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蟲咬傷 一晚五人看急診

2020-12-21 湖南頻道

  長沙晚報記者 彭放 通訊員 粟青梅  

  指導專家

  蔡進 湖南省名中醫、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黃鷹 長沙市名中醫、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蘭嵐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

  端午將近,按照習俗,人們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舉行一系列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活動。農曆五月溼熱瀰漫,細菌滋生,毒蟲活躍,正是仲夏疫病容易流行的季節,在民間被稱為「百毒月」。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專家通過一些溼熱天氣的典型病例,為市民健康支招。

  1.夜裡摸黑找水喝,被蜈蚣咬傷

  【典型病例】

  19日深夜,家住星沙的小睿(患者皆為化名)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看急診。他半夜摸黑到廚房喝水,在水槽邊倒水時,右手突然被蟲子咬了一下,他嚇得使勁一甩手,傷口劇烈疼痛。趕緊開燈,看到一條長約8釐米的蜈蚣掉落在水槽裡。

  【專家分析】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科主任蘭嵐表示,溼熱天氣蜈蚣、蠍子、蜘蛛等毒蟲活躍。蜈蚣白天隱藏在暗處,晚上出來覓食活動,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人們在沒注意的情況下碰到或踩到蜈蚣,使其受到威脅,它就會進行攻擊。最近,急診科接診不少被蜈蚣等咬傷的患者,最多的一次一晚有5名被毒蟲咬傷的來「報到」,他們往往在公園、山路或草多林茂的區域遊玩時被咬傷,或在老舊小區、靠近山區的家裡被咬。

  【健康提醒】

  蘭嵐提醒,市民去郊外遊玩時,儘量不要穿比較暴露的衣服,不穿拖鞋、涼鞋,儘量不要坐在草叢裡。如果發現家裡有毒蟲出沒,可以放置幾盒揭開蓋子的清涼油、風油精等,利用氣味驅除毒蟲。

  被蜈蚣等毒蟲咬傷後,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皮疹等,嚴重時出現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症狀。因此,一旦被毒蟲咬傷,在自己簡單處理後,應及早就醫。不同毒蟲的毒性各異,處理傷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蜈蚣的毒液呈酸性,被咬傷後應立即用肥皂水等鹼性溶液衝洗傷口,在野外可用蒲公英或魚腥草嚼碎後外敷傷口,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擦洗。黃蜂的毒液呈鹼性,被蜇傷後應該用食醋等酸性液體衝洗。

  2.吃下街邊涼拌菜,三名女工進醫院

  【典型病例】

  近日,星沙某公司的三名女職工在食堂吃過晚飯後,又在路邊攤買了一些涼拌的雞爪、豆筍當夜宵,吃過不久,三人相繼出現腹痛、嘔吐和腹瀉,經診斷為食物中毒。一名中毒患者回憶,當時覺得涼拌雞爪的味道有點怪,以為是放多了調料,沒有在意。得知一起吃晚餐的其他同事都沒有出現異常,三人判斷應該是路邊賣的涼菜出了問題。

  【專家分析】

  蘭嵐分析,時下氣溫升高,空氣潮溼,細菌繁殖快,食物容易發生腐爛或黴變,產生有毒物質。近期,因吃涼拌菜、隔夜菜引起腸胃炎或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明顯增加。此外,夏天誤食毒蘑菇的患者也比較多。

  【健康提醒】

  預防食物中毒,關鍵在於注意飲食衛生,牢把「入口關」。應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物,食物烹調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經貯存的熟食,食前要徹底加熱;生熟食物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汙染,不能用切生食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外出就餐時要選擇正規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流動攤販就餐;不購買包裝上沒有出廠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限等標籤的食物。

