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不能大意

2020-12-21 寧波頻道
 

  在日常生活中,「腳扭傷」往往容易被忽視。「腳扭傷」以足踝關節扭傷居多。據李惠利醫院足踝外科主任醫師沈延東醫生介紹,前來該院足踝外科就診的患者年齡從七八歲到七八十歲都有。這些病人中,約有80%直到疼痛難忍、行走困難才前來就診。

  務農為生的王女士今年56歲,兩年前她的左腳就時不時出現疼痛,去了幾家醫院的骨科就診,醫生給她做了相關檢查,但並沒發現異常,王女士也就沒放在心上。直到上個月,左腳舉步維艱,王女士這才來到李惠利醫院足踝外科就診。沈延東醫生詢問了相關病情,仔細查看了王女士足型,發現王女士的左足內側有一塊並不明顯的突出腫物,查看CT片發現,她的左腳比普通人多了一塊骨頭———副舟骨,也就是這塊多餘的骨頭導致了王女士長期行走後出現了扁平足。

  沈醫生介紹,扁平足人群在普通人群中佔了不小比例,但很多病人由於早期腳疾症狀不明顯,只有在行走和勞累後才會感到腳疲勞和足跟疼痛,很容易忽視。

  小徐從小就是體育健將,尤其擅長跑跳類項目,常常參加各種體育比賽。在一次訓練中由於不小心扭到了踝關節,為了不耽誤比賽訓練,她只在醫院配了外用藥,塗抹後依舊投入到了緊張的訓練中。這以後,小徐的踝關節隔三岔五就會扭傷,嚴重時一月扭傷兩三次。

  沈醫生告訴筆者,像小徐這樣習慣性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一般由運動傷引起,80%以上的患者表現為踝關節外側損傷。沈醫生說,運動前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運動時就很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喜歡穿高跟鞋的女士,走路不小心也容易扭傷踝關節。不少患者誤認為踝關節扭傷是小問題,依舊堅持行走、工作,殊不知這樣不僅會加重病情,而且還可能延誤治療,容易留下後遺症。

  相關連結

  腳扭傷後該如何處理?

