人,扶貧捐贈3982.31萬元。
  • 朱克江 :加快構建突發危機下的長效保險機制——後疫情時代商業...
    這樣一種機制,只能見諸於保障型商業保險制度的安排:事故發生前進行風險提示、風險教育、科學分析和及時預警;事故發生時整合資源、連結服務,綜合利用醫療、科技、出行、現金流等資源;事故發生後,及時進行保單賠付、損失補償、通融救助和公益捐贈等,從而對衝和彌補公眾災害損失,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三,御險方式是個體應對還是整體共生?
  • 陝西省總建立消費扶貧新長效機制
    2020-11-08 08:59:28 來源:西部網陝西省總工會「帶貨」3億元扶貧產品 建立消費扶貧新長效機制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楊帆)陝西省總工會消費扶貧供應商大會11月6日召開
  • 嚴立淼:用「造血式」扶貧構建產業支撐
    黨和政府歷來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億聯控股集團近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帶著真心實意、帶著真金白銀,通過多種形式長期堅持參與扶貧工作:迄今已向重慶、甘肅、四川、廣西、河南、山東等省市區捐獻精準扶貧教育基金、慈善公益款項累計達3100萬元;先後在重慶巫溪、城口,四川嶽池、宣漢、營山、蓬安、南江、平昌,甘肅定西、通渭以及雲南鎮雄等邊遠貧困地區投資500多億,開發建設27座城市現代商業和產業群落,為當地脫貧「造血」;積極做好介紹、推薦、牽線工作
  • 蔣和勝 鄒濤 李小瑜:積極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由此可見,實現穩定脫貧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需要兼顧當前和長遠利益,協調各方行動,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建立穩定脫貧與鄉村產業振興銜接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 中國扶貧基金會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20-12-03 17:00:18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劉菲菲)日前,以「社會力量加固健康保障,頂梁柱構建防返貧機制」為主題的中國扶貧基金會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階段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
  • 黃寶新:中國平安聚力三個方向 打造智慧扶貧新模式
    「三村工程」可以說是平安積極創新扶貧理念,舉全集團之力推出的重要載體,是落實總書記"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重要指示精神的實踐成果:以「村官」產業扶貧帶動發展之根,以「村醫」健康扶貧築牢脫貧之基,以「村教」教育扶貧打造未來之材。在探索扶貧長效機制的過程中,我們還逐步形成了「三環」和「三保」的扶貧體系,搭建起平安扶貧工作的四梁八柱。  創新扶貧機制打造「三環」。
  • 中國大地保險「防返貧保險」為穩定...
    原來,這是中再集團及中國大地保險針對"剛脫貧人口及處於貧困邊緣的人口因病、因災致貧返貧怎麼辦"的焦點問題,在助力循化縣成功脫貧摘帽的基礎上,發布"防返貧保險方案",為循化縣7萬餘循化百姓提供累計超百億的保險保障,將構築起堅實的脫貧攻堅"攔水壩"和"防火牆",為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提供有力保障,讓貧困群眾感受到"保險溫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保險力量",切實增強脫貧攻堅使命擔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彰顯國企責任
  • 構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長效機制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以此為指引,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堵點」,從四個層面積極構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長效機制,讓金融活水能夠暢通無阻地流向小微企業。
  • 省總工會「帶貨」3億元扶貧產品 建立消費扶貧新長效機制
    省總工會「帶貨」3億元扶貧產品 建立消費扶貧新長效機制 時間:2020 省總工會「帶貨」3億元扶貧產品 建立消費扶貧新長效機制
  • 深航:連通灣區與山區 合力「造血式」扶貧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1日消息:9月16日上午,深圳航空與深圳海關、桂龍果品、河源市紫金縣寅富合作社在寶安機場共同籤署扶貧合作框架協議,深航配餐部水果供應商東莞桂龍果品公司包銷深圳海關定點扶貧單位河源市紫金縣聯和村生產的「三紅蜜柚」,通過合力打通幫扶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建立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實現產業扶貧升級和脫貧攻堅提質增效
  • 齊心協力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第四,構建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扶貧資源共享共建、扶貧數據互聯互通、線上線下全面對接,助力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參與扶貧。在脫貧攻堅戰中,每家企業都在積極履行各自的社會責任,也都在力所能及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但現在尚未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