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15:53:09 來源:金陵晚報
近日,黃女士收到一個到付快遞,雖然自己沒有網購,但擔心是家人、朋友所買,便支付了138元的費用。等黃女士拆開快遞後發現裡面裝了一條貔貅手鍊,詢問親朋好友後確認並沒人購買這一物品。黃女士仔細查看後發現手鍊質量粗糙,並不值錢,隨即撥打了快遞盒上的寄件人號碼,卻發現是個空號,在網上搜索了寄件人「XX 科技」,也是查無此公司。黃女士這才發現被騙,隨即報警。
這就是典型的「貨到付款」騙局,很多人被騙的重要原因就是並不知「貨到付款」的真實含義。
貨到付款在電子商務(網上購物)中指的是由快遞公司代收買家貨款,貨先送到客戶手上,客戶驗貨之後,再把錢給送貨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之後貨款再轉到賣家帳戶裡去。「貨到付款」讓你付的並非運費,而是商品本身的錢款,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作為受害人來說,根本無從查證一個名字的真偽。
「敢留下姓名」本身就是一種對真實性的強大心理暗示,因此不法分子往往會編造虛假的姓名或公司名稱。不法分子在快遞單上所留的地址往往看起來非常真實,例如產業園、商區等。這樣的地址看起來很像是正規公司的所在地。
很多不法分子會在電話一欄填寫空號,一旦受害人發現被騙,也無從聯繫。更有甚者會填寫「固定電話」,但實際上這些號碼都是移動通訊終端,也就是早些年廣泛使用,如今已被淘汰的「小靈通」。
受害人在撥打這個電話時,基本都是無人接聽的狀態。只有當同一號碼一天之內反覆撥打時,電話才會被接通。此時,嫌疑人為了防止受害人報警,會以發錯貨、可退貨等各種託詞施緩兵之計。遇到這樣的情況,務必仔細核實是否為本人或家人下單購買,確認完畢後應當面拆箱驗貨。
警方提醒
不法分子還常用:快遞丟失騙局,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網購信息,然後假冒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快件丟失,以承諾賠償為由讓受害人在非法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以此來盜刷銀行卡或誘導其轉帳;客服賠償騙局,不法分子非法獲取網購信息後,冒用商家的身份通過簡訊、電話私下聯繫受害人,以各種理由提出退款或賠償;免費取消會員騙局,不法分子冒用購物平臺客服身份,「提醒」受害人開通了會員業務,且費用高昂,並提供虛假截圖、網站信息等提高真實性。之後再「好心」提供解決辦法幫其取消,以保證金、凍結費、手續費等為由騙取錢財。
編輯:尹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