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澎湖水道計劃:澎湖同臺灣島連為一體,縮短兩地來往時間

2020-12-13 橋川野鴿

在距今數十萬年前,地球經歷了最近的一個冰河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陸地都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在那個時期,由於大量的水體都被冰凍在冰川裡,所以當時海平面要比現在低130米左右(當然這個數據只是推測)。我國沿海大陸架都是露出海面的陸地(現在的渤海,黃海,東海的大部分區域都是陸地)。從我國的山東可以直接「走路」到達朝鮮半島,臺灣島和亞歐大陸是一個整體,甚至古長江的入海口都在距離現在長江口800多公裡以外的衝繩海槽。隨著冰河時期的結束,海平面的上升,才形成了現在的海陸分布狀況。

位於臺灣海峽中間澎湖列島曾經是「臺灣海峽大陸橋」中途的重要一點,遠古人類和動物曾經經過這裡進入臺灣島(臺灣海峽海底近年來發現了古陸地生物化石,可以證明這一點)。現在的澎湖列島也是臺灣海峽中非常重要的中轉站和補給點。澎湖列島和臺灣本島之間隔著一個寬度大約在40公裡左右的「澎湖水道」。由於有這個水道的存在,澎湖居民的雖然在島嶼上修建有通用機場同外界溝通,平常也能通過渡輪來往各地,但是遇上天氣惡劣的情況出行就存在困難了(澎湖水道因為有流速較快的洋流,海況惡劣,時常發生翻船事故,被早期移民稱為「黑水溝」)。所以能否從臺灣本島填海造陸40公裡到達澎湖列島,使得澎湖列島成為臺灣本島的一部分,同時在澎湖群島周圍進行圍墾,擴大島嶼面積,使澎湖列島成為臺灣海峽,甚至我國沿海重要的補給站和港口?答案當然是可行的。

臺灣海峽地形圖

澎湖水道是一個由北往南逐漸加深的水道,在北部區域70-160米左右,到了南部區域最深處可達1000餘米,落差極大。考慮到工程施工難度,我們「填海造通道」主要在水道的北部淺水區進行。

我們可以從臺灣本島東部的濁水溪下遊區域附近往澎湖列島方向填海,因為這一區域距離澎湖列島的距離較近且附近海域深度較淺,在離岸十幾公裡附近的海域平均深度只有20-30米左右。我們從地勢圖上可以看到,通道附近海域只有在澎湖水道的中心線附近海域深度才會達到100米左右。我們都知道,澎湖水道是臺灣海峽內部重要的航道,每天來往的船隻很多,也是洋流循環主要的通道。如果我們不計後果地把中心區域的水道給填了,將會失去寶貴的航道資源,同時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並且對於100多米深度來說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十幾公裡的海域修建跨海大橋,來給航道和自然留一條大通道。跨過中心海域後,水深又只有幾十米,這時候我們可以繼續進行填海操作。總的來說,澎湖到臺灣本島的「填海造陸通道」主要分為填海區和跨海大橋區兩部分組成,總距離大約40公裡。

如果該工程建成後,澎湖地區和臺灣本島之間的交通往來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就少了,還能縮短交通的時間,對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仔細觀察上面臺灣海峽地形圖的讀者還會發現,澎湖列島的西南方向一直到大陸沿岸的「U」字型海域的深度都很淺,也十分適合填海造陸。如果有一天台灣海峽陸路通道開始修建,我們可以藉助這一有利的海底地形,修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或者填海造通道的方式連接澎湖列島,再藉助澎湖列島這一跳板到達臺灣本島。

