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SpaceX太空人來說,現在是去太空旅行的好時機?

2020-12-11 天文在線

「如果有一個時間世界需要好消息,我想那就是現在。」

太空人和太空探索專家說,現在是歷史上的困難時期,但它可能是執行太空發射任務的最佳時期。

從奪去數以百十萬人生命的全球傳染病到美國公民權利問題來看,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困難時期。

所以,space x 和NASA發射Demo-2的任務——NASA資深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搭乘space x 的載人龍飛船從NASA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送往國際空間站,這看起來有些奇怪或不合時宜。

這項任務原本計劃在當地時間5.27執行,但由於天氣原因被推遲至當地時間5.30進入發射軌道。

2020年5月30日,獵鷹9號火箭發射。兩名NASA太空人乘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號發射臺啟程。

5月20日,前NASA太空人,現任無畏號航空太空博物館高級顧問Mike Massimino告訴Space.com,因為起飛時的困難環境,Demo- 2「真是一次不同的飛行」。但是,他又補充說,「如果有一個時間世界需要好消息,我想那就是現在。」

Massimino說,他希望整個世界都可以見證這次歷史性的飛行。因為2011年NASA的太空梭項目結束之後,這將是近十年首次從美國本土發射到軌道的機組人員任務。

「我認為這對人們來說將是一種很好的消遣,也是一個真正的提醒——國家能做什麼事情。 」Massimino說:「我認為,這是在人們正在尋找一些優秀值得歡呼的事情的時候,Demo-2的發射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射時機。」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簡稱SpaceX)是一家美國私營航空航天製造和太空運輸服務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霍桑市。該公司由埃隆·馬斯克於2002年創立,其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成本,以便開拓火星殖民地。SpaceX公司已經開發了幾款運載火箭和「龍」飛船。

這並不是美國動亂期間第一次載人發射嘗試。在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期間,民權侵犯、抗議、越南戰爭和其他問題使美國陷入混亂。對許多人來說,觀看飛船發射到太空和在月球上行走能在黑暗時期提供了一種逃避和靈感。「這不是『NASA發射』。「這不是」SpaceX發射。這是「美國發射」。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5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美國的發射。」空間部門的其他人也希望這次任務也能點燃激情鬥志。「我們對明天的希望和祈禱是激勵下一代,給許多現在需要的人希望。NASA副局長吉姆·莫哈德在同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補充道。

現任NASA太空人林德格倫也加入了討論。他說:「我對未來的展望是,這將點燃下一代對太空飛行的嚮往。我期待著看到阿爾特彌斯將第一個女人和下一個人帶到月球表面,」他在今天的會議上說。(阿耳特彌斯是美國宇航局的載人月球探測計劃,目的是把兩名太空人送到月球南極附近在2024年。)」我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看太空梭發射,我的老師推電視進入我們的教室。這讓我意識到這份探險的工作對我來說是有可能的。」他補充道。「明天的發射將讓我們的下一代科學家、探險家和太空人意識到這一點。那一代人將把我們帶到月球、火星和更遠的地方。」

