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食管、胃、小腸、結腸和膽道系統均為軟組織結構,必須通過造影才能顯示其形態。從今天開始,市一君分兩期為大家介紹消化系統造影檢查的一些基本知識,趕緊收藏漲姿勢啦~~!
消化系統造影分為上消化道造影和下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為食管造影、胃十二指腸造影;下消化道為小腸、結腸鋇灌腸造影。消化系統的檢查方式分為鋇餐和鋇灌腸兩種。鋇餐包括食管、胃、小腸檢查,鋇灌腸主要是用於結腸檢查。
消化道檢查方法的特點是透視與點片相結合,醫生們會根據透視所見攝片,在檢查中除可觀察形態變化外,也要了解功能的改變。趕緊來看看食管造影和小腸造影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吧!
食管造影
食管造影是食管病變的基本檢查方法,通過透視、點片,觀察其形態及其運動功能是否異常並作出診斷。
疑有食管癌、賁門痙攣、食管炎、食管靜脈曲張、食管異物、食管先天性異常;肺癌或食管癌不能從胸部攝片及症狀方面鑑別者;觀察是否有甲狀腺塊影壓迫食管。
一般用比例為3:1或4:1的鋇餬口服,對有梗阻症狀的患者,應按最近進食狀況給予較稀的鋇劑。
1、患者取站立位,先做常規胸部透視;
2、在受檢者吞鋇的同時,透視觀察食管在不同充盈狀況下顯示的輪廓和黏膜像及食管的蠕動、柔軟度和通暢度,並需做多方位的透視及點片。
一般無禁忌症。
一般而言,無需特殊準備。
小腸造影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十二指腸屬於胃腸造影檢查範圍,小腸造影主要是檢查空腸和迴腸。
小腸造影的適應症為「腸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和腹脹者;疑有小腸炎症和腫瘤者」。
1、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是檢查小腸病變最佳方法,在透視下觀察,將導管經鼻腔或口腔插入,直達十二指腸空腸曲,注入40%的稀鋇600ML,充盈整個小腸,再經導管注入氣體,使腸腔擴張即可,仔細觀察小腸的細微結構和輪廓攝片。
2、口服法:A、通常採用一次服鋇法,口服40%稀鋇600ML後,每隔30分鐘觀察一次,直至鋇劑到達回盲部;B、多次服鋇法:每次服鋇200ML,分3-4次服下,間隔30分鐘,最後一次服完後,觀察全部小腸。
口服法即可觀察形態又可觀察功能,檢查過程中均需要仰臥位,檢查順序為左上、左中、右上、右中腹繼而下腹和盆腔。充分觀察小腸的輪廓、黏膜及其分布情況和移動性,需多方位觀察,結合加壓推開大腸並使小腸散開,口服胃復安25mg可促進腸蠕動,縮短造影檢查時間。
急性胃腸道大出血、腸穿孔患者不適合做小腸造影。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部 放射科 供稿)
關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訂閱號】下期來看《關於胃十二指腸造影的那些事》
投稿郵箱:gzno1hosp@163.com
如果您喜歡今日內容,記得點讚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