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年費促銷"十年兩萬"你買嗎?跑路後維權難!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銷售高峰遭遇維權高峰:「預售經濟」能否對衝疫情影響?)

疫情籠罩下的服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促銷推廣預付消費被稱之為「遠水解近渴」——通過預售產品提前鎖定部分需求,緩解現金流緊張等問題。

春節過後,你還會在健身房和美容院續年卡嗎?

「健身房年費促銷,十年兩萬!」北京朝陽區的白領葛先生居住的小區附近健身房打出了這樣的促銷。不過葛先生判斷,這個促銷力度反而更讓他擔心健身房有跑路風險,不敢輕易續卡。

另一位準備春節後續健身卡的北京朝陽區王先生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小區附近的健身房沒有開門,雖然在他的預期範圍內,但是裡面的器械已經搬空了,他有不祥的預感,聯繫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回覆,他的年卡還有五個月期限。

同時,很多線下服務企業需要現金流「續命」,大範圍促銷吸引顧客預售消費,也是行業絕境求生的重要舉措。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2.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的消費潛力是比較大的,只不過這段時間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的外出活動有所減少。下一階段,消費潛力會逐步釋放出來。

疫情籠罩下,預售經濟將何去何從?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遭遇預售「跑路」的維權消費者、行業人士和法律界人士解讀疫情下的預付消費面臨的問題,以及企業自救的預支付商業邏輯。酒店行業人士稱,目前他們對酒店消費的預售促銷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酒店通過預售獲取現金流周轉是當下常見的措施。

「跑路」與維權扎堆

正在維權的北京朝陽區周女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2019年7月在美智美樂為孩子續費了80次課,共13268元。今年4月7日,包括她在內的家長們突然收到該機構解散的消息。目前周女士購買的課程還有63次沒上,價值10116元。

周女士家的孩子從2018年開始在這家機構上課,美智美樂是一家成立10年的少兒美術教育品牌,在全國有多家連鎖店。在被通知解散清算的消息前,她一直認為這是一家比較穩健的培訓機構,同校區也有不少孩子的小學同學,原本盼著疫情後恢復上課,沒想到突然就倒閉了。周女士報名的朝陽某校區有400餘名家長。據媒體公開報導,美智美樂北苑校區涉及500餘名家長,多個校區累計的討要費用總計是不小的數目。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搜索今年2月份以來的機構跑路新聞,涉及的行業包括健身房、房屋託管機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理髮店等,消費者維權的訴求和結果也大致相同,商家跑路,消費者少見有成功追回損失的案例。

單就線下培訓機構來說,2月份以來,全國有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因關停倒閉後不退回消費者預交的學費而被投訴,其中包括一些全國知名的連鎖培訓機構,比如上述周女士投訴的美智美樂。

近日發布的《湖南省預付式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湖南省預付式消費持有率高達43.6%,預付卡有效期、經營者跑路和退換卡糾紛是消費維權遇到的最大三個問題,其中最令消費者詬病的問題是經營者跑路,佔比48.2%,排在最令消費者不滿意問題的榜首。

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180972件。其中,合同問題投訴量為35260件,培訓服務類預付費糾紛成為投訴熱點。

企業的現金流「救贖」

疫情下的服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促銷推廣預付消費被稱之為「遠水解近渴」——通過預售產品提前鎖定部分需求,緩解現金流緊張等問題。一位知名商學院教授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也提到,對當下的企業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續命」,現金流很重要。他們調研發現,如果經營停擺,很多中小企業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一些小微企業甚至撐不過一個月。

在酒店行業做了十餘年人力管理工作的凱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他們集團旗下的酒店為例,目前的預售促銷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保證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酒店通過預售獲取現金流周轉是當下常見的措施,具體包括預售自助餐券、住房券、娛樂休閒+住房+自助餐券等,還有一種較少用的是預售儲值卡。據介紹,他們在廣東的一家酒店從近半個月時間,預售儲值營收有20多萬,在他看來已經是很難得的現金收益了。

他舉例說,一家酒店約有300餘名員工,即便每個人每月發2000多元的基本工資,一個月僅人員開銷就需要60萬以上,目前全球的酒店行業都不景氣。過去酒店行業在春節後一般會有10%到20%的員工流失率,今年他負責的酒店板塊沒有一位員工辭職,這也說明目前酒店行業跳槽難。

目前酒店生意尤其慘澹的武漢市,不少酒店也都採取了預售的模式。記者所在的武漢本地各類微信群裡,都有不少關於酒店餐飲的預售推銷廣告,店鋪類型從五星酒店到普通的酸辣粉店,預售券使用期限多是從復工日到今年年底。

