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上的老鼠消失了……

2021-02-18 科學大院

不知不覺,鼠年來了。老鼠雖然位列十二生肖之首,可是與它有關的成語、俗語,好像沒什麼好詞:「鼠目寸光」「膽小如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鼠不受寵的原因,除了長得不可愛,還因為它會傳播疾病,偷吃食物,逮住什麼啃什麼,是破壞家居的小能手。因此,大家都嚮往居住在一個沒有老鼠的世界裡(蚊子同理)。

一隻姬林小鼠(圖片來源:Wikipedia)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老鼠呢?非常非常多!據估計,老鼠的數量通常為每公頃1-200隻,在鼠疫期間超過每公頃1000隻。適宜老鼠的居住土地多達109~1010公頃,這意味著老鼠的數量可能和人類的數量相當。如果那麼多的老鼠突然消失了,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在一個沒有老鼠的世界裡,對人類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在醫學研究方面。

根據生物醫學研究基金會的數據,95%的實驗動物都是老鼠,包括小白鼠、小黑鼠、大白鼠、大黑鼠等,這些都是老鼠的亞種。老鼠被用於所有類型的醫學研究,從開發新的抗癌藥物到膳食補充劑、護膚品,都有它們的身影。

實驗白鼠(圖片來源:cosmo magazine)

為什麼在醫學研究上老鼠如此受器重?首要原因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老鼠的遺傳學特性、生物學特性、行為學特性和人類很相似。

另一個原因是,用老鼠做實驗很方便:體型小,容易安置,一個籠子裡放好幾隻,當然也方便觀察;壽命短,可以完整地研究某個因素對整個生命周期的影響;便宜,小白鼠幾十塊一隻,小兔子可得上一兩百了,可以買很多小白鼠做實驗,從而擁有大量的實驗數據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老鼠是雜食動物,養起來方便。

因此,如果老鼠消失了,短時間內我們找不到更合適的實驗動物替代品,其他實驗動物要麼太貴,要麼沒有形成體系,要麼生命周期太長……總之,就是沒有小白鼠那麼好用。這樣一來,人類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將會嚴重受阻,新藥的研發速度減緩,要知道病可不會等藥,最後遭殃的還是人類自己。

說起老鼠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最著名的莫過於鼠疫了。鼠疫又被稱為黑死病,約在14世紀40年代蔓延至整個歐洲,當時歐洲約有佔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前些日子傳出的北京鼠疫事件之所以引起恐慌,也正是由於其鼠疫曾帶來的災難。黑死病是由一種叫作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引起的。這些細菌寄生在跳蚤身上,藉由黑鼠等動物傳播。

《阿什杜德的瘟疫》(The Plague of Ashdod), Nicolas Poussin (1594-1665) (圖片來源:Wikipedia)

除了鼠疫,老鼠頭上還頂著沙門氏菌病、鼠咬熱、鼠型斑疹傷寒等疾病的臭名。這些疾病有的是通過老鼠的糞尿,有的是通過老鼠咬傷,有的如鼠疫一樣通過老鼠身上的蟲蟎、跳蚤等傳播。按道理來說,沒了老鼠這一傳播途徑,我們就可以向很多疾病說拜拜了。

然而,大自然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病毒是適應性很強的病原體。當病毒失去了一種傳播途徑,它就會以某種方式變異,找到新的感染途徑。甲型流感,也就是我們說的禽流感,它的病毒最早只會感染鳥類,但由於其非常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後來又感染了其他哺乳動物,如豬、馬、鯨,最終禍害到人類身上。因此,甲型流感病毒被認為是典型的宿主轉換病毒。

如果所有老鼠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病毒總會找到其他宿主來代替老鼠的位置。而這其實更可怕,畢竟傳染途徑一下子變得未知了。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有著一定的聯繫,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可以獨立地存在於世上。各種群體與環境之間也逐漸形成了一個互相聯繫、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生態系統。這種環環相扣的關係,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食物鏈」。

如果所有老鼠突然消失,生態系統就會陷入紊亂。你可能以為老鼠只會和你搶吃的,其實在野外,老鼠還會吃其他東西,比如昆蟲。一來昆蟲數量巨大,二來連貝爺也知道昆蟲富含蛋白質,老鼠怎麼會不知道。

一個和老鼠有關的食物鏈(圖片來源:www.qyls0763.com)

於是,沒有老鼠這個天敵,昆蟲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生活了。昆蟲數量暴增的後果,因昆蟲的種類而異。就拿老鼠吃的蝗蟲舉例,蝗蟲數量多了,必然到處啃食農作物,毀壞農田,人類的食物產量將大減。

另一方面,那些捕食老鼠的動物(如貓頭鷹、蛇)將沒有食物來源。當然,貓頭鷹和蛇也不是傻子,不會因為沒了老鼠而白白餓死,它們總會找到其他食物,導致該物種大量死亡。

無論是哪一方面,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因為老鼠的消失,食物鏈將被打亂,生物多樣性將遭到嚴重破壞。

