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的嬰兒大便幾次正常 2個月的嬰兒3天沒大便正常嗎

2020-11-13 中華網

2個月的嬰兒大便幾次正常

兩個月的寶寶大便怎樣才算正常?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寶寶大便知識。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一般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綠色,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

1、寶寶大便的氣味、含水量的變化。這種改變可能與寶寶生病有關。如果寶寶偶爾大便變稀,不能說明他有什麼異常,或有什麼感染。但是,如果他的大便呈水樣,伴有突然的顏色和氣味的變化及排便次數的增加,那麼,你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特別是當你覺得寶寶「精神不好」的情況下。

2、隨著寶寶的生長,吃下不同的食物也會引起大便的一些變化。例如,某種水果或蔬菜都會引起顏色和性狀的改變,一般你無需緊張。如果給寶寶餵食了某種食物後,他的大便變稀了,那麼,你應該立即停止餵食這類食物,過一段時間後,重新給寶寶嘗試,並且少量添加。

3、如果寶寶糞便中出現少量血絲,你需檢查他的肛門,看周圍是否有血管破裂的現象,若有則要去看醫生。如果糞便中出現大量的血液、濃汁、黏液,說明寶寶可能有腸道感染,須及時去醫院診治。

不同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餵養兒、人工餵養兒以及混合餵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嬰幼兒糞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進嬰幼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和減少腹瀉,並可以及早地發現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1、母乳餵養兒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餵養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右減至一天一次。

2、人工餵養大便:以牛乳餵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硬,呈中性或鹼性反應。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增加,便質柔軟。

3、混合餵養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餵養,若同時加食澱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餵養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

十天半個月不大便怎麼回事

對於嬰兒而言,大便正常也就意味著孩子是健康的。但是有不少寶爸寶媽們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之中,發現孩子有一天沒大便的現象。這可能是嬰兒攢肚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只需要對寶寶的飲食進行一定的調理就可以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嬰兒攢肚的相關知識!

一、症狀

攢肚一般在寶寶滿月後出現,攢肚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實際上它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的改變。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寶寶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於15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二、病因

"攢肚"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的不斷完善。當寶寶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寶寶胃腸道的消化酶增多,腸蠕動增加,而且變得規律,胃腸吸收功能比剛出生時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變好,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生排便反射,就出現了攢肚現象。

三、鑑別診斷

攢肚與便秘的鑑別,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如果是便秘,寶寶的便便就比較幹、硬,此外,可能還會伴有睡眠不穩、排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而"攢肚"期間,寶寶的其他表現一切正常。"攢肚"只發生在寶寶滿月前後至2個月的一段時間內,便秘卻在任何時期都可能發生。

四、持續時間

寶寶攢肚持續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寶寶攢個十天八天,也有寶寶會持續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每個寶寶的發育不一樣的,一般在兩個月以後大便會少一些的,只要是寶寶的消化好就不用緊張。新的研究提示:寶寶攢肚是為了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因此可以抓住時機培養寶寶良好排便習慣,做到有效預防日後的便秘發生。

