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論文稱:死後仍有聽覺,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是真的嗎?

2020-10-08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一直以來就有一個不成文的忠告,不要在剛死去的親人面前商量後事,更不要當場吵架遺產的處理,這會讓死去的人聽到而落淚,聽上去非常驚悚!但經常處理後事的護工和有經驗的老人篤信無疑!

聽上去毫無科學道理,但今年6月份在《自然》期刊的子刊《科學報導》上卻有一份言之鑿鑿的論文,大意說的是人在死後還能聽到講話的科學依據,這到底是真的假的?《自然》也不科學了嗎?

人死後真的還能聽到講話嗎

一般來說人死後首先消失視覺,因為視覺過程首先要有睜開眼睛,然後瞳孔根據光感亮度縮放,晶狀體對焦,在眼底正確成像後,視網膜將電信號送至大腦處理成立體圖像,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從理論上看消耗多的肯定是最先失效!

然後失效的是觸覺,儘管觸覺能耗很低,但人體在瀕臨死亡時會將最緊急的供應保證大腦需要,因此體表獲得能量急劇減少,因此皮膚上的觸覺神經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血壓來維持壓力觸覺(觸覺原理體表壓力和體表內壓力差,而體表內壓的維持是靠血液完成的),因此觸覺會第二個消失!

皮膚神經末梢

最後消失的是聽覺,因為聽覺傳導是通過耳蝸內液中的毛細胞將聲音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然後傳遞到大腦,它的傳導神經很短、消耗很低,因此近水樓臺先得月嘛,聽覺消失聽上去很有道理!

人死後聽覺還能繼續工作嗎?

從上文來看,聽覺仍然確實是最後消失的,那麼從理論上來看聽覺是否在人死後繼續有效呢?其實我們不能否認一個前提就是大腦必須還能正常處理送過來的神經生物電信號,無論哪種感覺最後消失,如果大腦不處理這些信號,那麼一切都是徒勞的!

意識正常、植物人、閉鎖綜合症和最小意識形態的PET影像特徵

就像USB攝像頭,儘管電腦在關機後仍然在USB口供電,它還能繼續工作,但卻沒有任何用處,因為攝像頭產生的視頻流已經沒有CPU時間為它處理,也沒有硬碟空間為它寫入,更沒有軟體對它的數據進行採樣分析,攝像頭開著純粹就是浪費電!

腦死亡者的PET影像

人體死亡的標準早期是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停止呼吸,但隨著心肺復甦和心臟除顫的發展,此時的人體仍還可以「搶救一下」,甚至只要來套心肺復甦即可原地復活,因此死亡的標準被重新定義為腦死亡,也就是腦電波活動呈一條直線,腦電活動的結束意味著意識活動在大腦的終結。並且意識活動的停止必須是永久的而非瞬態的!

此時就像一臺燒掉了CPU的電腦,無論它的外圍設備是否正常,電腦在更換CPU之前那絕對是廢了,很可惜大腦沒得換,而且換了也就不是自己了,此時它不再接受任何信號,那麼它還能對聽到的聲音做出反應嗎?

《自然》子刊《科學報導》上到底是怎麼說的?

其實更準確的說《科學報導》上說的是垂死臨終關懷的狀態,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搜索標題「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preserved hearing at the end of life」,直接就能找到這篇論文,如圖:

科學報導網站截圖

如果有需要,種花家已經有將PDF論文下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全文說的都是瀕死狀態下人體對聲音的反應,而關鍵描述的英文如下:

Importantly, most unresponsive patients showed evidence of MMN responses to tone changes, and some showed a P3a or P3b response to either tone or pattern changes. Thus, their auditory systems were responding similarly to those of young, healthy controls just hours from end of life. Hearing may indeed be one of the last senses to lose function as humans die.

關鍵信息是這些距離生命結束只有幾小時的患者和年輕健康對照者的聲音刺激反應類似,而最後得出的結論則是聽覺確實是人體死亡時最後喪失的功能器官之一!

因此這篇論文並沒有說死後仍然能聽到聲音,而是瀕死狀態下的患者聽覺依舊是靈敏的,除非患者患有耳聾等症狀!

