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2020-12-17 耶穌基督福音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

眾弟兄姐妹平安!阿們。我們打開聖經 希伯來書11章15-16節翻到一起讀: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耶穌基督教會差遣工人岑弟兄,從天上運糧來,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使我們屬靈的生命更豐盛。阿們!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客旅,我們要找一個家鄉。感謝天父為我們預備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阿們。以上禱告、祈求、代求、感謝、祝謝!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的!阿們。

詩篇: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

[ 唐 ]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娟。

[注]以上兩位詩人"杜甫、蘇軾"借著天空一縷明月,作詩思念、想念故鄉的親人。"月是故鄉明"→月亮還是故鄉最明亮,因為故鄉一家人團聚,有親人倍伴→明月幾時有?"十五"?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時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天上,哪像是在人間一樣…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願人長久"壽命百歲",千裡共蟬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我們查考希伯來書11章13-16節翻到一起讀: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問:我們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嗎?

答: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 神。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參考詩篇 90章1-4,9-10節

問:我們想找一個更美的家鄉在那裡?

答: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問:神在天上為我們預備一座什麼城?

答:天上的聖城"新耶路撒冷"→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 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參考-啟示錄21章1-2節

問:我們怎樣才能回到天父家中?

答: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 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有古卷: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約翰福音14章1-4節

問:我們通過什麼途徑回去?

答:耶穌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希伯來書 10章20節

[注]:"啊爸!聖天父"為我們預備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我們怎樣回去呢?→藉著 神的愛子"耶穌"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就是耶穌基督的身體!阿們。你想要得著更美的家鄉→快來"信耶穌"藉著耶穌基督福音真道→"重生了你們"得著基督的身體和生命→這樣,才能走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回到"啊爸!聖天父的家中。這樣,你們清楚明白了嗎?

所以, "我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我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我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我們預備了一座城→天上的聖城"新耶路撒冷",永恆的家鄉。阿們

弟兄姐妹!你們要在基督裡長大成人,不要在外面→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請 "點擊"下面文章分享→進入"耶穌基督教會"。阿們

基督徒天路歷程:成全了同在樂園

你們將"一百多篇"~講道"從頭到尾→認真多聽兩遍,你們必會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什麼是重生?什麼是復活?什麼是得救?得永生、得榮耀、得獎賞、得冠冕、基督再來→身體得更美的復活,將來與基督一同作王→在新天新地~和主永遠同在!阿們