以武漢聯投半島酒店為例,正在以約四折的價格銷售5月1日到2020年底均可用的自助餐券。酒店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酒店住宿開放預計在4月20日,何時開放堂食還待通知,券使用期限或繼續延後,目前售賣情況不算理想。另一家漢口江灘的明珠豪生酒店,打出了499元包一晚住宿加上兩餐的預售價格,使用期限是恢復營業日期至2020年底。

某OTA平臺人士介紹,預售是酒旅行業常見的促銷手段。在他們平臺購買預售的酒店住宿,是可以包退的,但是即便消費者最後要求退訂單,這中間的時間差對於酒店來說也會增加現金流動。

他認為,酒店業相對重資產,背後公司無論是抗風險能力還是投入都相對大一些,預售對於旅遊業來說,是用今天的低價格購買未來的標準產品,消費者的接受度相對更高一些。

凱文認為,預售情況特別考驗一個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譽水平。知名酒店的預售相對一些社區健身房或者小型單體酒店來說,在當前做促銷預售的效果會稍微好一點。他舉例,如果小區的健身房在當下打折促銷辦年卡,他會猶豫,但知名酒店集團下屬的五星級酒店健身房促銷年卡,他會優先考慮。

預售規範化和維權難

疫情發生後預付銷售和預付維權都迎來了高峰期。

以周女士為例,截止到目前,她所在的400多名家長的微信群裡圍繞美智美樂培訓機構解散造成的消費損失分別找過市長熱線、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投訴舉報熱線,還有家長找了律師,準備起訴美智美樂培訓機構。

周女士總結,目前消費者維權面臨的難題很多,首先該培訓機構涉及四家公司,比較複雜,另外該機構是走的正規破產清算程序,已有律師聯繫他們做債權登記,並不是「消失跑路」,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等到債務償還。周女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給孩子報的其他線下培訓課程還有棒球班、英語班、機器人班、遊泳班,她已經開始擔心那些機構能否撐到恢復開學了。

4月16日,教育部發文提醒,各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的相關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過拆分合同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費一般應於臨近培訓課程開班前收取,不應過早提前收取。

萬商天勤(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良濤建議,他們給某商場提供法務服務時,會建議商場探索對商戶的預售卡管理方式,他建議可以明確未經商場同意,嚴禁商戶發行預售卡,另外重點留意餐飲、健身、美容等企業的監督,其次發行預售卡的商戶,必須預交保證金才可以發行,同時對預售卡發行進行審核,要考慮到企業的規模、租賃期和裝修投入等,單體店和自然人開店基本可以不予考慮。

吳良濤介紹,一些預付消費遭遇「跑路」的維權消費者,經常會去找商場運營方對損失負責,不處理就在門口鬧。最後他服務的一家商場直接投放提醒廣告,建議消費者不要隨便預付充值,但依舊有不少人經不起促銷優惠進行預付消費。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底發布的《北京市體育健身經營場所預付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提出,原則上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當體育健身經營場所無法持續提供服務時,應提前1個月發布經營風險,及時退還消費者預付餘額,或妥善解決後續服務問題,並依法承擔經營主體責任。如果上述政策正式出臺,2020年北京健身房預付消費市場是否會發生變化還待觀察。

在酒旅行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4月13日和14日,美團和攜程先後對外發布《在線住宿平臺酒店預售服務規範》。