相關焦點

  • SpaceX太空人帶小恐龍上太空!盤點那些去過太空的玩具,萌翻天
    太空人帶小恐龍上太空人類登上太空已經有很久了,登上月球也已經很久了,但是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在不斷進行。2012年10月,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諾維茨基(Oleg Novitskiy)則帶上了河馬。2012年5月時,「森林防火代言人」斯莫基熊(Smokey Bear),跟著NASA太空人和俄羅斯太空人一起去了國際空間站。
  • 新冠藥物太空試驗!SpaceX龍飛船攜Covid-19實驗藥物飛向空間站
    隨著「Dragon 2」的投入使用,SpaceX決定停止使用舊版的「Dragon」太空艙,而投入使用新版的「Dragon 2」來同時運送人員與貨物。當這個太空艙到達空間站,它將是第二個附著在國際空間站的「Dragon」號太空艙。11月15日,SpaceX曾使用「Dragon」號太空艙發射了一個四人小組至空間站。
  • 長途太空旅行的營養挑戰:太空人火星之旅吃什麼
    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未來有一天讓太空人登陸火星。然而,一項新報告指出,即便距離載人航天50年之後,太空探索者在去往其他行星的長途旅行中應該吃什麼卻仍然不確定。地球上數百年的經驗表明,適宜的飲食對科學探索非常關鍵。
  • 他「上天」長高5cm,落地後又縮回,史上最高太空人談太空旅行
    太空真實環境如何?太空人在太空航行中怎麼生活?太空航行會讓個子長高?太空旅行何時能實現?12月1日,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太空人、法國航空航天學院教授讓·雅克·法維耶做客「小谷圍科學講壇」,揭秘太空人太空航行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太空航行衣食洗睡怎麼破?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斯大學(Sanford Burnham Prebys)開發、老化和再生計劃的助理教授凱倫·奧科(Karen Ocorr)博士說:「我們首次看到了可能在太空人研究中發現的心臟疾病的潛在細胞和分子變化。」 「我們開始這項研究是為了了解微重力對心臟的影響,現在我們有了一個路線圖,可以用來開始制定戰略來保持太空人心臟強壯和健康。」
  • 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什麼現在沒有消息了?看完心疼
    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什麼現在沒有消息了?看完心疼提到我國的第一位太空人,我們基本都會想到楊利偉,楊利偉先生是我國航天的第一人,同時也是中國航天歷史上一塊重要的裡程碑。不過提到中國航天第一人,我們幾乎都知道是楊利偉。
  • 去太空旅行到底要花多少錢?
    這或許是蒂託最貴的一次旅行,但對於他來說這個數字是值得的。「只要脫了太空衣,我就可以在空間站翱翔,這對我來說太奇妙了,如果真的有天堂,那它一定是空間站的模樣。」但就十八年後的今天來說,即使花費2000萬美元乘以2的價格,你也休想買到上太空的船票,你只能以在周末重返觀看星球大戰的方式來哄騙自己入夢。 並且有關部門表示太空旅行的成本還在持續上升。
  • 中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為什麼沒再次登上太空了呢?
    中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為什麼沒再次登上太空了呢?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和平幸福的生活著,是因為一直有著一群從事著,偉大卻異常困難工作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國家的重擔,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有的是消防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軍人、有的是太空人等等。
  • 太空人在太空為何嚴禁大聲說話?專家:要想活著,那就閉嘴!
    太空人在太空為何嚴禁大聲說話?專家:要想活著,那就閉嘴!太空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確實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存在,我們都知道人類相對於宇宙來說,渺小的就像是一粒沙子而已,先生的人類已經有能力實現載人航天,但是目前人類對於太空的了解還只是微乎其微,畢竟宇宙這麼大肯定會存在著很多的未知,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太空如同一個神秘的世界吸引著我們去窺探。我們雖然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天空的嚮往,從古代就從未停歇。人類最早對於太空的探知要追溯到1931年,人類第一次乘坐氣球到達了大氣平流層,那以後人類對於天空的探索一發不可收拾。
  • 在太空中太空人為什麼不能打嗝?科學家:還不能放屁!
    在太空中太空人為什麼不能打嗝?科學家:還不能放屁!宇宙和地球的環境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在於宇宙上沒有地心引力,如果在太空中活動的話,沒有地心離,那也是非常麻煩不方便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好奇太空人在登上太空之後是如何活動的?
  • 為什麼果蠅是太空旅行的第一批動物?
    地球1947年2月20日,不起眼的果蠅勇敢地飛向了地球生物從未去過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這次歷史性的旅行是用納粹最初設計的火箭進行的。那時的人們也對把人送入外太空感興趣,但是還有一些重要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首先,科學家們想知道暴露在宇宙輻射下是否會傷害未來的太空人。從1946年開始,軍方用V-2火箭向太空發射了一系列生物樣本。玉米、黑麥和其他植物的種子相繼被送上天空,通常可以達到130公裡的高度。大部分種子在發射後被回收,並由與美國海軍合作的科學家進行徹底的檢查。
  • 馬斯克SpaceX載人飛船兩位太空人戴的為什麼又是Omega歐米茄
    標誌著SpaceX成為首個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公司,馬斯克太空夢成真!2002年6月,馬斯克在創建SpaceX之時,宣布這家公司只為一個目的存在——實現火星移民計劃,讓人類能去火星生活或旅行。SpaceX龍飛船正式開始向國際空間站啟航。載人龍飛船將依靠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藉助自身動力慢慢靠近國際空間站。
  • 德國科學家發現太空旅行導致太空人皮膚變薄
    據美國癮科技7月21日報導,一個德國科學家團隊正利用先進成像技術,解密為什麼長時間居住在太空會使太空人皮膚變薄。
  • 太空旅行幾乎無損人體免疫系統
    新研究成果讓太空人吃下「定心丸」——太空旅行幾乎無損人體免疫系統科技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太空飛行對人體免疫系統的主要部分——B細胞濃度幾乎沒有不利影響,這項研究讓正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以及未來將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的太空人暫時吃下一顆
  • 太空人在太空種的生菜,好吃又健康
    在今年春節,如果你曾幾天買不到新鮮蔬菜(或不懂做飯),連續吃了一段時間速食食品,也許你也能想像到生活在太空的太空人們的饞。太空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都是包裝食物,正如大家想像的,它們都不怎麼好吃。如果太空人覺得食物難吃,他們就會吃更少,攝入的營養也會不足。很多太空人的體重都下降了。Gioia Massa 說道,她是 NASA 中負責生菜種植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如果未來要前往火星或進行其它更長途的太空旅行,能讓太空人自己種植蔬菜就顯得更重要。
  • 太空人為何不能在太空大聲講話?科學家:想要活命,就閉嘴!
    即便是我們現在能夠去太空觀察自己地球之外的事情,但是我們對太空的了解太少太少了,而且太空中的文明也是非常悠久的。從古至今,我們人類都有去太空的想法,雖然說現在已經實現了,但是我們去太空還是非常困難的,那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太空中的一些略微的知識。首先就是太空中太空人是不能夠大聲說話的,這是為什麼呢?
  • 跟小老鼠一起學習如何上太空——《老鼠太空人》繪本賞析
    好的科普繪本很多,但太空系列的卻不多。主要是因為太空系列涉及到的理論知識比較複雜,而對孩子來說認知這些行星就已經很難了,還要知道飛船怎麼飛的,火星上有什麼就更難了。但《老鼠太空人》填補了這個空缺,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優質太空主題的科普繪本。
  • 去太空對身體傷害很大,那女太空人劉洋現在怎麼樣了?可算知道了
    導語:去太空對身體傷害很大,那女太空人劉洋現在怎麼樣了?可算是知道了我們都知道宇宙一直是我們探索的一個領域,每一個國家都在探索宇宙,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我們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意義就是非常大的。
  • 太空輻射可能殺死太空人,但一起登船的黴菌會活下來
    我們常聽見低重力對太空人身體的影響,但其實在太空環境中,太空輻射對人體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在少了臭氧層、電離層等地球外圍天然屏障的保護下,太空人必須依賴太空服、太空船艙來保障安全,只是由於防護的程度有限,太空輻射對太空人造成的危害幾乎可說是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