好啦!今天就與大家交通分享到此,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相關焦點

  • 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
    這是我今生見過的最美的月,碩大、皓潔、神秘……詞窮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它,只覺得它就那樣如玉一般鑲嵌在深邃的夜空中,叫人駐足。即使不是上元佳節,歐翁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卻自然地浮現在我的腦海。古往今來,難怪有無數遷客騷人痴迷於這明月!在這樣的春夜,有微風輕拂,有明月高照,有友人相伴,豈不快哉!
  • 白露節氣必讀的一首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其中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更是傳唱了千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的人生也發生了巨變,他想到了遠方的兄弟,分散多年,音信不通,於是在強烈的憂慮和思念下,杜甫寫了這首詩。月亮代表了思念,唯美又傷感,這首詩選取了塞外的景色,既有塞外的空曠之美,又有月亮的柔情之美,還有白露時節的晶瑩之美,可謂描繪了一首最美好的思念之詩。
  • 唐詩閒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最有名的句子就是「月是故鄉明」,詩詞大會考的知識點也是這一句,康震先生說,杜甫棄官而去的原因是為官俸祿太少,全部的收入加起來不能養活自己的一家老小,這是真實的。
  • 家鄉土是藥?月是故鄉明!
    打開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第七卷,載有61種土,但獨獨未見家鄉土。明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增加了18種土,但家鄉土仍然未設座位。有一種病,稱為水土不服,初見於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謂:「不服水土候:不服水土者,言人越在他境,乍離封邑,氣候既殊,水土亦別,因而生病,故曰不服水土。病之狀,身體虛腫,或下利或不能食,煩滿氣上是也。」
  • 【春節食話】月是故鄉明 胃是故鄉胃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故鄉的食物。能和家人團圓、能在除夕之夜一起吃一頓年夜飯,對很多人來說意義非凡。每當這時方才覺得,月是故鄉明,胃是故鄉胃。在春節到來之際,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經出版社授權,選取了王愷《浪食記》中的兩篇文章,試圖以此對故鄉和食物的關係稍作梳理:一篇講的是故鄉的食物如何跟隨人口流轉,來到許多人拼搏奮鬥的北京;另一篇則關注張愛玲想像中的故鄉美食「粘粘轉」。相比一生漂泊、只能通過文字來想像家鄉安徽小吃的張愛玲,在北京打拼的人們何其幸運。
  • 月是故鄉的明,人是故鄉的親,故鄉美好!父母幸福安康!
    今天是中秋佳節,九月是美好的季節,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秋意韻更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有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色,中秋明月就蘊藏這秋色的美景之中。有人說:中秋佳節月最美,美得富有詩情畫意;中秋佳節月最柔,柔得如情似水;中秋佳節月最圓,月圓家圓團團圓。
  • 《月是故鄉明》王茜華,想做好事真難
    圖片來自網絡最近看王茜華主演的電視劇《月是故鄉明》有的時候真的讓人氣不打一處來,王茜華放棄了城市裡優渥的條件來到自己的家鄉,想為家鄉的人做一些事情,讓家鄉的人也可以衣食無憂地過上富裕的生活圖片來自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雖然有的時候自己所做的事情並不被人們所認可,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放棄,因為只有堅定信念,一步一個腳印才可能贏得大家的認可。
  • 《月是故鄉明》山東衛視開播!王茜華《花漾劇客廳》帶來秘密武器
    拳拳赤子心,濃濃故鄉情。今晚7:30由沈行擔任導演和總編劇,紅紅、劉潔妮編劇,王茜華、荊浩、王往、馮國慶、王挺、黃品沅、沈行、劉伯勳、劉晨霞、李奕嫻等演員聯袂主演的電視劇《月是故鄉明》將在山東衛視花漾劇場播出。
  • 謝模滿:我願家鄉月常明|夜讀往事FM·最美是故鄉
    每個人對故鄉之念、之慨、之懷,都在記憶深處。圍繞新時代鄉村振興,文史博覽雜誌社推出「鄉村歲時」大型融媒體報導,「夜讀往事」欄目以「最美是故鄉」為主題,邀請政協委員講述記憶裡的故鄉與廣袤鄉村的興榮,敬請聆聽。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金川為您朗讀(第261期)從家鄉又傳來老人壽終正寢的噩耗,這已經是半年來的第四個了。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品《月夜憶舍弟》,話杜甫的思鄉情結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著名的《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作品出自《全唐詩》。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肅天水)所作。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乾元二年九月,叛軍安祿山、史思明從範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趣解漢字「望」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生期冀,這個期冀,就匯聚在一個「望」字上。最初,這個滿含期待與希冀的情景,是用登高遠眺的字形來表達的。上面那個「臣」,本義就是眼珠突出,如同睜大的眼睛,下面顯示的是一個人站在土坡上,直觀地表達了急切遠眺的情狀。
  • 廣平府田氏的尋根之旅:月是故鄉明
    他正要返回家鄉,軍中卻發生了政變。他利用自己的才學幫將軍化解了危機。很快,朝鮮國王接見了他,並封他官爵之位。田好謙平步青雲,並娶了來自浙江義烏的張姓女子,生了幾個孩子。在朝鮮的日子越久,田好謙越發覺得自己可能難以回到故鄉去了。
  • 故鄉是什麼 故鄉的定義
    在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中的第一段:「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裡,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而且在詩句、文章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描寫故鄉的,那麼故鄉是什麼呢?「故鄉」就是出生或者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家鄉、老家。
  • 風牽雲影淡,月是故鄉明
    月灑漁光曲,歌吟賞落英。 拈得「明」字·秋懷 孫曉廷 門開萬裡晴,覓句寄無名。 舍外楓含韻,籬邊菊入盟。
  •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之所以思鄉經典
    「詩聖」杜甫的這首《月夜憶舍弟》,句句堪稱經典,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名句,那詩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就是經典中的經典。※原文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是杜甫在「安史之亂」開始的那一年九月,在秦州(今甘肅省天水)所作。當時,安祿山、史思明引兵南下,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十五首絕美的霜降詩詞,必讀必背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是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
  • 100句思鄉詩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7、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8、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 《睡蓮》文/月是故鄉朋
    月是故鄉明原創詩專欄 作者: 月是故鄉明 主編:愉悅 睡蓮 文/月是故鄉朋 醒後蓮開秋沒誤,芬芳趕趁爽風輸
  • 家鄉美食:故鄉的蟠龍菜
    它來自於毗鄰我故鄉的一座名城,帝王故裡與長壽之鄉——鍾祥。文字記載這座城的歷史長達2700多年,春秋戰國時它是楚國的陪都,戰國後期為楚國的都城,三國時吳國在此築有石城,兩晉至明朝為郡、州、府治,明朝時為全國三大直轄府之一的承天府所在地。它有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楚文化,更有著「石城湖上美人居,花月笙歌春恨餘。獨自樓臺對公子,晚風秋水落芙蕖。
  • 李谷一《月是故鄉圓》一首思鄉念親之歌
    李谷一:月是故鄉圓李谷一老師演唱的《月是故鄉圓》出自1983年雲南音像出版社為李谷一出版的《我的小路》專輯。歌曲深沉婉轉,李谷一老師真摯動情的演唱,表達了對故鄉、對親人的眷戀和思念。《月是故鄉圓》詞:蔣士枚 曲:谷建芬想故鄉,情無限,故鄉啊故鄉,我把你思念。啊,我把你思念。人是故鄉的親,水是故鄉的甜,花是故鄉的好,月是故鄉的圓。我想念,想念故鄉。就像那燃燒的蠟燭,熱淚點點,熱淚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