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陷,家長教育內向型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2 騰訊網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獲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

從成人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閒下來的時候是邀請人出去玩,還是更願意一個人獨處,從而可以判斷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種:前者是外向,而後者是內向。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性格是由基因決定的。

人們的大腦神經遞質編碼不同,內向孩子的神經遞質是以乙醯膽鹼為主導,它的特徵是休息和吸收,這類孩子就如同一個蓄電池,能量都保存在他的體內。

但是由於乙醯膽鹼這種神經遞質,會減緩人體的活動以保證大腦的專注,所以大部分內向的孩子都不太愛動,但是卻能享受長久的專注。

而外向孩子的神經遞質是以多巴胺為主導,它的特徵是加速戰鬥,這類孩子更像是一塊吸鐵石,「金屬」越多越能產生興奮,能量回血比較快,人稱「人來瘋」。

所以走出家門這件事情,對於外向型孩子來說是獲取能量,而對於內向型孩子來說是消耗能量。

可是有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覺得內向的孩子老實、容易被欺負、不善交際,甚至冒不了頭。

事實上,孩子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那作為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性格偏內向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要坦然接受孩子的一切,不要讓孩子因為自己的性格而感到羞愧,因為內向並不是缺陷;

其次,家長要善於傾聽孩子的「聲音」,及時了解他的需求;

最後,家長要教孩子行事符合自己的氣質,然後努力地發現他身上的優點和潛力。

在教育內向型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一、家長不要總是試圖和孩子講道理。

因為偏內向型的孩子本身就容易思慮過度,比如:把一個很小的問題無限地放大,然後不停地「折磨」自己,而家長不停地「講道理」只會讓他變得更加焦慮。

二、家長不要實行 「嚴厲」教育。

經常受到家長「嚴厲的批評」會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孩子會變得不願與人交流,甚至會變得孤僻;

一種是會激發內向型孩子的叛逆性,他會變得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嚴重的還會做很多出格的事情。

三、不要強迫孩子交朋友。

因為這麼做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緊張,所以家長不妨耐下心來觀察孩子是否願意主動去融入集體。

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有時候自己獨處或者是看別人玩他會感到更開心,所以家長不必因為他的「不合群」而過度緊張。

家長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內向型的孩子?

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寬容和寬鬆的環境,同時,家長還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給他信任和穩定的節奏,最終才能讓他快樂。