相關焦點

  • 嬰兒大便一天幾次 嬰兒大便一天幾次為正常
    嬰兒大便次數增多有很多家長會在照顧新生兒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在大便有一些酸臭的味道,其實這也就是說明寶寶的腸胃以及餵養方式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寶寶的大便次數。那麼,寶寶6個月大便一天幾次?
  • 嬰兒大便次數對照表 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新生兒一天沒大便很多新生兒都會有幾天不排洩的狀況出現,出現這一狀況各位媽媽不要著急首先我們要了解發生的原因,從而去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也要學習更多的如何護理嬰兒的知識,讓自己的寶貝更好的健康成長,那麼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 1到2個月嬰兒大便次數 吃奶粉 兩個月嬰兒大便次數
    1到2個月嬰兒大便次數要減少胺基酸奶粉不能喝太久,要在需要的時間裡喝就可以,不能長期來喝胺基酸奶粉的。喝的時間太長了也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的,所以要在合適的時間裡喝,寶寶太小喝胺基酸奶粉拉是很正常的,如果出現各種不一樣的顏色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時間這樣就要去諮詢一下醫生了。
  • 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幾次算正常?
    「我家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這段時間總是排便不規律,有時候2、3天才大便一次,是便秘嗎?」關於寶寶排便這個問題,不少的新手爸媽都非常的在意。無論是性狀、次數、顏色的稍加變化都能牽動他們的心。可是樂媽想說,嬰兒時期的餵養和照料,爸媽們能做到事無巨細自然是有必要且非常好的,只是若草木皆兵,不僅人累,心更累!就拿這個事兒來說,1、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其實,這得分情況來看!
  • 1到2個月嬰兒大便次數 新生兒大便顏色次數怎麼看正不正常
    1到2個月嬰兒大便次數新生兒因為腸胃問題而出現腹瀉、便秘等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新生兒大便的顏色、形態來判斷,所以有心的家長們會了解新生兒大便的形態是否正常來關注他們的健康。新生兒大便顏色次數怎麼看正不正常?
  • 嬰兒的排便規律,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媽媽們知道嗎?
    那麼新生兒寶寶的排便有沒有規律呢,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呢?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天大便幾次?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大便次數較多,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寶寶也會一天排便7—8次。
  • 嬰兒大便次數減少是什麼原因 4個月嬰兒大便次數
    嬰兒大便次數減少是什麼原因母乳2月嬰兒大便次數是有彈性的,一般來講每天2-5次,尤其是每次餵奶之後就容易排便,母乳餵養排便次數就會更多一些,但是也有排便次數少的情況,那母乳2月嬰兒大便次數少怎麼回事?
  • 六個月嬰兒大便有奶瓣怎麼回事 六個月嬰兒大便墨綠色
    最好停母乳,用純胺基酸奶粉2周,大便能恢復正常,以後仍繼續胺基酸奶粉,根據寶寶臨床表現,這些類特殊配方奶粉至少要用3~6個月。如果需要更換成普通奶粉,需要一級一級慢慢過渡。如果特別想母乳餵養,母乳最多是全天奶量的一半。媽媽避食牛奶、雞蛋、海鮮(包括鯽魚湯)、豆類、堅果、熱帶水果2周,看看腹瀉、便血有無好轉。如果大便成軟便無潛血,一樣一樣食物從後往前加回去,每樣吃一周。
  • 成人每天大便幾次正常 正常成人每天大便幾次正常
    看一看,聞一聞,對比一下,從寶寶的大便中,機智的媽媽能發現許多的問題。沒錯了,當媽之後,誰還沒有點特殊「技能」吶。也有媽媽在觀察寶寶大便時發現一個問題:有時候寶寶一天可以拉好多次,剛換了紙尿褲不到一分鐘,又要換了;而有時候,寶寶一天就拉一次。我寶剛出生一個月不到,從昨晚到現在拉了有5、6次了,這是不是拉肚子啊!
  • 嬰兒大便不成型正常嗎?嬰兒大便不成型怎麼辦?看這篇就夠了!
    嬰兒大便不成型正常嗎?嬰兒大便不成型怎麼辦?我們先來看看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而母乳餵養嬰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次數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有的嬰兒則與之相反,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糞便並不乾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也是母乳餵養兒常有的現象,俗稱「攢肚」。而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為糊狀或水狀,裡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基本成形。
  • 事關粑粑|嬰兒經常5-7天排一次大便正常嗎?
    有些孩子父母有時候會諮詢兒科醫生娃子經常5-7天甚至10天才排一次大便正常嗎?今天羅湖醫院兒科醫生羅宇元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嬰兒便便的那些事」1、大便的量、顏色和硬度在同一個嬰兒可有很大的變化,而在相同年齡的不同嬰兒之間也同樣如此。
  • 每天大便幾次正常 成人每天大便幾次正常
    母乳餵養的寶寶平均兩個半小時吃一次奶,如果時間的間隔比較短的話,就說明寶寶沒有一次性吃飽,或者是由於自己的奶水太稀造成的,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一般都會在10次左右,只要是顏色正常,呈黃色或者是金黃色,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就沒事,慢慢的等到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以後,大便的次數就會有所減少了。新生兒大便的幾種異常情況新生兒的胎糞一般在生後3—4天內排盡,開始轉為正常的黃色糞便。
  • 新生兒大便次數多 一天幾次屬於正常
    (原標題:新生兒大便次數多 一天幾次屬於正常)
  • 嬰兒拉綠屎怎麼回事 嬰兒拉綠色大便正常嗎
    還沒有餵養過嬰兒的家長應對寶寶突發情況總是不知所措,所以家長們應多了解一些關於嬰兒成長相關的一些常識。比如嬰兒拉綠屎怎麼回事?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的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  一般以下情況都可能引起嬰兒拉綠屎情況:  1、在嬰兒沒吃飽的時候。  嬰兒如果沒有吃飽,因為餓而導致腸胃蠕動過快,這就會造成腸道中的膽紅素尚未轉換,然後順著大便中排出,拉出來的就是綠屎。  2、嬰兒在著涼或消化不良的情況下。
  • 嬰兒大便有粘液 寶寶大便一天多少次正常
    1.媽媽乳頭破潰出血,母乳餵養期間,特別是初期,媽媽的乳頭很容易破潰,如果孩子吞咽了媽媽乳頭破潰處的血液,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卻能查出潛血。這種情況孩子通常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家長不必緊張。2.服用了補鐵(鐵食品)製劑,如果孩子服用了含鐵的多種維生素製劑或補鐵的藥物,其中的鐵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會有少量經腸道排出。
  • 嬰兒大便綠色怎麼辦
    便墨綠色提示腸蠕動較快,這沒有什麼問題,就是腸子將食物推動的速度比較快,膽汁在食物中停留的時間比較短,結果大便顏色變綠;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大便呈墨綠色糊狀,稱為胎糞,2-3天內腔糞可自行排盡。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一天可以大便3-4次,甚至每塊尿布上均有些大便,呈金黃色。
  • 嬰兒大便綠色顆粒是有感染嗎 嬰兒大便有顆粒
    【問】四個月的寶寶不愛吃奶粉,大便一直是綠色的,有奶瓣,怎麼辦才好?【答】小兒腹瀉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可能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腸道外感染,建議只是單純的腹瀉,沒有脫水的話,給予消炎和止瀉藥控制腹瀉,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為主。【問】3個月嬰兒吃奶量太多會導致嬰兒大便綠色嗎?
  • 嬰兒大便次數
    吃牛奶嬰兒的大便次數相對於母嬰餵養的寶寶,人工餵養的新生寶寶大便會較少,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在孩子消化功能穩定下來以後,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數比較多,糞便質地較吃母乳孩子的糞便硬、發黃、有異味。
  • 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新生兒大便的性狀和頻次並沒有統一的規律,但是每個嬰兒還是有自己的「規律」。哪些情況是值得注意的? 正常大便的形狀和次數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 新生兒大便次數多 一天幾次是正常?
    新手媽媽要學會觀察寶寶大便,掌握寶寶身體資訊。不少媽媽有疑問,新生兒大便一天幾次算正常?新生兒出生後3天內會將胎糞排乾淨,便便開始轉變為金黃色。新生兒大便只要顏色正常,呈黃色或者是金黃色,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就沒事,慢慢的等到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以後,大便的次數就會有所減少了。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吃母乳的寶寶患便秘的機率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