希望有一天這個工程能夠開始修建,造福中華民族。以上內容純屬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討論。大家如有觀點請積極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疑進澎湖水道?臺軍連夜否認
    美國海軍「哈爾西」號驅逐艦於8月30日由北向南航行穿越臺灣海峽,「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哈爾西」號的身影。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哈爾西」號的身影。「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稱,如果情況屬實,這將是首次發現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在臺灣「內水」航行,這也將是對中方的進一步試探。
  • [澎湖]兩岸「四通」成熱點 澎湖「接踵」促交流
    這是福建省雜技團第十次在春節期間赴澎湖演出。  福建省雜技團團長塗國柱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此次演出的動人點滴:「澎湖第一場演出,連過道都坐滿人,演出倍受歡迎」,「精彩演出感動觀眾,送的黑糖糕太好吃了,感謝澎湖鄉親」,「感受雜技魅力,共享閩臺親緣」……  此次福建省雜技團為澎湖鄉親精心奉上賀新年、賀新春的雜技專場晚會《幸福啟航》。
  • 美國專家:印度打不過中國,美軍艦疑似進入澎湖水道
    衛星曝光美軍艦過臺海行蹤,疑似首次進入澎湖水道,步步緊逼式試探 「哈爾西」號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時的畫面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美國海軍「哈爾西」號驅逐艦身影。
  • 福建居民「澎湖遊」首次成行
    兩地共104名居民幸運地成為首批赴澎湖的大陸觀光客。這標誌著福建至澎湖雙向旅遊往來的正式開通,也標誌著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取得了新進展。    在馬尾碼頭為首發團送行的福建省旅遊局副局長鄭維榮表示,「澎湖遊」正式啟動,將有利於共同做大做強「金馬澎旅遊市場」,培育「海峽旅遊」品牌,推動閩臺旅遊合作深入開展,「也為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積累了經驗,有利於未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健康有序發展」。
  • 福州與澎湖實現貨運直航
    福州與澎湖實現貨運直航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23:18 來源: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福州福州與澎湖兩地貨運直航的首次航行順利啟動。這也是福建沿海與澎湖實現貨運直航常態化的首次直航。  「全富輪」此次裝載的1600餘噸工程用碎石、河沙,是澎湖百姓緊需的建築材料。澎湖地區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林炳坤說:「福州與澎湖實現貨運直航常態化,對兩岸直航來說是一小步,但對澎湖百姓來說是一大步。」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時間:2001-04-10 09:40   來源: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3月26日日本派兵佔領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遭到...
    歷史上的今天1895年3月26日日本派兵佔領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遭到臺灣人民的奮起抵抗 2013-08-27 14: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廈門推動與澎湖旅遊交流合作
    原標題:廈門推動與澎湖旅遊交流合作  中新社福州9月7日電(記者 羅欽文)福建省旅遊局7日透露,廈門與澎湖達成旅遊辦證便捷化、暢通旅遊交通、提升旅遊產品品質、建立應急協同機制等四項共識,推動兩地旅遊交流合作。
  •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成功首航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航線5月12日成功首航 主辦方 攝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記者 繆璐 李佳佳)吉祥航空HO1361航班12日滿載旅客,執行首個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至臺灣澎湖馬公機場的航班,這也是目前為止兩地互動交流中的首條直航航線。
  • 臺灣澎湖兩失蹤獨木舟手先後獲救狀況良好
    張天明(臺灣東森新聞圖片)  中國臺灣網6月30日消息28日清晨和7位同伴劃獨木舟由澎湖出發,挑戰澎湖水道而失蹤的吳兆振及張天明,已先後獲救。吳兆振在與同伴失去聯繫後還奮力前衝,被發現時已劃舟接近臺灣島陸地。張天明則在海上漂流近12個小時後獲救。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臺灣澎湖旅遊攻略,澎湖的這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鬥嶼;極西的花嶼亦是臺灣版圖極西的島嶼。是臺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由於具有先天地理與港灣的優越特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衝及重要的移民中繼站,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有「臺灣海峽之鍵」的稱號。
  • 澎湖曾是同安的轄地
    本報訊 (記者 邱寶暉通訊員葉文彬)昨日,記者從同安區有關部門了解到,同安、澎湖兩地的歷史淵源頗為長遠,並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據悉,同安還是澎湖居民的祖籍地之一,歷史上兩地交往密切,商貿往來頻繁,還有著極為密切的血緣關係。
  • 澎湖遊還要過三道關
    雖然臺灣方面已經在4月初就已正式開放了福建居民赴澎湖旅遊的政策,澎湖近日也來廈門進行了旅遊推介,但業界認為,廈門市民要實現去澎湖旅遊,至少還需要再過三道關。價格關:低於3000元「澎湖旅遊要真正成氣候,至少要把價格拉到3000元以下,這樣才有性價比。
  • 重慶市臺聯許沛會長考察金門澎湖民宿產業發展
    重慶市臺聯許沛會長考察金門澎湖民宿產業發展 2016年03月25日 13:3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澎湖大戰——大明與荷蘭的爭奪戰
    雷爾生在澳門吃了兩個大敗戰,盟軍亦棄他而去,雖然掌控全國最精華的海軍,卻連一個小小的澳門也吃不下來,只覺得前景一片茫茫,不知何去何從,更不敢回到巴達維亞,因此苦惱異常。副將高文律(即Kobenloet,或雲系荷蘭人職官名稱,待考。有能Governor知事之譯)於是建議艦隊北行,佔據無人防守的澎湖群島。
  • 施琅是怎麼收復臺灣,一舉佔領澎湖列島
    施琅是怎麼一舉佔領澎湖列島,收復臺灣?臺灣得到了這次教訓,施琅把選擇出兵的季節、時間、風向等條件作為一件大事,專門派人查天氣資料並進行了海情和風向、風力的實地觀測。在攻打臺灣之前,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這個時候選擇北風還是南風的風向出兵這個關鍵問題上,軍內有不同意見。但是施琅認為:臺灣地區高溫多雨,特別是在偏南風向下,風速和緩順暢,因而有利於舟師橫渡海峽。他多次向康熙皇帝上書陳述自己的意見,就南風和北風對航海軍事的影響優劣做了比較,他的理由最終說服了康熙帝和其他將領。
  • 宋元時期福建漢人即開發澎湖,為何澎湖會比臺灣早開發500年?
    但,如果把臺灣的範圍擴大,那中原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設立統治機構的時間就要早得多了,可以上溯到元朝,甚至是宋朝!什麼意思?在「臺灣島」有漢人政權要到明朝,但在「臺灣地區」設置機構統治則元朝就有了,這不矛盾嗎?當然不矛盾,「臺灣地區」可不止是「臺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離島,這就是澎湖!
  • 省外居民遊金門澎湖停留時間不受限 新政下周三起實施
    8月5日起,福建省外居民在廈門辦理赴金門和澎湖地區團隊旅遊的手續將更加簡化。隨著這一新政策的臨近,我市各項籌備工作也相繼展開。  據悉,8月5日起,福建省外居民赴金門和澎湖地區團隊旅遊,在廈門申請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和籤注,將不再受暫住時間限制,也無需提交暫住證,且在金門和澎湖地區停留時間不受限制。
  • 更改國際航道繞開澎湖?臺灣擔心被「邊緣化」
    華夏經緯網12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澎湖海域頻頻出事,16年來摔了5架飛機,澎湖縣長賴峰偉建議更改國際航道,別再繞經澎湖,以免影響澎湖觀光。針對這種說法,臺「民航局長」張國政表示,澎湖所在的A1航路是有名的國際航路,也是目前臺灣至港澳最近的路,如果取消,國際航班就只有選擇大陸航道,臺灣將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