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同年齡食量標準是多少
不同月齡寶寶飲食
1. 研究表明如果媽媽的營養情況良好,乳汁分泌充足,6個月前純母乳餵養就可以滿足嬰兒的生長需求。母乳在6個月時達到質與量的高峰。但在4~6個月期間,如果發現寶寶看著別人吃就不停地蠕動嘴,身體向前探,流口水,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你也可以嘗試著給寶寶加一些輔食。
2. 國際衛生組織提供的最佳母乳餵養時間是0~2歲。
3. 輔食的加法是從一天一次開始,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後,根據寶寶的情況變為一天兩次。從一次一種開始,慢慢轉變為讓寶寶嘗試各種不同口味的食物,包括:米粥,過濾後的蔬菜汁,豆腐腦等。
4. 不管寶寶在哪個月齡,食物的添加都要求營養的全面與均衡,食物種類都應包括主食類、蔬菜水果類、蛋白質類。只是在6個月前由於寶寶的代謝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還不宜吃肉類及蛋白。如母乳不足,可用豆腐、魚等來補充此階段發育所需的高蛋白。
5. 從9個月開始,寶寶可以按照一日三餐吃飯,進一步養成飲食的規律性。
6. 在食物的加工中要注意遵循從軟到硬的過渡, 如果一味過軟,寶寶會養成囫圇吞棗的習慣,不利於咀嚼能力的發展。9個月時,可以把胡蘿蔔條放在不同的調味品(如糖或醋)中蒸一下讓寶寶磨牙,同時這也能發展寶寶的味覺。
嬰兒食量標準如何衡量:輔食添加&母乳
怎麼判斷寶寶吃飽了!
人工餵養的寶寶每次吃了多少奶,媽媽可以準確知道。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吃了多少奶,是否吃飽了,新手媽媽就心中沒底了。
母乳餵養時間掌控兩項標準
•不宜過長:寶寶吃奶的時間不宜過長,從奶汁的成分來看,先吸出的母乳中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隨著吸出奶汁的量逐漸增多,母乳中脂肪含量逐漸增高,蛋白質的量逐漸降低。吃奶時間過長,會使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引起寶寶腹瀉。其次,乳汁已吸空,再含著奶頭,吸入的都是空氣,容易造成溢乳。
•時間標準:一般認為一側乳房的哺乳時間為10分鐘。吸奶最初2分鐘,已經可以吃到總乳汁量的50%,最初4分鐘,可吃到總乳汁量的80%~90%,最後的5分鐘幾乎吃不到多少奶。所以吃奶時間越長,並不等於吃得越多。
足食的五大標準
1.乳房的自我感覺
媽媽在哺乳前,乳房有飽脹感,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哺乳後,媽媽會感覺到乳房鬆軟,輕微下垂。
2.吃奶的聲音
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聽到咽下的聲音,表明乳汁充足,如此連續約10分鐘左右足以餵飽寶寶。如果寶寶吸奶時要花很大力氣,或是吃完後還含著乳頭不放,表明寶寶沒有吃飽。
3.寶寶的滿足感
寶寶吃飽後會有一種滿足感,一般能夠安靜入睡2~4小時。如果寶寶哭鬧不安,或沒睡到1~2小時就醒來,常表示沒有吃飽,應適當增加奶量。
4.大小便次數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可反應寶寶的饑飽情況。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比較乾燥。如寶寶大便每日2~4次,小便8~9次,表示吃飽了。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綠色,糞質少,並含有大量黏液,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5.體重增長
體重的衡量是飲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據。體重增減是最有效的指標。足月新生兒頭1個月增加720~750克,第2個月增加600克。一般6個月以內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吃飽了。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較多,說明奶水充足;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於500克,表示奶量不夠,寶寶沒有吃飽。
另一種方法是在餵奶前後給寶寶各稱一次體重,其差額便是每次的餵奶量。出生3個月時每次餵奶量約為100~150克,6個月時為150~200克,達到這個數量表示寶寶吃飽了。
不同年齡段寶寶餵養
早產寶寶請計算出矯正月齡後對照。
一個月
母乳餵養:每2~3小時餵奶1次;
人工餵養:每次衝嬰兒奶粉90~120毫升,每天餵7次左右。
二個月
母乳餵養:每2~3小時餵奶1次,夜間可減少一次。
人工餵養:每次餵120毫升,夜間可減少一次,每天6次左右。
