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回來後大媽高燒40℃ 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謹記「五字訣」

2020-12-18 浙江在線

  從菲律賓旅遊回來第4天,60歲大媽高燒到40℃,還並發了肺炎;從柬埔寨回來兩周,40歲男子血小板直線下降……記者從寧波市疾控中心獲悉,自6月以來,寧波市已出現多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從東南亞旅遊回來,個別市民患上登革熱

  市疾控中心副所長陳奕介紹,登革熱是一種典型的蚊媒傳染病,這種病在臨床上可分為典型、輕型、重型三種,其中重型登革熱患者或因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在24小時內死亡。

  國科大華美醫院急性感染科主任鄭南紅提到新近接診的兩名患者。一名患者是60歲的王大媽(化姓),6月下旬女兒帶她去菲律賓玩了一周,不料7月4日也就是回國後第4天她突然高燒到40℃,伴有嘔吐,兩天後出現了皮疹,通過初篩抗體檢查明確診斷為登革熱。

  7月6日王大媽被轉到國科大華美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由於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身體條件不好,王大媽並發了肺炎,肝功能也受到影響,住院11天後才出院。

  另一名患者是40歲的柯先生(化姓)。5月底他去了一趟柬埔寨,6月1日回國,6月15日發起高燒,在之後幾天,他陸續出現了畏寒、頭痛、全身性皮疹,血小板持續下降,最終掉到3.8萬,正常成人應該在12.5萬左右。在輸了10個單位的血小板,並接受了一系列對症治療後,病情得以好轉。住院8天後,柯先生康復出院了。

  「今年在我們醫院就診的登革熱患者都是輸入性的,相對年齡較輕,基礎疾病較少,恢復相對較快。」鄭南紅透露。

  全省登革熱病例數是去年同期5倍

  傳播登革熱的主要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中白紋伊蚊又稱「亞洲虎蚊」,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花腿蚊子」,是寧波市白天叮人的優勢蚊種。它但凡有微小水體就能繁殖,胃口也大,還會改變自己的習性以適應人們的活動:比如,一般蚊子晝伏夜出,而「花腿蚊子」早上八九點和下午五六點各有一個吸血高峰,一般蚊子進不了高層住宅,而它可以進電梯、鑽紗窗,是踐行「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典範。

  夏天蚊類大量繁殖,登革熱也因此進入高發季。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7月底,全省共報告291例登革熱病例,為2018年同期的5倍多。

  從時間看,2019年以來,我省每個月均有登革熱病例報告,特別是6月份以來報告的病例數急劇增高,其中7月份全省報告登革熱病例數超過100例。

  從地點看,全省每個地市均有病例報告,特別是杭州、寧波、溫州、台州、金華等對外交流頻繁的地區報告病例數較多。大多數為境外輸入病例,特別是柬埔寨,今年浙江省從柬埔寨輸入的病例已經超過200例。

  遠離登革熱,牢記「五字訣」

  登革熱病毒是怎麼藉助蚊子實現人際傳播的呢?

  陳奕介紹,「花腿蚊子」叮咬患者後,病毒會在蚊體內繁殖,8至10天後具備傳播能力,此時蚊子再叮咬人,就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健康人。是否染病也與個人體質相關,一般來說,機體免疫功能較弱的人患病機率更高。

  近年來赴東南亞旅遊、務工、進行商務交流的市民越來越多,陳奕也提醒這類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護,減少被蚊子等叮咬的機會。回國後如有發熱,一定要及時就醫,同時告知醫生自己近期(14天內)有過出國史。

  眼下,超強颱風「利奇馬」已遠走,但留下的影響仍不小。尤其是各種積水環境對蚊蟲的生長來說是「重大利好」,清除積水和防蚊滅蚊工作迫在眉睫。疾控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清除蚊子幼蟲孳生地要牢記「五字訣」,具體如下:

  翻:將缸、罐、盆、壇、瓶等小容器的積水倒掉,放置時底部朝上,保持乾燥。

  填:用泥土、黃沙填平各種坑、窪、溝等容易積水的坑洞。

  清:清除環境中其他各種小容器,比如飲料瓶蓋、垃圾袋等。

  疏:疏通明溝、下水道、溝渠、河流等。

  藥:不能清除的積水,如雨水井等應投放長效滅蚊藥劑。

  

相關焦點

  • 寧波大媽菲律賓旅遊回來 高燒還並發肺炎 被確診是登革熱
    從菲律賓旅遊回來第4天,60歲大媽高燒到40℃,還並發了肺炎;從柬埔寨回來兩周,40歲男子血小板直線下降……近日,記者從寧波市疾控中心獲悉,自6月以來,我市已出現多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 預防登革熱 防蚊滅蚊很重要
    據介紹,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這兩種伊蚊叮咬登革熱病人時,可將病毒吸入體內,當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導致被叮咬者發病。B 登革熱有啥症狀?登革熱的潛伏期是3-15天。輕者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
  • 全面滅蚊防蚊 全力預防登革熱
    全面滅蚊防蚊 全力預防登革熱 ] 儋州開展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場所衛生健康大行動全面滅蚊防蚊全力預防登革熱本報那大8月11日電 (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李珂)進入8月以來,儋州市廣泛開展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場所的新一輪「四愛」衛生健康大行動,滅蚊防蚊,預防登革熱疫情。
  • 福州登革熱媒介伊蚊密度上升 防蚊滅蚊能最有效預防
    原標題:登革熱媒介伊蚊密度上升 防蚊滅蚊能最有效預防 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獲悉,進入夏季,蚊媒傳染病多發,福州應重點關注登革熱。 近期,我省周邊地區相繼報告登革熱疫情。
  • 登革熱進入高發期,瑞安市疾控中心提醒:預防登革熱關鍵在防蚊滅蚊
    近日,瑞安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目前還尚無有效疫苗來預防登革熱,預防的關鍵在於防蚊滅蚊。此外,隨著「端午」小長假、暑假的相繼臨近,若有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高發區域旅遊的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如果出現可疑症狀要及時就醫,並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 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黃州這樣做!
    汛期雨水頻繁,天氣冷熱交替,是蚊蟲孳生和繁殖的高峰期,也是做好預防登革熱的關鍵期。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是關鍵。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黃州這樣做——赤壁街道漢川門社區病媒生物防制專業人員對轄區「四害」滋生地進行噴霧式消殺。赤壁街道鋁業社區開展環境消殺,預防登革熱。
  • 登革熱高發期,防蚊滅蚊預防是關鍵!送上專業滅蚊推薦!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登革熱疫情呈持續高發態勢,報告病例數總和已超百萬。登革熱可防可控可治,關鍵在預防。預防登革熱,關鍵做好這9個字:「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過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
  • 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最好預防辦法:防蚊滅蚊
    目前最好的預防辦法:防蚊滅蚊&nbsp&nbsp&nbsp&nbsp10月9日,南寧市疾控中心發布相關提醒稱,今年我國登革熱疫情流行較嚴重,廣西登革熱病例輸入性風險明顯增大,引起局部暴發或區域性流行風險較高。報告病例數也明顯多於往年同期,疫情形勢嚴峻。疾控專家表示,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就是防蚊滅蚊。
  • 防蚊滅蚊 預防登革熱
    進入8月後,高明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且雨晴交替,蚊蟲容易大量繁殖。它們不但影響睡眠、叮咬皮膚造成瘙癢,還會傳播包括登革熱在內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高明市民該如何做好預防工作?昨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高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科室負責人。登革熱如何傳播?
  • 預防登革熱,從防蚊滅蚊開始
    巫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明日天氣:陰天有小雨,氣溫:20~25℃最近巫山的天氣依舊溫暖如夏大家除了防曬,還要防蚊喲!目前,登革熱已進入流行高峰期,該如何預防呢?感染登革熱後會有哪些表現?登革熱潛伏期為3-15天,通常為5-8天。典型症狀有:發燒:突發高熱(39℃以上),一般持續3~7天。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皮疹:發病後第3-6天,面部四肢出現紅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有癢感,不掉皮, 3-4天後消退。
