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像感冒其實寶寶是出疹子 發燒前三天先別急用抗生素

2020-12-20 大眾網

  20日,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急診科,不時傳來寶貝們的陣陣哭聲。春天到了,氣溫忽冷忽熱,萬物復甦,細菌、病毒也在蠢蠢欲動,往往會引發疾病或導致疾病反覆。

  寶寶高燒急壞一家人

  「大夫,你判斷的沒錯,果然出疹子了。」陳實和妻子李群抱著6個月的恬恬出現在急診室,不像其他家長那般焦灼,反而面帶笑容。

  抬頭看到陳實,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急診科主任劉玉剛也舒了一口氣,他告訴記者,在前一天,這小兩口可是方寸全亂。

  原來,就在三天前,恬恬突然發起了高燒。「一開始體溫38度多。」陳實說,因這是寶寶第一次生病,他們一家人都慌了起來,全家人都請了假,圍著恬恬量體溫。因為一時不想用藥,他們想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把燒退下來,沒想到,第二天晚上,恬恬的體溫還是升到了39度5。

  這可急壞了一家人,陳實趕忙驅車帶著妻子和女兒趕往省城某醫院。值班大夫讓恬恬查了血,發現確實有病毒感染,建議暫時先不用藥,回家觀察、降溫。

  聽了大夫的話,陳實和妻子就放心回家了。

  打不打針引發矛盾

  回家後,不料恬恬的爺爺奶奶不高興了。「他們說,孩子太小,免疫力太弱,如果不馬上打針,病毒壓不下去,可能會加重病情,讓孩子受更多的罪。」陳實說,但是,他和妻子認為,恬恬這次發燒只有體溫高這一種症狀,不咳嗽也不流鼻涕,雖然體溫高但是精神很好,食慾也不錯,網上都說這種狀況不應該打針輸液,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降溫貼等物理方式降溫。

  恬恬斷奶前,李群曾經儲存下一些母乳,恬恬這次生病,這些母乳派上了用場。看著恬恬抱著奶瓶大口大口喝奶的樣子,小兩口心裡更是有底了,「寶寶這麼能吃,還非要打針嗎?」

  一時間,兩代人冷臉相對。當時天色已晚,陳實和妻子堅持不給恬恬打針。為了讓恬恬好受些,他們不停給恬恬擦著身體,並餵了布洛芬退燒藥。然而,退燒藥效一過,恬恬的體溫又攀升到了39度。

  本來就十分心焦,但恬恬的爺爺奶奶還是在半夜裡敲開小兩口的臥室門。他們前來詢問孩子的體溫,知道孩子又燒起來了,忍不住埋怨起來。李群看著熟睡的恬恬,忍不住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孩子患的是幼兒急疹

  第二天,小兩口帶著孩子到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結合寶寶的症狀以及表現,看著精神機靈的恬恬,接診的劉志剛推斷,小寶貝可能是得了幼兒急疹,一般三到五天高燒退後就會出疹子。

  劉志剛告訴記者,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由人類皰疹病毒VI型引起的一種病毒疹,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尤以1周歲以下嬰兒更多見。幼兒急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熱退疹出」,等高熱退去後,全身會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

  但是,由於其前期症狀與感冒十分相似,甚至連查血指標也和病毒性感冒相似,只有很有經驗的醫生才能在寶寶發燒時結合相關表現推斷是幼兒急疹。很多患兒在高燒期間被當做病毒性感冒治療,在退燒出疹後才被確診病情。

  劉志剛進一步解釋說,幼兒急疹發病前一般沒有什麼徵兆,體溫可能會在幾個小時裡迅速攀升,來勢洶洶,但值得注意的是,發熱時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能吃東西、能玩耍,只是單純高燒。與感冒不一樣的是,患者血象不高,沒有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

  一般來說,寶寶的疹子是粉紅色的,可能是小而扁的點或凸起的包,不癢也沒有其他不舒服,多數長在上半身和脖子,有些會擴展到胳膊、腿和臉上。兩三天後,孩子身上的疹子會消失,一般不需要做什麼特殊治療,可以自愈。

  聽了劉志剛的話,恬恬一家人又半信半疑地離開了醫院。沒想到,恬恬還真的出了疹子,這下,一家人終於放下心。

  兩種極端反應要不得

  劉志剛告訴記者,幼兒急疹是典型的病毒感染,而且愈後良好,很少出現其他併發症,所以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主要以針對高熱和皮疹的護理為主。然而,就像恬恬此次生病的遭遇一樣,很多家長在寶寶生病時會驚慌失措,所以往往會有兩種極端反應,「有些人反應過度,恨不得讓孩子一下子好起來,追著大夫用藥打針;還有一些淡定的家長就認為小寶寶生病不能用藥打針,這些都是錯誤的。」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的前三天,不建議使用抗生素。」劉志剛說,其實,生病也是寶寶免疫力成長過程的一個必經階段,是機體完善自我的一個防禦機制。以病毒感染為例,也許寶寶的機體可以調動免疫力量,和病毒鬥爭三五天後,就可以完全清除病毒,這樣能夠產生抗體,遇到相似病毒時,這些抗體就能發生作用。

