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疼痛以為是肩周炎?錯,其實是肩袖損傷!

2020-11-13 大河報

  點擊上方「鄭州人民醫院」 可以訂閱哦!

  很多患者一旦肩關節疼痛往往都被診斷為肩周炎,其實有一大部分患者是肩袖損傷引起的肩關節疼痛,兩者治療有很大不同。

  不當治療,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病情反而會加重......

  案例一:

  56歲大姐肩膀疼痛,夜不能寐

  56歲的劉大姐(化名),從事餐飲行業。每天需要在飯店炒制烤魚用的香料。

  劉大姐說,其肩膀痛已經兩年多時間,去過很多醫院診治,醫生均說其是肩周炎。經過鍛鍊、吃藥,均不見有好轉,且肩膀越來越疼,晚上都無法入睡,非常痛苦。

  當她在門診找到骨三科的邢林卿大夫時,正用左手託著右手,表面痛苦,右側肩關節不敢活動,一動就十分的疼痛。

  邢大夫根據自己的經驗,考慮劉大姐可能是「肩袖損傷」而非「肩周炎」,並非常詳細的問了患者的病史。

  在為患者仔細檢查了肩膀情況並做了核磁共振後,結果顯示劉大姐右肩膀一根肌腱已經斷裂,也就是表面其肩袖撕裂,完全符合之前醫生的判斷。

  邢大夫告訴小編:「當肩袖撕裂以後,由於撕裂的肌腱回縮,不能自己癒合,因此像吃藥、封閉、按摩推拿、理療等保守治療方法對於肩袖損傷都難以奏效,僅能在短期內改善疼痛症狀;暴力推拿按摩有可能導致撕裂進一步擴大。

  多數患者需要通過手術將撕裂的肩袖縫回到骨頭上,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

  術後第二天,劉大姐的肩膀就不疼了,效果立竿見影,現已康復出院。

  案例二:

  71歲老漢肩膀疼痛多年,非常苦惱

  71歲的王大伯(化名),右側肩關節疼痛,已經兩年,且越來越重。現在右肩膀完全抬不起來,也幹不了家務。看過好多地方,貼膏藥,吃藥,針灸,封閉,都效果不好,非常苦惱。

  跟劉大姐的病因一樣,經過邢大夫詳細的檢查後,確定王大伯肩關節疼痛的原因也是肩袖撕裂,而不是肩周炎。

  王大伯非常激動終於找到了病根,並決定立刻住院治療。

  「肩袖撕裂只需要用關節鏡,肩膀周圍打三個黃豆大小的孔,利用微創技術,像縫衣服一樣把肩袖破裂的地方縫起來,創傷非常小,幾乎沒有出血,術後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恢復的非常快。」邢大夫說。

  經過手術,王大伯的疼痛已經完全緩解,功能等待逐步恢復。

  「現在,我晚上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我真是太高興了,非常感謝咱們骨三科大夫,徹底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王大伯說。

  術前,肩關節核磁共振提示:肩關節肌腱撕裂,回縮明顯。

  術前,X光片顯示肩關節骨頭增生,肩關節間隙變窄。

  術中,關節鏡下清晰可見:肩袖肌腱明顯斷裂,回縮;

  用關節鏡,微創的方法,把撕裂的肩袖肌腱縫合。

  鄭醫·科普

  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也稱為五十肩或凍結肩,是一種粘連性關節囊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是由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病變引起的關節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好發於50歲左右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肩部疼痛和活動障礙逐漸加劇,經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一般為1年左右),疼痛逐漸減退,功能慢慢恢復,最後自愈。」

  什麼是「肩袖」?

  肩袖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我們知道我們穿的上衣否有袖子,圍繞胳膊或者手臂一周,而在肩關節周圍同樣有一圈像「衣服袖子圍繞手腕」一樣有四塊肌肉的肌腱圍繞著,這四塊肌肉緊緊圍繞肩關節,他們負責肩關節的活動,一旦這四塊肌肉任何一塊損傷都會引起肩關節周圍的疼痛,這四塊肌腱也會像衣服一樣會破裂,這就是肩袖撕裂;

  ▲上圖為正常肩關節結構

  ▲上圖是肩袖撕裂的表現

  而肩袖損傷引起的肩關節疼痛,一般是女性病人比較多見,年齡大多在40-70歲之間,有時候肩膀並沒有受過傷,開始時疼痛並不太重,逐漸會加重,特別是晚上特別痛,治療上往往和肩周炎相反,不適合劇烈的活動,劇烈活動反而會加重病情;

  肩袖撕裂應如何治療?

