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舉辦了一場秋季馬拉松團建活動,作為部門的一名運動愛好者,我自告奮勇參加了比賽,想要取得一個好的名次,為部門爭光。然而,事與願違,在馬拉松的後半程中,我不小心扭傷了腿部肌肉,酸痛無比,只得敗下陣來。
就醫後,醫生建議我,除了要按時吃藥、敷藥外,還要多按摩。為了減少勞動量,我入手了一款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一來可以對我的傷處進行按摩,二來日後也可以長久使用。
我毫不猶豫入手這款雲麥Pro Basic筋膜槍,是因為,它是小米生態鏈企業雲麥科技出品的,就連老羅羅永浩都傾情推薦,質量方面肯定沒什麼大問題。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體驗。
外觀
剛拿到這款雲麥Pro Basic筋膜槍我有些驚呆了,包裝還挺大,包括筋膜槍本身,都挺大的,內膽包是提手箱式的,總體拎著挺重的。
包裝盒上寫著一句摘自羅曼·羅蘭巨著《米開朗基羅傳》的話——「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雲麥將它作為企業的一句Solgen印在產品上,意義深遠。我不僅暗自感嘆,不愧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就連風格都很相似,小米永遠信奉「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打開內膽包,裡面所有的配件都規規整整地收納著,內膽包上半部分是網兜,裡面有說明書、保修卡,還有附送的墊圈。
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一共有4個槍頭(按摩頭),分別作用於不同的位置,除了四個槍頭外,還有一個電源適配器,用來給筋膜槍充電,這個適配器有點像筆記本電腦的適配器,個頭也不小,可能這跟2600mAh大電池容量有關係吧。
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使用了鋼琴烤漆工藝的星空灰配色,加上自重1公斤的體重,無論從重量上還是從視覺上,你拿在手裡都會有一種很有分量的感覺。在筋膜槍尾部,是雲麥的字母logo,非常簡約,全身沒有一處多餘的設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種風格的。
充電口在手柄底部,是圓口頂針式的,說不上來廠家會什麼會使用這種方案,我猜測可能是為了節省內部空間。
頂部則是雲麥的象形logo,還有一些大小漸變的圓點,環繞著logo,顯得非常有設計感。
按鈕和檔位指示燈是在手柄末端的,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一共有三個檔位,按下電源/檔位鍵後,指示燈會依次亮起,顯示當前正在使用的檔位。按鍵與手柄的弧面貼合度非常好,持握的時候是感覺不到有按鈕存在的,所以廠家所說的隱藏式按鍵設計,我認為指的不是視覺上的,而是觸覺上的。
槍頭(按摩頭)接口是圓形的,外圍做了橢圓裝飾,有點像外星飛船的樣子。按摩頭和筋膜槍對接是插入式的,使用或更換槍頭的時候,只要拔插即可。
雲麥Pro Basic筋膜槍,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雷神之錘」,因為它個頭比較大,造型有點像一把錘子。整機的一體化設計做得不錯,處處都充滿了設計感,所以它獲得了2020年度的紅點設計大獎。
使用體驗
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一共配備了4個槍頭(按摩頭),分別是球形頭、U型頭、圓柱頭、平扁頭,這四種頭適用於不同的身體部位。
按照正規來說,球形頭書用於大肌肉群,比如大小腿的肌肉、腰背、手臂、臀部等位置。我一般使用球形頭比較多,因為我平時跑步比較多,所以腿部肌肉需要經常來放鬆一下。
圓柱頭一般用來衝擊腳底、手掌等深層組織部位,你可以看成是穴位按摩,因為它接觸面小,呈點狀,所以同樣檔位下,衝擊力可能要稍微大一些。
U型頭適用於脊椎兩側、跟腱處等位置。
以上四個按摩頭,我個人使用比較多的就是球形頭和平扁頭了,其餘兩個頭用的則比較少,原因就是,深層組織和脊椎跟腱等處我按摩比較少,而且對這兩處也比較慎重。
這款雲麥Pro Basic筋膜槍有三檔動力,分別是1800轉/分鐘、2400轉/分鐘和3200轉/分鐘,轉速越高,衝擊力越強。
這三檔的使用是有規律的,由於筋膜槍是有一定的風險性的,使用時需要循序漸進,不能心急,或者覺得自己體格健壯,直接開最高檔,否則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一般都是先使用最低檔,讓肌肉熱乎起來,加快血液的流通,再使用2400轉來進行較長時間的按摩,第三檔我也不怎麼使用,除非身體極度疲勞,需要深度按摩。
總結
雲麥Pro Basic筋膜槍不愧是出自小米生態鏈,無論在產品包裝、產品設計、文化內涵,還是在產品做工、使用體驗等方面,都稱得上令我滿意。它沒有複雜的操作邏輯,即便是沒有經驗的人,看看說明書也就能輕鬆掌握使用方法。但,在使用筋膜槍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科學,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地選擇按摩頭,如果對具體細節不了解的,建議遵照醫囑,切莫擅自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