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蟲子,很多人都會感覺到毛骨悚然,現在很多00後之前的人,小時候可能都長過蛔蟲,長了蛔蟲一般就會導致身體消瘦,食欲不振了。這時候,家長們就會買來打蟲藥給我們吃,小編記得小時候後最流行的一種打蟲藥叫做「寶塔糖」。這種打蟲藥雖然是藥,但是很甜,小朋友都不會抗拒。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的打蟲藥越來越少,而我們熟悉的寶塔糖更是已經見不到了,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件商品的銷售量,自然跟他的需求有關了,小編這代的80後90後,很多人都在出生在農村,小時候的衛生條件並不是那麼好,所以可能就會出現長蛔蟲的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衛生觀念越來越強,小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愛衛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所以長蛔蟲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這種藥物也就被淘汰了。
再有一條「寶塔糖」是很多年前研發出來的產品,他們的技術已經落後了,市面上又不少更加先進的打蟲藥可以取代他們,所以「寶塔糖」被淘汰也是能夠理解的。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從成本來說了,「寶塔糖的製作需要一種叫做蛔蒿的植物為原料。而這種植物在國內不是特別適宜種植,所以會導致生產成本過高,當別的性價比更高的打蟲藥出來後,」寶塔糖就被淘汰了。
時代總是在發展,舊的事物總是在被淘汰,不過想起來小編還真的挺想念那個味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打蟲藥呢?還記得他的味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