三個月
添加果汁:寶寶可適當攝入些果汁,如橘子、柳丁、番茄等,最好用新鮮水果壓擠成果汁,通常與等量開水混合。開始幾天可給寶寶吃10毫升,等寶寶適應後可慢慢增加至30毫升。
母乳餵養:每2~3小時餵奶1次,夜間可減少一次。
人工餵養:每次餵150毫升,每天5次。
四個月
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每天5次,夜間1次可以停喂。
果汁:每天1次,每次30~40毫升。
糊狀食品:寶寶可適當添加些果汁和菜泥。常見的果泥有香蕉、木瓜、蘋果、西瓜、桃子、梨子等,除成熟香蕉外,均應燉熟後給寶寶吃。開始寶寶可以先吃1湯匙,以後再慢慢加至3匙。
常見的菜泥有豌豆、胡蘿蔔、馬鈴薯、菠菜等,應煮熟到柔軟,弄碎,1次只給1種蔬菜,開始先讓寶寶吃1匙,以後可增至6匙。
麥片:可溫開水調服或牛奶與麥片混合,再加些糖,給寶寶吃3匙。
五個月
母乳餵養:每天餵奶5次,其中一次可用牛奶替代。
人工餵養:每次180~200毫升,每天5次。
肉泥肝泥:煮熟,弄碎,開始給寶寶吃1匙,慢慢加至2匙。
其他輔食與四個月相同。
六~七個月
母乳餵養的寶寶應開始用牛奶代替。
八~十二個月
奶粉:每次240毫升,每天4次。
果汁:新鮮果汁,添加開水量慢慢減至吃單純果汁,每天服用60毫升左右。
水果:寶寶可以開始吃生水果,應用湯匙刮給寶寶吃,每次3匙。
穀類、粥、麵條:可與碎肉、蔬菜共煮,每天可吃半碗。
下列食物可以在此階段添加,每天1次,每次可以餵1種新食物,等寶寶習慣後再添加另一種新食物,直到寶寶習慣吃4種以上不同的食物後,可以試著混合餵食。
蒸蛋:將蛋打在碗內,加水至8分滿,攪拌均勻後再蒸10分鐘。開始時給寶寶吃1匙,慢慢增至整碗。
豆腐:煮熟後即可服用。由1湯匙開始慢慢增加,每天可吃2~3次。
魚、瘦肉湯:用水煮熟,每天餵服5湯匙.
一歲後
各種食物、牛奶、水果按家常食物的做法做給寶寶吃,三餐與大人同時吃,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適當添加些牛奶或水果。儘量不要給寶寶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
吃出聰明
要想吃出聰明寶寶,爸媽要學的還真不少。
學會觀察寶寶
寶寶雖然還小,但他同樣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需求,我們首先要學會的是觀察寶寶,了解他的需求,並予以配合。比如家長們總在問,什麼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開始吃飯呢?
那就仔細看吧,當你給寶寶餵飯時,寶寶伸出小手去搶媽媽手中的勺子,就是在告訴你,我要開始自己吃飯了,這個時候往往是在6個月左右,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一歲。當寶寶發出這個信號時,爸媽就要為寶寶洗淨手,讓寶寶坐在嬰兒椅上,帶好圍嘴,甚至在地上鋪好塑料布,為即將面對的一片狼藉做好全面心理準備。一切就緒後,給寶寶一個柔軟的小嬰兒勺,配一個底部帶吸盤的小碗(否則寶寶會隨時把碗打翻),在碗裡放一點點的食物,你再拿另一個碗來餵寶寶。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言而喻了,寶寶既舀不著飯也不能準確地把勺放進嘴裡,而且會把食物弄得四處都是。
但寶寶得到了什麼呢?得到了一種機會,一種在內在願望驅使下,去提高某種機能的機會。我們為什麼要這麼早給寶寶這樣的機會呢?這是因為寶寶自身所發出來的要求,預示著某個敏感期的到來,順應並輔助寶寶的要求,會使他的某種能力在敏感期內得到迅速的發展和進步,當一個敏感期過去後,另一個敏感期會自然到來,這樣就會促進寶寶的發展。如果你不去觀察寶寶而是以自己心中的想法為標準,那寶寶的發展可能就會被人為地滯後了。在美國研究嬰兒能力發展的中心,那些被順應了需求的寶寶們在1歲時,已經能很好地用勺自己吃飯了,同時發展起來的不只是那些嬰兒的自理能力,還有手眼協調性和自信心……
學會引導寶寶
我們總是習慣於從成人的角度來看問題,所以常會不加思索地說:「寶寶,別用手玩食物。」殊不知,寶寶對事物的認識就是從觸摸開始的。當寶寶剛學吃飯時,用手幫忙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就像走路前要爬一樣。食物有各種質地、各種顏色且無毒無害,天然就是寶寶把玩兒的好材料,在摸摸嘗嘗的過程中,寶寶的認知和感覺統合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在國際最先進的教育模式中,都不強調「教」字,他們在意的是寶寶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所以教育最讓人花心思的事情應該是去尋找寶寶感興趣的點。而食物就是一個貫穿教與學的好載體。寶寶對食物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麼一定要拿著圖片告訴寶寶這是西瓜?讓寶寶摸摸真實的西瓜,在他面前切開,讓他看到這個有趣的變化,再任由他用手捏捏、用嘴嘗嘗,有什麼比實際印象和感覺更深刻的呢?