  3.溼熱交織,身體困重煩悶

  【典型病例】

  睏倦煩悶、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睡眠不佳、腹脹腹瀉……37歲的熊先生平時身體健康,近一個月卻感到各種不適,可做了一系列檢查都沒有發現器質性疾病,朋友推薦他看看中醫。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蔡進檢查發現,熊先生舌苔白膩,脈搏弦滑無力,詳細問診並排除心臟病等情況,考慮為天氣溼熱導致的不適。

  【專家分析】

  近段時間,蔡進每天接診五六個與熊先生有相似症狀的病例,檢查後沒有發現器質性疾病,通過內服香薷飲(香薷10克、厚樸5克、白扁豆5克,根據症狀有所增減)以清暑利溼,就醫者症狀得到緩解。蔡進分析,端午前後,空中熱氣降於地面,地上溼氣往空中蒸騰,溼熱交織,如果再加上工作壓力大,人體氣血運行不順,易出現煩躁鬱悶等症。

  【健康提醒】

  「端午時節陽氣已升,用藥不宜大溫,可用艾葉微溫通經。」蔡進建議,在飲食上,可食用新鮮艾葉做的艾葉糕,或取新鮮的荷葉洗淨熬水喝,也可用紅棗、薏米熬粥,對祛除暑熱、健脾利溼十分有效。夏季人體處於外熱內寒狀態,所以冷食不宜多吃。她還建議,要保持心情舒暢,沒有過多雜念,就會不急不躁,用豁達微笑面對周遭之事,就能盡享歲月時令之美。

  4.過度勞累後,男子急性腦梗

  【典型病例】

  最近,龔先生忙著張羅兒子的結婚大事,白天東奔西跑,晚上也沒睡好。婚事終於熱熱鬧鬧辦好,可就在第二天早上,家人發現他走路腳步不穩,說話含糊不清,趕緊呼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為急性腦梗。經過急救和康復治療,龔先生病情已經穩定。

  【專家分析】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黃鷹分析,急性腦梗的發作和氣溫關係密切。端午時節氣溫升高,天氣悶熱,氣壓較低,人們往往變得焦躁易上火,如果再加上過度勞累、休息不好,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健康提醒】

  黃鷹提醒,老年人夏季飲食宜清淡,適當多飲水,多喝清湯;外出時隨身攜帶常用藥物;保持作息規律,避免過度勞累;不要整天待在空調房,尤其睡覺時空調溫度不宜太低,也不要通宵對著風扇。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減弱,對氣溫感覺遲鈍,如果出現症狀輕微或「一閃而過」的頭痛、頭暈、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體感覺異常,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相關焦點