那為什麼會傳聞稱《自然》論文稱人體死後仍然有聽覺呢?其實這就是很多標題黨所為了,當然也有不負責任的自媒體譁眾取寵、獲取流量的行為,實在令人汗顏!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死亡時或可聽到聲音,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
    一項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論文表明,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刻,仍然可以聽到周圍發出的聲音。從這項研究讓我們了解到,做臨終告別要謹言慎行,同時儘可能聊的長一點時間,因為這會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後的記憶,也是他們獨自面對死亡時刻的一種安慰。
  • 人臨終後,還會有意識,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嗎?終於知道答案了
    也有人認為意識是不會消失的,人會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離世,不然為什麼有不少逝世者,明明已經離去了,但如果家人在身邊呼喚他的話,還會流出眼淚。人臨終後,到底還會不會有意識?會知道自己已經死去了嗎?心臟停止跳動後,意識不會立即消失有科學家真的研究過人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死亡這個問題,他對140個心臟驟停倖存者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他們在心臟驟停後,還是有記憶和意識,知道心跳沒了之後發生的事情,也能夠聽到周圍人在說什麼。
  • 真的有迴光返照嗎?臨終前有何徵兆?出現4個信號,家屬多陪伴
    小時候在影視劇中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臨死之人忽然有一天變得很有精神,頭腦清晰,甚至能夠下床,自行穿衣,食慾也變好了,感覺就像是疾病被治癒了一樣,當家屬都很高興時,患者卻在不長的時間內突然死亡,然後就有醫生給家屬解釋這其實是「迴光返照」。
  • 人死後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麼?臨終前會見到已故親人!科學解釋來了
    臨死前,真的會「見到」已故的親人嗎?雖然這些問題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有些超綱,但去年有一項研究卻徹底顛覆了我們以往的想法:其實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人剛死後,還有意識?實驗結果表明,這140個人中,有55個人表示,即使心跳已經沒了,他們仍然有記憶或意識。研究人員又把這些記憶或意識做了細分,發現有9個人被確定有瀕死體驗,包括「靈魂出竅」,奇妙的光芒籠罩等等經歷,其中的2個人還能聽到或看到身邊人事。
  • 人死後嘴巴張開是什麼意思:老人臨終前嘴巴張著是口渴嗎?
    而喝了水的老人呢,似乎有一些好轉,但是也是沒過多久,老人就死了。而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這一口一口的水,要了老人的命。  因為在老人臨終之前,喉嚨裡都有一大口痰,而這口痰,堵塞了呼吸道,造出老人呼吸困難。所以在外人看來大張著嘴巴還以為是口渴了要喝水,實際上是被痰給堵著了,但又咳不出去,最終窒息而亡。  我爺爺在臨終之前,也是大張著嘴巴,奶奶一看,便拿著一個裝滿溫開水的碗,用勺子舀溫水一點點往裡面送。而爺爺在喝到水以後,嘴巴也沒有長得那麼大了。
  • 人死後,還會有意識嗎?臨終前,出現迴光返照是怎麼回事?
    面對死亡我們會有恐懼感,但這是人生必定會經歷的事情。雖說大家一直在尋找長壽的秘訣,可是即便再長壽,死亡都會到來。面對死亡,不管是活著的人,還是已經去世的人,都會有感受,會捨不得。活著的人捨不得親人離世,死去的人則是留戀塵世間的一切美好。對於死亡也有人提出困惑,就是人死後,會不會還存在意識,能夠感知到周圍發生的事情。
  • 《琅琊榜》:梅長蘇死後魂歸何處?蕭庭生臨終一句話,揭示了答案
    所有一些發生得始料未及的事情,他都會早早的算到,所以在江湖上人們都稱他為麒麟才子。也正是靠著這些名氣,以及在江湖上面的勢力,梅長蘇才可以迅速的崛起。然後才有皇室的人來找他幫忙,才有了後來的為赤焰軍報仇,平冤,幫助蕭景琰最後登上皇位。從此穩定這天下的大勢。
  • 人死後,人的聽覺居然還能維持30秒,那大腦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
    關於人們死後的世界,許多人有著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對於人來說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我們的意識就是由大腦產生的,那麼人死後,大腦的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我們身體上的各個器官又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其實人的死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外死亡,例如高處墜落或是出車禍。另一種是腦死亡。不過不管是哪種,普遍情況下都是心臟先停止跳動。
  • 人死後會去哪裡呢?死後的人會去另外一個世界嗎?科學家給出回答
    人死了還會有以後嗎?若死後的人還會去往另一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呢?由於死後的人無法以任何方式和活著的人交流,所以人類即便對死後的世界很好奇,但也揭秘不了另外一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不過科學家卻用專業的方式,揭秘了人死後極有可能去往另一個世界的事實!