不僅僅是動物,連植物也會跟著遭殃,因為老鼠在種子分配中也發揮了作用。自然情況下,成熟的種子直接落在植株腳下。然而,這片土壤往往已經「名花有主」,空間、礦物質和水分都已被先到的植物霸佔。因此,種子要想汲取足夠的營養並生根發芽,最好另外闢地而居。那麼,沒有腿也沒有翅膀的種子怎樣才能遠走高飛呢?輕的種子可以隨風飄走,而重的種子就得求助於「搬運工」——播種動物。

(圖片來源:planet nature)

播種動物當然不止老鼠,但得益於老鼠的數量巨大,就成了一種重要的播種動物。老鼠先吃下含有種子的食物,當它們轉移位置的時候,種子會通過老鼠的糞便完整地排出體外。沒有了老鼠,地球上的很多植被極有可能跟著老鼠一起消失。

這樣看來,老鼠的消失不會帶來太多的好處,壞處倒是一大堆。既然如此,理論上我們只能將它們的數量控制在一個對人類來說相對安全的範圍內。當然現實中,老鼠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也輪不到我們來擔心它們的滅絕,還是想好怎麼減少老鼠的數量更重要。

參考文獻: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innovation/scientific-experiments/experiment-on-mice.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C%A0%E7%96%AB

What Do Mice Select for in Seeds? G. I. H. Kerley and T. ErasmusOecologia Vol. 86, No. 2 (1991), pp. 261-267