一個內向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愛和空間。

家長其實不需要刻意地去改變孩子的性格屬性,這只會讓他在不擅長的領域遭受挫折,而是應該在他的優勢領域為他建立一個全力發揮和成長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尤其是當幾個孩子聚一起時,別人家的孩子見人落落大方能說會道。再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開口叫人,再清明的家長在眾人面前掛不住臉面時,都會覺得心裡頭窩火。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個性特徵,並不是人格缺陷。《零零後》是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追蹤零零後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係、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等現實的教育話題連接著每個家庭。
  • 孩子內向不是病,卻有可能成為「迴避型人格」,家長應注意
    通過仔細觀察家長發現周周更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內向是孩子性格的一種,但是過度內向遇到事情總是害怕退縮,這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這也正是令周周家長感到困擾的一點。內向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展。
  • 寶寶內向又不是性格缺陷,你急什麼?
    寶寶內向又不是性格缺陷,你急什麼? 關於孩子的性格,家長們大多希望他們是外向,覺得這樣的孩子到了哪裡都大方得體,見到陌生人也不會羞怯。而內向則被定義為膽小、孤僻、人際交往能力差。
  • 教育心理學:孩子性格內向?父母一定要注意這6點,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性格能夠活潑開朗、性格外向、討人喜愛。可往往有一些孩子不愛說話,或者不善於交際,大家稱這類孩子為內向型孩子。可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競爭,內向型的孩子似乎不那麼佔優勢。
  • 家有內向寶寶,父母應該怎麼做?_性格心理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家有內向寶寶,父母應該怎麼做?  面對內向型的孩子,在提問時父母除了要有耐性,還需要注意發問的技巧。內向性格的孩子,如果被一下子問到一連串的問題,他會格外緊張,甚至語無倫次,無法思考。因此,在提問時,不要追問太多的問題,要慢慢來。  4、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類似的情況發生過許多次,東東變得越來越沉默了,姑姑常常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對於東東內向的性格很是著急,卻找不到得當的方法來引導東東,每天只能靠嘮叨、訓斥與東東單方面交流。其實很多家庭裡都有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不願展示自己,常常被人忽視,被家人責怪。
  • 男孩性格內向,被爸爸「丟」火車站:孩子內向真不是壞事
    文|爸媽盒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性格,有些孩子會外向,有些孩子會內向,但無論是哪一種性格,都會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家長在培養孩子性格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認為性格內向的孩子,會不那麼容易被人喜愛。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 內向=懶、笨、慢、悶?內向是缺點?一本書解讀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我想,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對此都會有共鳴,喜歡獨處勝過熱鬧是內向型性格人的一個常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將內向與懶、笨、慢、悶畫上了等號,內向型性格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身為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或善意或惡意的提醒:「這孩子不愛說話。」
  • 孩子性格內向,逼迫孩子開朗?內向的孩子身上,都有潛在優勢
    小女孩的媽媽就說了一句:「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性格太內向了。」語氣裡滿滿的都是恨鐵不成鋼的遺憾。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內向,都很擔憂,也很困擾,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變得外向一些,甚至強迫孩子變得開朗。但是內向真的不好嗎?孩子內向的時候,家長又該怎麼做才好呢?
  • 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過度擔心是因為你對內向性格有誤解
    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活潑,擅長無人交流,可總有那麼一些孩子與父母的期待截然相反,於是父母們就開始著急了,逮著教育專家就問:孩子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怎麼辦?有這種擔心和焦慮的父母,其實是對內向性格有誤解,這個誤解來自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這三個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間的紛爭。
  • 患上「內向恐懼症」的家長:聽到內向就焦慮,內向真的不好嗎?
    很多家長都羨慕那些擁有外向性格的孩子,尤其是當自己的孩子性格恰好有些內向時,家長們更是感到十分擔憂,這種情況甚至可以用「內向恐懼症」來形容,足以表現家長對孩子內向的性格是多麼的排斥與厭惡。其實這是一個認知誤區:很多家長認為內向性格是負面性格,是有缺陷的,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這可大錯特錯了,內向本身就不是負面性格,內向的孩子也同樣具有優勢,家長對此大可不必「過度焦慮」。
  • 內向是性格缺陷?孩子的性格沒有好壞,要接納而不是改變
    性格沒有好壞,要接納而不是改變 人的性格有內向、外向止分,是天性使然。兩種性格雖然各有優劣,但並沒有好壞之分。因此想要改變孩子已經漸漸形成得性格無異於逆水行舟,費力而不討好。
  •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答案與你想得不同,父母別急著貼標籤
    文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世界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性格,性格會存在個體上的差異。許多家長關注自己孩子的性格,對外向型性格趨之若鶩,對內向性格的孩子滿懷擔憂。
  • 孩子的內向性格由哪些因素決定?腦研究專家:大腦的生理結構不同
    其實並不是「拋頭露面」的人都是性格外向的,有很多名人也會覺得自己是內向的人,比如馬雲,他可以在人前侃侃而談,但在接受採訪時他覺得自己私下裡卻是一個內向的人;還有俄羅斯的總統普京,在他的自傳中,他的夫人曾回憶,普京打動他的就是他的坦率和樸實的語言,剛剛交往時甚至不知道普京具體的工作,但是內斂低調卻讓她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信賴和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屬於後者,性格很是內向,都在一起住了好幾年了,這個孩子見到我們都很陌生的感覺,從來也不到樓下去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幾乎都沒有聽到過這個孩子大聲的說話,總是一副很小心翼翼,膽怯的樣子。其實,很多性格太過內向的孩子,相比較調皮外向的孩子很乖巧懂事,很容易帶,讓家長們省心不少。
  • 毛不易的內向不是缺陷,內向只是性格的一種
    薛之謙更是對他讚不絕口,相信大家也更是忘不了毛不易參加選秀時,喝酒了才上臺演出,讓小五君想起了古代的詩人,喝酒後就開始寫詩創作啊。毛不易原名王維家,而毛不易這個名字是他初二時自己改的,不易並非是不容易,是不改變,想要一直堅持自己那也是很難,又或許是這個名字也讓他不想堅持的時候,看到名字自己的選擇,會選擇繼續堅持自己。說實話很喜歡他,很接地氣。
  • 孩子的內向性格受什麼影響?腦研究專家:大腦的生理結構不同
    而性格內向的孩子情緒比較緩慢,性格外向的孩子反而更加有情趣。在很多人看來性格外向才是最好的性格,性格內向的孩子總是容易害羞,對待他人也顯得不友好,出現的特徵就是自我,所以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家孩子存在性格內向的情況,反而將內向當作是一種缺點。但實際上兩種性格都各自存在著特點,並沒有好壞之分。
  • 性格內向是優勢?聽聽美國專家怎麼說
    我生病時給我端熱水,那副暖心的樣子時,我也看到了內向型孩子的細膩、專注和高情商,這是屬於內向者特有的氣質和優勢。內向的孩子可能沒有太多的社交,但是他們善於建立長久的關係,交一個朋友就有可能維持十年幾十年。內向的孩子可能不那麼熱情主動,他們常常先觀察過後才能慢慢融入,但是同樣,他們也不害怕孤單,因為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的快樂不依託於外界。
  • 內向型性格的人應該怎樣處理和同事的關係呢?
    內向型性格的人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遇見同事或者朋友在聊天呢,想過去打個招呼,但是呢,又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然後總是就是微微一笑就走了。這些就是性格內向的人的一些經常性的一些表現。那麼,我們作為內向型性格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正視面對它。其實內向型性格有壞處,也有好處。比如說內向型性格的人就善於思考,而且他的心思很細,內向型性格的人總是把事情會考慮得更長遠一些,然後呢,什麼事想好之後才會行動。
  • 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父母「棉花式教育」
    很多家長包括我表姐,都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抱有「偏見」,覺得他們長大後難以有出息。用表姐的話說就是「和熟人都不敢說話,今後能有什麼出息!找對象都沒有人要!」但內向的性格,當真是孩子成長路上難以越過的「火力防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