  • 如何與親人做好「最終的告別」?聽聽臨終關懷志願者的建議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告別,我們卻遠遠沒有學會面對。當親人在生命衰微,甚至彌留之際,我們能夠照顧好他們的身心需求,讓他們平靜、安詳地與這個世界告別嗎?恐怕不能,大多數人對「臨終關懷」知之甚少。據記者了解,廣州提供臨終關懷的專業機構非常少,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有一支致力於臨終關懷服務的「愛心之家」志願隊,隊員主要由醫生、護士,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組成。
  • 「人死後真的有靈魂嗎」——來自科學家的實驗證明!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能聽到很多關於鬼魂的傳說,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都不否認它的存在,即使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人死後是否存在鬼魂依然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然而,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相關的科學家對這方面進行了研究,今天一起帶大家看看。
  • 人死後真的有中陰身嗎
    根據《俱舍論》第十卷,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這是依據其性質分的。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稱「意生身」;又因其經常喜好尋察當生之處,而名「求生」;依各種喜愛的氣味來維持和營養他們的身體,故名「食香」;因為是處於從此生的敗壞到另一生出現之間的過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夠產生生命過程中的另一個身體,而他本身卻是不藉父母等緣,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稱為「起」。
  • 如何實現臨終關懷,讓老人含笑離去
    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剛剛好,恰如有正就有反,有黑就有白,那麼有生自然就有死,「生」和「死」一起才組成了完整的生命。越恐懼某個事情越要去面對,而不是逃避,否則將永遠無法戰勝它。死亡,作為生命的終點站,只有真正理解它的含義,人生才能完美落幕。
  • 人死後會怎樣 哈佛神經外科醫生真實體驗:死後世界是存在
    人死後會怎樣呢?有位神經外科醫生知道這個答案----處理各種科學資訊的網站Spirit Science and Metaphysics報導了這麼一則極具衝擊力的消息。我們來介紹下其中一部分內容。  靈魂存在嗎?死後的世界存在嗎?
  • 瀕臨死亡的人真的可以聽到聲音嗎?
    但是準備好地、自然地從世界離開,確實一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時至今日更多的人把自己最後的生命交給醫院。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最後的日子」。 即使生命跡象都消失了的幾個小時內仍然保有聽覺。 在此之前,《科學報導》雜誌歐洲的科學家們曾對「無意識聽力」進行研究。研究人員通過使用64個電極的帽子,來測量受試者的腦電活動。 這是全球首次對臨終患者進行此類測試,實驗的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為臨終關懷病人,另一組是健康的年輕人。
  • 臨終關懷志願者:女孩以生離死別的陪伴理解生命意義
    我們究竟如何與生命告別?這些問題或許永遠沒有確切答案。一個95後女孩以無數次生離死別的陪伴和見證,在不斷接近答案的過程中理解生命的意義。  日前,「2018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出爐,優秀學子中有這樣一位熱愛公益的女孩,在她參與的諸多公益活動中,有一項尤為感人。
  • 回魂夜 人死後真的會回魂嗎?
    回魂夜 人死後真的會回魂嗎?時間:2015-09-20 13:2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導讀:回魂夜 人死後真的會回魂嗎? 在民間一直都有這樣的喪葬習俗,人死後守靈三天,然後出殯。在死者死後第七天會回魂,也就是俗稱的頭七。對於這個傳統人們雖然保留,但是卻對回魂的事情將信將疑。
  • 人真的有靈魂嗎?人死後身體疑似飄出白煙,醫生稱出靈魂重21克?
    人真的有靈魂嗎?1905年的時候,有人稱說自己看到人死後,從身體裡飄出一縷白煙,呈現半透明狀,恍恍惚惚十分奇怪,如果不仔細看,就不會注意到。他準備了一個非常靈敏的稱,稱上面放了張床,他把6個患有絕症的,將要死亡的實驗者放在了床上,想以此來看看他們在死亡的瞬間,身體重量是否會發生改變。如果測出了體重的變化,那麼,這就意味著人的身體裡是有靈魂存在的,而且靈魂是有重量的。
  • 人死後就消失了嗎?科學研究發現:人死不一定是終點!
    死亡是一個人的終點嗎?一旦面臨了死亡,是不是就要和身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告別了呢?或許因為如此,人人都畏懼死亡,即便是視死如歸的人,想必在臨終那一刻,心中也是畏懼的。更不要說對於一個極為珍視自己生命的人來說,就更加珍貴了。
  • 人死後,還會有意識嗎?
    人死後,意識還會存在嗎?日本有專門做過研究,多國相關研究者一起進行研究,對20幾位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測驗。主要是在觀察者體內植入電機,另一方連接電腦,可以清楚觀察到腦電波。人在死後,殘存的意識能看到周圍發生的所有事情,可以感受到親人的悲傷,或者是其他情緒,就會讓死者更加不舍這個世界,還真有點傷感。人在臨終前,出現迴光返照,又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