  脫下鞋子,抬高傷腳;立刻用冷水衝洗受傷處,切不可用熱水敷或者按摩;用繃帶固定踝關節處,上醫院就診,必要情況下配合醫生用石膏固定3周左右,這樣能減少習慣性踝關節損傷的發生。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相比較而言,人類踝關節扭傷的機率和嚴重性都比其他動物要高得多。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踝關節扭傷的處置
    踝關節扭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腫脹、疼痛和跛行,有時伴有踝關節周圍大面積皮下青紫、瘀斑。一旦有踝關節扭傷後應立即至醫院急診就診。暫時不能馬上到達醫院,那麼在就診前應儘可能早的按國際公認的踝關節扭傷 PRICE 原則進行處理:P:protection 保護,立刻停止受傷部位的活動,並對受傷部位進行保護措施。R:rest 休息,受傷部位妥善休息,避免加重傷害。 I:ice 冰敷,受傷48小時內進行冰敷,嚴禁推拿、按摩與熱敷。超過48小時,則可改用熱敷療法。
  • 登高提防踝關節扭傷
    當你在雲海中登高,或於深谷底涉水,飽覽祖國名山秀水,觀賞大自然的絢麗景色時,千萬要注意保護踝關節。踝關節扭傷是旅遊活動中最常見的一種軟組織損傷,居各種損傷的首位。踝關節即人們常說的「腳脖子」,它是一個以支持負重為主要功能的關節,由內踝、外踝與脛骨遠端三部分共同組成。正常情況下,當腳背屈曲時,不容易扭傷。
  • 踝關節扭傷別大意,小心外側副韌帶損傷
    外踝韌帶比較薄弱,容易受傷,踝關節扭傷,大多是跟腓韌帶和距腓前韌帶受傷。 踝關節扭傷是十分常見的運動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數情況下,損傷的原因往往是足尖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而較粗的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相對少見。
  • 踝關節扭傷別大意,小心外側副韌帶損傷
    外踝韌帶比較薄弱,容易受傷,踝關節扭傷,大多是跟腓韌帶和距腓前韌帶受傷。 踝關節扭傷是十分常見的運動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數情況下,損傷的原因往往是足尖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而較粗的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相對少見。
  • 針灸治療踝關節扭傷
    當踝關節受力不均驟然向一側活動時,踝關節過度內翻或者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踝關節扭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可以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定,並最終需要接受手術。嚴重者患足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活動。外踝扭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內翻時疼痛症狀加劇。內側三角韌帶損傷時,患者在嘗試行足外翻時疼痛症狀加劇。經休息後疼痛和腫脹可能消失,會出現因韌帶鬆弛導致的踝關節不穩,反覆扭傷。
  • 踝關節扭傷,一開始就這樣處理很重要!
    在踝關節扭傷中很多人並不嚴格休息及踝關節固定,尤其是幾天後覺得不疼了,就開始不管不顧了,殊不知即便是簡單的踝關節扭傷,如果治療不當,仍可能會出現韌帶鬆弛導致踝關節不穩,從而引發習慣性踝關節扭傷,也會導致經久不愈的疼痛,甚而引起膝關節、髖關節甚至是腰椎的疾病。
  • 踝關節扭傷怎麼處理
    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鍵之一,也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走下坡路、平路碰到小石塊或者踢球時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此踝關節扭傷以後大部分都是外側腫脹,疼痛,一般疼痛都有固定的壓痛點,它位於踝關節的前外側。為什麼踝關節扭傷容易扭傷這個位置?這和其解剖關係有關。人在走路時,足部是處於下垂狀態的,邁腿時如果前方有石塊等異物阻擋,足處於旋後位置並相對固定,此時前外方的韌帶就會承受不住拉力,出現拉傷或者斷裂。
  • 針灸治療踝關節扭傷
    當踝關節受力不均驟然向一側活動時,踝關節過度內翻或者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踝關節扭傷。
  • 踝關節扭傷後怎麼辦?
    據人民網 「踝關節扭傷」是骨科常見的外傷性疾病,多數是下樓梯、走路、運動不注意造成的,屬於中醫「筋傷」範疇。很多人都認為踝關節扭傷是「筋傷」,骨頭沒斷,因此是個小問題,休息休息就可以了。殊不知即便是簡單的踝關節扭傷,如果治療不當,仍可能會出現韌帶鬆弛導致踝關節不穩,從而引發習慣性踝關節扭傷,也會導致經久不愈的疼痛,甚而引起膝關節、髖關節甚至是腰椎的疾病。臨床上經常見到踝關節扭傷幾個月仍然有症狀的患者,原因大多是不重視治療導致的。所以踝關節扭傷後一定要注意,早期及時的正確處理非常重要。
  • 踝關節扭傷的原因與處理
    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梯,步行逛街,跳躍運動,跑步時都容易扭傷踝關節,而扭傷踝關節後往往都是外側扭傷而內側扭傷較少見,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個時候就要從踝關節關節結構和周圍韌帶和結締組織的功能開始了解了。1.關節結構:踝關節是由滑車和距骨側面,連同由脛骨遠端和兩個踝形成的矩性腔連接構成的。由於類似木匠使用的木榫頭。
  • 圖說踝關節扭傷那些事兒
    雖然扭傷時踝關節的疼痛程度沒有嚴重影響行走,但踝關節的損傷往往是非常嚴重的,非常容易被人們所忽略。扭傷後站立過久時,踝關節就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和疼痛,甚至在康復過程中還會出現反覆的扭傷。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踝關節扭傷呢?  首先,為什麼會出現踝關節扭傷?
  • 如何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是重要的部位,也是容易受傷的部位,尤其是在活動的過程當中。一旦出現了踝關節扭傷,會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說加強保護,做好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預防踝關節扭傷首要的是需要在走路或者運動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能夠適當的進行伸展的活動,促進關節液的分泌,從而起到保護關節的效果,另外,在熱身的過程當中,也要準備好運動的器具,能夠選擇柔軟的鞋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踝關節扭傷的作用。
  • 踝關節扭傷後遺症的原因及處理
    一般來講,踝關節扭傷經過適當的休息、冰敷、藥物等處理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復,但是,有部分的人在踝關節扭傷後,仍存在有反覆的疼痛、腫脹以及其它不適。而且在活動後加重,休息緩解。在去就診後,如果拍X光明確沒有骨折,往往會說是扭傷的後遺症,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根治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踝關節扭傷康復學問大
    踝關節扭傷康復學問大文/羅維絲踝關節扭傷是一種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也是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任何原因使足外緣著地、足部突然內收,都可引起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與它的解剖特點有關。踝關節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的韌帶。踝關節扭傷後,關節內可發生一系列病理變化。如果受傷後,踝關節腫脹疼痛明顯,就應該到醫院檢查,看看韌帶損傷的程度,通過X射線檢查是否有撕脫性骨折。
  • 踝關節扭傷常見的後遺症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很常見的一種病,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過一次踝扭傷。但多數人誤區在於:腳脖子扭一下,只要沒有骨折就沒有大事。其實踝關節的傷,肌腱、韌帶、軟骨的傷哪一個都比骨折難治。踝關節一般發生骨折後,通過手術或者非手術治療後,多數能夠痊癒,而踝關節的很多傷可能會產生後遺症,有些甚至很嚴重,因此及時檢查,及時休息,及時治療很重要。  踝扭傷最常見的後遺症是,踝關節不穩導致的多次反覆扭傷,這種不穩可能是踝關節受傷韌帶本體感覺恢復不好所致,也可能是韌帶的鬆弛或斷裂導致。
  • 踝關節扭傷的治療與康復訓練
    踝關節扭傷,生活中俗稱的「崴腳」,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損傷,像穿高跟鞋,打球,路面狀況不佳以及上下樓不小心都很容易出現腳踝扭傷。「崴腳」究竟損傷了哪些結構?崴了腳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何預防崴腳?踝關節扭傷有很多種,根據你崴腳的方向主要分為外踝扭傷(向內),內踝扭傷(向外),下脛腓聯合扭傷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踝關節|腓韌帶|扭傷|肌腱|血腫|功能|-健康界
    文章轉載自:足踝醫家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1、足踝扭傷如何固定?  初期制動可以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以及提供穩定的環境,促進損傷組織修復。