  如果這種情況下打針輸液,反而可能會造成寶寶對藥物耐受,體內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久而久之,耐藥性會不斷增加,到最後抗生素都無法起效,相當於無藥可用。劉志剛說,這也是很多小朋友反覆生病和生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

  至於判斷是否用藥的標準,劉志剛表示,寶寶生病時,最好還是找專業的兒科大夫看一下。家長在家觀察時,可以注意寶寶是否有不良反應,比如精神狀況好不好、有沒有嘔吐、會不會拉肚子、是否憋喘等,如果只有高熱的症狀,不妨先用物理方式降降溫,或者服用些口服藥物。

  「當然,該輸液的時候也得輸,不能一味害怕藥物的副作用。」劉志剛說,如果孩子狀態不好,感染症狀明顯、拉肚子脫水或高燒吃不進飯,硬撐著不打針也很危險,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血鉀降低等反應,或者心衰、呼衰等嚴重併發症,遭遇生命危險。

  相關新聞 沒按時種疫苗  1歲娃染上麻疹

  同樣是長疹子,和恬恬比起來,1歲的昕昕就要痛苦很多。他眼淚汪汪地趴在媽媽身上,眼睛有點紅。

  昕昕媽媽劉雨介紹說,18日那天,她帶著昕昕去泉城公園玩耍,回家路上孩子突然咳嗽、流鼻涕,發燒38度5,吃了兩天感冒藥,但一直沒見好轉。到20日一早,她就發現昕昕的脖子上冒出大片紅疹,於是急急忙忙趕到醫院。

  劉志剛看了看昕昕身上的紅色斑疹,又看了看昕昕的口腔,表情有點嚴肅,「這個看起來像麻疹,再做個檢查吧。」

  果然如劉志剛所料,昕昕身上的疹子確實是麻疹。劉志剛告訴記者,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比一般感冒嚴重,患兒看起來眼淚汪汪、結膜充血,發燒兩三天後會出現紅色充血性皮疹。

  「是不是沒打疫苗呀?」劉志剛問道。劉雨這才想起來,昕昕8個月時生了一場病,正好拖延了麻疹疫苗的接種時間。

  「麻疹常見於1歲左右的孩子,未按計劃接種麻疹疫苗的兒童和成年人成為麻疹的易感人群。」劉志剛說,國家已經將麻疹納入計劃免疫中,通常麻疹疫苗在孩子8月齡接種首劑成功率為85%,在18月齡複種時成功率約為95%。完成2劑次接種的成功率可能達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一些打了疫苗沒產生抗體的小孩甚至成人也有可能患上麻疹。

  據介紹,麻疹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過打噴嚏、咳嗽等途徑將病毒排出體外,並懸浮於空氣中,形成「麻疹病毒氣溶膠」。易感者吸入後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隨眼結膜感染。除主要經空氣飛沫直接傳播外,麻疹病毒也可經接觸被汙染的生活用品,在短時間短距離起到傳播作用,引起感染。麻疹沒有特殊治療方法,大部分人會在數周內康復。如果並發肺炎、心肌炎、喉炎、腦炎等會比較兇險,可能發展為心衰。

  劉志剛說,無論大人還是小孩,患麻疹後應適當隔離5—10天,臥床休息直至疹子消退、症狀消失。房間要經常開窗透氣,避免吹冷風或強光刺激眼睛。患者食物以營養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為主,多喝白開水,經常用溫水清洗口、眼、耳、皮膚的分泌物。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曬一開」,即曬被褥、曬衣物、人常曬太陽、開窗換氣,室內保持清潔,空氣流通,避免人群集會,儘量不到公共場所。對體弱年幼的易感兒童,可採用被動免疫的措施,注射丙種球蛋白,最主要的還是要按國家計劃免疫及時接種麻疹疫苗。