美團方面表示,傳統的預售模式較為繁瑣,需要消費者以線下致電的方式與商家二次預約和兌換,經常會遇到線下電話預約信息不透明、導致目標日期無法使用或預約不上的情況。他們出臺的規範釐定了酒店預售中平臺和在線酒店的責任,除了對商家所發布的預售信息作出全面、真實及準確等要求以外,也倡導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權益保障措施。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OTA平臺負責人也反覆強調,他們會盡最大限度保證用戶預支付消費的權益。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健身房「跑路」頻發 消費者維權難
    類似健身房突然關閉損害會員權益的事情,這兩年在我省並不鮮見,為何健身房經營者跑路會成為常態?每一次跑路,難道只能讓會員自己承擔損失嗎?有12年健身房教練經歷的杜教練,對健身房經營者跑路的種種前兆了如指掌。他總結說,這些健身房大多開業時間不長,或者剛剛開業,就頻繁更換名字。
  • 廈門又一家健身房經營者跑路!300名會員要維權……
    維權人數已達300人 官方已介入調查 據了解,目前 想要維權退款的消費者已經有300人 消費者們自己統計的維權金額 超過了50萬元
  • 昆明多家健身房跑路 市民維權無門損失難挽回
    原標題:昆明多家健身房跑路 市民維權無門損失難挽回   一場疫情,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被按了暫停鍵。在苦苦掙扎幾個月後,入不敷出的健身房開啟了「跑路」模式。  多家健身房人去樓空  一家跑路的健身房名為魅力無限遊泳健身。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
    一家面積1000—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前期投資可能高達數千萬元。「手上沒有這麼多錢的健身房老闆只能去畫一個餅,讓顧客成為投資人。畫餅最好的方式是先把場地確定下來,付掉租金後立馬去做預售。拉一個大橫幅,列印炫酷的照片,廣告成本也就三四千元。」華志說,租一個場地、買幾件器械,就可以撬動千萬元槓桿。
  • 健身房紛紛倒閉,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老闆:暫時沒錢退》一文下方,網友紛紛留言:「唉,和上次吉某達一模一樣的套路,健身市場太亂了,都是圈錢跑路」「自從被吉某達關門跑路、『割韭菜』後,我就不敢去玉林健身房充會員了」……▼上午9時,健身房內已有市民在健身。業內人士統計,僅去年至今,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目前僅剩雙成、旋遊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健身房。
  • 健身房辦卡跑路的套路已經用太多了
    「健身遊泳瑜伽了解一下,買一年送一年」「帥哥\美女,新開的健身房,看你也是喜歡健身的人,開業優惠促大銷錯過就可惜了」你是否也會在街上碰見一群一群的健身房推銷員?不勝其煩地向你推銷辦卡呢?小區外面的健身房正在裝修,每天下班時或者出門遛狗時,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不停的推銷辦健身卡,煩不勝煩。去年中的時候小區門口開了一個健身房,美國環球國際健身中心,查了一下也是連鎖店,然後小區裡每家每戶每天發小廣告。因為是租的本小區臨街商鋪,所以針對本小區用戶,在買一年送一年的基礎上,特別增加可帶一人的優惠措施。
  • 廈門又有兩家健身房跑路了?!會員2000多人、欠款百萬...
    和陳先生一樣,孫女士也辦了英吉諾健身房的健身卡。由於一直停課,在孫女士一再追問下,今年四五月時,她的健身房教練處才私下告知:教練們拿不到工資,正在跟老闆維權。如今,健身房大門緊閉,負責人電話不接。一般健身房都採取預付制月卡季卡年卡,甚至更久的還會打著「辦的越久優惠越多」來推銷一個視頻教會大家如何避免常見的健身房推銷陷阱↓真正運營一家健身房成本昂貴,那些一年年費只需幾百元的健身房,千萬不要碰。低價的背後,就是"圈錢"的圈套,幾百元鍛鍊一年,別說租金會虧進去,連水電費都不夠。
  • 你的健身房跑路了嗎?在鄭州如何選健身房才放心
    由於大部分健身房都實行會員制,大部分會員至少會繳納半年到一年的會員費。健身房突然跑路或轉讓,會員們往往難以維權,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而早在2015年的時候,在鄭州就出現過維體健身俱樂部轉讓變為雲杉健身中心,導致客戶上萬元的健身卡作廢的事。健身房轉讓是投資者之間的生意,卻讓消費者蒙受損失,叫苦連天。
  • 健身房跑路,六七百會員拉群起訴維權,你怎麼看?
    在四川峨眉山,有一家健身房就是僅僅營業半年就關門跑路了,扔下了600多名會員和一室的健身器材。健身器材上面落滿了灰塵,現場一片狼藉。據物業人員表明,健身房老闆拖欠了房租20萬元,打電話找人也找不到。消費者告訴我們,他花了680元辦的會員年卡,僅僅去了個把月,還有人爆料說在健身房倒閉前一個月,還在瘋狂的吸納會員,通過做活動的方式,400元一張年卡,辦完卡健身房就沒人了。有些會員還開了健身卡,請了私教,甚至有人交了八九千塊錢。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引起眾怒,六七百個會員聚集在一個群裡,一起公攤起訴健身房的律師費,通過採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 剛辦了年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了?小心促銷辦卡套路