  • 夏秋季合肥市民小心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夏秋季節,毒蟲猖獗,很多人深受其害。據安徽省中醫院急診醫生汪四海介紹,僅該醫院,去年就收治毒蛇毒蟲咬傷患者1700多人,400多人住院治療,其中大多數集中在6至10月。
  • 大媽被不明毒蟲咬傷 肌肉溶解生命垂危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高溫天以來,江蘇省人民醫院每天接收3~4名遭蛇蟲咬傷的患者,數量較往年多,有的患者甚至被不明毒蟲咬傷,得了橫紋肌溶解症,以致病危。專家提醒,「二段梅」後,天氣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需及時就醫。
  • 林妙可被毒蟲咬傷 夏季毒蟲咬傷怎麼辦
    林妙可曬出被蟲子咬過、滿是紅腫的腳踝,稱拍電影過程中,竹林裡有一些毒蟲,雖然一直塗藥,但還是被咬了許多。在回復好友張籽沐的留言中,她也表示拍戲要穿劇組衣服,都在光腳。  網友留言:「好心疼」、「這畫面我還真不敢看」、「看著都好癢」。  延伸閱讀:被毒蟲咬傷怎麼辦?
  • 被毒蟲咬傷千萬別馬虎
    近半個月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瓶窯院區急診室最多一天收治了5名被毒蟲咬傷的患者。皮膚科副主任陳波說,高溫潮溼的夏季是毒蟲最活躍的季節。「每年這個季節,醫院急診室都會收治很多被毒蟲、蜈蚣、螞蟻等咬傷的患者。一旦被毒蟲叮咬,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近日來,市民被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頻頻發生。」7月4日,青島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 民間小偏方治療毒蟲咬傷有奇效
    一旦被毒蟲咬傷,一定要儘快進行正確的處理。常見的毒蟲咬傷包括蜂螫傷、蠍螫傷、蜘蛛螫傷、蜈蚣咬傷、蜱蟲叮咬等食療偏方綠豆蒲公英湯治毒蟲咬傷綠豆120克,蒲公英30克。每日1劑,連服7-10天薴麻根湯治毒蟲咬傷薴麻根15克,赤小豆100克。將薴麻根水煎取汁,入赤小豆煮至爛熟即可。
  • 被毒蟲咬傷及時治療
    進入夏季,正是各種毒蟲活躍的季節,人們遭遇毒蟲襲擊的機會也增加了。因此,了解一些被毒蟲咬傷後的急救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一、被毒蚊叮咬:可用清涼油、風油精或紅花油反覆塗搽患處。如有消毒三稜針,亦可先點刺放血,擠出黃水毒汁後再塗以上藥品,效果更佳。
  • 夏秋季毒蟲咬傷的救治措施
    作者:朱本浩夏末秋初氣溫高溼度大,是多種毒蟲活動最為猖獗的時期。據資料表明,每年這個時候被毒蟲叮咬的事件時有所聞。被毒蟲咬傷後不僅局部會出現瘙癢、紅腫、疼痛外,有的還會傳染某些疾病,嚴重者還回危及人的生命。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種被毒蟲咬傷後的救治措施,不妨一試。
  • 被毒蟲咬傷應該怎麼辦?
    夏日正是各種毒蟲的活躍期。人們衣衫單薄,去野外遊玩或探險時,萬一不慎被蜈蚣、蠍子、蜜蜂、黃蜂、螞蟥等咬傷,應該怎麼辦呢?本文將教你幾種應對毒蟲咬傷的簡易方法。   蜈蚣咬傷其傷口是一對小孔,毒液流入傷口,局部表現為疼痛、瘙癢,全身表現為頭痛、發熱、噁心嘔吐、抽搐及昏迷等。蜈蚣毒液呈酸性,用鹼性液體就能中和。
  • 寶寶被毒蟲咬傷後怎麼辦?
    在城市裡生活的孩子,一般不會有毒蟲咬傷的可能,如果假期外出旅遊時那就要注意這個問題。出行前,家長要配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毒蟲咬傷主要包括:蜈蚣咬傷、蠍子蜇傷、螞蟥叮咬、毛蟲蜇傷、毒蛇咬傷等。  表現  蜈蚣咬傷。
  • 一晚上6人被蜈蚣咬傷 還驚動了消防