  (文中所有患者及家屬姓名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症狀像感冒 其實寶寶是出疹子
    原標題:症狀像感冒 其實寶寶是出疹子   症狀像感冒 其實寶寶是出疹子  醫生提醒,孩子發燒前三天先別急用抗生素  20日,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急診科,不時傳來寶貝們的陣陣哭聲。  寶寶高燒急壞一家人  「大夫,你判斷的沒錯,果然出疹子了。」陳實和妻子李群抱著6個月的恬恬出現在急診室,不像其他家長那般焦灼,反而面帶笑容。  抬頭看到陳實,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急診科主任劉玉剛也舒了一口氣,他告訴記者,在前一天,這小兩口可是方寸全亂。  原來,就在三天前,恬恬突然發起了高燒。「一開始體溫38度多。」
  • 寶寶又感冒發燒了?停!先別急著吃藥!
    密切觀察寶寶的狀況,如果寶寶感冒三天後發燒(典型的肺炎症狀是高燒不退,在39℃以上,伴有出汗和寒戰),並且咳嗽症狀持續加重(10天左右)無緩解,或發展為成串的劇烈咳嗽,呼吸明顯增快,有時甚至憋悶,喘不上氣,以至於臉被憋得通紅或口唇青紫等,出現上述症狀時要立即就醫,一分鐘都不能拖。這些可能是繼發肺部感染的徵兆。
  • 寶寶發燒出疹子,我幾乎幾夜沒有合眼
    記得寶寶一次出疹子的時候,剛開始連續三天發燒,忽高忽低的最嚴重三十九度五,我幾乎能到的物理物理降溫的方法我都用上了,比如溫水擦試、退燒貼、溫水洗澡、溫水毛巾、冷毛巾敷、寶寶多喝溫開水等等。最後還是沒有降下來,沒有辦法只好叫醫生來,醫生來問寶寶發燒這樣為什麼不儘快去醫院,我說寶寶反覆發燒已經第三天了,醫生問我家寶寶有打麻疹疫苗沒有,我說打疫苗的醫生說要等到下個月,還沒有給寶寶打,醫生說那寶寶可能是吃疹子,不能吃退燒藥。最後醫生給我就寶寶用了那種插在肛門的退燒藥,用了後寶寶全身都出汗也睡了,睡醒後也沒有發燒了。
  • 六種寶寶常見的疹子疾病及預防方法
    通常醫師會根據寶寶疹子的顏色及模樣,診斷出所罹患的疾病種類並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案。若在發高燒時,伴隨可疑的長疹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治療。水痘經過2~3周的潛伏期之後,大多數病患會先出現發燒或發冷、頭痛、疲倦、喉嚨痛等感冒症狀。
  • 寶寶感冒發燒了,要不要用抗生素?怎麼用?
    養娃養久了,大家現在對寶寶們的發燒感冒腹瀉……都淡定很多了吧?
  • 寶寶咳嗽感冒!別急著餵藥!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精靈入秋後,白天夜晚溫差大,別說孩子,大人都容易感冒。你是如何判斷寶寶感冒症狀的呢?流鼻涕、打噴嚏還是咳嗽?很多佳蜜認為,寶寶咳嗽是感冒的初期症狀,都說感冒了早點吃藥早好,拖不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發燒,別急著吃頭孢,先確定是否細菌感染
    孩子發燒,別急著吃頭孢,先確定是否細菌感染 2020-08-12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2歲以前無感冒症狀突然莫名發高燒?需警惕此病!
    「初步診斷是幼兒急疹,寶寶會發燒3~4天,燒退了,疹子會出來,病就好了。」接診醫生說。豆豆媽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豆豆回家了,果然,三天之後豆豆起了滿身的疹子,但是不發燒了,也有精神了。一周之後豆豆身上的疹子已經全部退乾淨了,豆爸和豆媽都放心了。
  • 高燒不退先別急,「急疹」大多可自愈
    其實,如果寶寶突然高燒,或許是幼兒急疹,家長先別急,聽聽專家有啥建議。  故事主人公:淘淘  年齡:9個月大  成長故事:雖然爸爸媽媽給我取名淘淘,但我一點都不淘氣,家裡所有人都特別喜歡我。  因為胃口好,會爬後又喜歡運動,比起鄰居家和我差不多大的寶寶,我身體素質還算不錯。
  • 孩子出疹子,別傻傻地以為只是病毒疹
    小孩生病的時候皮膚上常會突然出現一些疹子,而這些疹子常伴隨著發燒或其他症狀。疹子出現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感染(病毒或細菌)、對藥物的反應等。由於小孩發燒的原因大部分來自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所謂的感冒,而感冒最常見的病原是病毒,所以這些疹子,理所當然的就常被家長認為是病毒疹。
  • 發燒出疹子一定是幼兒急疹嗎?這幾種病易被誤診為感冒!
    幼兒急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絕大多數寶寶在嬰幼兒期都會得,它有一個特點:熱退疹出,不過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出疹子並不是幼兒急疹所特有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還有哪些疾病會讓孩子在發燒後出疹子。1、幼兒急疹幼兒急疹屬於呼吸道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十分常見,好發於2歲以下的孩子,其中又以6~12個月的嬰兒最為常見。
