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
為了消除「汗毛」對美觀的影響,脫毛膏成了許多女性的首選。近年來,脫毛膏導致皮膚疾病的報導越來越多,甚至有「脫毛膏致癌」的傳言。請關注——脫毛膏是不是真的「致癌」?
影響美觀的「汗毛」在夏季很是扎眼,許多女性為了如何除去它甚是發愁,這反過來也催生了各種脫毛產品的泛濫。很多脫毛產品在廣告中宣稱,自家的脫毛膏能夠一次性永久除毛,無痛無傷害。但同時,也有很多報導「披露」脫毛膏對人體產生的危害甚至可致癌。這種說法究竟是否屬實?
致癌與否關鍵在「量」
脫毛膏是如何完成「脫毛」的使命呢?實際上,其工作原理很簡單。它是通過產品內含有的化學成分來溶解毛髮結構,從而達到脫毛的目的。其主要成分是巰乙酸(鈣),通過能夠破壞半胱氨酸的二硫鍵來破壞人體中的半胱氨酸。但是人體內的蛋白質很多也是靠二硫鍵連結的,人們不禁疑問,這種物質如果透過皮膚進入體內,是否會造成危害?
關於脫毛膏致癌的說法在坊間一直有流傳,那麼,使用脫毛膏進行脫毛真的如此可怕?
「所有化學成分都不是能夠用簡單的『好』和『壞』來定義的,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量』的問題。」中國細胞生物學會教學與普及分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易靜強調說:「談論物質的致癌性和毒性必須包含『量』的概念。致癌物質到處都是,而某一物質是否致癌,這與接觸的量、時間和途徑密切相關。」
為了易於理解,易靜舉例說:「比如,唇膏中的顏料含有螢光物質,這種物質是可以致癌的,但目前卻沒有發現唇癌與使用唇膏的關聯性。同樣,脫毛膏中含有巰基乙醇,它能破壞二硫鍵讓蛋白質變性。這種成分如果口服肯定有害有毒,但如果只是將其短暫使用於皮膚的話,人體吸收的很少或基本不吸收,其毒性作用也許可以忽略。」
「因此,『某產品檢出致癌物質、有害、有毒物質』是很不科學的說法。」易靜補充說,「脫毛膏在國際流行,毒性和致癌性肯定早有評估,產品是否安全的關鍵還在於規定成分是否符合國際和國內標準。」易靜認為,消費者不應盲目地將產品中某一成分有毒性作用等同於產品有毒。
正規產品安全有保障
既然脫毛膏致癌與否取決於其中化學成分的「量」,那麼我國是否有相關方面的合格檢測程序呢?國家化妝品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上海皮膚病醫院副院長王學民教授介紹說:「脫毛膏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脫毛類化妝品都是具有正規質檢程序的,通過質檢的脫毛膏產品對人體是安全的。」包括現在市場上流通的通過質檢測試合格的各類化妝品,如指甲油、彩妝等,也都是安全的。
雖然國內對於脫毛膏產品有相關合格的質檢程序,但是脫毛膏市場卻並非完全無隱患。目前,市場上仍有大量逃脫正規渠道檢測的「三無」產品在銷售,並且大肆宣傳其功效如何強大。
針對此種現象,王學民表示,國家法規明確規定此類產品是不能宣傳功效的。因此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脫毛膏之類的化妝產品時,一定不能夠為了省錢,去購買沒有通過質檢的「三無」脫毛產品,而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市面上經過正規渠道生產、質驗的脫毛膏產品,對人體是無害的,可以放心使用。
脫毛致皮膚疾病及時就醫
除了脫毛膏中含有致癌物質這種說法之外,網絡還流傳著去腋毛會導致乳腺癌的傳言。此種說法認為,汗毛被脫去之後,汗腺缺少了汗毛的保護,細菌容易侵入體內,於是會使人體滋生各種病症,尤其是腋窩脫毛最容易引發乳腺癌。王學民認為,此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生柴崗也認為,腋窩脫毛與乳腺癌的發生並無直接關係。
既然脫毛和腫瘤的發生沒有直接的關係,那麼夏季愛美的女士大可不必因擔憂脫毛便會丟掉性命而整日惴惴不安,以致在「保命」與愛美之間進退兩難。
「毛髮生長有一定的周期,大多數幹細胞實際上是處於休眠期,只有很小的部分在進行生長。」柴崗解釋道,「各種脫毛的手段主要是針對正在分裂生長的細胞,即使有效也是暫時性的。過一段時間新的幹細胞很快就有發揮作用了。」
柴崗建議,脫毛膏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目前最有效的脫毛手段是雷射,一般很快就見效了,費用也不貴,基本沒有副作用。
雖然脫毛膏並不如流傳中說的會致癌那麼可怕,但是它的確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易致皮膚刺激等各種現象。王學民表示,使用脫毛膏一般不會引起皮膚疾病,只有很少數會有刺激性皮炎。如果消費者遇到此類情況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針對此類問題的治癒辦法很容易,只需到正規醫院及時就醫,對症下藥即可。
此外,柴崗特別提醒大家,在脫毛旺季,正是脫毛產品活躍之時。消費者除了需要認清正規經過質檢的脫毛膏產品之外,還需對所獲得的信息特別謹慎,以防被「脫毛膏致癌」之類的說法弄得心神不寧,生怕自己得了什麼重病,反倒成了某些醫院的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