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點看本篇文章。今天吃貨們有福利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國長江裡的一種獨特的鯉魚,這種魚肉鮮鮮美,經濟價值高,每斤最高可賣600元!你知道是什麼魚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吧。
這種魚叫:巖原鯉為鯉科原鯉屬的魚類,俗名水子、黑鯉魚、巖鯉、墨鯉,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在長江上遊漁業中,經濟價值較高。產量不高,但它具有體腔小,肉原質嫩,味鮮美等優點,為人們所喜愛的上等經濟魚類。
這種鯉魚,體側扁,呈菱形,背部隆起呈弧形,腹部圓。頭小,呈圓錐形,吻較尖,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唇厚,唇上有不大明顯的乳頭狀突起,小魚則完全沒有。須2對,後對比前對略長,魚眼徑約等長。眼大。側線平直,側線鱗43-45個。背、臀鰭刺均特別強壯,後緣有鋸齒。背鰭外緣平直,基底長,分枝鰭條為18-21;背、腹鰭起點相對。胸鰭長,末端達腹鰭起點。頭部及體背部深黑色或黑紫色,略帶藍紫色光澤,腹部銀白。每一鱗片的後部有1黑斑。尾鰭後緣有1黑色的邊緣。在生殖期間,雄魚各鰭為深黑色,頭部有珠星。
營養價值:
巖原鯉體厚、體腔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間刺少、含肉率高,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6克、脂肪4.5克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特別深受消費者喜愛,為上等名貴食用經濟魚類。
由於江河的環境汙染,江河與湖泊間因水利設施阻隔對魚類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天然水體中遭受長期酷漁濫捕資源嚴重減退,巖原鯉在長江中下遊江段及支流水體中基本上處於瀕於滅絕。現已列為國家易危物種,為上等經濟魚類。畝產量可達350公斤,畝產值在70000元左右,是現代漁業由數量型轉向質量型的重要經濟魚類。現主要分布於長江上遊(三峽以上江段)的幹支流流域的水體中,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酉水、赤水河以及金沙江中下遊等江河有少量的分布。
巖原鯉的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5千克,生長速度一般,雜食偏肉性飼養餌料源廣而對人工配合飼料利用率較高,病害少和適應性廣等優點,適合於我國絕大部地區的池塘、湖泊、水庫、集約化等途徑飼養。我國如今已經開展巖原鯉人工繁育苗種和人工飼養技術的研究獲得成功,由於市埸前景較好及飼養經濟效益高,可成為淡水名貴魚類的人工養殖品種。
隨著長江上遊支流築壩閘的增加,阻隔了巖原鯉遷徙至產卵場的通路;再者高強度捕撈,尤其是大規模的電捕,對其資源的破壞極為嚴重;加之沿江工廠汙水排放造成水質惡化等致危因素影響,而本種魚類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群體得不到及時補充,故野生群體正趨於逐年減少。甚至有滅絕的危險!
小夥伴們,為了我們的後代更好的生存,讓我們大家一起好好保護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