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有些中小學校、幼兒園違背教育部的政策,實行網課制度,按照這些院校的高層領導話來講:
「孩子現在不努力,以後能有出息嗎?」
當然,我們並不清楚這些高層領導實行網課制度,是為了賺錢,還是真的為了孩子。
但是,校外一些培訓機構,實行網課制度,大概率是招生賺錢。
這個寒假,小龍過得並不開心。
初十剛過,小龍所在的私立幼兒園就實行網課制度。
早上八點,他就要「起早」打卡,開始一整天的遨遊知識之旅。
可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孩子,現在都講究贏在起跑線上。你看人家楊冪的女兒,三四歲就會幾百個英語單詞,咱天賦比不上人家,只能靠後天努力,多層次培養,現在苦點,以後才能樂呵。」
於是,晚上六點剛過,小龍就要參加圍棋、鋼琴、書法等校外興趣輔導班,一周七天,天天晚上的興趣班網課都不會重樣。
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和生活壓力下,小龍直接病倒,寶媽看在眼裡,痛在心頭。
她也知道,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可是,孩子天生就是普通人,沒有天賦,再不通過後天努力進行追趕,只會被其他孩子遠遠落下。
01天賦異稟的寶寶,或許有這些特徵
天下間,沒有父母會不想要天賦異稟、聰明伶俐的寶寶。
父母不會嫌棄自己的寶寶笨,但若是自己的寶寶聰明,他們會更開心,臉上更有光彩。
話說到這,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天賦異稟的寶寶可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一、家長方面的因素和表現
1. 媽媽聰明,孩子也不會笨
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媽媽的智商決定孩子的聰明程度。
相對來說,媽媽的基因遺傳對孩子影響佔據60%,也就是說媽媽比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站在遺傳角度上,媽媽給予孩子的染色體是X,而父親可能給予的是X,也可能給予Y。
在生物遺傳上,X染色體承載了與人類智力有關的遺傳基因物質。
所以,如果孩子天賦異稟,就說明他的媽媽也非常聰明!
2. 醫學最佳生育年齡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在23歲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為103,低於在25-28歲之間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109,29歲後,子女的平均智商又呈回落狀態。
在醫學上,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男性在25-35歲之間,兩者取中間值,也就是說最佳生育年齡在25-30歲之間。
如果父母在這個年齡段生娃,孩子的智商相對會更高一些。
若是父母晚育,譬如35歲以後生娃,那麼孩子出現畸形和危險的概率也相對較高。
3. 跨地域結合,寶寶可能更聰明
曾經,有科學家調查發現,父母都是本地人的話,孩子的智商平均在104左右,若父母是異地婚配,那麼孩子的平均智商可以達到109。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也可能跟父母跨地域組合有關。
一般而言,我們常說混血兒更聰明可愛,譬如劉燁和她的法國太太安娜生下的孩子劉諾一,不到五歲就掌握了多國語言!
不過,這種特徵似乎只適合中國。
畢竟,我們都知道猶太人聰明,可是猶太人的地盤可能還比不上我國的一個省,若是按照地域特徵,他們生下的孩子不都是普通人?
二、寶寶方面的民間傳聞
1. 孩子後腦勺有2個璇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老頑童周伯通在得知自己有孩子後,立刻問向瑛姑,自己的孩子後腦勺有幾個璇,他為什麼這樣問呢?
原因是,人們普遍認為,腦袋上面有2個璇的孩子更聰明,1個璇就是普通孩子。
當然啦,這種觀念帶有強烈的民間傳說和迷信色彩,寶媽們僅作娛樂就好哈。
2. 大耳朵
民間有種祝福性的說法:寶寶的耳朵越大,說明寶寶越聰明,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大耳招風!耳朵大的孩子,有福!
就像動畫片《大耳朵圖圖》中的圖圖,他就很聰明可愛啊!
3.額頭飽滿
一般來說,寶寶的額頭飽滿,就說明腦力發育也不差。
當然,聰明寶寶可能還有模仿能力強、愛玩智力遊戲等特徵,不過這種特徵就不太突出了。
一般而言,寶寶有這些特徵,可能就會讓你娃贏在「起跑線」,但是凡事無絕對,這些特徵,只是可能讓你家娃聰明,重要的還是父母在後天對娃的培養。
02要想娃更聰明,父母后天培養不可或缺
1. 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營養
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就要給娃補充足夠的營養,加快孩子的大腦發育。
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孩子身體最需要的兩種物質。
除此之外,若想保證孩子智力發育完善,還要補充DHA。
含有DHA的奶粉、魚類、乾果類等食物,都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智力,促進大腦發育。
2. 多讓孩子玩智力遊戲
兜媽的同學石豔,她在幼兒園當幼教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同時也知道培養孩子智商,重要一點就是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動腦。
她曾說過,智力遊戲,是幫助孩子勤思考的利器。
積木、拼圖、華容道,不僅可以考驗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養成勤思考、動腦的習慣。
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通過下圍棋,來開發智力。
脾氣暴躁、焦慮的孩子,下圍棋,還可以提升人身修養,保持平緩的心境。
3.父母是孩子的「百科全書」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是認識世界、不斷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自身智力的過程。
孩子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這時候父母就要當孩子的「百科全書」,給孩子進行講解,引導孩子勤思考,並鼓勵孩子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要想讓寶寶聰明,不浪費自己的天賦,父母就要配合寶寶一起學習,引導寶寶去認識這個鮮活美麗的世界。
想要孩子智商高,天賦異稟,先天因素不可或缺,但是後天培養也必不可少。
各位寶媽,你家孩子具備這些天賦異稟的特徵嗎?有沒有贏在起跑線上呢?這些民間傳聞中的特徵,你們覺得靠譜嗎?說出你們的想法吧!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