  目前常規行關節鏡微創治療。在肩關節周圍做入路,進入器械操作。不同程度肩袖撕裂的關節鏡所見如下。

  ▲上圖為手術入路及鏡下所見撕裂的肩袖;

  ▲上圖為肩袖在關節鏡下修補過程

  科室介紹

  鄭州人民醫院骨科三病區(關節外科)

  目前有醫師9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醫任師2人、主治醫師2人及住院醫師3人,均為碩士研究生。

  診治範圍包括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性脫位、骨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患,主要開展髖、膝關節置換,髖、膝關節翻修、膝關節單髁置換,關節鏡手術,診療水平處於省內先進行列。人工關節表面置換技術治療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各種髖關節置換已全面步入省內先進水平。關節鏡主要治療各種關節滑膜炎、骨關節炎、關節游離體、半月板損傷、前後交叉韌帶損傷、關節粘連等,以其創傷小、康復快、費用少等獨特優勢。

  專家介紹

  尤笑迎

  鄭州人民醫院骨科三病區

  (骨關節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分別在北京大學關節中心、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骨關節科、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矯形及創傷學系關節置換外科及德國漢堡INDO-CLINIC(歐洲關節中心)進修學習骨關節專業。從事關節病診療多年,擅長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複雜的膝髖關節翻修手術及各類關節鏡手術。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

  專家介紹

  邢林卿

  鄭州人民醫院

  骨科三病區(骨關節外科)

  主治醫師

  擅長關節鏡下重建膝關節前後交叉韌帶、髁間棘骨折關節鏡下復位固定、半月板撕裂縫合、盤狀半月板成型等膝關節的微創治療;肩關節鏡下治療肩袖損傷,slap損傷,Bankert損傷,肩關節不穩,肩關節脫位,肩峰撞擊徵,肩周炎松解等肩關節疾病。踝關節鏡下治療距骨骨軟骨損傷,踝關節游離體,踝關節韌帶損傷,跟腱末端病等踝關節疾病。關節鏡下臀肌筋膜攣縮松解。以及關節鏡下治療肘關節炎,腕關節三角軟骨損傷等肘腕疾病。