    近期,記者在多地走訪時也發現,消費者在選擇健身服務時,容易遭遇辦卡容易退卡難、健身教練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房老闆跑路等問題。武漢某健身房,會員們正在鍛鍊。丁丁是一名體育老師,也在武漢不少健身房鍛鍊過。她坦言,國內私教的門檻較低,有些教練沒經過系統的培訓,自身能力很差。「一看就沒有運動經驗和訓練痕跡,買課後很難讓會員對訓練成果滿意。」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河南商報》11月21日報導的鄭州市二七區「咕咚眾康」遲遲未見開業一事,會員劉先生表示,老闆將健身房轉讓了,拒不退款,他們只好維權。  監管工商部門稱沒有執法權遇到投訴只能介入調解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行業亂象頻出,如何監管?  「沒有執法權,力度有限。」
  • 年費幾百元的健身房最好別碰 低價的背後很可能是「圈套」
    1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該健身房會員進行回訪,會員表示,健身房老闆依然不見蹤影,會費至今未退。《河南商報》11月21日報導的鄭州市二七區「咕咚眾康」遲遲未見開業一事,會員劉先生表示,老闆將健身房轉讓了,拒不退款,他們只好維權。
  • 健身房收錢跑路後,4男子進去搬東西止損被拘:我是會員
    在影視情節中經常能看到這麼一幕,公司倒閉老闆跑路後,員工或客戶爭搶著到公司裡搬東西止損,然而在現實中這做法並不可行,沒經過老闆的同意下搬東西回本,這已經是屬於盜竊行為,在蘇州有家健身房倒閉跑了,4名男子用這方法維權,爬窗進健身房搬東西,結果被警方當場逮個正著,最後涉嫌盜竊被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 鹽城一健身房倒閉老闆跑路!幾百名會員維權要退錢……
    很多健身房都會各種套路讓你辦卡入會 但近兩年 健身房圈錢跑路的消息 實在太多太多了,你還敢辦卡嗎...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專業人士支招: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文 鄧萬裡/圖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閉門的健身房,都會對消費者利益造成侵害。作為消費群體,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健身館閉門停業,是健身房一方違約,嚴格來說,消費者和"跑路"的健身房產生的糾紛是一種合同糾紛。"工商部門沒有執法權,每個消費者來投訴,我們會第一時間按程序受理投訴,但也僅是介入調解。一般來說,會建議消費者向法院起訴。"呂先生說。
  • 健身館倒閉跑路的越來越多,網友:這都是坑
    這兩年來,經常看到健身館倒閉跑路的越來越多,健身房跑路維權新聞也時常見諸報端媒體,這什麼情況?為何會出現大量的健身館難以為續,突然性的倒閉跑路呢?這兩年經濟增長乏力,生意難做錢難掙,每月還要支付不菲的房貸還有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大家消費降級了,水果都吃不起,還談什麼去健身房健身,現在社區的公園都很多,也有健身器材,再簡單的方式就是沿小區公路跑個兩圈,做做運動就可以了,健身又不是剛需,社區公園活動一下跑幾步,好省點錢交房貸,還可加點肉加點菜補足體力好去上班多掙點錢,有條件的就自己就買點健身器材在家訓練,沒錢就出去跑跑步做做運動就好了
  • 10多城曝出健身房、瑜伽老闆捲款跑路 如何追償?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梳理發現,僅最近半年,就有10多座城市陸續曝出健身房、瑜伽館老闆「捲款跑路」、消費者維權的消息。對此,有專家、律師呼籲,針對開展需預付費業務企業,要大幅提升經營者失信成本、降低失信收益,有效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尤其是在無暇維權的年輕人消費領域,相關部門更應在事前積極監管防範,建立資金風險預警機制。「跑路」成「套路」?「你辦卡的健身房還在嗎?」
  • 今年鄭州健身房跑路相關投訴548件 防跑路 只有「單次消費」這一招?
    面對健身房市場存在的問題,專家認為,應引進第三方對資金進行監管河南商報記者王蒙張逸菲文/圖前幾天,河南商報報導了鄭州高新區賽文健身房跑路一事,報案後,對於能否以合同詐騙進行立案,警方表示調查核實後予以回復。最終,楓楊派出所回復不予立案。
  •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你有被坑過嗎?
    一則來自@央視新聞的報導:去年,深圳金女士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賽樂威健身」工作人員稱:「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們也沒辦法…」你會辦商家的預付卡嗎?
  • 女子砸28萬買健身課?健身房這些「套路」你都知道嗎
    退課…有可能嗎?>李小姐提出了退款的要求健身房的工作人員稱一個月後可進行退款誰知當李小姐於5月15日前往退款時健身房的工作人員則以開業之前不退卡不轉卡為理由拒絕退卡並且再次將開業時間推遲到五月底相當於是用我們消費者的錢去開健身房。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他們可能預售的成績不是那麼理想,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開業時間一拖再拖,連一點裝修的進度都看不到,也沒有購置健身器械,跟當初的承諾完全是兩個樣。最後甚至是卷著預售得的錢跑路了,最後吃虧的也是我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