    每年的4月到10月,都是蜈蚣等毒蟲活躍的季節,光是前天一晚上,市中醫院急診室就接診了6位被蜈蚣咬傷的患者。那麼,杭州哪些地方蜈蚣最多?被咬後如何處理?  毒蟲咬一口全身浮腫  「真當沒想到,被蜈蚣『啊嗚』一口,差點連命都沒了。」昨天,躺在病床上的沈奶奶還是一臉驚恐。這一口,半夜裡還驚動了消防官兵。
  • 毒蟲活躍 送你一份「夏季毒蟲咬傷急救手冊」
    夏季高溫潮溼,正是許多毒蟲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被毒蟲叮咬的新聞不絕於耳,這不,前幾天又有報導:有人因為隱翅蟲叮咬,出現休克。細思恐極!那麼南京地區夏季常見的毒蟲有哪些,當受到毒蟲傷害時,應該如何正確處理,為此記者採訪了江蘇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閔仲生,為您奉上一份最全的「夏季毒蟲咬傷急救手冊」。
  • 除了治蛇傷,它對毒蟲咬傷也有奇效
    近日,在《解放軍報》刊登的《怎樣應對蛇蟲咬傷》一文中提出,如被蛇蟲咬傷,可內服及外敷季德勝蛇藥片。這也是作者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0醫院皮膚科醫生桑軍軍結合2020年某部野外駐訓實例,為官兵講解如何快速診斷和救治蛇蟲咬傷時整理的。
  • 野外郊遊被毒蟲、毒蛇咬傷?別慌!這麼做就對了→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夏日正是各種昆蟲和爬行動物活躍度最高的季節,其中不乏一些毒蟲和毒蛇,而夏季也是大家郊遊頻繁的季節,如果在郊遊露營過程中,與這些小動物不期而遇,甚至發生意外。被蛇、毒蟲咬傷應該怎麼辦呢?在野外出行哪些氣味和顏色更容易招惹胡蜂?與蛇、胡蜂不期而遇應該如何躲避?一旦被毒蛇胡蜂咬傷蜇傷應該如何處理?
  • 蜈蚣咬傷險送命 醫生提醒春季謹防毒蟲咬傷
    醫生支招:發現遭毒蟲咬傷後,請先自我緊急處理因嫌屋子裡潮溼悶熱,重慶市秀山縣58歲居民向明英(化名)晚上與鄰居在院壩打牌納涼時被一條10公分長的蜈蚣咬傷。昨日,經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急診科緊急處置後,連續嘔吐被止住,生命體徵正常。
  • 林妙可被毒蟲咬傷令粉絲心疼 新戲中邋遢皮膚黑
    (原標題:林妙可被毒蟲咬傷令粉絲心疼 新戲中蓬頭垢麵皮膚黑(圖))
  • 又到我省毒蛇毒蟲咬傷高發期 浦江大伯遭遇兇猛五步蛇
    杭州市中醫院最近一周每天收三四十個毒蛇毒蟲咬傷的患者,皮膚科醫生提醒:天氣轉暖,毒蛇毒蟲也活躍了,要特別防護。尤其,毒蛇剛完成長久的冬眠還處於飢餓狀態,因此特別兇猛不好惹!另外,陳大伯的凝血功能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情況不是很好。王小勇主任說,浙江的劇毒蛇除了眼鏡蛇和銀環蛇外,常見的還有蝮蛇、竹葉青和五步蛇。從4月27日起,科室裡收治的毒蛇咬傷患者每天都有七八例,最多的一天是4月30日,一天就有10例,目前還在病房住院治療的還有8例,基本都是五步蛇、蝮蛇等。
  • 夏季如何預防毒蟲咬傷及處置方法
    所以,市民了解一些常見毒蟲咬傷的處置方法非常必要。  預防蜂蜇  到森林或山野出遊,儘量不用香水或氣味芳香的化妝品,攜帶的甜食和含糖飲料也要密封好,以免招蜂。  在山野叢林活動時,不要亂捅蜂巢,以免遭到群蜂攻擊。
  • 皮膚紅腫,疔毒瘡癤,毒蟲咬傷
    說明  皮膚紅腫,疔毒瘡癤,毒蟲咬傷時,可用藥棉浸少量藥水搽於患處。本品具有清潔消毒皮膚,消腫等功效。
  • 長沙一男子被不明毒蟲叮咬 致嚴重過敏性休克險喪命
    9月26日下午,在長沙市天心區經營飯館的張滬國在家門口被不明毒蟲咬傷頸部,咬後數分鐘就出現意識障礙、頭暈脹痛、全身皮膚發紅等症狀,家人緊急呼叫120將其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搶救,經檢查被診斷為「蟲咬傷、過敏性休克」。  據悉,張滬國平日工作雖然辛苦,但身體一直很好。9月26日下午,他像往常一樣打理中餐後,和家人一起收拾碗筷,突然,張滬國叫了一聲:「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