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江裡的這種魚,肉鮮鮮美,經濟價值高,每斤最高可賣600元!

2020-11-18 騰訊網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點看本篇文章。今天吃貨們有福利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國長江裡的一種獨特的鯉魚,這種魚肉鮮鮮美,經濟價值高,每斤最高可賣600元!你知道是什麼魚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吧。

這種魚叫:巖原鯉為鯉科原鯉屬的魚類,俗名水子、黑鯉魚、巖鯉、墨鯉,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在長江上遊漁業中,經濟價值較高。產量不高,但它具有體腔小,肉原質嫩,味鮮美等優點,為人們所喜愛的上等經濟魚類。

這種鯉魚,體側扁,呈菱形,背部隆起呈弧形,腹部圓。頭小,呈圓錐形,吻較尖,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唇厚,唇上有不大明顯的乳頭狀突起,小魚則完全沒有。須2對,後對比前對略長,魚眼徑約等長。眼大。側線平直,側線鱗43-45個。背、臀鰭刺均特別強壯,後緣有鋸齒。背鰭外緣平直,基底長,分枝鰭條為18-21;背、腹鰭起點相對。胸鰭長,末端達腹鰭起點。頭部及體背部深黑色或黑紫色,略帶藍紫色光澤,腹部銀白。每一鱗片的後部有1黑斑。尾鰭後緣有1黑色的邊緣。在生殖期間,雄魚各鰭為深黑色,頭部有珠星。

營養價值:

巖原鯉體厚、體腔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間刺少、含肉率高,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6克、脂肪4.5克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特別深受消費者喜愛,為上等名貴食用經濟魚類。

由於江河的環境汙染,江河與湖泊間因水利設施阻隔對魚類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天然水體中遭受長期酷漁濫捕資源嚴重減退,巖原鯉在長江中下遊江段及支流水體中基本上處於瀕於滅絕。現已列為國家易危物種,為上等經濟魚類。畝產量可達350公斤,畝產值在70000元左右,是現代漁業由數量型轉向質量型的重要經濟魚類。現主要分布於長江上遊(三峽以上江段)的幹支流流域的水體中,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酉水、赤水河以及金沙江中下遊等江河有少量的分布。

巖原鯉的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5千克,生長速度一般,雜食偏肉性飼養餌料源廣而對人工配合飼料利用率較高,病害少和適應性廣等優點,適合於我國絕大部地區的池塘、湖泊、水庫、集約化等途徑飼養。我國如今已經開展巖原鯉人工繁育苗種和人工飼養技術的研究獲得成功,由於市埸前景較好及飼養經濟效益高,可成為淡水名貴魚類的人工養殖品種。

隨著長江上遊支流築壩閘的增加,阻隔了巖原鯉遷徙至產卵場的通路;再者高強度捕撈,尤其是大規模的電捕,對其資源的破壞極為嚴重;加之沿江工廠汙水排放造成水質惡化等致危因素影響,而本種魚類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群體得不到及時補充,故野生群體正趨於逐年減少。甚至有滅絕的危險!