  • 預防登革熱 防蚊滅蚊是關鍵!
    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做好防蚊和滅蚊工作,有效防止感染登革熱呢?防蚊方面,我們以居家環境為例子,我們可以在家裡裝上紗門、紗窗,來防止成蚊進入室內,另外可以使用滅蚊燈、電蚊拍等等滅蚊。這裡我需要提醒一點就是,關於外出旅遊的一部分人員,因為比如說東南亞國家,沿海的一些省份,經常是處於登革熱高發的季節,我建議這些出遊的人群,在出遊之前需要仔細查詢一下目的地,這些地方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況,登革熱風險高不高,如果說處於高發的風險,我們建議換其它的地方或者是暫時在這個期間避免出去。
  • 澄邁開展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宣傳活動
    海南日報金江5月21日電 (記者餘小豔 通訊員王家專)隨著近期持續的高溫天氣,為了做好滅蚊工作,遏制蚊蟲滋生,預防登革熱。5月19日上午,澄邁縣愛衛服務中心深入加樂鎮開展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設立諮詢臺、免費發放宣傳資料等,向群眾宣傳防蚊滅蚊知識,為群眾答疑解惑。
  • 警惕 | 登革熱進入高發期,防蚊滅蚊是預防關鍵
    目前,福州已進入了登革熱的流行季節,為避免輸入性病例引起本地登革熱疫情發生,福州疾控提醒廣大市民:登革熱可防可控,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滅蚊,市民可通過做好愛國衛生運動來預防登革熱。如果您符合以上其中兩點或三點,需提高警惕,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及與登革熱病人接觸史;或諮詢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登革熱通過攜帶登革病毒的蚊蟲叮咬而傳染人類。主要傳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
  • 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最好預防辦法:防蚊滅蚊-廣西新聞網
    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目前最好的預防辦法:防蚊滅蚊10月9日,南寧市疾控中心發布相關提醒稱,今年我國登革熱疫情流行較嚴重,廣西登革熱病例輸入性風險明顯增大,引起局部暴發或區域性流行風險較高。報告病例數也明顯多於往年同期,疫情形勢嚴峻。
  • 預防登革熱:傾倒積水防蚊滅蚊
  • 登革熱又來了!香港增至28例,防蚊滅蚊技能get起來吧
    香港返深3-15天內出現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深圳市民近期若到香港黃大仙(獅子山公園)、長洲等地工作或旅行,應做好防蚊措施,若自香港返深3-15天內出現發熱、頭痛、皮膚出現紅點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
  • 登革熱不會人傳人 預防關鍵是滅蚊
    今年,與廣西臨近的廣州登革熱疫情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作為一種經蚊蟲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而眼下蚊子仍處於活動較活躍期,同時預計會有不少市民在國慶期間到廣州遊玩,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科長呂榜軍提醒,市民不管是到廣州旅遊,還是待在柳州,記得要採取防蚊滅蚊的措施。
  • 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 今年寧波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49例
    記者昨日從市衛計委獲悉,今年截至9月12日,我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49例,無危重及死亡病例,已有41名患者經治療康復。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一定要警惕登革熱,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 省疾控中心專家:暑期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是關鍵_溫馨提示_海南省...
    省疾控中心專家:暑期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是關鍵本報海口7月24日訊 (記者 馬珂)7月暑假來臨,海南也進入高溫雨水天氣,容易滋生蚊蟲。蚊子會傳播登革熱在內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公眾需要謹防登革熱感染。7月24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了登革熱的防控知識。
  • 做好夏日防蚊,預防登革熱
    03 人感染病毒後,一般3至14天發病,通常5至8天。 臨床表現 突發高熱:一兩天內體溫可升高至39℃~40℃,體溫常持續一周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