  • 孩子發燒出疹子警惕四種病
    在生活中,發燒和出疹子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兩種突發症狀,這提示著孩子可能患有4種疾病,尤其要引起家長注意。孩子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各方面的臟器和機體功能尚未成熟,因而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生病。孩子發燒、出疹子是家長們最常遇到的狀況之一。那麼,孩子發燒出疹子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狀呢?
  • 娃發燒40℃都無法確診?這波高熱+疹子超邪乎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熱退疹出」,也就是說:先高熱3天,退燒後才會出疹子。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看出來沒有,幼兒急疹是個典型的馬後炮啊!所以麻煩的地方也就來了:幼兒急疹很難在發燒那一步就確診。無法自愈,及時診斷、應用抗生素至關重要。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如何在發病初期及時辨別猩紅熱呢?科大大總結了幾點:✔ 幼兒急疹是熱退疹出,猩紅熱是發燒第2天伴隨出疹。✔ 猩紅熱發燒後還有喉嚨疼的症狀,並且嘴邊會出現一圈白。
  • 寶寶出疹子時,需要怎樣護理治療?
    寶寶低熱兩天後,出現身上紅點的情況,這種症狀是很符合幼兒急疹表現的。幼兒急疹多發生於兩歲以內的寶寶,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寶寶,最為多見。幼兒急疹是很常見的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常常在發熱三天左右,寶寶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在發熱時一般不會伴有任何症狀的,體溫一般主要是以高熱為主,在高熱的同時,有的寶寶有可能會出現驚厥、食慾下降等等症狀,雖然寶寶出現高熱,但寶寶的精神不受影響的。
  • 寶寶出疹子都有哪些症狀?
    寶寶出疹子,在嬰幼兒期是很常見的,那寶寶出疹子會有哪些症狀呢?寶寶出疹子,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熱後疹出,首先發熱症狀常常是以高熱為主的,體溫在39度左右,持續時間在三天左右,隨著發熱的症狀逐漸好轉,疹子就開始出現了,疹子的形狀主要是以斑點狀或者是斑丘疹為主,用手壓之褪色,出疹的順序常常是以耳前後、頸部、面頰、前額,逐漸擴散到胸、背部、腹部、四肢,
  • 六種寶寶常見的疹子疾病
    觀念篇小寶寶長疹子,哭鬧不停,讓一旁的家長看得好焦急!本單元將請專業皮膚科醫師分析6種常見的長疹疾病,並教導家長面臨長疹症狀的預防措施及應對方法。(3)常規預防接種對象及時程:自2004年1月1日起,政府提供2003年1月以後出生且年滿12個月以上的幼兒免費接種。 2. 麻疹潛伏期約10~14天,發病的初期有結膜炎與一些上呼吸道症狀,寶寶會先出現高燒、倦怠、咳嗽、鼻炎、結膜炎等症狀。
  • 國外最新寶寶疹子全護理,溼疹,急疹,麻疹,手足口全都有
    寶寶六月以後,突然高燒,燒三天,燒退疹子出,疹子又三天。經過2~3周的潛伏期之後,大多數寶寶會先出現發燒發冷、頭痛、疲倦、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潛伏期約10~14天,發病的初期有結膜炎與一些上呼吸道症狀,寶寶會先出現高燒、倦怠、咳嗽、鼻炎、結膜炎等症狀。出疹子之前,在頰黏膜內側會出現克氏斑 。
  • 抗生素,感冒發燒的特效藥?
    對於寶寶使用抗生素,家長往往有兩種極端態度:一種認為抗生素是感冒發燒的特效藥,發燒必用。另一種視抗生素為洪水猛獸,無論寶寶的病情如何,堅決抵制使用。當然,這兩種觀點都不正確。除此之外,家長在給孩子用抗生素時還常犯下面這些錯。
  • 感冒發燒,別急著給孩子亂餵藥!這些已列入黑名單……
    69%的父母們都經常將藥放在孩子隨處可見可拿的地方;37%的父母會用普通湯勺測算劑量;79%的父母未經過閱讀藥品說明書直接給孩子服用。作為一個醫生,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我必須提醒大家,感冒發燒,千萬別急著給孩子亂餵藥!
  • 【母嬰】寶寶第一年繞不過去的坎,千萬別亂用抗生素
    嬰兒在出生後一歲前,都會發一次燒,而且這次發燒會比較難退燒的,對於這種情況,不少的新手媽媽都不知道如何處理,擔心會對嬰兒的身體造成影響,其實嬰兒出生後都會有一次類似的發燒症狀,那麼嬰兒第一次發燒叫什麼,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