相關焦點

  • 若老鼠全部從地球上消失,會有哪些影響?人類或無法承受
    說起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瘟疫,很多人都會想到鼠疫。從古至今,在很多個時期,地球上都曾發生過非常可怕的瘟疫,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就是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經過後世科學家們的研究,認為肆虐6年的「黑死病」就是鼠疫引起的,而根源,就是嚙齒類動物身上帶有的鼠疫桿菌。
  • 假如地球上的氧消失5秒,人會怎麼樣?很多人都猜錯了
    假如地球上的氧消失5秒,人會怎麼樣很多人都猜錯了我們大家也都知道,氧氣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人類生存就是離不開氧氣,假如說我們不喝水的話,有可能會堅持三天,但是沒有氧氣的話恐怕就堅持不了了,當然很多人也都會憋氣,假如地球上的氧氣消失5
  • 關於月球的探討,假如月球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月球的存在,引導著地球上各種運動,如潮汐運動,洋流運動以及地球大氣和氣候的運動,甚至它還穩定著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因此,月球要是突然消失,我們的「好日子」可能就到頭了。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張圖月球突然消失?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碗」,可能就是出現在地球上了,雖然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但是沒有了月球,這些坑,遲早會把地球表面,也刻畫成這樣。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
  • 假如太陽消失十天,十天後太陽回來,地球的軌道會變化嗎?
    一個非常腦洞的話題,太陽都能消失十天!太陽消失後會有兩個後果,一是太陽系沒有了質心!另一個則是太陽系將會有十天沒有陽光,我們一一來分析下!一、首先討論下沒有了質心的太陽系會如何運動?從內行星到外行星以及太陽系內所有的天體,將在見不到陽光的剎那從各自的軌道上脫離了,速度即為它們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以地球為例,我們來算算10天能跑出多少路程!遠日點和近日點速度有些不一樣,我們就取遠日點值30.3KM/S!
  • 如果老鼠突然滅絕,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說到老鼠,小夥伴們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厭惡,從古至今,各種貶低老鼠的成語層出不窮,比如「鼠目寸光」、「賊眉鼠眼「等等。本文探討的話題就是,假如老鼠都滅絕了,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老鼠幼崽只要經過2~3個月就能達到性成熟,所以新的雌性老鼠又可以繼續生育,據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老鼠一年可以讓家族老鼠數量增長到四位數,足以見得老鼠的繁殖能力有多麼恐怖。簡單了解完老鼠後,我們接下來就好好討論一下,如果老鼠突然滅絕,地球會怎樣?
  • 假如人類突然從地球上消失的話,幾十億年後,哪些東西可以證明我們...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百萬年的歲月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逐漸站在了這個星球上生物鏈的頂端,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還是顯得非常渺小。正如當初如此強大的恐龍,都無法躲過滅絕。
  • 假如地球上沒有了摩擦力會發生什麼?
    假如地球上突然沒有了摩擦力,會發生什麼呢?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們依靠想像力依然可以得出結論。第三種物理現象:凡是原來依靠摩擦力作為阻力的物體都將運動很久但是最終會靜止在地球的低洼處!比如各種車輛,由於其動力是由地面對它們的摩擦力提供的,當摩擦力消失,汽車一旦啟動,車輪只能原地打滑,無法前進!再比如,人本來能夠走路前進是依靠地面給鞋向前的摩擦力,當此摩擦力消失,腳將永遠與地面打滑,人只能停留在原地無法前進了。
  • 假如木星突然消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從距離上來看,木星與地球的間隔達到了7億公裡,按理說並不會對地球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但是,可他卻為何一直被人們稱為地球的守護神?故事還要從幾十年前的一次天文奇觀說起1994年地球上數以億計的人親眼目睹了太陽系中千萬年也難得一見的彗木相撞事件,無數人被天體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威力所震撼,他就是——休梅克列維9號此彗星由美國天文學家於1993年發現,它體型巨大,移動速度更是達到了176倍音速
  • 假如農村人人家裡都養貓咪,那麼村子裡的老鼠會不會滅絕?
    假如農村人人家裡都養貓咪,那麼村子裡的老鼠會不會滅絕?貓是老鼠的天敵,貓多了老鼠自然會減少,這是自然的規律,但又不得不承認,就算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貓,老鼠也不會滅絕,作為農村四害之一,人類的老鼠藥都不能威脅到老鼠的種群,更何況貓,所以個人不覺得老鼠會因為貓多了而滅絕,對這個問題分析如下:一、現在好多貓不抓老鼠貓不抓老鼠個人是深有體會,看著家裡那隻
  • 如果蟑螂全部消失:地球瞬間大亂……
    然後你可能會想它們晚上會悄悄爬過你的臉,或者在夜色的掩護下,輕輕啃掉你牙刷上殘留的牙膏碎屑……這些恐懼驅使我們想要殺死蟑螂,甚至讓其滅亡,但是如果可以用一種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方法使蟑螂全部滅絕了,我們就能更好地休息了嗎?或者,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也需要這種可怕的害蟲嗎?
  • 地球上所有的老鼠全都滅絕會怎麼樣?
    老鼠全都滅絕的利如果地球上的老鼠全部滅絕,絕大多數人都會拍手稱讚。畢竟老鼠無處不在,它們除了會破壞人們的財物外,還攜帶一些像鼠疫、出血熱等等這些高致命的病毒,並且現在的老鼠越來越猖狂,記得去年帶著孩子(2歲多)回農村老家,一隻老鼠竟然半夜爬上了床,將我孩子的手咬傷。
  •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你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海報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這部《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前排提醒,劇透較多,但不影響觀看。惡魔上門不過「惡魔」告訴郵差,自己可以幫助他,而每多活一天的代價,便是世界上某樣東西的消失。想活下去的郵差同意了這份交易,於是,「惡魔」決定了24小時後第一個消失的東西——電話。
  • 假如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主人公"我",是個年輕俊朗的郵差,剛剛30歲,美好的未來還未開啟,突然被診斷患了腦瘤,快要死去。"我"不斷地追問:假如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會有人為我哭泣嗎?會有人記得我曾來過嗎?這個世界會因為我發生一點點的改變嗎?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
    哪怕地球失去引力僅僅五秒鐘,我們所知的一切生命都將就此終結。引力可以將不同的物體拉向彼此。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距離越短,引力也越強。地球顯然質量很大,離我們也非常近。正是由於引力,我們才能在地面上行走,羽毛和書本等物體才能落到地面上。而太陽比地球大得多,可以裝得下100萬個地球。
  • 假如木星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物種大滅絕或許會重來多次
    在過去的46億年裡,八大行星一直圍繞太陽運轉,從未停歇,它們和太陽一起構建穩定的太陽系,給地球孕育生命帶來了契機。木星是八大行星之首,是太陽系質量最大的一顆氣態行星,假如木星突然哪一天沒了,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或許物種大滅絕重來多次。
  • 假如人類未來滅絕了,接管地球的下一個物種會是誰?
    誠然,如今在地球上,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核武器,根據相關的媒體報導,截至到2019年,地球上有核國家的核武器總數已經達到了13800多枚,有科學家做過計算,如果這些核武器同一刻被引燃,那麼整個地球將會被摧毀1250次,當然了,一次就夠人類受的了。
  • 假如人類消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專家給出模擬圖,真壯觀
    我們人類已經存在了500多萬年,但是對於古老的地球來說不過是彈指一瞬間,在這漫長的46億年間,一個個古老的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經歷了一次大滅絕,直到現在都沒有見過他們的身影。
  • 為何地球上還有蚊子?有什麼用?假如全消滅會有什麼影響?
    為何地球上還有蚊子?有什麼用?假如全消滅會有什麼影響? 今年的5月份顯得格外的熱同樣也出現了很多的蚊子,人們最煩蚊子的就是嗡嗡的聲音,而且還會在身體上發出攻擊,特別是有些人的皮膚非常敏感,被蚊子攻擊之後,身體會出現很多的紅斑和疙瘩。
  • 為什麼老鼠很難被滅絕?
    假如我們死了,你所關心的其他動物,鳥,首先會死在我們面前。儘管我們髒,身上不乾淨,但還是你們人類的逼迫,整天東躲西藏,沒有安身之處,我們也不想呀。總而言之,我們鼠雖膽小如鼠,賊眉鼠眼,你們看不上俺們家,離了俺地也會轉慢。你們人殺俺,不信你們試試。還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自然界中,老鼠是繁殖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