在寶寶吃小餅乾的同時,也可以讓他給小布偶動物們分,每人分兩個,1歲多的寶寶用這種方式就可以輕鬆理解「2」的概念。
在各種特色課中,烹飪課是寶寶們最喜歡的了,寶寶們在熟悉的食物中忙來忙去,聽著各種各樣與吃有關的故事和音樂,了解著世界上的風土人情和節日風俗,或分著麵團,或洗著菜葉,或拌著沙拉……樂在其中。他們的收穫是同蕩漾在臉上的喜悅一同增長的。
吃出快樂
為了讓寶寶多吃一口,我們經常看到家長會不顧寶寶的拒絕, 填鴨式地喂。其實這樣只會導致兩種後果:一是厭食,即寶寶對吃飯不感興趣,每逢吃飯就得連追帶哄。二是餵出營養過剩的肥胖兒。寶寶不但和成人一樣懂得饑飽,而且他比我們想像的更能幹。科學家們做過一個試驗,把一些嬰兒們放在不同的食物面前讓他們自由選取,結果,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嬰兒們每次的選擇都不盡相同,而且,每個嬰兒的選擇都是近乎理想的健康飲食搭配。這就給了我們啟示:我們要更多地信任嬰兒。
讓寶寶吃出快樂首先就要信任寶寶,給寶寶更多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呈現在寶寶面前的食物的多樣化是必要的。菜與飯分開,不同的菜也要分開。各種色澤的食物搭配更能引起寶寶的食慾,使他主動參與到吃當中。而且,這樣也有利於寶寶味覺的發展。重要的是,這樣做能便於寶寶選擇。寶寶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至於寶寶不喜歡但又很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也只能再想辦法變換形式讓寶寶接受了,有了被尊重的感覺,寶寶對食物的愛才會有增無減。
故事與食物的結合也同樣會增加寶寶對食物的興趣,這樣一來,食物在寶寶的眼中還會有更豐富的含義。
讓寶寶參與到製作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有了積極的參與,才會有嘗試的期待。
總之,保持食物對寶寶的吸引與興趣,讓寶寶感受到吃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把握好了這三點,才能吃出全優寶寶。
↑點擊藍字【桂林好寶貝孕嬰童】關注我喲!
爸媽 最愛好寶貝
關注桂林好寶貝,我們將定期為您呈現最新的產品資訊、最優的促銷活動、最棒的育兒知識。
好寶貝服務電話:0773-2835553 5815553 2806565
悅智寶貝服務電話:0773-2851599
好寶貝水育遊泳館(安新店):0773-2805353
✿關注好寶貝
點擊文章標題下藍字【好寶貝孕嬰童】一鍵關注
或點擊右上【...】選擇【查看官方帳號】
或搜索好寶貝微信公眾號【glhbb2805553】
或掃描二維碼
✿我要分享我我要分享要分享
點擊右上角【...】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實時查詢實時查詢
回復【1】好寶貝品牌介紹
回復【2】門店地址、電話
回復【3】好寶貝會員權益
回復【4】好寶貝近期活動
回復【5】育兒寶典、知識
回復【6】悅智寶貝品牌介紹
回復【7】悅智寶貝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