來源:鄭州人民醫院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肩關節疼痛以為是肩周炎?錯,其實是肩袖損傷
    於是,運動傷也就越來越多起來,特別是肩袖損傷的人已經佔到肩痛患者的85%。為什麼肩袖這麼容易損傷?這要先從肩關節解剖說起。肩關節是由肱骨頭和肩胛盂組成的球窩關節,在肱骨頭的上方、前上方有肩峰和喙肩韌帶,肩袖夾在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縫隙裡,當肩關節外展、上舉時,肱骨可能會跟肩峰、喙肩韌帶發生撞擊、摩擦,造成肩袖損傷。
  • 以為是肩周炎,結果卻是肩袖損傷,肩袖損傷是怎麼回事?
    最近遇到一個患友,他前段時間肩關節只要一活動就感覺僵硬,伸不直,到那個角度就痛而且肩膀沒有力,胳膊都抬不起來,本來以為是自己運動過度導致的,結果這疼痛還一直持續著,晚上還痛的睡不著覺,經常被疼醒,也不能側一邊睡覺。他在網上搜索就覺得自己可能是肩周炎,反正是各種方法都用盡了,什麼推拿、按摩理療、針灸啊局部封閉、貼膏藥什麼,結果呢,還是不見好轉。
  • 右肩疼痛十幾年以為是肩周炎 一檢查是巨大肩袖損傷
    來自山東臨沂的彭女士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長年累月的勞作讓她的右肩疼痛了十幾年。十幾年來,彭女士一直以為自己的肩痛老毛病是肩周炎,疼痛發作時也試了各種方法止痛,比如吃止痛藥、按摩、敷藥等,但這些方法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舊反覆發作。
  • 以為是肩周炎,不料卻是肩袖損傷!治療肩袖損傷你要遵循這幾點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出現肩膀疼痛你以為是肩周炎?但可能它是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和肩周炎我們要懂得區分,對症下藥才更容易治癒。肩袖損傷是軟組織或肌肉的損傷,絕大部分的患者為肩袖部分損傷。所以治療肩袖損傷,要因人而異。一、肩袖部分損傷採用的方法佔百分之八九十的病人都可能是肩袖部分的損傷,對此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措施進行保守治療。
  • 肩袖損傷,是肩關節疼痛的「頭號通緝犯」!
    1.長期肩關節疼痛,遷延不愈,其實是肩袖損傷。 引起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肩周炎,肩袖損傷,肩峰撞擊,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Slap損傷,肌腱鈣化等等。其中肩袖損傷是引起肩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佔肩關節疾病70%以上,是肩關節疾病發病率最高的頭號通緝犯。
  • 肩周炎「陰影」下的肩袖損傷
    健康知多少 很多老百姓遇到肩關節疼痛,手不能上舉,就會認為是肩周炎,然後按照肩周炎的治療方法來治療,卻越練越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其實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
  • 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65歲肩袖損傷患者終於手術
    然而,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經過仔細檢查,我們對這位患者所做出的具體診斷是1.右肩袖損傷,2.肩峰撞擊症候群,3.肱二頭肌長頭腱肌腱炎。這種情況,並非單純的肩周炎,需進行微創手術處理,還需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鍛鍊。」
  • 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65歲肩袖損傷患者終於手術
    然而,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2020年7月中旬,申女士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右肩MR(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右岡上肌撕裂傷及肩胛下肌退變,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積液,關節積液。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濤介紹說:「患者自認為是肩周炎,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 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都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按照網上宣傳的辦法每天做「爬牆」運動,但疼痛症狀並沒有緩解。那他們是真的得了肩周炎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盲目訓練不僅不能改善症狀,還會造成二次損傷。
  • 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都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按照網上宣傳的辦法每天做「爬牆」運動,但疼痛症狀並沒有緩解。那他們是真的得了肩周炎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盲目訓練不僅不能改善症狀,還會造成二次損傷。
  • 肩袖損傷?啥是肩袖?跟肩周炎有什麼區別?
    66歲的雷女士右邊肩關節痛了6個多月,開始還不嚴重,間斷疼痛,近兩個月迅速加重,肩關節活動範圍下降,疼痛持續不能緩解,這2個多月沒睡過一個好覺,以為是肩周炎,吃藥、貼膏藥、理療、針灸、拔罐等治療試了個遍,沒有半點效果。
  • 【治療分享】肩關節活動受限,你必須分清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
    肩關節損傷作為最常見的損傷之一,關節活動度受限與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在治療的過程中經常遇到單次活動度改善較為明顯與即刻效果不佳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判斷肩關節損傷是肩袖肌肉損傷引起與肩周炎引起就對於療效的判定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就為大家講述肩袖肌群損傷與肩周炎的鑑別。
  • 不慎摔倒當心肩袖損傷,長期肩關節疼痛切莫誤診為「肩周炎」
    不慎摔倒當心肩袖損傷,長期肩關節疼痛切莫誤診為「肩周炎」(供圖/網絡)仁濟醫院創傷骨科韋民、周欣醫師提醒讀者,當肩關節出現長期疼痛史時需要提防肩袖損傷的可能,肩袖損傷在60歲以上由於肩痛為主訴而就診的老年人病人中非常常見,患病率高達70%,遠遠高於所謂的「肩周炎」。
  • 健康科普:肩周炎和肩袖損傷怎麼區別?如何改善疼痛?
    說到肩部疾病,肩周炎和肩袖損傷是為人所知最多的。肩部沒有外傷也出現疼痛,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肩周炎。但實際上肩袖損傷的發病人群比肩周炎更多,這兩種疾病因症狀相似,有時候肩袖損傷被誤認為是肩周炎,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自我區分肩袖損傷及肩周炎,又該如何防治。
  • 肩袖損傷是什麼?和肩周炎有什麼區別?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為肩痛無非就是得了肩周炎,只是小毛病,自行在小區內鍛鍊就好了。但是未曾想到越鍛鍊,肩周疼痛症狀越重。不僅未能解決原有問題,反而使肩痛症狀惡化。實際上,導致肩痛的原因有多種,其中肩袖損傷和肩周炎是最為常見的兩種疾病,同時也是最易被大眾混淆甚至被誤診的兩種肩痛疾病。
  • 【健康科普】持續肩痛並非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肩痛困擾的情況非常普遍,往往會在運動或是提重物後出現疼痛。由於輕中度疼痛通過休息即可緩解,沒有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等到疼痛無法忍受時才就醫。  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都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按照網上宣傳的辦法每天做「爬牆」運動,但疼痛症狀並沒有緩解。那他們是真的得了肩周炎嗎?
  • 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 快速鑑別法
    臨床常表現為肩袖局部炎症、水腫、疼痛、肩關節功能障礙等。肩袖損傷不僅會引起肩部疼痛,還會影響肩關節活動度,使肩部活動受限,影響正常活動,給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急性肩袖損傷者:主動活動多受限,被動活動一般不受限,但也有少部分特殊。 4. 活動受限程度:對於肩周炎來講,主動和被動活動皆受限明顯。很多慢性肩袖損傷,主動、被動活動往往受限不明顯。 5. 病程:較長時間的慢性肩關節疼痛輕度患者,如果說病程超過1年,疼痛又不明顯,一般為慢性肩袖損傷。 6.
  • 肩關節疼痛,當真是肩周炎嗎?
    肩周炎是一種粘黏性關節囊炎,目前是指凍結肩,有的是因創傷而引起,多數原因不明。肩關節出現疼痛,主動與被動活動均受限,有的影響梳頭,系後面扣子,甚至患者的個人衛生也存在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疾病的病程長,通常達2年之久,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有的會殘留後遺症,如抬不起肩膀等問題。可見,肩周炎僅僅是抬不起肩膀的一個因素,更多的原因是肩袖損傷或肩峰撞擊徵。
  • 肩膀疼≠肩周炎,多是肩袖損傷
    近日,家住鄭州市金水區的李女士經常感到肩部疼痛,懷疑自己患上了肩周炎,貼了一周通絡祛風膏藥也不見好轉。到醫院做了一系列肩關節查體後,醫生告訴李女士,她患上的並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
  • 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惹的禍!
    很多朋友出現肩關節疼痛,首先想到肩周炎。目前,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詞,人們出現肩部疼痛,往往會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而進行肩關節大幅度的運動練習。 由於肩關節不適當的運動,從而造成肩關節疼痛遷延不愈,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但其實,他們口中的肩周炎,可能是肩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