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60歲老人不享受退休生活,卻還要辛苦勞動掙錢?

2020-12-13 鄉村關中

#五穀豐登迎新年#近年來,農村外出務工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在城市的各個崗位上,看到辛苦工作的中老年農民不計其數,其中60歲以上農民工依然忙碌著,他們從事著低端吃苦的工作,任勞任怨,掙取微薄收入;他們不像城裡退休老人,每月拿著高額退休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遊山玩水,遛狗打太極,種花養草,養寵物含弄頤情。那麼,為什麼六十歲以上的農民還要耕種土地,或外出務工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對此,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本地農村實際,和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農民從來沒退休的概念。

農民與生俱來就是耕種土地,生產糧食。他們只要能行能走,不管春夏秋冬,還是寒來暑往,農民們都要耕作種地,只要在城市能找到務工的崗位,他們就會馬不蹄地奔跑,兢兢業業工作,希望能增加收入。在他們一生的歷程中,沒有退休的概念。每一個農民,只要自己還能勞動,還能下地耕種,都是幹到老,等到哪天不能動了,也就退休了。所以說,農民是最辛苦的職業,也是最可憐的群體。他們不勞動,就沒有養老錢,就無法維持生活開支。

第二,只能不斷勞動才能維持生活。

長期以來,農民的收入都是從土地中獲取。可現在,農民種植的糧食作物、生產的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農民耕種土地的成本不斷攀升,種地無利可圖,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務工,尋找掙錢機會養活餬口。現在,農村消費水平很高,農民家庭結婚,面對高昂的彩禮,女方要車要房,還要擺酒席、請婚禮司儀等,這些費用算下來,大多數農民家庭都債臺高築。所以,農村六十多歲的老人,面對這樣的生活狀態,不得不進城務工,獲取相應收入,減輕家庭負擔。

第三,生活逼迫農村老人繼續工作。

現在農村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上了年紀的農民,進城務工能找到工作,依然吃苦耐勞在工作,他們一時半刻都不能停下,要繼續努力掙錢;即使種地掙不到多少錢,還要耕種土地,總希望在土地裡能找到生活的出路。對於農民來說,只要遇到好年景,土地裡的產出,多少還能補貼家用。說到底,還是農村老年農民的收入無法保障,雖然到了六十歲,沒有退休金,生活逼迫著他們不得不選擇各種機會、通過辛苦勞動獲得微薄收入。

第四,農村老人掙錢養老。

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根本區別。雖然現在國家推行了農村養老制度,但對於絕大多數老人來講,每月發放的這些養老金,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一旦身體遇到傷風感冒、大病住院等,這點錢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就是杯水車薪。所以,農村老人在自己還能勞動能力的時候,就想著辦法,能多掙點錢,就多掙點,也好日後供自己養老花費。

第五,農村老人掙錢減輕兒女負擔。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壓力增大,農村年輕人面對房貸、車貸,子女上學、生活支出、人情支出等方方面面的費用,沒有良好穩定的收入,他們養活自己一家都夠受了。老人們看到兒女們的生活狀態,在自己能動時,就選擇繼續勞動,為自己和老伴攢點養老錢,隨時補貼兒女們花用。雖然勞作辛苦,但最起碼不麻煩兒女,也能為兒女們減輕了壓力和負擔,希望他們的生活過得好點,壓力小點,生活幸福點。

第六,幹了一輩農活的老人閒不住。

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一生辛辛苦苦在土地上耕作,養成了耕作勤勞的良好習慣,即使老了,他們也閒不住。我們看到,一些經濟條件良好的農民家庭,或者子女通過打拼經濟優越的家庭,他們都不想讓父母再勞作,再辛苦,可農村的老人幹了一輩子農活,養成閒不住的習慣,一有空就想著勞動,只有勞動才能讓他們心情舒暢。所以,農村60多歲的老人,依然在辛苦地耕作著,或外出務工。

