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朋友問「自己好像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了,以前有看不慣的事,管他人多人少的都會說上幾句,現在可以視而不見了,大家閒聊時,總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更喜歡聽著,你說這是成熟了還是老了?」
「你現在快樂還是以前快樂嗎?」
朋友想了想:「也許以前更快樂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現在有些話覺得沒必要說!想得多了,以前只顧自己好像也不太好,現在有時會考慮別人的想法。」
01
如果拋開性格的因素,有人天生愛說話,有人天生善於言談,只是自己跟自己比較。
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身邊人幾乎曾現了這樣三種情況:
一種是越來越不喜歡在人多的時候發表意見,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暢所欲言,只跟那幾個比較說得來的說,而與其他人,不管他看得慣看不慣,都不會發表什麼意見,開會時基本上只說「好話」,不管這個人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也不管這件事他心裡認為好還是不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跟我們也沒多大關係!」
一種是原來不怎麼發表意見,現在是心裡有什麼就說什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都這麼老了還怕啥?活得那麼憋屈幹什麼,我怎麼想的就怎麼說,還能把我怎麼地?」
一種是沒有太多的變化,還是老樣子吧!
02
哦,不同的人不 同的性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群中表現的也不一樣,人的本身就是個複雜的矛盾體吧!每段時期心緒不同,也許轉個身, 腦海中的想法就改變了。
不過,對于越來越不愛說話倒是有這樣的體會。
一是隨著自身閱歷增加,越來越能獨立思考問題,把有些事情想透了,想明白了,亦或是看開了,看淡了,也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了。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事情,怎麼知道他的難處,或者想法。
沒有經歷,永遠沒有感同身受,最多是想想。
自然而然也就不太愛說話了,或者只是說些鼓勵別人的話,少了很多抱怨的話,也不大愛表現自己了,更不愛與人爭長短,爭是非了。
二是隨著自身處境的變化,發現有些人就是合不來,何必強融,過好自己的日子,擁有自己精彩就好。對於那些抬頭不見,也不想低頭見的只有保持距離,根本不想與他們在人生活工作中有任何的交集,自然而然地也就沒有什麼可聊的了。
三是經歷了世事的炎涼,情感的波折,發現有些人真的僅僅像個人而已,有些事情真的是沒處說得通。強者時代,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強才行,馬善就是被人騎。心裡真的是變得淡漠了,甚至少了些同情心。
四是對身邊的人及事物倦怠了,雖說有時也會感覺到孤單寂寥,就是不想與他人說話,反倒在網上很活躍。
也許人的一生都會有那麼一個段孤單的時期吧,把自己封困在自己的設置的心牢裡吧!
03
突然想起一個詞來,有一失必有一得。一個硬幣有正反兩面,好與壞哪有那麼分明的界線。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總是處於低落,迷茫,不開心的情緒之中。
給自己一個開心的理由吧!總會找得到!
平安健康就是福,能有時間看文也是種悠閒!
願:生活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