小夥伴們,為了我們的後代更好的生存,讓我們大家一起好好保護環境吧!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種魚(320)丨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隨漁民出去收魚,見漁民收網,漁網入江海,深密且長,可潮水一漲一消,魚再也不見幾條…… 長江第一鮮 刀魚(學名Coilia ectenes Jordan),又稱刀鱭
  • 重慶:天價毛肚每斤要賣228元 專家:營養價值差不多
    原標題:  天價毛肚真的有每斤要賣228元  專家指出毛肚營養價值其實差不多,但口感確實存在差別  昨日,渝中區較場口,一火鍋店的服務員向記者展示高價的特供毛肚。
  • 長江刀魚遭過度捕撈或絕跡 最高價格每斤八千(圖)
    長江刀魚遭過度捕撈或絕跡 最高價格每斤八千(圖) 2012年04月03日 08:01 來源:央視《新聞1+1》 參與互動(  朱發兵:  (價格)一年比一年高,但是貨一年比一年少。  解說:  50年間,長江刀魚產量驟減,是生態惡化還是過渡捕撈?實行十年的限捕保護又為何收效不佳?  中國漁政執法人員:  都是違法的深水網。  解說:  長江三鮮,讓人垂涎三尺,如何不讓人望眼欲穿?
  • 長江刀魚也「瘋狂」 每斤漲到2800元!
    浙江嵊泗、江蘇江陰、上海崇明等長江沿線的漁民陸續開捕刀魚,刀魚市場隨之熱鬧起來。與過去4年不同的是,今年刀魚價格在經歷了4年回落後暴漲,昨天大刀平均批發價從去年同期的500元一斤暴漲至2800元一斤,大刀的零售價達到每斤3200元,二兩半大刀的零售價更要高達3500元/斤,中刀零售價也要高達1200-1300元/斤。無論大刀還是中刀,今年的零售價都是4年來最高的。
  • 中國高端稀缺水產食材
    長江作為重要的淡水水生物基因庫,擁有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佔我國淡水魚總數的48%。刀魚是一種洄遊魚類,與河魨、鰣魚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由於長江汙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刀魚產量逐年下降,曾在2012年出售刀魚的最高價位達每斤8千元。
  • 鮰魚被稱為「長江四鮮」之一,魚肉雪白有光澤,如今一斤上百元
    不過,這市場上的魚肉價格也是有高有低,有的魚好吃營養價值高市場價格也高。而有的魚便宜吃起來的口感也不好,那麼,今天小優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種魚名字叫做「鮰魚」它是長江四鮮之一。想必生活在長江流域附近的朋友一定是有吃過這一種魚的,過去農民經常會到河裡抓,而現在的話想抓到野生鮰魚的話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 中國「最貴」的3種魚,長江刀魚肉質鮮美,網友:第二種不敢吃!
    我們都知道魚的味道極其鮮美,一直都是中國人喜歡的食材,中國地大物博,魚類資源豐富,特別是對於那些臨海的城市,漁民們出海打漁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工作,所以魚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每當我們去到臨海城市旅遊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當地的特產就是各種各樣的魚。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那些最貴的魚。中國「最貴」的3種魚,長江刀魚肉質鮮美,網友:第二種不敢吃。
  • 鮮海參每斤最低10元 外形相似差價達3000元(圖)
    業內人士戲言,每斤2000元以下的幹海參,其營養價值和豬肉差不多。而某些不法商家通過在海參品種、養殖、加工等環節造假後,兩斤幹參居然能泡出一斤鹽。本報提醒您在購買海參時除了考慮價格,可別忘掌握正確的鑑別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買到物有所值的海參。  鮮海參藏著賣 每斤最低10元  日前,市民王靜海打算買些鮮海參,款待多年未見的好友。
  • 初春吃魚正當季 應時大頭寶最鮮美營養價值高
    其中,最不容錯過的當屬大頭寶,那份鮮美,那份滋養,在其它時節絕對吃不到。蟹子樓正在火熱進行的大頭寶美食文化節,便一口氣推出6種做法,讓食客們在最佳時節吃到最多口味的大頭寶魚。  初春大頭寶 全身都是寶  作為大連人餐桌上的常見海鮮,大頭寶的一般做法是拔腮去骨、除掉內臟,這樣一來,體長和小黃花魚相仿的大頭寶份量上損失不少。
  • 愛吃魚的你 這種淡水魚味道鮮美遇到不容錯過
    但是有一種魚味道非常鮮美,但是在廣東市場上也比較難買到,許多人對這種魚都趨之若鶩,它就是筍殼魚,筍殼魚原產於東南亞諸國及澳洲大陸,是蝦虎魚中較大的淡水名貴種類,因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廣受消費者的喜愛。雲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已於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先後引進我國珠三角地區,並作為特色品種得到推廣,成為熱門的人工養殖水產新優品種之一。