總之,在城市的各個崗位,我們看到很多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起早貪黑,努力工作,並不是他們不想休息,也並不是他們不願意休息,這是生活逼迫;他們本來也可像城市退休老人一樣悠閒度過晚年,可他們沒有城裡老人的福氣,只能選擇在城裡務工,或繼續耕種田地,就是想多增加收入,為自己,為兒女,也為自己的家庭。因此,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還需要勞動掙錢,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為之。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過了60歲後,為何還要外出打工?3個老人說出心裡的苦
    導語人過60歲之後,基本上都看透了一切,也是時候該享受晚年生活了,可是在農村,有很多60歲的老人,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繼續要打工賺錢。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都60多歲,還要這麼辛苦呢?為何不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下面這三個農村老人做出了心裡的苦。
  • 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和城裡6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有什麼區別?
    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和城裡60歲以上老人,他們生活的區別很大,真可謂天壤之別。主要區別在於:一、工作變化的區別城裡的人滿了60歲,就可以離開工作崗位,不需要按時上下班了,能夠享受退休生活。不管身體多健康,不管工作能力多出色,都可以不用工作了。
  • 農村老人80歲還要下地幹活養活自己!
    說到農村,真的有說不完的話題其中褒貶不一。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佔比也很大。今天想跟大家聊下農村老人。其實農村老人真的可以說他們是最辛苦勞累的一群人。特別是上了70歲年級以上的老人,在農村他們還要靠自己勞動才能解決溫飽問題。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到處都說新農合不收現金,為何農村老人60歲以上還要交醫保?
    目前正是各地徵收農村新農合醫保的時候。有些地方就出現了好多的關於老年農民不能使用手機付款,而出現了很多的拒收現金的相關報導,實在有一點不合情理過意不去。目前農村留守老人非常多,一般一個家庭年輕的都出去進城市打工掙錢,留下老人在家裡。
  • 為何有些老人退休後,還要出門打工掙錢?一位65歲的老人說了實話
    前言:人到了退休的年齡了,按道理來說,都可以頤養天年、享福了,因為這個時候的老人,子女也已經成家立業,沒有任何負擔了,自己每個月又有退休工資,晚年的生活可以說是很舒服的。但是,為什麼還有一些老人,明明都已經退休了,卻還要出去打零工來掙錢呢?這是怎麼回事呢?聽聽這位65歲的老人怎麼說。傾述者:胡大爺、65歲我今年65歲了,退休已經有五年了,退休以後,我也以為我可以和老伴安安穩穩的享受晚年的生活了。可是,事情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美好啊!
  • 城市人60歲退休,農村人60歲在幹嘛,了解之後很心酸
    可以用剩下的時間去過原來所希望的生活,而不用為了生活而去勞碌奔波了,這是城市裡的人退休之後的生活,那麼在農村達到退休年紀之後的人們在幹嘛呢?也和城市裡一樣自在的生活麼?了解之後,才知道,農村沒有退休年齡這一說,只要能動,只要有體力,就不退休的。那麼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和城裡6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上有什麼區別?
    按理來說,人活過60歲,身體一天比一天地衰弱,身體健康逐漸變差,疾病也逐漸增多,老人應該靜下心來休養生息,安度晚年。在城市,年滿60歲的老人是完全能夠做到的,早已成為社會現實。而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大多都閒不下來,仍然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甚至超負荷的農活,究竟是為什麼?
  • 城鎮退休人員免費享醫保,為什麼農村60歲老人不能免交新農合?
    同樣是醫療保險,企事業單位職工60歲退休以後就不用交費享受終身醫保待遇,而農民即使超過60歲想要享受醫保報銷也得自己繳費。職工可以醫保退休,免交費根據現在的政策,企事業單位職工,在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如果繳納醫保費達到一定條件:男性累積交費年滿25周年到三十周年,女性累計繳費年滿20周年到25周年左右,就可以「醫保退休」,以後不用再交醫保費,享受終身免費醫保。
  • 農村60歲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何要堅持種地,是他們不會享受生活嗎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會有一定的退休金,為什麼他們大多還要回去種地呢,來看看一個老農是怎麼說的。在問到一位農村的大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他說的話讓人心酸,但是又充滿了現實的無奈。他提到了現在農村人外出打工都是乾重體力活,雖然是能夠賺一些錢,生活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有病也捨不得去看,老了落下一身的毛病,國家補貼的一百多塊養老金根本就幹不了什麼。
  • 在農村和城裡,6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有什麼區別?
    大家好,我是農村江農仁,關於這個問題:在農村和城裡,6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有什麼區別?我談談我的看法。年輕人出門打工還可以理解,但是,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出門打工就讓人想不通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國家對於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們,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養老補貼,按理說,農村老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其實不然,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的生活還是有區別的。
  • 農村真實現象:60歲老人去打工,70歲老人下地幹活,為啥不歇歇?
    村子裡剩下的,又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了。秋糧種玉米,種完之後澆澆水,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沒啥農活了。但沒農活不代表農村人就可以休息了。每年這個時候,一些農村都會有不少年過六旬的老人,組團外出去工地打工。而年齡再大點的,到了70以上,就不能去工地了,只能在農村種地了。
  • 農村老人有福,國家新增了四項補貼,年滿60周歲就有資格領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農村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應該知道的是,與城市居民不同的是,農村人在退休後可以獲得養老金,並保證他們的晚年生活。她們辛苦了一輩子,卻沒有養老金可拿,即使已年滿60歲,仍然要靠不斷的勞動掙錢。為解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國家在這幾年裡出臺了很多補貼政策。目前,農村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取500元以上的這四項補貼。
  • 84歲農村老人當赤腳醫生60年,如今隱居地坑院,晚年生活成啥樣
    圖片上的這位老人就是當地農民說的神醫,他姓楊,今年84歲了,楊大爺說自己在農村幹赤腳醫生60多年,他2歲那會母親就不在了,父親是個醫生,從2歲起父親出去給人看病就抱著他一起去,從小就耳濡目染,長大後從學校出來就開始回村給村民看病,這樣一幹就是60多年,現在老人有6個孩子,還有2個在從事醫生職業,老人說他們一家三代都是醫生。圖為:老人在抽菸。
  • 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與城裡60歲以上老人,養老生活有什麼區別?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60歲都是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我們都知道在延遲退休之前,60歲是一個人工作退休的截止年限,雖然在農村裡面農民沒有退休的概念,但是如果農民想要外出打工,過了60歲也會變得非常的困難,因為很多企業都已經不招生60歲以上的農民。那麼就目前的社會情況來看,農村60歲以上老人和城市60歲以上老人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女人退休後真正能享受愉快的退休生活的有幾個?
    同時她們在工作之餘還要兼顧家庭,洗衣做飯,帶孩子,有的還要照顧老人,其中的辛苦可以想像得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更年期的到來,身體素質下降,身體各種不適會出現,力不從心時就盼著趕緊退休,放鬆一下身心,享受一下生活。但是真的到了退休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真正享受退休後的生活呢?
  • 在農村,為什麼70多歲老人,還要出去找工作?農民的話戳痛心窩!
    農村人以勤勞、淳樸著稱,不可否認,農民是一群非常勤勞以及辛苦的人,每天基本上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著,但是較重的勞動應該屬於年輕一輩的工作,為什麼現在農村70多歲的老一輩,依然需要外出找工作?對這類問題,小編還特別了解一下,主要原因還是以下幾方面,我們了解一下。
  • 農村的退休老人都在家幹什麼?80歲大爺說:比上班累
    在農村,一般都是男人在外打工上班養家的,女人呢,則是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的。那男人大部分都是在六十歲左右退休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退休金的,畢竟都是在村裡面的廠,是不提供退休金的。那等男人不幹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在自己年老的時候,沒有收入,都是怎麼生活的呢?還有就是,他們在家都是幹什麼呢?
  •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怎麼養老?家有老人,這些方式一定要記住
    農村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現在經常在地裡幹活,他們基本上是活到老乾到老,對於養老的方式還是以自力更生為主。其實這些老人也享享福,也想像城裡人那樣退休有高高的退休金,過上幸福安詳的晚年生活。
  • 農村60、70歲老人仍要打工,為何?專家的回答更扎心
    過年了,農村熱鬧了起來,闊別已久的親戚朋友終於得以見面。孩子放假了、農民工回家了,最讓人高興的就是農村年味越來越重,一番熱火朝天。可就是這樣,在農村卻有著這麼一群「打工者」,他們平均年齡超過60歲,為了生計不得不「重操舊業」。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塊聊聊—「高齡」農民工的那些事,養兒防老,可他們還得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