  • 又鮮又美的一種魚,被稱為「海雞」,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吃不膩
    最近天氣有點冷,小編周末在家裡呆著感到很無聊,不妨去逛逛附近的超市吧。今天想吃海鮮,小編我就去了賣海鮮的區域,轉了一圈兒,一眼就看到了銅盆魚,都是新鮮的,小編一口氣買了6條,銅盆魚在我們這邊難得一見,因為沒有辦法養殖,所以只能從野外捕撈,小編今天偶然在超市裡發現它感到很興奮。
  • 【每日農經】比目「怪魚」半滑舌鰨一條能賣將近三百塊
    苗大哥講,別看今天只捕上來一條鰨目魚,對他來講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漁民&nbsp苗志剛:一個月能撈六七條,七八條,價格在海貨裡它算最高的。  在河北省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這種剛剛打撈上的鰨目魚約3斤重,每斤賣200元,一條魚能賣近600元呢。不過,有時苗大哥也會將剛打撈上來的鰨目魚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  記者:這就開鍋了?
  • 這種魚賣到30元一斤,用它熬湯比鯽魚湯更鮮美,家裡人都愛喝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食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都能成為吃貨們的盤中餐。很多人喜歡喝魚湯,處理得好的魚湯不僅沒有腥味,還呈現出奶白色,鮮美可口,大多數家庭都喜歡在夏季和魚湯。
  • 俗稱「石斑魚」,3年長不到1兩,肉鮮美魚卵卻有毒,1斤賣近100元
    導讀:俗稱「石斑魚」,3年長不到1兩,肉鮮美卵卻有毒,1斤賣近100元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類在我們的餐桌上也變得很常見了,去到菜市場了一般都會購買一些,要麼是豬肉,要麼就是魚肉,這兩種肉類是在我國食用頻率最高的。
  • 鱘龍魚,是所有魚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魚類
    我們今天說的是鱘龍魚,有吃過的朋友們嗎?沒吃過的朋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吧,鱘龍魚亦單稱「鱘」。魚綱、鱘科。產於沿海各地及南北各大水域,為大型經濟魚類。是世界上少數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之一,是所有魚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魚類,鱘龍魚全身都是寶,其肉鮮嫩味美,其許多臟器都有一定的藥效或美容保健功能。人工淡水養殖、體重在5公斤以下的鱘龍魚,肉質優於名貴的三文魚;其生魚片口感鮮、嫩、脆、滑、爽,優於龍蝦;其軟骨(鱘龍魚通體軟骨)、皮、鰭、肝、腸等至少可烹製成30道以上美味菜餚。
  • 細數中國最珍貴的魚,最後一種全身是寶,價格很讓人吃驚
    「無魚不成宴」,這句話是在說魚在餐桌上的重要性,有了魚當主打菜,夥食瞬間就豐盛豪華起來了。經過各種各樣的烹飪方法,魚肉都變得細嫩鮮美,人通過吃一百克魚,就可以充分攝入一天的所需蛋白質,極易消化吸收。不僅如此,還能補充很多微量元素,因此這種低脂肪、口味佳的營養食材才會如此受歡迎。
  • 初秋8月,不差錢的可以買這魚,刺少肉多,營養價值極高,特鮮美
    初秋8月,不差錢的可以買這魚,刺少肉多,營養價值極高,特鮮美大家可曾記得張志和的那首《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裡面提到的一種魚,不差錢的話可以買點吃,刺少肉多,營養價值極高,味道非常的鮮美。鱖魚到底是什麼魚呢?其實他寫的鱖魚,俗稱鰲花魚,又叫桂魚、桂花魚、鰲花魚、季花魚,是一種兇猛性的魚類。
  • 5種最好吃的魚,常誤認是小雜魚,卻價值珍貴,第3種賣2千元
    說到吃魚,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魚野生魚成為許多家庭飯桌上的美食,野生魚在山間溪流或湖泊中,以水草、水生植物或浮遊為食生長緩慢,不僅肉質緊實口感細嫩鮮美,魚肉含有的營養比飼養的魚類更營養,野生魚中不乏珍貴美味魚類,比如鱖魚、刀魚、鰣魚等等,而在農村這5種最好吃的魚,常被誤認是小雜魚,卻價值珍貴,第3種賣2千元。
  • 象山馬鮫魚大量上市 價格已回落至每斤三五十元
    記者 張培堅 攝寧波象山港的馬鮫魚,透骨鮮 大飽口福正當時。「象山港藍點馬鮫魚,清明前後正當時。魚頭魚尾鹹齏煮,中間魚身刨鹽鹽。屋裡人多買一條,人少一段嘗嘗鮮。」昨天,在江東曙光菜市場賣水產的個體經營戶王紅梅,說起馬鮫魚來頭頭是道。她的攤位上,35元一斤的馬鮫魚不一會兒就賣斷了貨。
  • 神似草魚但卻煮不爛 這種魚賣到40元一斤還很搶手
    吃蠶豆長大、煮不爛的魚你聽說過嗎?在泰州靖江,記者見到了一種「怪魚」,它的學名叫「脆肉鯇」,是今年新引進的一種淡水經濟魚類。記者來到農場時,負責養魚的師傅正在往魚塘裡餵食。脆肉鯇原產於廣東省中山市長江水庫,是中山市地理標誌之一。脆肉鯇就是用草魚苗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